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設計一種機械裝置可以發射無線電波

設計一種機械裝置可以發射無線電波

發布時間:2022-01-05 02:37:18

A. 遙控裝置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何謂[比例式遙控器]:所謂的比例式遙控裝置,就是當操縱者以不同的速度或幅度撥動發射機的操縱桿,遙控系統的接收機接收到信號,相應的控制舵機或變速器做相同速度或幅度的運動的遙控裝置。換言之,模型的動作完全與發射機操縱桿的動作成比例,這不同於過去的開關式的遙控裝置,受動物會隨著操縱者的小幅度操縱而做小幅度的動作,基本上模型通過比例式遙控裝置真實的反應操縱者的所想所做。這正是[比例式遙控器]的優點。遙控器的分類:為了操縱不同類別的遙控模型,遙控器也分為許多種類。通常,以它的頻道(Channel)數目作為區分方法。像模型車和模型船,多採用2頻道遙控裝置控制轉向系統和油門(節油閥)系統;用於控制模型飛機和直升飛機的遙控器裝置,通常採用2-4頻道以上,甚至有的還採用10頻道的遙控器。另一種區分方法是以使用的特性,也就是根據特有附加功能進行分類。此外。根據不同的無線電波頻率又可以分為(AM)和(FM),前者著重於簡單方便,後者著重於穩定可靠。最頂級的遙控裝置則採用技術最先進的(PCM-Pulse Code Molation)脈沖編碼調制或稱(數碼)方式。用於模型飛機及直升飛機波段頻率MHz7140.7107340.7307540.7507740.7707940.7908140.8108340.8308540.8501772.1301872.1501972.1702072.1902172.2105072.7905172.8105272.8305372.8505472.870用於模型車 船艇和帆船波段頻率MHz0126.9750226.9950327.0250427.0450527.0750627.0950727.1250827.1450927.1751027.1951127.2251227.2456140.6106340.6306540.6506740.6706940.690注意使用頻率!眾所周知,遙控裝置的發射機與接收機之間是通過無線電波溝通的,為了愉快地享受遙控模型的樂趣,對所用的無線電波實行管制是致為重要的,右表所示是為國際及美國政府規定合法的無線電波使用頻率。無論您使用怎樣高級的遙控裝置,或採用各種各樣的發訊方式,使用的頻率范圍是不能變化的。所以,必須注意在同一場合玩遙控模型的朋友不可同時使用相同的頻率的遙控裝置,否則便會互相干擾使遙控模型失去控制,甚至產生重大事故!! 無線電遙控器的工作原理
作者:陳建華(網名:政委)

無線電遙控器的分類和組成
要了解無線電遙控就必須首先知道什麼是無線電遙控,無線電遙控就是利用電磁波在遠距離上,按照人們的意志實現對物體對象的無線操縱和控制,這種無線控制的方式就叫做無線電遙控。
無線電遙控遙控技術的誕生,起源於無線電通訊技術,最初的構想是無線電電報技術的建立,真空電子管的發明使得無限電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很快應用在民用和軍用等各個領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無線電遙控應用較多的是在軍事上,將遙控裝置安裝在魚雷,當魚雷發射後利用遙控魚雷去攻擊敵方的船隻和艦艇,使得魚雷的命中率大大的提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又將無線電遙控系統安裝在V——2火箭上,對英國倫敦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在那時可以說無線電遙控技術發揮到了極至。後來隨著晶體管的發明和集成電路的誕生,無線電遙控技術達到了更加完善的程度,現如今我們所知道導彈、衛星、太空梭等高科技技術都是利用無線電遙控技術的結晶,它已經不再是軍事領域唯一成員,我們的日常生活可以說是已經離不了無線電遙控,如:遙控監視、報警、遙控電視、遙控玩具等等。那麼,無線電遙控是怎樣劃分的呢?又是怎樣工作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從無線電遙控的定義上看,所有能夠實現無線遙控的控制系統,都應視為無線電遙控裝置,為此我們按其發射和接收波譜頻率上分,有音頻聲控、可見光控、紅外線控、射頻電磁波控和載頻電磁波控等;按發射和接收的傳輸方式上分,有再生式、超再式、外差式、超外差式、等幅、調幅式和調頻式等等;如果按發射和接收的載體性質上分,有單音頻式遙控、雙單音頻式遙控、脈沖數字式遙控等等;如果我們按發射和接收的動作類型上分,有開關式、占空比式、脈寬式、脈位式、復合式、時分比例式和混合比例式等等;如果按發射和接收的通道數量上分,有單通道、雙通道、四通道、八通道和十通道以上的多通道等等;如果再按發射和接收頻率波長上分,有長波、中波、短波或低頻、高頻和甚高頻等等;從發射和接收的電路組成上看,有分立元件、集成電路、模擬電路、數字電路、混合電路等等。可以說從廣義上看無線電遙控技術的種類和方式多種多樣,我們不能一一的詳盡。為了能使大家對無線電遙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我們先介紹一下模型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電路的組成。
無線電遙控模型的設備一般都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遙控發射機、遙控接收機、執行舵機、電子調速器組成。
1.遙控發射機
就是我們所說的遙控器,它是來操控我們的車模或船模的,由於它外部有一個長長的天線,遙控指令都是通過機殼外部的控制開關和按鈕,經過內部電路的調制、編碼,再通過高頻信號放大電路由天線將電磁波發射出去。目前模型常用的遙控發射機有三種類型:一種是盒式按鍵手持用的小型遙控發射機;一種是便攜桿式遙控發射機;另一種是手持槍式遙控發射機。前一種多為開關式模擬電路的遙控系統,為一般普通的玩具遙控車模、船模或航模使用,電路的設計和製作比較簡單,動作的指令都為「開」和「關」兩種,雖然通道的數量可以很多,遙控的性能和距離較低。而發射機為桿式和槍式兩種通常為比例式的無線電遙控器,在動態模擬模型中是當今最為流行的遙控操作系統,由於這兩種在調制、編碼和電路的組成等方式的不同,其性價比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在價格上也不同。
比例遙控桿式發射機有兩個操縱桿,左邊的桿用來控制模型車的速度及剎車(前進或後退),右邊的桿控制模型車的方向。槍式發射機用一個轉輪(方向盤)和一個類似手槍扳機的操縱桿來分別控制方向和速度。除了這些基本功能之外,一些較高級發射機還運用了先進的電腦技術,增加了許多附加的功能,如儲存多種模型車、船的調整數據,一機多用;有計時、計圈功能,方便練習和比賽;有大型液晶顯示屏幕,可顯示工作狀態和各種功能。
這兩種遙控發射機的基本原理大體上是相同的,只是遙控發射機的外形和操控方式不同罷了,也許有要人問:那種類型的好?其實關鍵是你自己的習慣,喜歡那種操控方式,一旦你選好了類型,最好不要在中途隨便更換發射機的類型,這樣會改變你的操控習慣。

