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意識•設計你怎麼看
講到無意識設計,我們需要了解下「意識」、「前意識」、「無意識」這三個概念。無意識學說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基礎和核心。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理結構由三部分組成: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在我們的內心隱藏著一個深不可測的巨大空間,意識猶如浮在表面的冰山一角,隱沒在水下的那片龐然大物就是無意識,而連接意識和無意識的層面就是前意識,這就是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論」。
我們小時侯都是拉線開關電燈 ,一拉線,整個房間就亮了,那種美妙感覺是按鍵開關所沒有的,然後深澤直人為無印良品設計了拉線cd,所有人看到大概不知不覺會去拉一下,然後看到cd在轉動,音樂飄滿空間,這種詩意自然的感覺真的很棒。
深澤直人的無意識設計,看到之後你會覺得,這么簡單,我也會設計,就是沒想到,這正是無意識設計重要的奧義所在。
深澤直人的無意識設計,會讓你會心一笑,生活細節變得行雲流般水簡單自然,充滿行動的詩意,這正是無意識設計理性和感性的價值。
對了,我是前意識設計公司的創始人,葉平,微信號:13169908702 ,這個問題似乎就是為我准備的。轉載請註明出處。
㈡ 什麼是防呆設計
防呆是一個源自於日本圍棋與將棋的術語,後來運用在工業管理上,基本概念應用在日本豐田回汽車的生產方式,由新答鄉重夫(Shigeo Shingo)提出,之後隨著工業品質管理的推展傳播至全世界。
防呆的日語為"ポカヨケ","ポカ"原為"バカ",即呆的意思;而"ヨケ"則為預防的意思,英語取其音譯為"Poka-yoke",意譯則為"Fool-proofing"。中文譯為防呆法或愚巧法。 防呆法
1.具有即使有人為疏忽也不會發生錯誤的構造──不需要注意力。
2.具有外行人來做也不會錯的構造──不需要經驗與直覺
3 具有不管是誰或在何時工作都不會出差錯的構造──不需要專門知識與高度的技能。
㈢ 工業產品設計,有那些設計理念,考研要考的,例如情感化設計,無意識設計,通用設計等等,還有哪些
現代的工業設計包含很多的設計理念,除了你所說的,還有,個性化設計、無障礙設計、趣味設計、互動設計等,建議你買一本《國外工業產品設計經典》參考一下,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祝考研成功!加油!
㈣ 如何把無意識引入到交互設計中
「無意識設計」(Without Thought)又稱為「直覺設計」,是深澤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種設計理念,即為通過有意識的設計,實現無意識的行為,給人有意味的享受。無意識其實是心理學的一個術語,是指一些想法、觀念等並不被我們所意識到,它們貯藏在內心深處,但是會通過相應的行為表現出來。而這些行為也就反應了你的潛在需求。
舉個深澤直人CD播放器的例子,可能有些人會有這樣的記憶,就是兒時見到的電燈多為拉繩開關,而且那個時候我們還喜歡重復的拉動,讓電燈不斷的閃爍,這個設計喚起了我們童年的記憶,當我們回到家看到牆上的CD播放器,我們會自然而然地去拉動開關打開音響。連你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去做,這就是你的潛意識引導了你的行為,而這種潛意識就來源於你童年的回憶。
總結一下我理解的無意識交互設計,無意識交互設計其實就是通過有意識的設計讓人們自然而然地尋找到有價值的連續行為,讓用戶的操作和體驗過程形成一種流,讓用戶覺得雖然自己是這樣正確地操作了但卻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這樣去操作,讓他們感覺不到設計的存在。
深澤直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自己覺得與其說是設計新的東西,倒不如說是找一個實際上已經存在,但是你還沒有真正發現的東西」。我是這樣理解這句話的,「世間輪回,萬物無常」,人世間的每樣東西不管是從事物表面還是深層次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聯系,深澤直人所說的這種「實際上已經存在的東西」就是建立在我們對生活以及萬物認知的基礎上所產生的想法和靈感,我們需要真正的去發現這個東西就需要不斷去了解萬物,觀察生活。
當新產品出現在市場或者是新技術出現在產品上時用戶最擔心的是自己用不來新產品或者不適應新技術所帶來的新的操作。交互設計不僅僅是產品與用戶之間生理行為上的交互,更在於心理上的交互。最終起作用的決定用戶選擇或放棄的還是在用戶的心理上,只有在心理上用戶認同了產品,產品的交互才具有最終的含義。所以我們應該為用戶營造一個熟悉的環境,讓我們的設計更貼近用戶的生活,讓表現模型更接近用戶心理模型從而減輕用戶的認知負擔以及心理恐懼讓他們接受我們的產品和新技術帶來的新的操作方式。蘋果為什麼創造了智能手機時代,就是因為他把體驗做到極致,讓人們從內心上正真接受了這個產品。
在學習交互設計的過程中,我一直在不停尋找他的定義,最後發現,其實當我們將設計回歸本質,不再背負過多的責任時,設計就是解決問題和傳達信息,我們只需要去尋找好的解決和傳達的方式。
「環境引發了行為,當人們和環境和諧互動時,我們稱之為美。」——深澤直人
㈤ 深澤直人的設計理念
