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哪一屆冬奧會開始安裝自動計時裝置

哪一屆冬奧會開始安裝自動計時裝置

發布時間:2021-12-20 04:57:55

㈠ 關於冬奧會的知識問答

簡介: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為冬季奧運會、冬奧會。主要由全世界地區舉行,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冬季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1994年起與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參與國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歐洲、非洲、美洲、亞洲、大洋洲。由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主辦。按實際舉行次數計算屆數。
1986年,國際奧委會全會決定將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從1994年起分開,每兩年間隔舉行,1992年冬季奧運會是最後一屆與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的冬奧會。自1924年開始第1屆,截至2018年共舉辦了23屆,每四年一屆。
第24屆冬奧會將於2022年02月04日至2022年02月20日在中國北京和張家口舉行。
發展歷程: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奧林匹克運動會前影慢慢形成。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一些冰雪運動如滑雪、滑雪撬、滑冰、冰球等項目在歐美國家逐漸得到普及和發展。
1887年挪威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滑雪俱樂部
1890年加拿大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冰球協會。
1892年國際滑冰聯盟在荷蘭成立。
1893年,在阿姆斯特丹舉行了首屆男子速度滑冰錦標賽。
1908年,法國成立了世界范圍的國際冰球聯合會。
在冰雪運動日益普及的情況下,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建議單獨舉辦冬季奧運會,但由於1901年北歐兩項運動在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成功舉行而被拖延。
1908年第4屆夏季奧運會上增加了花樣滑冰項目。
1920年舉辦第7屆夏季奧運會。
國際奧委會拒絕接受北歐兩項項目,而增加了冰球項目。花樣滑冰和冰球加入奧運會後引起了觀眾的極大興趣,但因天氣條件給組織者帶來諸多不便,盡管這兩個項目都提前在4月份進行,但大多數比賽和奧運會的開幕式在8月中旬才舉行。這使得一屆奧運會要長達5個月的時間,在人力、物力上耗費太大。鑒於此,人們傾向於把冰雪項目從奧運會中分離出來,單獨進行冰雪項目的奧運會。
1924年形成正式的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當時,在法國的夏蒙尼市承辦了當時被稱為「冬季運動周」的運動會,兩年後國際奧委會正式將其更名為第1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冬季奧運會最初規定每4年舉行一次,與夏季奧運會在同年和同一國家舉行。從1928年的第2屆冬奧會開始,冬季奧運會與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地點改在不同的國家舉行。1994年起,冬奧會與夏奧會以2年為間隔交叉舉行。為將冬奧

㈡ 1912年,第五屆奧運會,首次在田徑賽場使用電子計時器和終點攝影裝置,問計量時間精確到多少秒

時間精確到1/10秒。

㈢ 請問今年北京奧運會上選擇了什麼樣的計時器

計時器不是本國製造的,都是外國提供的,著名的OMEGA公司提供.....計時器不可能有問題,這個公司幾乎負責所有大賽的計時器設備的提供,奧運用的也和以前差不多...

波爾特跑出這個成績是他自己發揮好,因為其他選手跑的都和往屆差不多,波爾特一個人超了3個身位,如果是計時器問題應該所有人都明顯提高成績......而實際上,是波爾特一個人跑出了非常誇張的成績,只能說這個人實力太強,往屆100米跑,前3名都只有1點點差距的

㈣ 各界奧運會怎麼計時

1896年希臘雅典奧運會:首屆「現代」奧運會,出現了用於確定選手時間的計時表----浪琴錶(Longines)製造的手動計時懷表,當時的精確度只有1/5秒。

191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夏季奧運會:首次使用電子計時和終點攝影。

20世紀20年代:比利時安特衛普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夏季奧運會;荷蘭阿姆斯特丹夏季奧運會:首次使用計時器,精確度達到百分之一秒。

1932年美國洛杉磯夏季奧運會:1932年之前,所有比賽都是人工計時,由每個計時員寫下自己記錄下的時間,但從本屆奧運會開始,歐米茄(現為斯沃琪集團旗下子公司)被命名為奧運會第一個官方計時器提供商。68年後的悉尼奧運會上,歐米茄派出的技術人員與計時器的重量已經躍變為32名、3.50噸。

