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該裝置中的錯誤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安裝儀器時我們需要注意:①平衡摩擦力,將木板一端墊高;
②細線與木板平行,版保證拉力在小車前進的方向權上;
③打點計時器需要用交流電源;
④釋放小車時應讓小車從靠近計時器處釋放,在紙帶上打上盡量多的點;
故答案為:①長木板右端未墊高以平衡摩擦力;②電源應改用交流電源;③開始實驗時,小車離滑輪太近.
(2)如果這位同學先如(1)中的操作,導致平衡摩擦力過度,因此當小車上還沒有掛砂和砂桶時,小車應該就已經有加速度了,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3)根據△x=aT2,運用逐差法得,a=
(s3+s4)?(s1+s2) |
4T2 |
(0.0241+0.0303)?(0.0183+0.0121) |
4×0.12 |
(s3+s4)?(s1+s2) |
4T2 |
『貳』 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使用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並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如圖乙所
(1)由圖象知,該物質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版所以該物質是晶體.權
(2)①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狀態變化,質量不變,在加熱條件相同的條件下,該物質熔化後升溫比熔化前升溫緩慢了,根據Q=cm△t,Q、m相同,液態時△t小,c越大,所以該物質液態時比熱大於固態時比熱.
②該物質固態時比熱小,說明該物質固態時吸熱本領弱.
故答案為:(1)晶體;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2)物質液態時比熱大於固態時比熱;弱.
『叄』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甲圖研究的是______現象;乙圖研究的是______現象
(1)甲圖:通電後,導體棒在磁場中發生運動,是研究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 (2)乙圖:導體棒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流表中產生了感應電流,即用來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 故答案為: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電磁感應. |
『肆』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中:(1)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發現杠桿左端下傾,應將杠桿右端螺母向______(選填「
(1)因為杠桿左端下傾,所以應將杠桿平衡螺母向右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專平衡;
(2)根屬據F1×L1=F2×L2,4×3=2×6,所以我們可以在杠桿右邊離支點6格處掛了2個鉤碼;
(3)實驗中多次測量設計為了尋找杠桿平衡的普遍規律.
故答案為:(1)右;(2)在杠桿右邊離支點6格處掛了2個鉤碼;(3)為了尋找杠桿平衡的普遍規律.
『伍』 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活動中,兩個實驗小組分別選擇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1)如果固體受熱不均,會出現加熱部分熔化,非加熱部分溫度還很低,所以一定要均勻受熱.採用乙方案的水浴法,能使固體均勻受熱.
(2)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物質在BC段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
t1~t5這段時間內該物質繼續吸熱,但溫度不變,此時所對應的溫度就是該物質的熔點0℃;
燒杯內物質在相同的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
在0~t1時間里升高的溫度為△t 1=20℃,
在t5~t6時間里升高的溫度為△t 2=10℃,故△T1>△T2.
由 Q=Cm△t可知:當吸收的熱量和質量都相同時,△t越大比熱容就越小,
故答案為:(1)乙好、乙裝置中物質受熱均勻;
(2)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
『陸』 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我們常用:(1)寫出B裝置中指定儀器名稱①______②______(2)實驗室用A裝置製取氧氣
(1)指定儀器分別是長頸漏斗和錐形瓶;
(2)A裝置適用於加熱固體製取氣體,試管口無內棉花,說明是容用加熱氯酸鉀的方法製取氧氣,方程式是2KCl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