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變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汽車變速器工作原理是:
1、變速箱分為手動、自動兩種,手動變速箱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而自動變速箱AT是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
2、手動變速箱稱手動變速器(簡稱MT)又稱機械式變速器,即必須用手撥動變速桿(俗稱「擋把」)才能改變變速器內的齒輪嚙合位置,改變傳動比,從而達到變速的目的;
3、通過撥動變速桿,切換中間軸上的主動齒輪,通過大小不同的齒輪組合與動力輸出軸結合,從而改變驅動輪的轉矩和轉速。
㈡ 什麼是傳動原理圖,傳動框圖,傳動系統圖/三者是什麼關系
為了簡單明確地反映機床的傳動聯系,常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表示傳動原百理和傳動路線,這就是傳動原理圖。
傳動框圖是表示一個傳動系統各部分和各環節之間關系度的圖示,它的作用在於能夠清晰地表達比較
復雜的傳動系統各部知分之間的關系。
傳動系統圖是用簡單符號代表傳動元件。按傳動軸的順序依次聯接,表示機床道傳動關系的圖。它作用是有利於看懂或分析機床的傳動,計算機床各軸轉速級數和轉速。傳動系統圖只表示傳動關系,不表示各元版件的實際尺寸和空間位置。
傳動系統圖是表示機床運動傳動關系的綜合簡圖,是傳動原理圖的具體體現。傳動框圖可以表現復雜的傳權動系統圖各部分各環節之間的關系。
㈢ 自行車 內變速器 工作原理是什麼有圖嗎
自行車全自動變速器(即內變速器) 是採用離心和杠桿原理設計製造的,隨騎行速度變化而自動變擋的新型變速器。其三速速比分別為 1:0.7 1:1 1:1.4 變速范圍比較適合人們正常的騎行規律,並可根據人們的愛好調整變擋時間的早晚。
該產品規格尺寸是根據我國自行車行業標准設計製造的,適用於輻條13G,數量36根,現生產飛輪數有11T、13T、14T、16T、18T、20T,可調式全自動變速器,國家授權四項專利。
全自動變速器工作原理是根據自行車的車速變化隨意改變傳動比,達到省力和提速的目的,從根本上取代了手操作變速。三個擋位的變換區間為0—116(轉/分),96--120(轉/分),大於120(轉/分)。
其變擋動力是靠自行車騎行狀態所產生的離心力作為驅動力,而且是靠騎行速度的高低來控制速比的高低,並通過轉矩的輸入和機械原理相結合,對離心力所驅動運動加以限制,將擋位鎖住,達到定擋定位目的,總結起來全自動變速器的性能和特點有如下幾點:
1、 不用手操縱(取消了拉線系統)換擋變速。
2、 該產品為三個擋位,擋位的變換是隨車速快慢自動完成,不需要手操縱。一擋0~14.5公里/小時;二擋12~16公里/小時;三擋大於15公里/小時。
3、 變速早晚可調,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可以自行調整螺栓,使變速區間適合自己的騎行頻率。因為離心裝置與彈簧組成一個系統,完成1~3擋的軸向變換。因壓縮彈簧的預緊力越大,所需變速的離心力就越大,需要更高的車速提供所需離心力,反之亦然。所以調整螺栓改變彈簧預緊力大小,就可以改變變擋早晚。
4、 老少皆宜,老年人騎車喜歡請一些的,可以騎低速區,早換擋;年輕人喜歡快一點,可以騎高速區,晚換擋,只要調整好彈簧預緊力,就可以輕松換擋。
5、 隨心所欲,想變則變,不想變則不變。當速度達到變速區間時,離心力已經能夠實現變速,但只要騎行者不停止蹬踏動作就不會變擋的。
6、 靈敏度高,由於該產品是靠機械傳動,是採用車輪轉動產生的離心力和杠桿原理來完成變速的,車速決定了離心力大小,而離心力大小又決定了花鍵的位置,因而變速准確,無任何後顧之憂。
7、 結構緊湊,設計中盡量讓每個零件盡量完成多種功能,免除零件多、環節多,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所以,比起手拉線變速裝置,結構簡單,動態性能好。
8、 適應性廣、維修方便,該產品是依據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設計的,所以零部件大量採用國家標准件和行業標准件,拆裝方便,便於維護保養,更換易損件。
9、 密封性好,採用了運動狀態和靜止狀態兩種密封結構,保障產品內部的清潔度,從而提供極少的維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性能。
㈣ 萬向傳動裝置的工作原理
萬向節即萬向接頭,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稱為萬向節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一般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有時還要有中間支承,主要用於以下一些位置: 1-萬向節;2-傳動軸;3-前傳動軸;4-中間支承。在萬向節配合中,一個零部件(輸出軸)繞自身軸的旋轉是由另一個零部件萬向節(輸入軸)繞其軸的旋轉驅動的。