這家瑞士鍾表公司的產品是詹姆斯·邦德的最愛,保持著22次作為奧運會官方計時器提供商的記錄;引進「科比相機」(Kirby camera),可以同時對終點線拍照,以及每次拍攝都留有「時戳」(time-stamp)的精密時計。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後,機械表的計時精確度在鍾表師的不斷創新中逐漸提高,從1/5秒、1/10秒到1/100秒,為運動比賽的計時提供了越來越嚴密的保障。

1948年瑞士聖莫里茨冬季奧運會:首次使用光電管,用於終點攝影的狹縫攝影機(Slit camera),被人們俗稱為「魔眼」。「魔眼」所拍攝的照片可以解決終點裁判肉眼無法判斷的勝負之爭,使得惱人的麥布里奇線從此逐漸退出了奧運賽場。以前這條線與機械秒錶相連,只有被沖過終點的冠軍運動員奮力撞斷,秒錶才會停止。「魔眼」的所有功能均為電子控制,可以達到精確度極高的1/1000秒,超越了此前所有的設備。

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夏季奧運會:歐米茄計時器(OTR)首次採用石英鍾並列印比賽成績,一舉為公司贏得國際奧委會頒發的「十字勛章」;時鍾增加至狹縫攝影機上,用以自動時戳記錄,精確度達到百分之一秒。

1964年日本東京夏季奧運會:歐米茄再次發力,「Omegascope」技術的研發成功給關注奧運會的電視觀眾帶來了福音,因為這一裝置可以將時鍾疊放在電視屏幕上,選手比賽時間首次在電視上直播公布;首次成為奧運會官方計時器提供商的日本精工,將發令槍同石英鍾和終點攝影攝像機聯系在一起。

1968年墨西哥墨西哥城夏季奧運會:觸摸板首次用於記錄水上項目比賽時間。這個觸摸板高90厘米,寬240厘米,三分之二都沒在水中,它們可以對游泳選手最輕微的觸摸作出反應,但是卻不會受到池水運動的影響。因此,參賽選手不再需要像從前一樣親自去按停計時表。

1972年德國慕尼黑夏季奧運會:首次測算參賽選手反應時間,並在計時中加以考慮;選手成績的官方時間精確至百分之一秒,而非之前的十分之一秒。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夏季奧運會:電子計分板首次用於實時顯示比賽成績,這種計分板可以顯示除了時間以外的點數和分數等信息。

1988年韓國漢城夏季奧運會:賽事官員除了記錄計時數據,還首次可以處理計時數據。首次使用了計算機計時來測量、分配以及列印時間,還可在其存儲器中存儲信息,用於分析體育運動的細節。數字化奧運會時代來臨。

1992年法國阿爾貝維爾冬季奧運會:電子終點攝影技術首次實現同計時系統的完美結合。觀眾可以通過電子計分板觀看終點現場的情況,實時播報進一步發展。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自行車和馬拉松比賽中首次採用無線應答器。

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季奧運會:雪橇比賽中紅外光束取代光電管;無線應答器首次用於遠距離滑雪比賽。

2004年希臘雅典夏季奧運會:終點攝影機每秒可拍攝1000張照片;沙灘排球引入雷達測速儀(Radar gun)。

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指定計時商歐米茄將創紀錄地使用700名技術人員、400噸重的器材。除擔任計時任務外,還會提供數據處理和場館比賽結果服務。如今的奧運計時,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2012年倫敦奧運會,倫敦奧運會的游泳項目首次使用全新的量子計時器和量子水上運動計時器。與之前的計時設備相比,量子計時器的特點在於誤差精確到千萬分之一秒。