2.遙控接收機
遙控接收機是安裝在車模或船模上用來接收無線電信號的。它會處理來自遙控發射機的無線電信號,將所接收的信號進行放大、整形、解碼,並把接收來的控制信號轉換成執行電路可以識別的音頻信號或是數字脈沖信號,傳輸給車模上或船模上的其他電子部件,如:舵機電路、電子調速器電路等執行機構,這樣一來我們的車模或船模,就會通過這些執行機構來完成我們所發出的動作指令。由於接收機是裝在模型飛機上、車上或船上的,一般都盡量做得很小巧,有兩個火柴合大小,重量僅幾十克,但大都為具有很高的靈敏度,性能低一些的接收距離也有幾百米,而好的卻能接收千米外發射來的無線電信號。接收機一般都要與發射機配套使用,通常使用專用的電池組或使用六伏直流電源(4節5號電池)。

3.伺服舵機
舵機是把從接收機傳來的信號轉換為機械的動作的一種機電一體的裝置,主要作用是把接收機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相應的機械動作,藉此完成方向和速度的控制。伺服舵機根據不同用途又可分為普通舵機、強力舵機和微型舵機。普通舵機能滿足一般使用要求;強力舵機通常被用在較大的模型或受力較大的控制機構上(如越野車的轉向機構);微型舵機則常被用於尺寸和受力都比較小的模型車模或船模上。
但有的舵機也常分離成單獨的個體,這種機電分離的形式常用在非比例執行的控制電路當中,早年我們常把它稱作隨動器或擒縱器,實際就是一個齒輪減速裝置,現在的一些開關型的遙控系統常採用它。比例舵機則與往常大不一樣,不僅體積小而且精密,是現在比例遙控系統常用的動作執行機械。

4.電子調速器
電子調速器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電調,是專門用在電動遙控模型上的動力輸出控制裝置,它是控制車模或船模上的電動機的轉速和正轉反轉的一種電子控制電路。也可以說電子調速器是接收來自接收機控制信號的一種放大裝置,它將所接收到的比例信號放大成電動機可直接使用的電壓和電流供電動機工作。它與普通的機械式調速器相比,有體積小、壽命長、效率高、輸出功率大的優點。一些高級的電子變速器還運用了數碼技術,採用高頻操作,有多種程式剎車、溫控自動保護以及自動斷電等功能。

B. 有一種機械裝置,叫做「滾珠式力放大器」,其原理如圖所示,斜面A  可以在水平面上滑動,斜面B以及物塊C都是

設滾柱對物體A的正壓力為F'4,在圖(a)中有

F'4sinα=F

故F'4=F/sinα

按照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物體內A對滾柱的正壓力大小亦為F'4,方向與容F'4相反,見圖(b)

F4=F/sinα (1)

設物體B對滾柱的正壓力大小為F3,見圖(b),則在鉛垂方向有

F3sinβ=F4cosα

F3sinβ=Fcosα/sinα

F3sinβ=Fctgα

F3=Fctgα/sinβ (2)

在水平方向有

F2=F3cosβ+F4sinα

代入式(1)、式(2)有

F2=(ctgαctgβ+1)F

按照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滾柱對物體C的作用力F'亦等於F2

F'=(ctgαctgβ+1)F

力放大倍數

A=ctgαctgβ+1

例如,若α=β=10º,則力放大倍數最高可達到

A=ctg10ºctg10º+1=33倍

C. 仿生學是什麼

仿生學一詞是1960年由美國斯蒂爾根據拉丁文「bios」(生命方式的意思)和字尾「nlc」(「具有……的性質」的意思)構成的。他認為「仿生學是研究以模仿生物系統的方式、或是以具有生物系統特徵的方式、或是以類似於生物系統方式工作的系統的科學」。盡管人類在文明進化中不斷從生物界受到新的啟示,但仿生學的誕生,一般以1960年全美第一屆仿生學討論會的召開為標志。
仿生學的研究范圍主要包括:力學仿生、分子仿生、能量仿生、信息與控制仿生等。
仿生學的例子: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7、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8、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9、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10、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13、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14、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一切事情上。
烏賊和魚雷誘餌 烏賊體內的囊狀物能分泌黑色液體,遇到危險時它便釋放出這種黑色液體,誘騙攻擊者上當。潛艇設計者們仿效烏賊的這一功能讀者設計出了魚雷誘餌。魚雷誘醋似袖珍潛艇,可按潛艇的原航向航行,航速不變,也可模擬噪音、螺旋節拍、聲信號和多普勒音調變化等。正是它這種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敵潛艇或攻擊中的魚雷真假難辯,最終使潛艇得以逃脫。

蜘蛛和裝甲 生物學家發現蜘蛛絲的強度相當於同等體積的鋼絲的5倍。受此啟發,英國劍橋一所技術公司試製成猶如蜘蛛絲一樣的高強度纖維。用這種纖維做成的復合材料可以用來做防彈衣、防彈車、坦克裝甲車等結構材料。

長頸鹿和「抗荷服」 長頸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動物,其大腦和心臟的距離約3米,完全是靠高達160~260毫米汞柱的血壓把血液送到大腦的。按一般分析,當長頸鹿低頭飲水時,大腦的位置低於心臟,大量的血液會湧入大腦,使血壓更加增高,那麼長頸鹿會在飲水時得腦充血或血管破烈等疾病而死。但是裹在長頸鹿身上的一層、厚皮緊緊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壓,飛機設計師和航空生物學家依照長頸鹿皮膚原理,設計出一種新穎的「抗荷服」,從而解決了超高速殲擊機駕駛員在突然加速爬升時因腦部缺血而引起的痛苦。這種「抗荷服」內有一裝置,當飛機加速時可壓縮空氣,也能對血管產生相應的壓力,這比長頸鹿的厚皮更高明了。

鯨魚和潛艇的「鯨背效應」 當代核潛艇能長時間潛航於冰海之下,但若在冰下發射導彈,則必須破冰上浮,這就碰到了力學上的難題。潛舴專家從鯨魚每隔10分鍾必須破冰呼吸一次中得到啟迪,在潛艇頂部突起的指揮台圍殼和上層建築方面,作了加強材料力度和外形仿鯨背處理,果然取得了破冰時的「鯨背效應」。

蝴蝶和衛星控溫系統 遨遊太空的人造衛星,當受到陽光強烈輻射時,衛星溫度會高達200攝氏度;而在陰影區域,衛星溫度會下降至零下200攝氏度左右,這很容易烤壞或凍壞衛星上的精密儀器儀表,它一度曾使航天科學家傷透了腦筋。後來,人們從蝴蝶身上受到啟迪。原來,蝴蝶身體表面生長著一層細小的鱗片,這些鱗片有調節體溫的作用。每當氣溫上升、陽光直射時,鱗片自動張開,以減少陽光的輻射角度,從而減少對陽光熱能的吸收;當外界氣溫下降時,鱗片自動閉合,緊貼體表,讓陽光直射鱗片,從而把體溫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科學家經過研究,為人造地球衛星設計了一種猶如蝴蝶鱗片般的控溫系統。

