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杠桿的自重;(3)變大.
⑷ (2013武漢模擬)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①用輕繩懸掛杠桿一
(1)有用功為W有=Gh1,總功W總=Fh2,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100%=
×100%.
(2)有用功是提升鉤碼所做的功,額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桿重力做的功,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總功所佔的比例;提升的鉤碼重一定,重物升高的距離一定,說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響杠桿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桿自身的重力.
(3)杠桿提升鉤碼時,對鉤碼做有用功,克服杠桿重做額外功,W
有+W
額=W
總,
設杠桿重心升高的距離為h,所以,Gh
1+G
杠h=Fh
2,G不變,h
1不變,G
杠不變,
鉤碼從A點到C點,鉤碼還升高相同的高度,杠桿上旋的角度減小,杠桿升高的距離h變小,
所以Gh
1+G
杠h變小,所以Fh
2也變小.
根據η=
×100%,分母變小,分子不變,所以η變大!
(4)若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一直垂直於OB桿向上拉動,阻力不變,動力臂不變,阻力臂減小,動力減小,所以測力計示數變小.
故答案為:(1)
×100%;(2)杠桿的自重;(3)變大;(4)變小.
⑸ 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保持O點位置不變,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重為G的鉤碼緩慢
(1)有用功為W有=Gh1,總功W總=Fh2,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100%=
×100%,故A錯誤,B正確.
(2)由內圖示根據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水平位置拉升時:F×OB=G×OC,故C錯誤;
(3)若彈簧測力計始終豎直向上拉,動力臂與阻力臂的比值不變,阻力不變,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測力計示數不變,故D錯誤.
故選B.
⑹ 某實驗小組利用圖所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①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O點作為支點
(1)有用功為W有=Gh1,總功W總=Fh2,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100%=
×100%.
(2)有用功是提升鉤碼所做的功,額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桿重力做的功,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總功所佔的比例;提升的鉤碼重一定說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響杠桿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桿自身的重力.
(3)將三個相同的鉤碼懸掛在A點勻速提高相同高度時,根據W=Gh可知:W
有用1<W
有用2,
∵杠桿的自身重力不變,
∴根據W
額=G
桿h可知額外功不變,
∵η=
=
;
∴η
2>η
1.
(4)鉤碼的懸掛點在A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G?OA=F?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G?OC=F?OB,經對比發現,由OA到OC時力臂變大,所以拉力F也變大,因鉤碼勻速提高相同高度時則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所以根據W
額=Gh可知額外功減小,因此在有用功相同的條件下,杠桿的機械效率變大,即η
A<η
C.
(5)由圖可知杠桿的重心不在支點上,杠桿的重力對杠桿轉動產生了影響,導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桿平衡條件計算出來的數值偏大.
故答案為:(1)
×100%;(2)杠桿自身的重力;(3)>;(4)<;(5)杠桿自重的影響.
⑺ 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主要的實驗步驟如下:
前面的兩個空我覺得比較簡單。我就重點說第三個空吧。
機械效率專是變大了。
理由是,懸掛點屬從A點移到C點,杠桿做的有用功Gh1大小沒有變化;但是克服杠桿的重力所做額外功變小了。原因是杠桿向上移動的距離小了。根據公式可知,用用功一定時,額外功越小,機械效率越高,所以答案是變大了。
⑻ 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①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O點作為支點,
(1)在步驟②中應該勻速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以保證拉力大小恆定.
(2)有用功為回W有=Gh1,總功答W總=Fh2,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100%=
×100%.
(3)有用功是提升鉤碼所做的功,額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桿重力做的功,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總功所佔的比例;提升的鉤碼重一定,重物升高的距離一定,說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響杠桿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桿自身的重力.
(4)杠桿提升鉤碼時,對鉤碼做有用功,克服杠桿重做額外功,並且W
有+W
額=W
總;
設杠桿重心升高的距離為h,則有:Gh
1+G
杠h=Fh
2,而G不變,h
1不變,G
杠不變,鉤碼從A點到C點,鉤碼還升高相同的高度,杠桿上旋的角度減小,杠桿升高的距離h變小,
所以Gh
1+G
杠h變小,所以Fh
2也變小;由η=
可知,杠桿的機械效率變大.
故答案為:(1)勻速豎直向上拉動;(2)
×100%;(3)杠桿的自重;(4)變大.
⑼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的主要步驟如下:①用輕繩懸掛杠桿一端的O點作為支
(1)有用功為抄W 有 =Gh 1 ,總襲功W 總 =Fh 2 ,則機械效率的表達式η= ×100%= ×100%. (2)有用功是提升鉤碼所做的功,額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桿重力做的功,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總功所佔的比例;提升的鉤碼重一定說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響杠桿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桿自身的重力,因此要想提高該杠桿機械效率,需減小杠桿自重. (3)鉤碼的懸掛點在A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G?OA=F?OB;懸掛點移至C點時,由杠杠的平衡條件得G?OC=F?OB,經對比發現,由OA到OC力臂變大,所以拉力F也變大,杠桿提升的高度減小,額外功減小,因此杠桿的機械效率變大. 故答案為:(1) ×100%;(3)減小杠桿的自重;(4)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