㈤ 什麼計時設備在現在奧運會中被使用

美國發射的「辛科姆」通訊衛星

第1屆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希臘首都雅典隆重舉行。受當時條件的限制,游泳比賽還沒有游泳池,比賽是在公海里舉行的,起終點是浮艇拉著的纜繩,泳道是用水面上漂浮的南瓜作為標記,泳距未經過仔細測量,只是憑感覺進行估計。比賽的方法另人驚嘆:先用小輪船把運動員載離海岸,發令員估計距離合適了,便發令讓選手游回岸邊,不求泳姿,自由發揮,以到達岸邊的先後決定名次。

同樣,第2屆法國巴黎奧運會設施也很差,田徑賽場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這個場地十分狹小,林木橫生,土質松軟,跑道不平,場內設施幾乎一無所有。跳遠比賽需選手自己動手挖掘沙坑;跨欄比賽的個別欄架臨時用樹枝架起來湊合;參加投擲比賽的選手更是苦不堪言,器械經常碰撞到樹木的枝權,有時擲出的鏈球纏繞在樹權上。

所以,現代奧林匹克運動雖然興起於技術逐漸占據統治地位的現代社會中,但是一開始卻幾乎看不到技術的影子,技術與奧林匹克運動的關系一直處於一種相對平淡的狀態之中。在奧林匹克運動中表現出來的技術一般都是其他領域的一般性技術的借用,例如借用建築技術修建體育場、修建游泳池等等。總體而言,技術在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初期所起的作用大多是輔助性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奧林匹克運動逐漸地引進了各種技術成果來促進自身的發展,突出表現在場地、設施和運動員裝備等方面。

1912年第5屆瑞典奧運會在科技應用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就是在場內試驗性地安裝了電動計時器和終點攝影設備,使計量時間精確到1/10秒。

1920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舉行的第7屆奧運會,在裝備等方面比一戰前的幾屆都有了很大突破。安特衛普市興建了一個能容納3萬人左右的體育場和其他體育設施,體育場的煤渣跑道周長400米,這是奧運會第一次使用標准跑道。

1928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的第9屆奧運會,東道主為了進一步擴大奧運會的影響,特意建造了一座高塔。在奧運會期間,高塔一直燃燒著熊熊焰火。火種取自奧林匹亞,用聚光鏡聚集陽光點燃火炬,這也代表了當時的科技水平。

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由於20年代初期電視機的發明,給奧運會帶來了一次全新的革命。在本次的奧運會上,德國第一次通過電視播放了奧運會的比賽盛況,不僅在全世界范圍內擴大了奧運會的影響,而且也為以後電視轉播奧運會開創了先河。

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在運用新科技發明方面又有了新的嘗試。自從1903年第一架用發動機驅動的飛機成功試飛以來,飛機第一次被運用到奧運會中來,成為神聖的傳遞聖火的使者。火種仍然按照慣例從奧林匹亞採集,並用飛機傳遞到墨爾本,總行程共約2萬多千米。

在20世紀50年代,新材料技術革命給奧林匹克運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材料技術的應用,一方面使得運動員的服裝開始脫離了普通服裝系列,而逐步發展成了一個新的服裝體系。運動服逐漸變得隨意、舒服而利於運動。另一方面,在運動設備製造過程中顯示出強大的威力,極大地推動了各個運動項目的發展。例如,巴克於1948年引進一種利用300片相互聯接的戰爭剩餘的正方形鋁管來製成了新型的跳板----巴克跳板。但此後不久,這種跳板就讓位於更結實更輕的鋁合金設計製成的跳板。

1960年第17屆羅馬奧運會在科技應用的另外一個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興奮劑的使用。古都羅馬正值夏季,酷暑難當,奧運會的自行車比賽正緊張激烈地進行著。突然,丹麥選手馬克.詹森摔下了飛馳的自行車當場倒斃。當時人們都以為他是中暑所致,後經屍體解剖,才發現這名運動員為了取得勝利,賽前服用了過量的苯丙胺興奮劑,加上炎熱和激烈的競爭,才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1964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18屆奧運會又有了更加令人振奮的科技突破,美國發射的「辛科姆」通訊衛星,向世界各地轉播了奧運會盛況,這在奧運會史上還是第一次