深澤直人將自己的設計理念概括為「無意識設計」。「無意識設計」(Without Thought)又稱為「直覺設計」,是深澤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種設計理念,即:「將無意識的行動轉化為可見之物」。比如,經常做飯的人一般都知道,煮米飯時放一些輔料可以使做出的米飯達到意想不到的口味,比如放醋可以使煮出的米飯更加松軟、香嫩,即使大部分人知道這個常識,但是因為一時疏忽仍會有忘記添加輔料的時候。因此需要這樣一種設計,可以使人在煮米飯時的一個無意識動作中自動添加相應輔料,這種設計就稱為「無意識設計」。設計是為了滿足人的一種生活需求,而非改變,設計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復雜。因此,好的設計必須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生活細節,方便人的生活習慣,使設計讓生活更美好。特別是在工業設計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設計師力圖否定約定俗成的設計,用自己的思想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這樣就無形中加重了人們的「適應負擔」,「無意識設計」並不是一種全新的設計,而是關注一些別人沒有意識到的細節,把這些細節放大,注入到原有的產品中,這種改變有時比創造一種新的產品更偉大。
「無意識」並不是真的沒有意識去參與,而是人們知道自己需要某些東西,但還沒意識到到底想要什麼而已,而深澤關注的,正是人們所忽略的有關「無意識」的種種生活細節。深澤用一個簡單的道理闡釋了他設計的思想根源:在走路的時候,一般人會選擇沿著給盲人專用的道路走,那樣可以不用眼睛看而不走錯。也就是說,這條黃色的、平時提供給盲人使用的路,又體現了它的新價值。而人走路並不僅僅是兒時學會的一種行為,而是在走路的時候要看腳往哪兒踩,也就是在尋找腳踩的一種價值。所以,發簡訊時循著盲道而行,就是一種尋找價值的連續的行為,而當人、物與環境達到完美和諧的時候,這種行為就成了一種無意識的有價值的行為。
㈥ (2012江西)生活中處處有物理,同學們在玩中都會無意識的涉及到許多物理知識.以下兩個現象可能您嘗試
(1)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裡吹氣,迅速放開,牛奶從吸管噴出.牛奶噴出的原因是內部壓強大造成的;其盒內壓強變大的原因是:向裡面吹氣時,體積一定氣體質量增大造成的,即能說明氣體壓強的大小與氣體的質量有關;
同理,把吹鼓的氣球放在火爐附近,過一會兒,氣球就爆破了.氣球爆破的原因也是內部壓強變大造成的,即體積一定的氣體由於溫度升高導致壓強增大,所以氣體壓強的大小還與溫度有關.
(2)當用細管向瓶中吹氣時,瓶內空氣的體積一定,質量變大,所以瓶內的氣壓變大,在瓶內氣壓的作用下細玻璃管內水柱上升;
(3)用手握住燒瓶的瓶頸部分,瓶內氣體的壓強增大,因此,玻璃管內水柱上升的高度更高,b處位置如圖3所示:【實驗拓展】
(1)在該題中,瓶內增大的壓強與上升的那一段液柱的壓強是相等的,因為液體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所以在瓶內增大的壓強相等的情況下,換用內徑不同的細玻璃管進行上述實驗,液柱的深度相同,管中的水柱上升的高度相等.
(2)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山頂的氣壓比山腳的氣壓小,把圖1的裝置從山腳移到山頂時,因為外界氣壓減小,所以細玻璃管內的液柱在瓶內氣壓的作用下會上升.
故答案為:(1)質量;溫度;(2)增大;(3)如上圖3所示.
【實驗拓展】(1)相同;液體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2)上升;大氣壓隨高度升高而降低.
㈦ 什麼是無意識設計,關注細節和情感
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1956年生於日本山梨縣,1980年(24歲)畢業於日本多摩美術大學的產品設計系。1988年(32歲)深澤直人在日本愛普生精工株式會社擔任設計師, 1989年(33歲)他離開日本到了美國,在舊金山加入了一個只有15人的設計工作...
㈧ 為了防止丟車,想把放在樓下的電動車鎖安上自己設計的觸電裝置,這樣行嗎犯法嗎為什嗎
回復:
時下這類事在農村屢有發生,有的養殖戶為防盜私下架設電網或圍欄,造成嚴重後果而被追究法律責任。電網是一種效能很高的警戒和防範設施。但是,電網對人和畜禽具有巨大的危險性,安裝和使用這種設備涉及到社會公共安全。所以,國家有關部門嚴格規定,安裝電網只准許用於國家政治、軍事、監獄、重要科技、重要企業及治安部門。國家公安部《關於嚴禁在農村安裝電網的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私人安裝電網攔護房舍、園地、谷倉、畜圈、畜禽等。為違反規定,根據情節輕重,按照有關規定予以治安管理處罰;造成人身傷害和電死人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㈨ 為什麼需要防呆設計
防呆設計,就是為了防止一些獃子,不會區分某些插頭插座對應關系,電器的連接件插錯了,有可能燒毀電器,設計這個防呆卡子就能防止不是對應的連接件會錯誤連接導致不應該發生的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