A. 自行車變速器的原理是什麼
機械式變速箱主要應用了齒輪傳動的降速原理。簡單的說,變速箱內有多組傳動比不同的齒輪副,而汽車行駛時的換檔行為,也就是通過操縱機構使變速箱內不同的齒輪副工作。如在低速時,讓傳動比大的齒輪副工作,而在高速時,讓傳動比小的齒輪副工作。
一般自行車變速所謂的幾段變速是指『前大盤齒片個數 x 後飛輪齒片個數』,登山車通常是前3大盤,後飛輪六、七、八、九、十速,乘起來就是18、21、24、27、30段變速。公路車比較特別,它只有14,16,18,20,22段變速。
(1)自行車的傳動裝置運用了什麼原理擴展閱讀:
變速器的作用
自行車的變速器,前3齒盤、後9齒盤的組合可變速為27。在此以山地車為例說明。旋動腳蹬時,前齒盤旋轉,通過鏈條把力量轉遞到後齒盤,車輪就前進。前齒盤的大小(齒數)和後齒盤的大小(齒數)決定旋動腳蹬時的力度。
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腳蹬時感到費力(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長)。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腳蹬時感到輕松(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短)。
自行車的騎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風、順風等情況下前進。不管是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車快速前進,或者是慢速前進,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變速器。
B. 自行車 內變速器 工作原理是什麼有圖嗎
自行車全自動變速器(即內變速器) 是採用離心和杠桿原理設計製造的,隨騎行速度變化而自動變擋的新型變速器。其三速速比分別為 1:0.7 1:1 1:1.4 變速范圍比較適合人們正常的騎行規律,並可根據人們的愛好調整變擋時間的早晚。
該產品規格尺寸是根據我國自行車行業標准設計製造的,適用於輻條13G,數量36根,現生產飛輪數有11T、13T、14T、16T、18T、20T,可調式全自動變速器,國家授權四項專利。
全自動變速器工作原理是根據自行車的車速變化隨意改變傳動比,達到省力和提速的目的,從根本上取代了手操作變速。三個擋位的變換區間為0—116(轉/分),96--120(轉/分),大於120(轉/分)。
其變擋動力是靠自行車騎行狀態所產生的離心力作為驅動力,而且是靠騎行速度的高低來控制速比的高低,並通過轉矩的輸入和機械原理相結合,對離心力所驅動運動加以限制,將擋位鎖住,達到定擋定位目的,總結起來全自動變速器的性能和特點有如下幾點:
1、 不用手操縱(取消了拉線系統)換擋變速。
2、 該產品為三個擋位,擋位的變換是隨車速快慢自動完成,不需要手操縱。一擋0~14.5公里/小時;二擋12~16公里/小時;三擋大於15公里/小時。
3、 變速早晚可調,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可以自行調整螺栓,使變速區間適合自己的騎行頻率。因為離心裝置與彈簧組成一個系統,完成1~3擋的軸向變換。因壓縮彈簧的預緊力越大,所需變速的離心力就越大,需要更高的車速提供所需離心力,反之亦然。所以調整螺栓改變彈簧預緊力大小,就可以改變變擋早晚。
4、 老少皆宜,老年人騎車喜歡請一些的,可以騎低速區,早換擋;年輕人喜歡快一點,可以騎高速區,晚換擋,只要調整好彈簧預緊力,就可以輕松換擋。
5、 隨心所欲,想變則變,不想變則不變。當速度達到變速區間時,離心力已經能夠實現變速,但只要騎行者不停止蹬踏動作就不會變擋的。
6、 靈敏度高,由於該產品是靠機械傳動,是採用車輪轉動產生的離心力和杠桿原理來完成變速的,車速決定了離心力大小,而離心力大小又決定了花鍵的位置,因而變速准確,無任何後顧之憂。
7、 結構緊湊,設計中盡量讓每個零件盡量完成多種功能,免除零件多、環節多,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所以,比起手拉線變速裝置,結構簡單,動態性能好。
8、 適應性廣、維修方便,該產品是依據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設計的,所以零部件大量採用國家標准件和行業標准件,拆裝方便,便於維護保養,更換易損件。
9、 密封性好,採用了運動狀態和靜止狀態兩種密封結構,保障產品內部的清潔度,從而提供極少的維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