按萬向節在扭轉方向上是否有明顯的彈性可分為剛性萬向節和撓性萬向節。剛性萬向節又可分為不等速萬向節(常用的為十字軸式)、准等速萬向節(如雙聯式萬向節)和等速萬向節(如球籠式萬向節)三種。 萬向節連接的兩軸夾角大於零時,輸出軸和輸入軸之間以變化的瞬時角速度比傳遞運動,但平均角速度相等的萬向節。
十字軸式剛性萬向節由萬向節叉、十字軸、滾針軸承、油封、套簡、軸承蓋等件組成。工作原理為:轉動叉中之一則經過十字軸帶動另一個叉轉動,同時又可以繞十字軸中心在任意方向擺動。轉動過程中滾針軸承中的滾針可自轉,以便減輕摩擦。與輸入動力連接的軸稱輸入軸(又稱主動軸),經萬向節輸出的軸稱輸出軸(又稱從動軸)。在輸入、輸出軸之間有夾角的條件下工作,兩軸的角速度不等,並因此會導致輸出軸及與之相連的傳動部件產生扭轉振動和影響這些部件的壽命。 指在設計的角度下以相等的瞬時角速度傳遞運動,而在其他角度下以近似相等的瞬時角速度傳遞運動的萬向節。它又分為:
a)雙聯式准等速萬向節。指該萬向節等速傳動裝置中的傳動軸長度縮短到最小時的萬向節。
b)凸塊式准等速萬向節。由兩個萬向節又和兩個不同形狀的凸塊組成。其中兩凸塊相當於雙聯萬向節裝置中的中間傳動軸及兩十字銷。
c)三銷軸式准等速萬向節。由兩個三銷軸,主動偏心軸叉,從動偏心軸叉組成。
d)球面滾輪式准等速萬向節。由銷軸、球面滾輪、萬向節軸和圓筒組成。滾輪可在槽內做軸向移動,起到伸縮花鍵作用。滾輪與槽壁接觸可傳遞轉矩。 萬向節所連接的輸出軸和輸入軸以始終相等的瞬時角速度傳遞運動的萬向節。它又分為:
a)球叉式等速萬向節。由有滾道的球叉和鋼球組成的萬向節。而其中的圓弧槽滾道型球叉式萬向節是指球義上的鋼球滾道為圓弧型的萬向節。其節結構特點是在球叉的主動叉和從動叉上做有圓弧凹槽,兩者裝合後形成四個鋼球滾道,滾道內共容納4個鋼球。定心鋼球裝在主、從動叉中心的球形凹槽內。直槽滾道型球叉式萬向節是指球叉上的鋼球滾道為直槽滾道型的萬向節。它的結構特點是在兩個球叉上做有直槽,各直槽與軸的中心線相傾斜,且傾斜的角度相同並彼此對稱。於兩個球叉之間的滾道內裝有4個鋼球。
b)球籠式等速萬向節。根據萬向節軸向能否運動,又可區分為軸向不能伸縮型(固定型)球籠式萬向節和可伸縮型球籠式萬向節。結構上固定型球籠式萬向節的星形套的內表面以內花鍵與傳動軸連接,它的外表面制有6個弧形凹槽作為鋼球的內滾道,外滾道做在球形殼的內表面上。星形套與球形殼裝合後形成的6個滾道內各裝1個鋼球,並由保持架(球籠)使6個鋼球處於同一平面內。動力由傳動軸經鋼球、球形殼傳出(圖2)。可伸縮型球籠式萬向節的結構特點是於筒形殼的內壁和星形套的外部做有圓柱形直槽,在兩者裝合後所形成的滾道內裝有鋼球。鋼球同時也裝在保持架的孔內。星形套內孔做有花鍵用來與輸入軸連接。這一結構允許星形套與簡形殼相對在軸向方向移動。 傳動軸(drive shaft)萬向傳動裝置的傳動軸中能夠傳遞動力的軸。傳動軸除去傳遞動力以外,有些傳動軸長度可以伸縮,用來防止在所連接兩軸之間有距離變化時產生運動干涉。
汽車行駛過程中,變速器與驅動橋的相對位置經常變化,為避免運動干涉,傳動軸用由滑動叉和花鍵軸組成的滑動花鍵連接,以適應傳動軸長度的變化。為減少磨損,還裝有用以加註滑脂的滑脂嘴,油封,堵蓋和防塵套。
傳動軸在高速旋轉時,由於質量不均勻引起的離心力將使傳動軸發生劇烈震動。因此當傳動軸與萬向節裝配後必須進行動平衡。
中間支承(mid-support) 傳動軸過長時需在中間斷開,並將它們通過支承裝置支持在車架(身)上的機構。
中間支承安裝在車架橫梁或車身底架上,要求它具有能補償傳動軸的安裝誤差功能,及適應行駛中由於發動機的彈性懸置引起的發動機竄動和車架變形引起的位移功能。同時其中橡膠彈性元件還有吸收傳動軸振動、降低雜訊及承受徑向力的功能。中間支承由橡膠彈性元件、軸承等組成。由於蜂窩形橡膠墊有彈性,可滿足補償安裝誤差和行駛中發動機竄動和車架變形引起的位移作用。有的中間支承採用雙列圓錐滾子軸承。
傳動軸分段時需加中間支撐。通常中間支撐安裝在車架橫樑上,應能補償傳動軸軸向和角度方向的安裝誤差以及車輛行駛過程中由於發動機竄動或車架等變形所引起的位移。
㈤ 自行車變速器原理(有原理圖)
自行車變速器的原理是,人在駕駛自行車的時候,踩踏踏板,踏板受力通過線繩來拉動自行車的變速器,變速器因為拉動的原因改變了它本來所在的位置,進而也相應使得鏈條的位置發生了變化,鏈條因此便可以跳自行車不同的齒輪上,自行車的速度也因此相應得到改變。
在整個自行車動的過程中,前齒盤和後齒盤的大小就會決定踩踏時候的力度,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踩踏就越費力,但自行車前進距離會變長,反之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踩踏就越輕松,但自行車前進的距離就會變短。
(5)傳動裝置原理圖擴展閱讀:
自行車變速器的作用:
自行車的變速器,前3齒盤、後9齒盤的組合可變速為27。在此以山地車自行車變速系統為例說明。
旋動腳蹬時,前齒盤旋轉,通過鏈條把力量轉遞到後齒盤,車輪就前進。前齒盤的大小(齒數)和後齒盤的大小(齒數)決定旋動腳蹬時的力度。
前齒盤越大,後齒盤越小,腳蹬時感到費力(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長)。
前齒盤越小,後齒盤越大,腳蹬時感到輕松(自行車前進的距離變短)。
