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冷庫是如何進行製冷的
一、壓縮機製冷
壓縮機製冷是目前最常見的冷庫製冷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壓縮機將低溫低壓的製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然後通過冷凝器散熱使其變成液體,然後通過膨脹閥(節流閥)使液體製冷劑從高壓變成低壓、低溫蒸氣,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形成低溫冷卻劑,從而實現冷庫的製冷效果。這種方式製冷效率高、可靠性強、易於維護,適用於大型冷庫和商用冷庫。
二、吸收式製冷
吸收式製冷是利用製冷劑在液態和氣態之間轉化時所吸收的熱量,來實現對冷庫的製冷效果。這種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將水和氨混合,形成一種混合物,加熱並分離得到氨氣和水,然後利用傳熱器將氨氣和水分別導向蒸發器和冷凝器,進行換熱和製冷。這種方式具有製冷劑環保性好、製冷效果穩定、耗能低的優點,適用於小型冷庫和商用冷庫。
三、蒸發冷凝製冷
蒸發冷凝製冷是一種利用製冷劑從液態變成氣態吸收熱量,從氣態變成液態釋放熱量的製冷方式。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加熱和壓縮製冷劑使其變成高溫高壓的氣體,並通過冷凝器使其變成液體。然後,製冷劑通過蒸發器,將製冷劑從液態蒸發為氣態,吸收周圍環境的熱量,從而達到製冷效果。這種製冷方式製冷效果好、運行穩定,適用於大型冷庫和商用冷庫。
四、磁製式製冷
磁製式製冷是一種新型的製冷方式,在冷庫製冷領域應用前景廣闊。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磁熱效應實現製冷。在磁場作用下,材料內部會產生熱量的吸收和釋放,從而實現製冷。磁製式製冷具有製冷效率高、環保、噪音小等優點,但是目前技術仍在研究階段,適用范圍有限。
B. 冷庫製冷機能效比
COP,能效比,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是能源轉換效率之比。能效比越大,節省的電能就越多。在製冷系統里,產生的冷量與消耗的能量之間的轉換比率,就是能效比,也稱為製冷系數。
製冷系數(COP),也稱製冷性能系數,是指單位功耗所能獲得的冷量。能效比數值的大小,反映出製冷機的製冷效率的高低,是製冷系統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
製冷系數(COP),就是製冷機所能實現的製冷量與輸入功率的比值,在相同的工況下,其比值越大,說明這個製冷系統的效率越高、越節能。製冷性能系數越大,也表示製冷系統能源利用效率越高。
製冷系數(COP),與製冷機種類、製冷劑種類及運行工作條件有關,理論上的製冷性能系數可達2.5~5.5。由於這一參數是採用相同單位的輸入功率和輸出功率的比值表示,因此是一個無量綱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