D. 能否把測光帶實驗裝置改成直接測發射頻率為100MHZ的無線電波並對其波長和頻率進行絕對測量

不可以。
進入程序,將無線電波程序改為:$λ=\frac{c}{f}=\frac{3×{10}^{8}m/s}{100×{10}^{6}Hz}=3m$。

E. 寫出幾個關於類發明創造的故事名稱

1901年無線電
20世紀初期,幾乎沒有人能夠想像一種電磁波可以在沒有任何金屬線或電纜作導體的情況下穿行任何有意義的距離。那麼無線電信號怎麼可能沿著地球的表面行進呢當然它可以沿著一直線射離地平線。但是古格里爾莫·馬可尼認為,如果提供一些條件的話,無線電波是可以沿著地球表面行進的。1895年,在他的出生地義大利,他發射了一個無線電信號,穿行了1?5英里;6年後,即1901年12月12日,年僅27歲的馬可尼創造了奇跡,他將無線電天線牢牢地系在高飛的風箏上,發射了一個摩爾斯電碼「S」。它穿行了約2000英里,橫跨了大西洋。這個信號從英國康沃爾郡的波爾德胡鎮發出,在不到1秒鍾的時間內就到達了接收地紐芬蘭的聖約翰,馬可尼聽到了三聲微弱的滴答聲。這是通訊事業宣告誕生的聲音,是電子時代到來的第一道沖擊波。這個時代包括了無線電廣播、電視和蜂窩式電話———因此這是一項將會打開我們想像力的發現。
1903年飛機
1903年12月17日,在太陽下山以前,奧維爾·萊特和威爾布·萊特已經能使他們用木頭、電線和布料製成的飛機飛行59秒鍾了。但卻很少有報社願意對這件事作出評論,因為人類飛上天空成為當代的代達羅斯和伊卡洛斯的念頭,被大多數頭腦清醒的人認為是荒誕可笑的。可是一旦成功了,這項事業的發展就是極為迅猛的。事實上,僅僅在15年後,所有現代飛機的各種部件即使沒有全都製造出來,那麼至少關於它們的想法已經誕生了。
1907年塑料
在得知塑料的發明之後,全世界最開心的莫過於大象了。幾百年來,從小刀的把手到檯球,一切都以象牙為標准原料。19世紀80年代,象牙供應的逐步減少與檯球運動的興起就曾引發了一場危機。美國最大的檯球生產商費蘭與考蘭德公司迫不及待地懸賞價值1萬美元的黃金——這是一筆很可觀的獎賞——招募任何能夠提供代替象牙的合成品的「發明天才」。
一直到1907年,利奧·貝克蘭,一位曾因發明了用於拍攝快速運動照片的相紙而獲豐厚利潤的比利時籍發明家,無意中發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這種首創的純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熱、防電和防腐蝕的功能。它不僅使檯球游戲獲益,塑料的一大好處在於其用途的多面性,從電話機到馬桶,從煙灰缸到飛機零件,一切東西都用得上塑料。到1968年,年輕的畢業生若要在一個有前途而又會成功的行業里找一份工作,就一定要聽從一個詞——塑料。
1923年電視機
電視機的發明者是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1923年他為自己發明的能產生8線圖像的裝置申請了專利。1930年底賣出了第一台電視機。1932年,英國廣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規范的電視節目。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今天,人們利用衛星等途徑,將電視信號傳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1928年青黴素
人們稱青黴素是本世紀最有貢獻的葯品,它的發明者是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1928年,這位發明家在一次細菌培養實驗中偶然地發現有一種後來被稱為青黴素的黴菌正吞噬他在培養皿中培養的細菌。根據弗萊明研究的成果,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們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找到了提煉這種黴菌的辦法,並投入醫學治療試驗。1943年,為了醫治在二戰中負傷的戰士,盟軍開始將青黴素投入工業生產。在半個多世紀中,青黴素救活了無數人的生命,並促使人們開始重視抗生素家族的研究開發。
1942年核武器
原子時代開始於1942年。為了打敗軸心國法西斯,美國最高當局決定啟動旨在研製原子武器的「曼哈頓工程」。年底,作為「曼哈頓工程」的一部分,第一個核反應堆在芝加哥大學一個體育設施下面建成並開始運行。1945年的7月16日,一團蘑菇雲從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騰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是年的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將兩顆取名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日本天皇隨後宣布無條件投降,原子彈似乎為贏得二戰的勝利立了大功,但是人類從此便生活在可怕的原子武器的陰影中。
1943年計算機
計算機是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基礎,但它是因戰爭而誕生的。1943年,為破譯德國的密碼,英國數學家阿蘭·圖靈設計了第一台名為「巨人」電動機械式計算機,雖然這僅僅是一台用於解碼的假想計算機,但卻開創了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先河,從此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1947年,晶體管計算機問世;1959年,集成電路計算機誕生;1970年,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產生;從80年代開始,新一代微型計算機異軍突起。在此基礎上,人類迎來了網路新時代。
1953DNA
1953年2月28日,英國著名遺傳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宣布他「發現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國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生命科學的研究,終於從細胞核中發現了決定生命遺傳的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分子結構,破譯了人類、植物和動物的遺傳密碼。這個發現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推進對各種疾病的研究和醫治,也促進了人類對改善食物結構的研究。在下世紀的前20年,人類就可能通過採用基因治療的辦法消除遺傳缺陷,進而攻克癌症、心臟病、血友病、糖尿病以及其它致命的機能失調症。人類對DNA分子結構的研究成果,無疑是對人類研究生命、治療疾病具有極大的作用,但是也使人們面臨著因此而造成的道德危機,比如克隆技術的發展,就給人類自己出了個難題。
1954年避孕葯
1954年,美國醫師格雷戈里·平卡斯發明了避孕葯,它是由兩種抑制女性排卵的激素組成的混合物。避孕葯之所以被列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原因就在於它把婦女從被動的生育中解放出來從此婦女們可以自主地控制生育,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是否要小孩,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何時懷孕。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禁錮婦女性自由的枷鎖,使她們有權走出家庭參加社會工作,最終擴大婦女們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影響。
1957年人造衛星
1957年10月4日,蘇聯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40周年,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著航天時代的開始。1961年4月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飛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乘宇宙飛船登上月球。衛星可以傳輸電視、廣播節目信號,還可以為航空、海航、天氣預報、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務,從而把地球大大地「縮小」了。為了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人類在太陽系的主要行星上投放了許多探針,並且一個建立國際太空站的宏偉計劃也在醞釀之中。
1967器官移植
1967年,南非外科醫師克里斯蒂安.巴納德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心臟移植手術。此後,隨著醫葯和醫療器械越來越先進,醫學家們逐漸解決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難題,成功地進行了手肢、肝臟、皮膚、視網膜甚至睾丸的移植手術。醫學界認為,器官移植的下一個前沿技術就是腦細胞移植,來根治諸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醫學頑症。下世紀,醫學家們將致力於攻克異種器官移植難題,將其它動物的器官移植到人體中。
1978試管嬰兒
英國姑娘路易斯·布朗是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33歲。1978年,她的母親的卵子和她父親的精子在試管中交配成功,孕育了她。此後,體外孕技術不斷發展完善,1984年,胚胎冷凍技術試驗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術試驗成功。試管嬰兒的培育成功,給了那些不育夫婦很大的希望,但是這也引起了人們對一個道德問題的憂慮,比如說,一個婦女在50多歲甚至60歲時通過體外孕技術生一個孩子,有可能在孩子還未成年時,老人就會去世,那麼誰來撫養這個孤兒呢。