C. 自行車的原理是什麼.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極其常見的一種交通工具。它的出現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最早的自行車是由法國人西夫拉克發明的,它沒有傳動系統,靠兩腳蹬地向前滑行,最快只能達到時速20公里。後來蘇格蘭人皮埃爾發明了前輪帶腳蹬的自行車。第一輛現代意義的自行車出現在19世紀末的英國,後由傳教士帶入中國。據統計目前中國有大約五億輛自行車。 自行車運動力學 自行車運動是一種半機械化運動。人們應掌握一定的機械原理和力學知識,有效地利用傳動速比,合理掌握運動強度,巧妙節省體能消耗,從而以充沛的體力,達到高效的運動 自行車傳動 自行車是傳動式機械,它的傳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被動齒輪、鏈條及變速器等。齒輪比與傳動比關系著自行車的使用效率。後輪運轉實質在於:在鏈條傳動下的飛輪帶動後輪轉動,飛輪與後輪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後輪半徑遠大於齒輪半徑,由線速度增大,提高了車速。 自行車的踏腳用到了杠桿原理。以飛輪的輪軸為支點,用較長的鐵桿來轉動鏈條上的飛輪,可以省力。踏腳飛輪上用到了齒輪,以防止鏈條打滑。 自行車上的鏈條與車子的後輪之間也採用了齒輪傳動。並且應用了比踏腳飛輪更小的齒輪,可以節省踏腳所用的力,同時,還提高了自行車後車輪運轉時的速度。自行車的剎車系統也用到了杠桿原理。以車把上的剎車柄的轉折關節為支點,起到了省力的作用。想停住自行車,一個人拉都有點困難,但這么一捏,馬上能停住。簡單的機械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真是不可思議啊! 前觸閘:前觸閘是靠杠桿原理制動的。當手握緊閘把時,閘把的另一頭將接頭、拉桿、拉管向下壓,使閘皮向下壓至與輪胎接觸,產生摩擦制動力。其缺點是剎車效果與輪胎充氣程度有關。充氣不足時,會使摩擦力減小,影響剎車效果。腳蹬是輪軸,但是輪軸也用了杠桿的原理。...自行車是一種機械,它由許多的簡單機械構成: 執行部分的車把,控制部分中的車閘把,後閘部件中的前曲拐,後曲拐及支架,貨架上的彈簧夾,車鈴的按鈕等部件都屬於杠桿. 傳動部分中的腳蹬... 1:腳踏板是動力,鏈條是阻力.支點是中間圓盤的軸 2:後輪外圈的車胎是阻力,自行車鏈條是動力.車輪軸是支點 行車剎車 行車剎車由鼓式、輪圈式到碟剎式,與時俱進。碟剎的使用愈來愈普及,而剎車這種安全、保命裝置,沒有失敗的權利。我們意在認識碟剎,不在論斷、區別好壞。選擇及採用何種系統,應是使用者依據自己的騎乘方式、需求、預算等的衡量,各取所需,各有所用。 機械式或油壓式Mechanic or Hydraulic (Actuated) 依剎車作動的方式區分,或說以作動剎車片夾持碟盤的介質來分,一是剎車線,一是油。 機械式碟剎,靠剎車線的拉力讓卡鉗內的剎車片磨擦並夾住碟盤,產生剎車效果。油壓式,以油液為介質,拉剎車把乃作動裡面的活塞壓縮油液,壓力從油管直通卡鉗,從而推動卡鉗內的活塞,帶動剎車片夾持碟盤。機械式碟剎有其兼容上的便利性,一般的V型剎車把就可以通用。油壓碟剎的剎車把、油管及卡鉗是完整配合的一組產品,自然和傳統纜線作動的剎車沒有共通的交集。有些碟剎廠商設計了半機械、半油壓碟剎(semi-hydraulic),這個中間路線產品維持油壓卡鉗,依舊靠纜線拉力,但作動的是在卡鉗部位的壓縮活塞。油壓碟剎好處在於剎車輸出力道是人手部施力的好幾倍,屬於四兩撥千斤型的敏銳的剎車力道。密封屬性,低保養度。油壓碟剎在汽機車上的運用十分成熟,到了吹毛求疵的自行車,卻牽涉許多技術難題,看似簡單的自行車,其實不好搞定。不過,油壓碟剎的剎車把上有儲油壺(reservoir),所以體積比較大,在許多零件寸土必爭的車把手上爭地盤,要注意和STI類的變速拉柄,及Grip shifting旋轉式變速手把的兼容性問題。傳統的輪圈剎車也有油壓式的,猜猜看?Magura HS11、33、66就是。 而靠纜線拉動機械原理的碟剎,可能會因線本身的長度、彈性,和外殼磨擦等種種因素,而流失了剎車力道。遇上潮濕、下雨天,剎車常常伴隨著尖叫聲,有些車友的背脊會癢起來。
D. 自行車的哪些構造運用了什麼原理
一、力學知識
1、摩擦方面
(1)自行車車輪胎、車把套、腳踏板以及剎車塊處均刻有一些花紋,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車軸處經常上一些潤滑油,以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
(3)所有車軸處均有滾珠,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來減小摩擦,轉動方便。
(4)剎車時,需要纂緊剎車把,以增大剎車塊與車圈之間的壓力,從而增大摩擦力,
