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a以0.2
A、彈簧秤的讀數為2N,所以拉力大小為2N;故A正確;
B、拉力F的運動速度v=2×0.2m/s=0.4m/s;功率為P=Fv=2N×0.4m/s=0.8W;故B錯誤;
C、滑輪隨物體一起運動,所以滑輪為動滑輪,故C錯誤;
D、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的力,所以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f=2F=2×2N=4N,故D錯誤.
故選:A.
② 如圖11所示的裝置,在水平方向向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體A勻速移動5m,
如圖所示的裝來置,在水平方向力源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勻速移動5m,已知A受地面的摩擦力為5N,則拉力F的大小為
1010
N,拉力F做的功為
2525
J.(滑輪、繩重及繩之間的摩擦不計)考點:動滑輪拉力的計算;功的計算.分析:在滑輪組中有幾股繩子承擔物重,則繩頭的拉力大小就等於物重和動滑輪重力之和的幾分之一(F=
G物+G動n);滑輪組中有幾股繩子承擔物重可用分割法來判斷,即在動滑輪和定滑輪之間劃一道橫線,然後只數與動滑輪相連接的繩子的股數.解答:解:如圖所示,將圖形逆時針旋轉90度角,則滑輪為動滑輪,A受地面的摩擦力f=F2,因為f=5N,所以F=10N;
物體A在水平方向上勻速移動5m,則F在水平方向上移動2.5m,拉力F做的功W=Fs=10N×2.5m=25J.
故答案為:10;25.點評:能否知道將圖形逆時針旋轉90度角,將題目中的各物理量跟豎直方向上的滑輪組數據關系相類比是本題的解題關鍵所在.
③ 如圖所示裝置,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a
【分析】 由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0N可知,繩子的拉力為10N,如圖甲所示,根據同一根繩子上的拉力是相同的可知, 也等於10N。根據對動滑輪的受力分析可得: N 根據物體A的受力分析圖乙可知: f=F=10N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動滑輪的連接方式,並知道同一根繩子上的拉力是相同的這個結論。
④ 如圖所示,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勻速向右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所受拉力
A、物體受到的拉力方向水平向右,而重力方向豎直向下,故二力不是一對平衡力;
B、物體所受重力和桌面重力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方向也相同,故不是一對平衡力;
C、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對桌面的壓力是作用在桌面上,不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故不是一對平衡力;
D、物體所受拉力和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所以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
故選D.
⑤ 物理: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A勻速向右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0N,不及滑輪重及
答案應該是C,力F承受了左邊兩個力的合力,所以力F應該是左邊兩個力的大小的和,應該是20N,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應該大小和彈簧測力計的大小一樣,因為是一根繩子連接的,力的大小一樣,所以應該是10N
⑥ 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體m沿水平地面勻速直線運動,若滑輪與繩子質量及摩擦不計,已知物體m
由物體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體m沿水乎地面勻速直線運動可知,此時拉力等於摩擦力,
因圖中是動滑輪,所以F=
10N |
2 |
⑦ 如圖所示物體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米每秒的速度運動兩秒
圖中使用的是動滑輪,拉力等於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5N,
拉力端移動的距離:s=2s 物 =2v 物 t=2×0.4m/s×2s=1.6m,
拉力做功:
W=Fs=5N×1.6m=8J.
故答案為:8.
⑧ 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體A,沿水平桌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B的示數為10 N,則拉力
彈簧秤的示數是10N,F與兩段繩子上的力之和相等,所以F=20N.這樣使用滑輪比較費力,但省了距離,F移動的距離是A移動距離的一半.
故答案為:20;省距離.
⑨ 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體A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
∵不計繩、彈簧測力計和滑輪的重力以及滑輪的摩擦的情況下,物體在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動滑輪的使用特點可知:
拉力F=2F′=2×3N=6N;
∵物體A速度v2=0.5m/s,而v2=2v1,
∴v1=
1 |
2 |
1 |
2 |
W |
t |
Fs1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