. 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會,由於當時較為先進的電子計時設備的應用,使得田徑比賽,尤其是短距離項目的竟爭格外的精彩紛呈。美國的吉姆.海因斯在田徑的男子100米跑決賽中首次突破10秒大關,以9秒9的成績獲勝。這項成績電子計時為9秒95,直到1983年才被美國另一運動員卡爾文.史密斯以9秒93刷新。技術的精確性使得各路好手再也不用為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成績誤差而與裁判發生不必要的爭執,同時也使裁判員們的裁判工作變得更為公正和輕松。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奧運會首次正式進行了性別和興奮劑檢查,科學技術開始在消除自身所造成的不良後果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上,更是令人信服地看到了電子設備的優越性。本屆奧運會上首次採用了光電測距儀和精度可達1/1000秒的電子計時器。自動測試和顯示時間、速度和距離的電子裝置,逐步代替了人的眼和手。高速攝影攝像設備、激光裝置、計算機等,已經成為奧運賽場和裁判員們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夥伴。依靠它們的幫助,使計時更精確、計分更方便、判斷更准確。如男子400米個人混合泳第一名瑞典的貢?拉爾松,僅比第二名美國的蒂?麥基快0.002秒。因此,本屆奧運會也被稱為「技術奧運會」。這可以被看作是「科技奧運」的開始,而「科技奧運」的觀念也由此逐漸地走進人們的思維之中。 在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第21屆奧運會上,主辦方完成了衛星傳遞聖火的壯舉。他們將在奧林匹亞點燃的聖火轉化為電子包裹,通過衛星傳播到加拿大,地面接收器把信號接收下來,轉換器把它變為激光,再用激光槍將火炬點燃。

二戰後,全球科學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技術也開始更多地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地使用起來。藉助於技術的力量而得到快速發展的奧林匹克運動開始全方位地引進現代技術成果,特別是一些尖端技術也開始被廣泛的使用,例如利用飛機、衛星傳遞聖火、利用通訊衛星對比賽進行轉播等等。現代技術也己經不再僅僅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手段,更主要的是成為人的「替代者」。具有突出特點的是電子測距技術和傳媒技術的使用,例如田徑運動中的計時測距技術,前者使運動比賽成績的評定更加准確、客觀,促進了公平競爭;後者的迅猛發展,在世界范圍內有力地推動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全球化發展。而在另外一個方面,凝聚著高新技術結晶的興奮劑在提高人們運動成績方面的巨大作用使之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東西。所以,技術不僅在場地、設施和運動員裝備等領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且在運動訓練和比賽等方面也開始顯現威力。正是因為折服於技術所表現出來的巨大力量,人們開始更多地依賴技術手段來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和獲得更加突出的運動成績,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己經走上了無法脫離技術的道路。

第25屆奧運會於1992年7月25日至8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在這次奧運會上,原來分散在各個賽場的電子計時器、光電測距儀和自動計分裝置等,己經發展成為由計算機網路聯結在一起的「全能運動操作系統」,可滿足一切項目的計時、測速和計分需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漸發達及其他更多尖端科技的應用,使2000年悉尼奧運成為歷年來最科技化的奧運會。悉尼奧運會的信息科技解決方案主要包括三套核心系統,分別為:奧運信息檢索系統、奧運競賽結果系統、奧運管理系統,再加上悉尼奧運官方網站。除了信息技術在悉尼奧運會上大顯身手以外,其他諸如新材料技術等尖端科技也為改善運動員們的裝備、提高運動成績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游泳運動員的鯊魚服等。 在這個階段,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已經與技術整合成為一體。技術不再僅僅是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一種支持力量,而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奧運科技體系,由輔助、支持轉變為自主行動的力量,並依據自身的邏輯自主地發展著,從而最終成為一種統治。實際上,現在好的運動成績的取得就完全依賴於技術的創新,因此沒有人可以拒絕技術所帶來的巨大效益。

㈥ 奧運會的百米賽跑中,怎樣做到計時如此精確

槍聲傳播100米大約需要0.29秒,記錄的比賽時間縮短。應該是看炮煙,開始計時。光速太快,傳播時間可以忽略不計。我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這一刻:2004年8月28日北京時間凌晨2點40分,在希臘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中國選手劉翔在第28屆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中以12秒91的成績奪得金牌,成為第一個在奧運會田徑短跑項目上獲得世界冠軍的黃種人,創造了中國乃至亞洲的紀錄!