(5)緊蹬自行車前進時,後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車前進的動力,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後,是自行車前進的阻力;
自行車靠慣性前進時,前後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後,這兩個力均是自行車前進的阻力。
2、壓強方面
(1)一般情況下,充足氣的自行車輪胎著地面積大約為
S=2×10Cm×5cm=100×cm2,當一普通的成年人騎自行車前進時,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大約為F=(500N+150N)=650N,可以計算出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為6。5×104Pa。
(2)在車軸擰螺母處要加一個墊圈,來增大受力面積,以減小壓強。
(3)自行車的腳踏板做得扁而平,來增大受力面積,以減小它對腳的壓強,
(4)自行車的內胎要充夠足量的氣體,在氣體的體積、溫度一定時,氣體的質量越大,壓強越大。
(5)自行車的車座做得扁而平,來增大受力面積,以減小它對身體的壓強。
3、輪軸方面
(1)自行車的車把相當於一個輪軸,車把相當於輪,前軸為軸,是一個省力杠桿,如圖3所示。
(2)自行車的腳踏板與中軸也相當於一個輪軸,實質為一個省力杠桿。
(3)自行車的飛輪也相當於一個省力的輪軸。
4、杠桿方面
自行車的剎車把相當於一個省力杠桿。
5、慣性方面
(1)當人騎自行車前進時,停止蹬自行車後,自行車仍然向前走,是由於它有慣性。
(2)當人騎自行車前進時,若遇到緊急情況,一般情況下要先捏緊後剎車,然後再捏緊前剎車,或者前後一起捏緊,這樣做是為了防止人由於慣性而向前飛出去。
E. 自行車變速器運用什麼原理
自行車變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依靠線繩拉動變速器,變速器改變位置而改變了鏈條的位置,因此鏈條可以跳到不同的齒輪上,而改變速度(俗稱重度)。
如果沒有變速器就不能變速,只是一種速度!,鏈條還要截短
F. 自行車的變速器的變速原理是什麼
變速器的抄原理就是主齒襲輪和不同的副齒輪嚙合,通過兩個齒輪齒數的不同,達到不同的變速倍數
如果兩個齒輪齒數相同,那麼兩輪的圓周速度相同,如果齒數相差1倍,那麼兩輪圓周速度也差1倍
相應的,自行車上只是加了一根鏈條和齒輪配合。腳登的地方和鏈條嚙合,而鏈條和後輪軸承處的齒輪嚙合,變速過程就是改變鏈條和軸承處其他齒輪的嚙合。
G. 自行車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出於各種原因,全世界有無數人使用自行車。人們騎自行車去鍛煉、上下班、運送包裹、參加比賽或只是為了好玩。騎自行車對某些人來說似乎很容易,但實際上,自行車工作原理非常復雜。
自行車將我們身體產生的能量轉化為動能。動能是「運動物體或粒子的一種屬性,不僅取決於它的運動,而且取決於它的質量」。如果通過施加凈力對物體進行傳遞能量的功,則物體會加速,從而獲得動能。一輛自行車最多可以將一個人 90% 的能量和運動轉化為動能。然後使用該能量來移動自行車。騎手的平衡和動力有助於在沿路徑行駛時保持自行車穩定。
總結
雖然日常生活中,騎自行車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蘊含在自行車背後的知識,卻是非常復雜的。
H. 自行車把利用了什麼工作原理
自行車的剎車是利用摩擦力使自行車減速和停止前進.當我們使用剎車時,剎皮與車輪間的摩擦力,使車輪停止運動或速度減小,車輪與地面見的摩擦力由滾動摩擦變成滑動摩擦,強大的滑動摩擦力方向與自行車前進方向相反,使自行車迅速減速(或迅速停止運動)
I. 自行車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軸承嗎如果不是,那是什麼
自行車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軸承嗎?如果不是,那是什麼?
自行車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不是軸承哦。自行車採用的主要傳動裝置是齒輪傳動。為什麼要採用齒輪傳動呢?因為齒輪要帶動鏈條並帶動後軸飛輪產生轉動,這樣自行車才夠轉動起來。
J. 電動自行車的傳動傳動裝置原理
你指的應該是把復電動制機固定在車輪上,而不是通過鏈條傳動的情況。
按理這種傳動裝置應該叫杠桿,傳動原理也隨之叫杠桿原理。因為當把電動機的轉子和車輪固定在一起時,車輪也就相當於電動機的一部分。當線圈通電轉子產生動力力矩,開始旋轉,通過輻條帶動整個車輪旋轉。這時輻條就充當杠桿,起到傳動的作用,把動力傳輸到車輪的外緣。推動整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