中國四大發明
指南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俗稱吸鐵石)。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有多種形體。早在戰國時期,中國先民已用天然磁石製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國魏時,馬鈞利用磁鐵和差速齒輪製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指南車。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記載了製作指向用的磁針的方法。後來,又發展成磁針和方位盤聯成一體的羅盤。至晚在北宋後期,指南針已用於航海;南宋時,已使用針盤導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起了極大作用。
造紙術
(也稱蔡侯紙)蔡倫改進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歡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而蔡倫只是改造了紙。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對紙的概念有個統一認識。什麼樣的物品叫「紙」。在古代,埃及有紙草紙,歐洲有羊皮紙,中國歷史上有絲絮紙和作書寫用的縑帛紙和蔡侯紙,其中只有植物纖維製造的蔡侯紙對世界造紙業的發展及人類文化的傳播具有深遠影響,其基本工藝一直沿用至今。根據史書記載和後人研究,蔡倫造紙術的基本點,歸納起來就是用植物纖維為原料,經過切斷,漚煮、漂洗、舂搗、簾抄、乾燥等步驟製成的纖維薄片。沒有經過造紙基本步驟處理的纖維薄片,不具備紙的基本性能,就不能稱之為中國古代傳統概念上的紙。世界上最早的紙是埃及的紙莎草紙,而歐洲中世紀則普遍使用羊皮紙,這兩種紙因為原料單一,改進餘地有限,被使用復數種類材料的中國紙所取代。 如今還有個別的地方還使用造紙術來造紙。
活字印刷術
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唐咸通九年(868)印製的《金剛經》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刻印時間的印刷品。 宋仁宗慶歷年間,平民畢升在雕版印刷業已普及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它是用膠泥刻字,每字一印,燒後製成字印。將一顆顆字印排列、鑲嵌於鐵板之上,經燒烤、壓平等工藝製成印版後,便可印刷。印版上的字印可取下反復使用。這種活字印刷方法已具備現代印刷的基本過程——鑄字、排版、印刷,比15世紀中葉德國人J.谷登堡製造的活字印刷工藝要早400年。繼泥活字後,中國人又相繼發明了磁活字、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等印刷方法。印刷術的發明和傳布,大大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展。
火葯
火葯作為人類掌握的第一類爆炸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煉丹術。古代煉丹家們利用早在漢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葯物硝、硫,經過長期的煉丹實踐,至遲在唐憲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發明了火葯 ,並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縱火用的火葯兵器。經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銃等各種火器已達到成熱的程度。火葯的發明對世界科技的發展曾起重大作用,現代黑火葯就是由中國古代火葯發展而來的。

中國發明家
畢升——活字印刷術
蔡倫——造紙術
沈括(宋朝)發現用細絲系在磁針的中央(指南針)
現代發明家——季漢生
慧元——(元)奶粉、奶疙瘩、肉鬆
古代煉丹家——火葯(世界上最早的火葯配方:硫磺、硝石、皂角一起燒的硫磺伏火法)
張衡——地動儀
諸葛亮——(三國)饅頭、木牛流馬、孔明燈)
現代發明家曲煥章——(1902年)發明雲南白葯
現代發明家王選——漢字激光照排
現代發明家袁隆平——雜交水稻
現代發明家席躍久——警用防暴抓捕器[1]
現代發明家季漢生——(1953年——)電子穩壓節能燈、「中華龍壺」、「和平宴」酒壺
現代發明家—席躍久
外國發明家
「世界發明大王」愛迪生誕辰紀念像[2]
愛迪生----(1847~1931)電燈 電影 電報 電話 留聲機 復印機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
阿基米德—(古希臘)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
費萊明—青黴素
彭奈迪脫斯—安全玻璃
比羅次—圓珠筆
西門子---發電機
本茨----汽車(內燃機趨動)
貝爾----電話
馬可尼---無線電報
諾貝爾---炸葯
貝爾德---(1888—1946)英國發明家。1926年,製成世界上第一台機械式電視機。
吉爾·佩爾索納·德·洛百瓦爾---磅秤
伊戈爾·伊萬諾維奇·西科斯基---第一架實用直升機
羅伯特·湯姆森---第一個充氣輪胎
富爾頓(1765—1815)美國發明家。1807年,富爾頓製成蒸汽汽船。
本茨(1844一1929)德國工程師。1868年,製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
伏打(1745-1829)義大利物理學家。1800年,他製成伏打電堆,不久又發明伏打電池,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電流。
奧托(1832一1891)德國工程師。1876年,製成第一台四沖程循環的煤氣內燃機。使汽車和其後飛機的問世成為可能。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國機械工程師。1883年製成的第一台汽油機,1886年又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
帕森斯(1854—1931)英國發明家。1884年製成第一台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狄塞爾(1858-1913)德國工程師。1897年製造了第一台柴油機。
貝塞麥(1813—1898)英國工程師。1856年發明轉爐煉鋼法。
愛迪生(1847—1931)美國發明家。他一生完成1093項發明,對人類產生了巨大影響。1897年,他成功地研製出白熾燈。
莫爾斯(1791—1872)美國發明家。1837年,發明電報機,1844年5月24日,拍發出世界上第一封電報。
貝爾(1847—1922)美國發明家。1876年發明電話。
馬可尼(1874—1937)義大利工程師。1895年發明無線電報。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實現了無線電通信。
諾貝爾(1833-1896)瑞典發明家。1867年發明安全炸葯
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1943年)克羅埃西亞發明家。交流電,特斯拉線圈,粒子束武器,特斯拉渦輪發動機,非同步電動機,旋轉磁場,地面固定波,雙線線圈,無線技術
伽利略(1564~1642)義大利發明家,發明溫度計。
鮑勃——人造血管
利蘭·克拉克——人造血液
約翰·馮·諾依曼(1903~1957)——計算機
萊布尼茨(1646 - 1716)——二進制數學
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原名尼古拉·特斯拉。出生於克羅埃西亞的史密里安,後加入美國籍。早年在巴黎歐洲大陸愛迪生公司任職,因創造性的勞動,被轉送到美國的愛迪生電器研究中心,與愛迪生(1847—1931)共同工作。他發明了交流發電機。後來,他開創了特斯拉電氣公司,從事交流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的生產,並進行高頻技術研究,發明了高頻發電機和高頻變壓器。1893年,他在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用交流電作了出色的表演,並用他製成的「特斯拉線圈」證明了交流電的優點和安全性。1889年,特斯拉在美國哥倫比亞,實現了從科羅拉多斯普林斯至紐約的高壓輸電實驗。從此,交流電開始進入實用階段。此後,他還從事高頻電熱醫療器械、無線電廣播、微波傳輸電能、電視廣播等方面的研製。為表彰他早在1896~1899年實現200 kV、架空57.6 m的高壓輸電成果,與製成著名的特斯拉線圈和在交流電系統的貢獻,在他百年紀念時(1956年)國際電氣技術協會決定用他的名字作為磁感強度的單位。

