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半導體的製冷原理
半導體的製冷和制熱,都是應用溫差電效應的結果。當有電流通過半導體製冷片時,就會在一端發熱、另一端降溫——產生溫差,即一端制熱、另一端製冷。冰箱和空調都是利用這種效應。
因為冊迅在通過半導體製冷片的電流等條件一定時,在一端發熱、另一端降溫所造成的溫尺此度差是一定的,所以當降低熱端溫度時,相應地冷端的溫度也將要降低,從而能夠達到更好的在冷端製冷。
相反,若在半導體製冷片的兩端人為地造成溫度差,就會在州困此兩端之間產生電壓和電流——溫差生電。兩端的溫差越大,產生的電壓和電流也就越大。
總之,這里關鍵的問題是溫度差,而不是一端溫度本身的高低。
『貳』 半導體製冷要實現-18℃,用什麼型號的製冷片最好
這個主要看你需要的-18℃是指製冷片表面,還是多大的密封空間,需要多快的降溫速度等條件。製冷的對象是空氣還是其它液體。溫差指的是製冷片兩面的溫度差,可以通過製冷堆來實現。建議用TEC1-127012
『叄』 誰能告訴一下,半導體製冷片的最大溫差(65~70C),這個值是怎麼得來的
我沒看相關資料,也不知道怎麼計算,但是這個數據是正確的,我測量過很多製冷晶元製冷性能,大約都在這個范圍內,有一種模擬測量,有一種實際測量
模擬測量:利用專門的測量儀器,測試完成後,自動會計算最大溫差;
實際測量:保證散熱面溫度不變,比如27°C,給製冷片同上12V電壓,過一會,晶元冷麵溫度會下降到—40°C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