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定一支
(1)根據勻變抄速直線運動公式得襲: a=
為了減小測量加速度的偶然誤差可以採用的方法是保持F 1 不變,重復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2)當F 1 >F 0 時,木板才產生加速度.隨著繼續向瓶中加水後,礦泉水瓶的質量不斷增加, 礦泉水瓶的質量不能遠小於木板的質量,那麼水的重力與繩子的拉力差值越來越大.故選C. (3)A、不可以改變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故A錯誤. B.緩慢向瓶中加水,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據,故B正確. C.緩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剛剛開始運動,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故C正確. D.並沒有獲得很大的加速度,可以獲取多組實驗數據以提高實驗精度.故D錯誤. 故選BC. 故答案為:(1)
(2)C, (3)BC. |
B. (1)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彈簧秤固定在一合適的木板上,桌面的右邊緣固
(1)①為了減小測量加速度的偶然誤差可以採用的方法是保持F1不變,重復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內均值.容
②當F1>F0時,木板才產生加速度.隨著繼續向瓶中加水後,水的重力與繩子的拉力差值越來越大.故選C.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變拉力的大小與掛鉤碼的方法相比,它的優點是B.可以更方便地獲取多組實驗數據
C.可以比較精確地測出摩擦力的大小
故選BC.
(2)①若電流表示數為零、電壓表示數為E,則發生故障的是待測金屬絲
②先將選擇開關旋至直流電壓10V,再將紅表筆固定在a接線柱,把另一支表筆依次接b、c、d接線柱.若只有滑動變阻器斷路,則多用電表的示數依次是 0、E、E.
故答案為:(1)①保持F1不變,重復實驗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②c
③bc
(2)①待測金屬絲
②直流電壓10V、紅、0、E、E.
C.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
氧化亞銅不是很穩定吧,在氧化銅被還原成氧化亞銅後,應該很快氧化亞內銅就會被容還原成銅了,也就是說更可能是三者共存而不是只有純的氧化亞銅
所以大致的過程主要是氧化銅——氧化銅+氧化亞銅+銅——銅
細分一點的話,應該是氧化銅——氧化銅+氧化亞銅——氧化銅+氧化亞銅+銅——氧化亞銅+銅——銅,不過第二和第四種的過程應該比較短
當然,要是氧化銅的量極少,氧化亞銅還沒來得及被還原,氧化銅就反應完了,也不是沒可能,即反應過程是氧化銅——氧化銅+氧化亞銅——氧化亞銅——氧化亞銅+銅——銅,只是相對極端一點的情況,題目答案一般就不考慮了
D. (2013許昌二模)為了探究酸鹼中和反應中是否放熱,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請你分析這個
(1)氫氧化鈉溶於水也會放出熱量,所以不能用氫氧化鈉固體來進行實驗,應該選擇氫氧化鈉的專濃溶液來替屬換氫氧化鈉固體來進行實驗;
(2)反應若放出熱量,則會使燒瓶中的氣體受熱而膨脹,從而將紅墨水向右推移,所以若觀察到紅墨水右移,則說明中和反應放熱.
故答案為:(1)用氫氧化鈉的濃溶液來代替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實驗;
(2)若觀察到紅墨水右移,則說明中和反應放熱.
E.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發酵裝置用於果酒和果醋發酵,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酵母菌細胞中產生酒精的場
(1)酵母菌進行無來氧呼吸產生酒精,自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其反應式是:C6H12O6→2C2H5OH+2CO2;
(2)果酒發酵時需要無氧環境,該裝置彎管中的水可以阻止空氣進入,創造了無氧環境,也可以將產生的CO2排出;
(3)用於果醋製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進行果醋發酵時需要供氧,該裝置在沒有充氣口及充氣裝置的情況下,將彎管中的水去除能夠保證空氣(氧氣)進入,彎管也能防止空氣中的雜菌進入而造成污染.
故答案為:(1)細胞質基質 C6H12O6
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