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完成下列實驗所選擇的裝置或儀器(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正確的是() A B C D 實驗
A.加熱條件下,氯化鋁水解生成氫氧化鋁,不能得到氯化鋁,故A錯誤;回
B.膠體、溶液都可透答過濾紙,應用滲析的方法分離,故B錯誤;
C.四氯化碳不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大,有機層在下層,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故C正確;
D.0.10mol?L-1 NaCl溶液,應用容量瓶配製,量筒精確度較小,故D錯誤.
故選C.
『貳』 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必要的夾持裝置及石棉網已省略)的是()A.實驗室制乙烯B.驗證苯和
A.無溫度計,無法測量反應溫度,反應溫度在140℃時,生成乙醚,170℃時生成乙烯,故A錯誤;
B.硝酸酸化後加入硝酸銀溶液,如果有淺黃色沉澱即可證明溶液中含有溴離子(溴化氫),同時由溴化氫的存在可以證明發生了取代反應取代反應,題目中未用硝酸酸化,故B錯誤;
C.①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錯誤,應與蒸餾瓶支管下沿平齊;②冷冷凝管中凝水的流向錯誤,冷水應從下方進,上方出,故C錯誤;
D.強酸與弱酸的鹽反應制弱酸,醋酸與碳酸鈣貝克反應製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與苯酚鈉反應製取苯酚,故D正確.
故選D.
『叄』 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略去部分夾持儀器)正確的是()A. 配置溶液B. 中和滴定C. &nbs...
A.玻璃棒的下端應在刻度線以下,圖中玻璃棒下端在刻度線以上,且加水至版刻度線1~2cm應改用膠頭滴權管定容,故A錯誤;
B.錐形瓶中為NaOH溶液,則利用酸式滴定管滴定鹼溶液,而圖中錐形瓶上方為鹼式滴定管,故B錯誤;
C.乙酸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飽和碳酸鈉吸收乙醇、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圖中制備乙酸乙酯實驗合理,故C正確;
D.收集氨氣應利用向下排空氣法,圖中收集氨氣時導管應伸到小試管的底部,故D錯誤;
故選C.
『肆』 下列實驗裝置圖及實驗用品均正確的是(部分夾持儀器未畫出)() A. 實驗室制備及收集乙烯 B.
A.實驗室收集乙烯時不能用排空氣法,應用排水法,故A錯誤; B.石油內分餾冷凝水應下進上容出,溫度計應位於蒸餾燒瓶支管口處,測量的是蒸氣的溫度,故B錯誤; C.實驗室制硝基苯水浴加熱控制在50到60度,故C正確; D.實驗室制乙酸乙酯導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以免發生倒吸,故D錯誤. 故選C. |
『伍』 下列實驗裝置圖(有些圖中部分夾持儀器未畫出)不能達到其實驗目的是() A.證明酸性
A.鹽酸易揮發,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應先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除雜,故A錯誤;
B.乙酸、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可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故B正確;
C.可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溫度計位置和冷水的進出方向正確,符合操作要求,故C正確;
D.實驗室製取硝基苯,用水浴加熱,溫度不超過60℃,故D正確.
故選A.
『陸』 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必要的夾持裝置及石棉網已省略)的是() A. 實驗室制乙烯 B
A.無溫度計,無法測量反應溫度,反應溫度在140℃時,生成乙醚,170℃時生成乙烯,回故A錯誤; B.硝酸酸化後答加入硝酸銀溶液,如果有淺黃色沉澱即可證明溶液中含有溴離子(溴化氫),同時由溴化氫的存在可以證明發生了取代反應取代反應,題目中未用硝酸酸化,故B錯誤; C.①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錯誤,應與蒸餾瓶支管下沿平齊;②冷冷凝管中凝水的流向錯誤,冷水應從下方進,上方出,故C錯誤; D.強酸與弱酸的鹽反應制弱酸,醋酸與碳酸鈣貝克反應製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與苯酚鈉反應製取苯酚,故D正確. 故選D. |
『柒』 下列操作方法或實驗裝置正確的是()A.向容量瓶中轉移液體B.氨氣的收集裝置C.向試管內滴加液體D.
A.向容量瓶中轉移液體,應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濺出,故A錯誤;
B.氨氣極易溶回於水,不能用答排水法收集,應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故B錯誤;
C.滴加葯品時,膠頭滴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防止污染葯品,故C錯誤;
D.量取液體時讀數,視線與液體凹液面水平相切,故D正確.
故選D.
『捌』 下列實驗裝置圖及實驗用品均正確的是(部分夾持儀器未畫出)()A. 實驗室制硝基苯B. &nb..
A.制備硝基苯,需濃硫酸與濃硝酸的混和酸,此反應為放熱反應,而苯和濃硝內酸都是易揮發物質,因此要設計容冷凝裝置,在50-60℃下發生反應,因此需水浴裝置,需溫度計測量反應的溫度,故A正確;
B.冷凝時,水需充滿冷凝器,為了防止冷凝器冷凝時,受熱不均勻破裂,冷凝水應下進上出,故B錯誤;
C.實驗室制乙烯,需濃硫酸和乙醇加熱到170°C,否則溫度過低生成副產物乙醚,溫度過高,乙烯被氧化,所以溫度計應在混合液中,故C錯誤;
D.實驗室制備乙酸乙酯時,加熱不均勻易造成Na2CO3溶液倒流進加熱反應物的試管中,導致試管破裂,由於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於水,易生產倒吸,實驗時導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故D錯誤;
故選A.
『玖』 下列裝置或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必要的夾持裝置及石棉網已省略)的是()A.實驗室制乙烯B.實驗室制
A.制備乙烯需要控制溫度在170℃,圖中制備裝置缺少溫度計,故A錯誤;內
B.碳化鈣與食鹽容水反應生成乙炔,可被高錳酸鉀氧化,但氫氧化鈣微溶,隔板易被堵塞,不能使用隔板,故B錯誤;
C.分餾測定餾分的溫度,且冷卻水應下進上出,則溫度計應在燒瓶的支管口處,冷卻水下進上出,故C錯誤;
D.水和苯混合分層,則圖中分液裝置合理,故D正確;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