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氣體交換的原理
氣體交換指肺泡和血液之間,以及血液和組織之間的氣體交換。zd是物理性的擴散過程,氣體從分壓高的一側向低的一側擴散。吸版入的空氣中氧分壓比血液中氧分壓高,所以氧從肺泡進入權血液,再進入組織。而組織中的二氧化碳分壓高於血液的二氧化碳分壓,故二氧化碳由組織排入血液,再排入肺泡。
② 氣體交換的原理
氣體交換也稱為呼吸,是指人和高等動物的機體同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主要為氧和二氧化碳)交換的整個過程。
生物體把環境中的氧氣吸進體內,同時把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到環境中的過程稱為氣體交換.單細胞原生動物通過體表與水之間進行氣體交換,其方式是將水中溶解的氧氣吸進體內,同時把體內的二氧化碳排到水中.高等的多細胞動物,包括人類在內,通過呼吸運動和血液循環,肺泡內的空氣與肺部毛細血管內的靜脈血之間不斷地進行氣體交換.全部過程又可分為內呼吸和外呼吸兩個方面.
氣體交換屬於物質交換。
在人和高等動物有內呼吸與外呼吸之分。前者指組織細胞與體液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後者指血液與外界空氣之間的氣體交換過程。一般所稱呼吸系指外呼吸。外呼吸由胸廓的節律性擴大和縮小,以及由此引起的肺被動的擴張(吸氣)、回縮(呼氣)和歇息而實現。健康成年人安靜時每分鍾約16至18次,而小童每分鍾約20至30次,每次吸入和呼出氣體約各為500毫升。人在各種不同條件下其呼吸型式亦不同。以肋骨運動為主者稱為「胸式呼吸」,以膈和腹壁肌運動為主者稱為「腹式呼吸」。
以氣體擴散的方式進行,各種氣體的擴散主要取決於各種氣體分壓差,氣體分壓差是氣體交換的動力。氣體在水中的分壓, 當氣體溶於水中和從水中溢出,回到空氣中達到平衡時,該氣體在空氣中的分壓即是它在水中的張力。因此與氣體的溶解度有關,和交換膜的通透性及交換面積有關。例如在房間的一角灑一些香水,我們在整個房間都會聞到香味,這就是香氣在空氣里擴散的結果。一種氣體總是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
③ 解釋呼吸運動的原理、氣體交換的原理
呼吸運動原理:參加呼吸作用的主要有膈肌、肋間外肌、肋間內肌和腹壁肌等呼吸肌。平和吸氣時,膈肌與肋間外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後、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肺隨之擴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當膈肌和肋間外肌鬆弛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肺也隨之回縮,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
氣體交換原理:呼吸的生理過程是從外界空氣吸進氧氣,同時排出體內二氧化碳。氧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肺毛細血管之間進行的氣體交換,稱為外呼吸或肺呼吸。氧氣進入血液後,到達身體各組織內進行氣體交換,氧被釋出供細胞利用,細胞的代謝產物二氧化碳被血液帶走,在組織內的氣體交換,稱為內呼吸或組織呼吸。內、外呼吸配合完成整個呼吸過程。
(3)氣體自動切換裝置原理擴展閱讀:
呼吸運動受呼吸表面的影響:
1、表面薄:方便氣體的擴散。
2、表面潮濕:氧氣要先溶於水中才能擁入體內的血液。同樣的二氧化碳必須溶於水中才能擴散出體外。
3、表面積大:以加速氣體的交換速率。
4、密集的微血管網:方便交換後氣體的運輸。
氣體交換量的多少主要與氣體分壓差有關,分壓差越大,氣體交換量越大。此外還與肺泡及毛細血管開放的數量有關,開放的數量越多,進行氣體交換的面積越大,氣體交換量也越大。
④ 氣路系統的切換裝置是怎麼工作的