自行車的騎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風、順風等情況下前進。不管是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車快速前進,或者是慢速前進,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變速器。
㈥ 機床的傳動原理圖和傳動系統圖有什麼區別
1、表達的重點不同
傳動原理圖重點在於表示出機床需要多少零件才能完成加工件表面的需要。而傳動系統圖的重點則是在於在傳動原理圖的基礎上更加細化,將零件間的關系表示出來。
2、設計重點不同
傳動原理圖傳遞的功率取決於其傳動原理,效率是評定傳動性能的主要指標之一傳動的外廓尺寸和質量與功率和速度的大小密切相關,也與傳動零件材料的力學性能有關。
傳動系統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其基本功用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驅動,產生驅動力。設計重點在於零件間的配合。
(6)傳動裝置原理圖擴展閱讀
機械傳動有多種形式,主要可分為兩類:
1、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摩擦傳動,包括帶傳動、繩傳動和摩擦輪傳動等。摩擦傳動容易實現無級變速,大都能適應軸間距較大的傳動場合,過載打滑還能起到緩沖和保護傳動裝置的作用,但這種傳動一般不能用於大功率的場合,也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
2、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藉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包括齒輪傳動、鏈傳動、螺旋傳動和諧波傳動等。嚙合傳動能夠用於大功率的場合,傳動比准確,但一般要求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安裝精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械傳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傳動系統
㈦ 萬向傳動軸裝置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萬向傳動裝置是用來在工作過程中相對位置不斷改變的兩根軸間傳遞動力內的裝置。其作用是連容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和主減速器輸入軸,並保證在兩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仍能可靠地傳遞動力。
它主要由萬向節、傳動軸和中間支承組成。安裝時必須使傳動軸兩端的萬向節叉處於同一平面。萬向節即萬向接頭,是實現變角度動力傳遞的機件,用於需要改變傳動軸線方向的位置,它是汽車驅動系統的萬向傳動裝置的 「關節」部件。萬向節與傳動軸組合,稱為萬向節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一般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有時還要有中間支承,主要用於以下一些位置: 1-萬向節;2-傳動軸;3-前傳動軸;4-中間支承。在萬向節配合中,一個零部件(輸出軸)繞自身軸的旋轉是由另一個零部件萬向節(輸入軸)繞其軸的旋轉驅動的。
按萬向節在扭轉方向上是否有明顯的彈性可分為剛性萬向節和撓性萬向節。剛性萬向節又可分為不等速萬向節(常用的為十字軸式)、准等速萬向節(如雙聯式萬向節)和等速萬向節(如球籠式萬向節)三種。
㈧ 汽車傳動系的工作原理
傳動系一般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等組成。
一.傳動系的功用
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二.傳動系的種類和組成
傳動系可按能量傳遞方式的不同,劃分為機械傳動、液力傳動、液壓傳動、電傳動等。
傳動系統(英文又稱drivetrain system)是使汽車產生驅動力的動力系統,包括末級傳動,軸箱,軸承,齒輪以及轉向架,等等。優質的傳動系統不僅在評估末級傳動齒輪組的齒合時不允許有任何偏差,而且要能考慮到車軸或轉向構架的偏差。
對於前置後驅的汽車來說,發動機發出的轉矩依次經過離合器、變速箱、萬向節、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給後車輪,所以後輪又稱為驅動輪。驅動輪得到轉矩便給地面一個向後的作用力,並因此而使地面對驅動輪產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就是汽車的驅動力。汽車的前輪與傳動系一般沒有動力上的直接聯系,因此稱為從動輪。傳動系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而對於前置前驅的車輛,它的傳動系中就沒有傳動軸等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