找了這么多,給個採納吧,愛你哦,親。

F. 計算機信息通路系統設計

1 視頻信息泄漏機理及解決方案
1.1 視頻信息傳輸過程中泄漏機理
在計算機視頻通路中,信息的傳送主要為並行傳送和串列傳送兩種方式。目前常見的視頻信息都為串列傳輸,在串列傳輸的信號波長與其視頻電纜物理長度可比的情況下,視頻電纜起著天線作用,容易產生高強度的有用信息的電磁泄漏,這樣就可以較為容易地對串列信號實現時分接收、頻分接收和方位接收。所以串列視頻信息很容易被竊取及復現。

在並行傳輸方式下,由於數據線間隔很小且發射信號頻率相同或相似,所以截獲難度要大得多。但將R、G、B三路串列模擬視頻信號分別轉化為數字信號後,若不經處理就直接進行傳輸,此時同時傳輸的仍是一個像素的不同位信息,因此,從像素角度來考慮,仍為串列傳輸。若傳輸的圖像僅有黑白兩種顏色,則此時並行傳輸電纜上某一時刻的數據為全「1」或全「0」,即並行電纜中各信號線具有相同的波形,也就不需對各信號線分別接收,此時視頻電纜類似於串列傳輸方式,有效信息就很容易被竊取。

1.2 基於像素的並行傳輸方式

為了有效地減少視頻信號被截獲的可能性,在視頻信號送至視頻電纜中傳輸之前就對其進行一定的格式轉換,使得在並行電纜上能同時傳輸多個像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並行,即基於像素的並行傳輸。在這種並行傳輸方式下,即使接收方能接收到輻射信息,由於無法分辨各像素的順序,也就不能復現信息。

本文設計的防信息泄漏系統就是通過對視頻信號的格式轉換處理,實現多個像素的同時傳輸。圖1為視頻信息格式轉換原理示意圖,輸入數據為串列模擬視頻信號經過A/D轉換後得到的數字視頻信號,系統接收信息時,其順序是按單個像素依次接收的,此時數據為「像素包」格式。通過格式轉換模塊處理之後,這些以「像素包」格式接收到的視頻信號數據被轉換成為按照「位平面」格式排列的輸出數據。此時並行電纜上傳輸的就是多個像素的數據。「位平面」格式的視頻數據傳輸至顯示端後再通過格式轉換模塊還原為「像素包」格式。

順序接收到的「像素包」格式的數據可以用以下的集合方式予以描述:若系統接收到n個像素,則用D表示接收到的這一組視頻信號,S表示D中各元素間的先後順序關系,信號色彩數為23m種,即R、G、B三種顏色分別具有2m級灰度,則:

同樣,轉換為「位平面」格式後的輸出數據亦可以用同樣的集合方式進行描述:E表示格式轉換後的一幀圖像的數據,F表示E中各元素間的先後順序關系,則:

將視頻信息由集合D所表述的形式轉換成由集合E所表述的形式,就是傳輸數據格式轉換所要完成的工作,即要求首先輸出所有像素的第一位二進制數據,然後輸出所有像素的第二位二進制數據,直到最後輸出每個像素的最後一位二進制數據。因此,「位平面」數據是n個像素點的三種顏色的、具有相同「權值」的數據的集合。

2 系統硬體設計

2.1 總體方案設計

根據上面提出的像素並行傳輸的原理,設計基於FPGA的防視頻信息泄漏系統。圖2為該系統硬體設計框圖,整個系統由採集端適配卡和顯示端適配卡組成。

高速視頻專用A/D轉換器採用AD公司的高性能AD9883A,主要特點是:(1)高達300MHz的帶寬和140MSPS的轉換率。(2)三路獨立的0~1.0V的輸入信號范圍,非常適合採樣視頻信號。(3)提供I2C匯流排介面等,以適應多種應用。

高速視頻專用D/A轉換器採用AD公司的高性能ADV7125,主要特點是:(1)高達330M的吞吐量。(2)三路獨立的8位DA轉換器。(3)TTL兼容輸入信號,便於電路設計。(4)單電源5V或3.3V供電,廣泛應用於數字視頻系統、高解析度彩色圖像顯示系統。

系統工作原理是:將來自顯卡的視頻信號輸入至採集端適配卡,採集端適配卡上的A/D轉換器將R、G、B三路模擬視頻信號分別轉換成三路並行8位數字信號,同時也對行、場同步進行相位修復和幅度補償,使之變為標準的行、場同步信號,然後將該信號送至FPGA中,同時在狀態機的控制下將以像素為單位的視頻信息轉換為「位平面」格式。信號處理完後通過並行傳輸電纜傳輸至顯示端適配卡,而顯示端適配卡則負責將「位平面」信息還原為像素格式,並通過D/A轉換器將三路共24bit數字視頻信號還原成模擬信號送給顯示設備進行顯示。

2.2 電磁兼容設計

2.2.1 信號完整性設計

系統中數字視頻信號對傳輸時延要求較高,在布線時,其走線的路徑要大體一致並且盡量短,以實現對傳輸時延的要求;合理安排去耦電容的擺放位置,盡可能接近所要進行去耦的電源;AD9883A晶元和ADV7125晶元周圍電路的布線要盡可能短,周圍的元器件要盡可能安排緊湊,以減小電流環路面積,從而減小靜電干擾;放置過孔時,注意不要過密,以免損壞鏡像層;適配卡所用的電阻、電容、電感和IC晶元均為表面帖裝元件,有利於抑制電磁干擾。

2.2.2 電源完整性設計

系統所用的A/D轉換器晶元、D/A轉換器晶元對電源有嚴格的要求,除了要有模擬電源和數字電源之分外,AD9883A還要有PLL電路的專門電源,而FPGA電源要有內核電源和數字輸出引腳的電源。因此,整個系統的電源設計是一個很大問題。這里用兩片LT1764作為FPGA的兩種電源,用兩片TPS76333作為AD9883A的兩種電源,一片TPS76333作為ADV7125的電源。兩塊適配卡均 採用四層板結構,頂層和底層作為信號的走線層,中間層分別是地層和電源層,以確保系統在高速運行時有良好的電源環境。

3系統邏輯實現及模擬

FPGA晶元採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晶元EP1C6Q240C8。Cyclone系列晶元是基於1.5V,0.13μm工藝,具有時鍾鎖相環(PLL)和專用DDR介面,支持多種I/O標準的晶元。其內部嵌入了許多專用硬核模塊,被廣泛地用於可編程片上系統(SOPC)中。

本系統對高速圖像信號進行處理,工作時鍾近100MHz。為了獲得更好的布線效果和系統性能,時鍾信號必須經過鎖相環到達全局時鍾布線網路。本設計利用Altera公司的Maga Wizard設置Cyclone PLL參數生成IPcore,解決了信號時延的問題,同時也滿足了讀取視頻信號時所需的建立、保持時間要求。圖3為使用FPGA內部PLL對輸入的點頻時鍾PXCLK_AD進行相移後的波形,圖中,pxclk與點頻同頻,經相位修復及幅度補償後用作系統基準時鍾,delayclk為點頻三分頻,用作延時時鍾。

G. 求一些初一科學第一、二章的難題。

你明天是其中考試吧,那我就給你些題目:
過 山 車

當你在游樂場乘過山車賓士之際,你是否會想到:過山車為什麼不需要引擎推動就能「翻山越嶺」呢?