2 二. 壓縮空氣氣源 1. 空氣壓縮機,往復活塞結構,4缸V形排列;2台,分別安裝在2台發動機右側 前部,由曲軸端皮帶輪驅動;強制水冷,潤滑,冷卻管線與發動機冷卻水道相連,潤滑管線與發動機潤滑系統相連。 2. 調壓閥,安裝在空氣壓縮機缸體側部,調定控制氣壓系統空氣壓力,調定值0.8 ±0.05 MPa,當系統氣體壓力升高,達到調定值時,調壓閥動作發出氣動信號,分兩路,一路信號接通兩台空氣壓縮機卸荷閥,頂開各氣缸進氣閥門,空壓機置空負荷運轉狀態,停止向氣壓系統供氣;另一路信號接通兩台乾燥器排泄口,乾燥器儲氣室內的乾燥空氣迅速反向流動流,吸附乾燥劑層的水份,迅速排出乾燥器體外,使其乾燥劑再生。系統壓力低於調定值,調壓閥氣信號消失,空壓機卸荷閥復位,空壓機重新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繼續向系統供應壓縮空氣,同時,乾燥器排泄口關閉,乾燥器重新開始工作,吸附乾燥系統壓縮空氣。 3. 乾燥器,吸附再生式結構,2台,各自連接在空氣壓縮機的輸出氣路處。內裝干 燥劑,當濕空氣流過時吸附水份,輸出乾燥空氣。當系統壓力達到調定值時,調壓閥發生指令,打開乾燥器排泄口,乾燥器儲氣室內的乾燥空氣迅速反向流動流,經乾燥劑層,吸附其中的水份,並排出乾燥器,使其乾燥劑再生。系統壓力低於調定值,調壓閥氣信號消失,乾燥器排泄口關閉,乾燥器重新開始工作,吸附乾燥系統壓縮空氣。乾燥器排泄口裝有電熱塞,當氣溫低於0℃時自動將電源接通,加熱排泄口,防止冰凍。 4. 空氣濾清器,旋風濾芯結構,壓縮空氣進入濾清器,在導流片的作用下飛速旋轉, 離心力迫使較大的水滴和固體雜質拋向筒壁,集聚到下部排泄口;壓縮空氣再經濾芯過濾,進一步凈化。 5. 自動排水器,浮球結構,進水口與濾清器排泄口連接,當聚集的液面升高到設定 位置,將浮球抬起,打開排泄口,排除廢液。 6. 防凍器,吸管噴射結構,串聯在壓縮空氣管道中,當氣溫低於4℃時,可向防凍 器內加註乙二醇或其他防凍劑,當空氣進入防凍器噴射流動時,吸管口形成負壓區,乙二醇經吸管混合在壓縮空氣射流中,充分霧化,降低管道中壓縮空氣的凝固點,防止管道凍裂和冰堵,確保設備冬季正常運行。 7. 儲氣罐,橢圓封頭圓柱形結構,安裝在底盤大梁外測,配置安全閥,超壓自動排
3
氣;排水開關,定期排放罐內冷凝液,確保氣壓系統乾燥。 三. 動力系統控制 1. 發動機控制 1) 發動機油門,本鑽機配置有兩種發動機,機械噴油和電噴形式,其氣動油門控制 機構基本相同,由氣動油門控制器控制發動機調速桿。氣動油門控制為氣動單向膜片氣缸,裝配有復位彈簧,活塞桿處設有行程調節杠桿機構。當操作司鑽台或駕駛室的油門控制閥時,被調制的壓縮空氣進入膜片氣缸,推動活塞桿伸出,偏擺發動機調速桿,使發動機提速。 油門控制及熄火控制原理: A. 電噴發動機: 發動機油門採用氣動控制,熄火採用電動控制。 a. 油門控制原理:氣源→油門閥→油門控制器→油門拉桿。 b. 注意問題: ① 油門加不起來,氣路壓力不足,檢查是否達到0.7Mpa ② 油門控制器皮碗損壞。
4 電噴發動機控制 B. 機械噴油發動機: 發動機油門及熄火均採用氣動控制。 ① 油門控制原理:氣源→油門閥→油門控制器→油門拉桿。 ② 熄火原理:熄火閥發出氣動信號一路通向氣控二位三通閥切斷油門控制膜 片氣缸氣源,使油門拉杠回位(在彈簧作用下)另一路通向熄火氣缸,將油門拉桿回拉熄火位,發動機熄火。 注意問題:當發動機要啟動時,需要將熄火閥置「啟動」位。 ① 油門加不起來,氣壓不足,檢查是否達到0.7Mpa ② 無法熄火(熄火氣缸問題) ③ 啟動不了(熄火閥不在「啟動」位置;熄火氣缸故障,卡阻在熄火位 置) ④ 熄火皮碗損壞。
⑤ 消防氣體自動泄壓口工作原理
在達到泄壓口設定壓力時,該泄壓口開啟。
設定壓力可以有很多方式,主要分有電源和回無點源兩種。答
有源方式可以使用各種壓力感測器轉換成電信號,然後聯動泄壓口打開。
無源方式主要有重力錘、磁鐵等,克服重力、磁力後,泄壓口打開。
⑥ 氣動功能轉換閥工作原理
1、氣壓控制換向閥
氣壓控制換向閥,是利用氣體壓力來使主閥芯運動而使氣體改變流向的。按控制方式不同分為加壓控制、卸壓控制和差壓控制三種。加壓控制是指所加的控制信號壓力是逐漸上升的.當氣壓增加到閥芯的動作壓力時,主閥便換向;卸壓控制是指所加的氣控信號壓力是減小的,當減小到某一壓力值時,主閥換向;差壓控制是使主閥芯在兩端壓力差的作用下換向。
氣控換向閥按主閥結構不同,又可分為截止式和滑閥式兩種主要形式。滑閥式氣控換向閥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與液動換向閥基本相同。在此主要介紹截止式換向閥。