發令員將短跑運動員保持在出發位置約2秒鍾,然後按發令槍或吹哨。發令槍里有個感測器,通過電子自動觸發計時。(1)現代計時小於0.1秒的反應時間算作運行。0.1秒的時間間隔是聲音傳到運動員耳朵所需的時間,是發令槍或哨子吹響後運動員的反應。(2)過去沒有電子自動計時觸發器,就是在終端聽到槍聲或看到旗子時按計時按鈕,經過終端時按停止按鈕。這個誤差非常大。

㈦ 有關冬奧會的問題!

中國自行車隊領隊宋翔23日在冬訓駐地龍崗體育中心告訴記者,以前的工作都是圍繞女子500米進行,這個項目的取消是不小的打擊,但他們北京奧運會仍要力爭金牌。

宋翔說:「從另一方面說,這也讓我們拓寬了思路,由過去的單點沖金變成了多點沖金。」

全運會後自行車國家隊進行了重組,目前以年輕隊員為主。在重新分析奧運沖金可能性的基礎上,女子項目設立了短距離(爭先賽)、計分賽、公路和山地車四個組,男子只有短距離項目組。宋翔認為,由女子爭先賽和計分賽延續了以前開展的項目,一般認為這兩個項目的形勢更好。

女子爭先賽是最接近女子500米計時的項目,目前涌現了郭爽、張磊、李娜等一批年輕的優秀隊員。

從2002年開始,郭爽一直在瑞士的國際自聯世界培訓中心訓練。即將滿20歲的郭爽從去年參加成人賽以來進步很大,在今年已經進行的3站世界盃上,她的成績都穩定在前4名。

女子500米計時賽自2000年悉尼奧運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後,一直是中國隊在奧運會的重點奪牌點。姜翠華和江永華分別在悉尼和雅典收獲一銅一銀。在國際自聯去年進行的項目調整中,該項目被調整出北京奧運會,改設BMX小輪車項目。

㈧ 哪一屆奧運會是開始用電子計數器來計數的

好像是1984年23屆洛杉磯奧運會吧

㈨ .在第幾屆奧運會上,第一次使用了電動計時器和終點攝影設備,使計量時間精確到了1/10秒

1912年第5屆瑞典奧運會在科技應用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就是在場內試驗性地安裝了電動計時器和終點攝影設備,使計量時間精確到1/10秒。

㈩ 在哪屆奧運會上首次使用了電子計時器

191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第5屆現代奧運會上,首次使用了先進的電子計時器和終點攝影設備協助裁判工作。

閱讀全文

與哪一屆冬奧會開始安裝自動計時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熱液體實驗裝置 瀏覽:880
超聲波探傷儀補償是什麼意思 瀏覽:753
注冊工程機械公司需要什麼 瀏覽:233
溫度儀表接線怎麼接 瀏覽:547
兩個圓盤套個繩子是什麼機械 瀏覽:285
順水閥門廠 瀏覽:714
測化學反應速率需要什麼實驗儀器 瀏覽:668
實驗水浴加熱裝置 瀏覽:478
移動心電圖儀器又叫什麼 瀏覽:676
實驗結束後拆卸裝置順序 瀏覽:869
張家港華醫葯設備有限公司招聘電話是多少錢 瀏覽:406
給水系統一般用什麼閥門 瀏覽:329
血糖儀表溫度不準怎麼辦 瀏覽:372
理正工具箱pkpm數據差異 瀏覽:523
汽車如何換輪軸承視頻 瀏覽:367
儀器怎麼連接閥門的兩根桿 瀏覽:390
機械路霸怎麼開副駕駛 瀏覽:141
水暖五金市場進貨渠道 瀏覽:57
電動工具用什麼快遞好 瀏覽:707
拍攝視頻的設備哪裡有賣的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