過山車在開始旅行時,是靠一個機械裝置推上最高點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後,就再沒有任何裝置為它提供動力了,從這時起帶動它沿軌道行駛的唯一「發動機」就是重力勢能。過山車的重力勢能處於最高點時達到最大值,當它開始下行時,它的勢能不斷減小,動能不斷增大;由於摩擦,損耗了少量的機械能,所以隨後的「小山丘」設計的比開始時的「小山丘」低(如圖24所示)。像所有列車一樣,過山車也安裝了機械制動裝置,使它在結束行程或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准確地停下來。

(1)過山車通過A點向上運動過程中,動能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後面的「小山丘」設計的比開始時的「小山丘」低,是由於過山車運動過程中,將部分機械能轉化為 ;
(3)過山車旅行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能夠准確停下來,是由於 ;
(4)過山車第一次下行後,是利用 作為「發動機」的;在生產與生活中,與過山車利用了相同「發動機」的有 (舉一例即可)。
「雞蛋碰石頭」,雞蛋被碰破,而石頭卻完好,這個現象正確的解釋是( )

A.雞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B.雞蛋受到較大力的作用,石頭受到較小的力的作用

C.它們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樣,只是石頭比雞蛋硬

D.以上說法都不對

其實不需要什麼難題的,科學,死記硬背就大致可以了,給你點復習資料:
第二章的:
1.運動的多種形式。
物質有許多不同的運動方式,如機械運動、聲運動、光運動、電運動、熱運動、生命運
動等。
2.能的多種形式。
動能:物體運動時所具有的能稱為動能。
勢能:物體被舉高或發生彈性形變時所具有的能稱為勢能。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會判斷各種形式的能,如動能、勢能、化學能、電能、聲能、光能等,並知道它們的應用。
第二節機械運動
1.機械運動。
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位置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機械運動的特點是物體位置發生變化。
2.參照物。
研究某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參照物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不同。
3.機械運動的分類。
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直線運動又可分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4.控制變數法。
在研究某物理量是否與某個因素有關時,控制其他因素,使其保持不變,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和干擾。這種實驗方法就叫控制變數法。
5.速度和平均速度。
(1)速度。
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計算公式為V=S/t
(2)平均速度。
當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時,由公式V=(S1+S2+…+SN)/(t1+t2+…+tN)算出來的速度。
第三節力的存在
1.力的作用效果。
(1)改變物體的形狀。
(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改變物體速度的大小和物體運動的方向。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當甲物體對乙物體有力的作用時,乙物體也會對甲物體產生力的作用。
3.彈力。
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
4.力的單位。
力的單位是牛頓,單位符號是N。
5.測力計。
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測力計。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秤。
第四節力的圖示
1.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2.力的圖示。
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第五節物體為什麼會下落
1.重力。
(1)定義: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方向:豎直向下。
2.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重力與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為G=mg
第六節摩擦的利和弊
1.摩擦力。
相互接觸的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產生的阻礙物體發生相對運動的力。
2.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壓力。
(2)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減小摩擦的方法。
(1)減小壓力。
(2)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3)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
第七節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靜止的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慣性。
一切物體都具有的保持原有速度的大小和運動方向的性質。
第八節二力平衡的條件
1.二力平衡。
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這兩個力是平衡的。
2.二力平衡條件。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第一章的:
第一章 對環境的察覺
第一節 感覺世界
1.人的感覺。
(1)人體具有多種感覺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環境的各種刺激。如溫度、氣味、顏色、
聲音,等等。
(2)人的感覺器官包括:眼、耳、舌、鼻及皮膚等。
人類具有不同的感覺器官,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環境的不同刺激,並產生不同的感覺。各種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覺器官,這對於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3)生物的感覺器官能夠感受不同刺激的原因在於:感覺器官中有不同的感激的原因在於:感覺器官中有不同的感受器。
2.皮膚的感覺功能。
(1)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它具有冷覺、熱覺、觸覺、痛覺等多種感覺功能。
(2)冷、熱覺:感覺環境溫度的變化。
(3)觸覺:感覺外界物體與人體的觸碰以及強弱程度。
(4)痛覺:是觸覺的過強反應,痛覺能感受對身體損傷性的刺激,它對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皮膚的各個部位對各種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3.嗅覺的形成過程。
環境中物質的氣味刺激鼻腔中的嗅神經末梢(嗅覺感受器),嗅神經將物質的氣
味刺激傳到大腦皮層的嗅覺中樞,從而形成嗅覺。
嗅覺特點:嗅疲勞;嗅適應;嗅覺敏感度因年齡、動物種類和氣味種類等的不同而不
同。
4.舌和味覺。
(1)舌具有味覺功能,可以感知酸、甜、苦、咸等各種味道。舌感覺的過程是:舌乳
頭一味蕾一味覺細胞。
(2)舌的不同部位對酸、甜、苦、咸等各種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對苦味最敏感的區
域是舌根,甜味是舌尖,酸味在舌兩側的中間部位,鹹味則在舌兩側的前部。
(3)味覺感受器對液態物質的刺激特別敏感;麻、辣、澀等味覺是多種刺激綜合後
產生的感覺;味覺、嗅覺等各種感覺密切相關。
第二節 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1.聲音的產生。 ,
聲音是因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
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
傳播形式:聲波。
傳播速度:聲音的傳播速度與溫度、傳播介質有關。溫度越高,聲音的傳播速度越
快;聲音在固態物質中傳播得最快,液態其次,氣態最慢。在空氣中(150C),傳播速度
為340m/s。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傳播實質:把聲源的振動傳播出去。遇到障礙物,聲波將發生反射,形成回聲。
第三節 耳和聽覺
1.耳的結構和功能。