2、先導式電磁換向閥
先導式電磁換向閥是由電磁鐵首先控制氣路,產生先導壓力,再由先導壓力去推動主閥閥芯,使其換向。適用於通徑較大的場合。
先導式雙電控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它由先導閥(Dl、D2)和主閥組成。而主閥又包括閥體1和活塞組件2兩部分。圖示的是Dl、D2均處於斷電的狀態。電磁閥的動鐵芯5、6處於關閉狀態。當Dl通電、D2斷電時,動鐵芯5被吸起,由P口來的壓縮空氣經孔a(虛線)進入閥的f腔。並從密封塞4(單向閥)的四周唇邊進入孔『,並進入。廣腔,推動活塞組件2下移,使P與A通,B經閥芯中心孔h與T通(排氣)。A口有壓縮空氣輸出的同時,有一部分壓縮空氣流入孔g,其中一路經節流孔d進入c腔使密封塞4下移封住排氣孔b,另一路壓縮空氣進入f腔,作用在活塞組件2的上端。此時,即使Dl斷電,活塞組件2也不會位即該閥具有記憶功能。
先導式雙電控二位四通電磁換向閥 當先導閥D2通電、Dl斷電時,動鐵芯6被吸起,c腔內的壓縮空氣經T1口排出。此時從P到A的壓縮空氣作用在大、小活塞上,因大、小活塞的面積差而產生向上的作用力,使活塞組件2上移。與此同時,密封塞4也上移,並打開閥口3,使活塞組件2上端的壓縮空氣經孔6排掉。活塞組件2上移後,P與B通,A與T通(排氣)。此時即使D2斷電,因大小活塞面積差而產生向上的作用力依然存在,所以輸出狀態也不會改變,即具有記憶功能。氣動電磁換向閥與液壓電磁換向閥一樣,有很多類型,其工作原理也相似,不再贅述。
⑦ 兩個排污泵自動切換控制原理
系統輸出只受輸入復的控制。
在開環制控制系統中,系統輸出只受輸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擾的特性都比較差。基於按時序進行邏輯控制的順序控制系統;由順序控制裝置、檢測元件、執行機構和被控工業對象所組成。主要應用於機械、化工、物料裝卸運輸等過程的控制以及機械手和生產自動線。
對生產中某些關鍵性參數進行自動控制,使它們在受到外界干擾(擾動) 的影響而偏離正常狀態時,能夠被自動地調節而回到工藝所要求的數值范圍內。
(7)氣體自動切換裝置原理擴展閱讀:
排污泵自動切換要求規定:
1、外接電接點壓力表或壓力控制器,可根據管網壓力的變化自動開泵、關泵,本型大量應用於生活給水及消防增壓系統。
2、外接溫度控制器,根據設定的溫度范圍開泵或關泵,應用於恆溫、熱交換系統等需溫度控制的場合。
3、機箱面板設有時間設定按扭和顯示器,用戶可根據定時需要控制水泵的開啟和關閉,適用於各種定時或有規律的間歇式工作方式的控制。
⑧ 閥門電動裝置如何實現手動、電動切換 求原理
為半主動切換,手動時需扳動手柄切換,手動狀況轉變為電動時則主動運轉。其結構見圖。它由手柄、切換件、直立桿、離合器、壓簧等組成。需手輪操作時,將手柄向手動方向推進,切換件使離合器舉高,並壓榨壓簧。
當手柄推到必定方位時,離合器即脫離蝸輪而與手輪嚙合,一起直立桿在扭簧效果下直立於蝸輪端面,支撐住離合器不致下落,切換完結即可放開手柄,運用手輪進行操作。而需電動操作時,電動機將帶動蝸輪滾動,支承於蝸輪端面的直立桿即倒下,在壓簧效果下離合器敏捷向蝸輪方向移動,並與蝸輪嚙合,一起與手輪脫開,主動完成手動到電動狀況的變換。
產品型式:多回轉電動裝置
型號示例: 1.DZW30I-18/50:多回轉電動裝置,輸出轉矩300N·m(30kgf·m),電站型介面,輸出轉速18r/min,最大轉圈數50,
2.DZBTZ45T-24B/S:多回轉電動裝置,輸出轉矩450N·m(45kgf·m),推力型介面,輸出轉速24 r/min,最大轉圈數120,整體調節隔爆型,帶手動減速箱。 3.DZZ120-24/240:多回轉電動裝置,輸出轉矩1200N·m (120kgf·m),轉矩型介面,輸出轉速24 r/min,最大轉圈數240圈,整體型。
⑨ 各種量氣裝置及其原理
請看我畫的圖,短進長出的導氣管是用來把集氣瓶中的液體壓到量筒中從而量出氣體體專積的裝置,原理是屬物理的大氣壓強原理,左面的導氣管通入的氣體通入氣體,使集氣瓶中的壓強增大,大於外界的大氣壓,液體就會沿著長導管流入量筒,要注意的是:要量的氣體不能溶於你在集氣瓶中盛放的液體,即要量的氣體在你用的液體中的溶解度為難溶或不溶時才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