結構 功 能
外 耳廓 收集聲波
耳 外耳道 聲波進入外耳道後撞擊鼓膜
結構 功 能
鼓膜 產生振動

鼓室 與咽鼓管連通

聽小骨 骨性傳導、放大振動

內 耳蝸 內有聽覺感受器,把振動轉化為聲音信號

耳 前庭 內有位覺感受器
半規管 內有位覺感受器
2.聽覺的基本知識。
(1)聽覺的形成:聲波通過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聽小骨一耳蝸一聽神經一大腦皮層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2)聽覺的減弱與喪失:人的聽覺與人的年齡有關,年齡越大,聽覺能力越弱,直到喪失。
鼓膜、聽小骨受到損傷或發生障礙會造成傳導性耳聾;耳蝸、聽覺中樞和與聽覺有
關的神經損傷會造成神經性耳聾。
(3)人的聽覺:人類的聽覺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以聽到頻率在20赫到20 000赫之間的聲音。據此,人們將低於20赫的聲音稱為次聲,超過20 000赫的聲音稱為超聲。
物體在1秒內振動的次數稱為頻率,其單位為赫茲。
不同的動物,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不同。
3.聲音的三個特性。
音調:我們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叫音調。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響度:人們主觀上感覺到的聲音強弱叫響度。距離聲源越近,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聲音的響度用分貝來表示,分貝是聲音大小的單位。
音色:曾叫音品,是人們對聲音質的感覺。音色與發聲體的性質、形狀以及發聲的方法等有關。
4.雜訊。
狹義上講凡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所發出的聲音,均屬於雜訊;從聲波對人的干擾講,凡是環境中不需要的聲音都可判定為雜訊。
預防雜訊: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耳朵處減弱。
第四節光和顏色
1.光源。 正在發光的物體。
2.光傳播的特點。
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固體、液體、氣體)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傳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空氣中次之,水中最慢;在真空中的速度為3×10』千米/秒。
3.光的色散。
白光是復色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多種單色光組成。
物體的顏色: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透過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顏色決定的。(其他色光被吸收)
白色物體可反射所有顏色的光,黑色物體則能吸收所有顏色的光。
4.光線。
在科學上,人們往往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傳播的路線與方向,稱為光線,其中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
第五節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均勻的物質射向另一種均勻的物質時,光會在兩種物質的分界面上發生傳播方向的改變,從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質中的現象。
(2)特點——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3)分類:根據反射面的情況不同,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使我們從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體。光在反射時光路可逆。
(4)應用——平面鏡成像規律:像和物等大,像和物的連線和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平面鏡成的是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生活中的應用:一是成像,二是改變光路。
2.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透明介質射向另一種透明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
(2)特點——折射定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質時,折射光線、入射光
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
當光從其他透明物質斜射人空氣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或減小時,折射角也隨之增大或減小。
第六節眼和視覺
1.凸透鏡和凹透鏡。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對光線有匯聚作用 老花鏡 放大鏡
凹透鏡 中間薄,邊緣厚 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近視鏡
2.焦點和焦距。
(1)主光軸: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連線。
(2)光心:位於透鏡的中心,光通過它時傳播方向不變。
(3)焦點:凸透鏡能使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匯聚在一點,這個點叫焦點(F)。
凸透鏡有2個焦點。
(4)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5)每個凸透鏡的焦距是一定的。
3.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V: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質 (倒立或正立實像或虛象放大或縮小) 應用(P24)
U>2f f<v<2f 倒立實像縮小 照相機

U=2f V=2f 倒立實像等大 /
f<u<2f v>2f 倒立實像放大 幻燈機、投影機
U=f 無 無無無 /
U<f 正立虛象放大 放大鏡
4.眼的結構和功能。

結構 功能
眼瞼 隨時閉合,保護眼睛
附 睫毛 遮擋雨水、灰塵
屬 淚腺、鼻淚管 分泌淚液,潤滑,除塵殺菌;與鼻子相通

構 眼肌 使眼球靈活轉動

眼 眼球壁

外 角膜 和房水、晶狀體、玻璃體一起形成折光系統
膜 膜 鞏膜 堅韌外殼,保護眼球
虹膜 中央是瞳孔,可根據光線強弱調節瞳孔的大小
內 脈絡膜 給眼球提供營養
膜 視網膜 上有感光細胞,接受光刺激,產生興奮

睫狀體 睫狀肌調節晶狀體的曲度,改變眼球的焦距


內容物 由房水、晶狀體、玻璃體 和角膜一起形成折光系統

5.視覺的形成。
光線通過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在視網膜上成像,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受光的刺激產生興奮,通過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視覺中樞,形成視覺。
6.人類的視覺限制。
(1)近視:視網膜距晶狀體過遠,或晶狀體曲度過大,遠處物體的光線經折光系統折射後成像於視網膜前,需佩戴凹透鏡矯正。
(2)遠視:遠處物體的光線經折光系統折射後成像於視網膜後,需佩戴凸透鏡矯正。
(3)色盲:人類不能辨別顏色的現象,它是由先天遺傳決定的。
根據不能辨別的顏色種類,色盲可以分為紅色盲、紅綠色盲、黃藍色盲和全色盲。
(4)保護眼睛:近視大多數是因為長期用眼不科學造成的。青少年正處於身體的發育期,應該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
第七節信息的獲取和利用
1.信息的含義與重要性。
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狀態、特性和變化,人類總是根據所獲得的信息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及行為方式。
2.信息獲取、利用的途徑與技術。
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儲存等都有許多辦法。
通過人類的感覺器官可以直接獲得信息,藉助各種工具可以獲得更加准確、全面的間接信息。
用於獲取、傳遞、處理和利用信息的技術稱為信息技術。
3.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電磁波。
電磁波包括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y射線等,除了在信息傳播中廣泛應用外,還有許多其他用途。
光也是電磁波中的一員。

H. 請教一道題

大自然的啟示
日本的科學家從螞蟻覓食中受到了啟示。他們開發出一種大規模集成電路,模擬覓食的螞蟻齊心合力搬運食物,從距離最近的「食物源」順次向「蟻巢」源源不斷地輸送信息。根據這種新的信息處理方法,人們很可能開發出一種新型計算模式的計算機呢。

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的啟示還有很多。比如:模仿雞蛋外形的特點,建造了拱形橋;受鳥兒飛翔的啟示,發明了飛機;從茅草劃破手指,發明了鋸……大自然中林林總總的動物、植物以各自獨特的生存方式,向我們暗示著一個個自然的奧秘。

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有很多,其中有一種蛇叫響尾蛇,它有一種紅外線的眼睛,人類通過這種蛇的眼睛,研製出一種有著響尾蛇一樣眼睛的導彈,它的名字叫響尾蛇導彈,因為人類是仿照響尾蛇眼睛製造出來的,所以命名為響尾蛇導彈。
響尾蛇導彈能和響尾蛇一樣,能用"熱眼"准確無誤的跟蹤敵人,直至把敵人摧毀.因為響尾蛇的"熱眼"是根據敵人的溫度來判斷敵人的位置,飛機,戰艦,坦克等這些東西,響尾蛇導彈都能准確無誤的命中.法國研製的機動式低空近程全天候地空導彈。主要用於對付低空、超低空戰斗機、武裝直升機,以保衛機場、港口要地,也可用於對付巡航導彈。導彈長2.94米 ,彈徑0.156米,彈重84.5千克,發射筒長3.02米。戰斗部採用破片聚焦型,總重13.9千克,殺傷半徑6~8米。動力裝置為單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制導方式為全程無線電指令制導,作戰半徑500~8500米,作戰高度50~3000米。導彈具有半越野機動能力。

五彩的蝴蝶錦色粲然,如重月紋鳳蝶,褐脈金斑蝶等,尤其是螢光翼鳳蝶,其後翅在陽光下時而金黃,時而翠綠,有時還由紫變藍。科學家通過對蝴蝶色彩的研究,為軍事防禦帶來了極大的裨益。在二戰期間,德軍包圍了列寧格勒,企圖用轟炸機摧毀其軍事目標和其他防禦設施。蘇聯昆蟲學家施萬維奇根據當時人們對偽裝缺乏認識的情況,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叢中不易被發現的道理,在軍事設施上覆蓋蝴蝶花紋般的偽裝。因此,盡管德軍費盡心機,但列寧格勒的軍事基地仍安然無惹,為贏得最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同樣的原理,後來人們還生產出了迷彩服,大大減少了戰斗中的傷亡。

蜂巢由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六稜柱形小蜂房組成,每個小蜂房的底部由3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這些結構與近代數學家精確計算出來的——菱形鈍角109。28』,銳角70。32』完全相同,是最節省材料的結構,且容量大、極堅固,令許多專家贊嘆不止。人們仿其構造用各種材料製成蜂巢式夾層結構板,強度大、重量輕、不易傳導聲和熱,是建築及製造太空梭、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的理想材料。蜜蜂復眼的每個單眼中相鄰地排列著對偏振光方向十分敏感的偏振片,可利用太陽准確定位。科學家據此原理研製成功了偏振光導航儀,早已廣泛用於航海事業中。

蜻蜒通過翅膀振動可產生不同於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定氣流,井利用氣流產生的渦流來使自己上升。蜻蜒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飛行,還能向後和左右兩側飛行,其向前飛行速度可達72km/小時。此外,蜻蜒的飛行行為簡單,僅靠兩對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學家據此結構基礎研製成功了直升飛機。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常會引起劇烈振動,甚至有時會折斷機翼而引起飛機失事。蜻蜒依靠加重的翅痣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於是人們仿效蜻蜒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平衡重錘,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跳蚤的跳躍本領十分高強,航空專家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英國一飛機製造公司從其垂直起跳的方式受到啟發,成功製造出了一種幾乎能垂直起落的鷂式飛機。現代電視技術根據昆蟲單復眼的構造特點,造出了大屏幕彩電,又可將一台台小彩電熒光屏組成一個大畫面,且可在同一屏幕上任意位置框出某幾個特定的小畫面,既可播映相同的畫面,又可播映不同的畫面。科學家根據昆蟲復眼的結構特點研製成功的多孔徑光學系統裝置,更易於搜索到目標,已在國外一些重要武器系統中應用。根據某些水生昆蟲的組成復眼的單眼之間相互抑制的原理,製成的側抑制電子模型,用於各類攝影系統,拍出的照片可增強圖像邊緣反差和突出輪廓,還可用來提高雷達的顯示靈敏度,也可用於文字和圖片識別系統的預處理工作。美國利用昆蟲復眼加工信息及定向導航原理,研製了具有很大實用價值的仿昆蟲復眼尋的末制導導引頭的工程模型。日本利用昆蟲形態及特性開發研製了六足機器人等工學機器和建築物的新構造方式。

從圓明園湖水的防滲漏到「人定勝天」
最近,圓明園巨資"鋪湖底",遭到眾多環保專家、環保人士的明確反對。圓明園管理處的理由是為了防止湖水滲漏、節省水費。而環保專家的反對理由主要有:
一、防滲工程將阻隔100多公頃向地下輸送雨水的最後通道,100多公頃濕地的生態環境將被破壞,失去北京海淀區最大一塊天然濕地;二、圓明園湖是一個生態系統,水底大量微生物默默擔負著吸入二氧化碳垃圾魚類糞便,再造出氧氣有機物,使湖水清澈魚類歡游;現在蒙上塑料布將是微生物活動受損,整個生態系統必將崩潰,最終整個湖成為死水一潭, 河水全面發臭,河面死魚翻肚,生態浩劫;三、封堵石縫的做法完全破壞了原有的自然生態平衡,岸邊的植物以後也只能完全依賴人工澆灌,反倒不利於節水。
一提到環保,馬上讓我們想到環保和經濟發展的對立,哪怕是暫時的對立也是對立。具體到「圓明園湖水的防滲漏」工程,誰是誰非相信時間是公正的,若干年後自有公論。最新看到的報道,整個湖底防滲工程約需三千多萬的工程費,而每年可以節約的水費是一千多萬,三年即可以收回成本。看似簡單的經濟帳,卻沒有考慮生態成本。生態成本可能和圓明園本身沒有多大關系,但卻關繫到周圍的居民,大點關繫到整個地區的生態環境,再大點關繫到整個城市、整個國家、以至於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亞馬遜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的肺,如果肺不能有效、正常地工作,來維護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後果是災難性的。
人類,能做的事「太多」了,上天入地不在話下。人類總有徵服大自然的內心沖動,總認為「人定勝天」,但結果多是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三門峽水電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文革時全國性的的人造梯田,圍水造田,毀林種糧。這樣違背大自然規律的事例不勝玫舉。最後的結果是什麼?造成水土流失,生態嚴重失衡。人類不得不退耕還林,荒漠上種樹、種草,維護大自然的簡單平衡,求得人類自身的生存。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人類能夠影響大自然的手段越來越多。降水少?人工增雨。也許有一天,人類可以控制天空上雲彩的走向,哪裡需要雨水了,就把雲彩調動到哪裡,比在地面上「南水北調」方便多了、成本也少多了。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將對人類的生存構成更大的威脅。
人類的最大敵人其實是人類自己。為了多產蛋、多產肉,更多滿足人類的口腹之慾,人類「發明」了「肉食雞」、「填鴨」,「瘦肉精」喂出來的瘦肉豬,肉是多吃了,可吃進去的肉給人類帶來了什麼?違背自然規律,必然要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這種懲罰也許幾十年,百年以後才會顯現。
最後毀滅人類的,只能是人類自己。還是善待自然環境,對大自然多存點敬畏之心吧,求得和諧、平衡。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們人類自己。

560回答者: 蜜莎魔法師 - 一級

I. 初中物理急!

(1)只受一個力,物體不能平衡。
(2)兩個力作用下,物體也可能不平衡;
(3)兩個力、三個力,都可以讓物體平衡;

閱讀全文

與設計一種機械裝置可以發射無線電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廚房筒易自動滅火裝置用的什麼液體 瀏覽:318
理療設備上市有什麼要求嗎 瀏覽:470
手機為什麼連不到藍牙設備怎麼辦 瀏覽:311
西安自動加葯裝置廠家電話 瀏覽:613
吉利帝豪的儀表盤怎麼看 瀏覽:493
機械革命筆記本顯卡如何換 瀏覽:402
中耕機的離合軸承怎麼安裝 瀏覽:206
吊車液壓裝置作用 瀏覽:943
軸承100x70是什麼軸承 瀏覽:53
怎麼用儀器測煤發熱 瀏覽:642
數控機床怎麼進入系統 瀏覽:244
甘蔗渣制漿設備廠家哪裡有 瀏覽:777
什麼樣的閥門需安裝法蘭連接線 瀏覽:41
熱水器兩個進水閥門怎麼擰 瀏覽:338
網路編輯必備工具箱 瀏覽:650
工程中gps定位儀器是干什麼的 瀏覽:535
手機喊麥設備多少錢 瀏覽:401
空調製冷制劑是什麼 瀏覽:907
鑫巨力精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13
企業工業煤氣閥門加裝防護套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