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機械工業.化工廠和機床廠
機械工業是指利用金屬切削機床進行工業生產活動的行業。它狹義上指的是機器製造工業,通常我們更多地使用這個概念。機械工業被認為是「工業的心臟」,是其他經濟部門的生產手段,也是所有經濟部門發展的基礎。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其機械工業的發展水平來衡量。為了促進民族地區的現代化,我們必須加快機械工業的發展。
機械工業的發展和布局在舊中國時期,大部分機械工業都是規模小、設備簡陋、生產能力低的小作坊,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比例很小,且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大城市和內地的幾個主要城市。而在民族地區,只有些簡單的修理工作。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家機械工業的快速發展,民族地區的機械工業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現在,從生產一般機電產品到復雜精密設備,甚至電子產品,各省區都已形成了一個門類比較齊全、布局日趨合理、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現代化機械工業系統。並出現了一批如交通運輸設備製造、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儀器儀表及計量器具製造等門類的機械工業基地,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銀川、烏魯木齊、昆明、貴陽、南寧、柳州、梧州等市。
但民族地區的機械工業目前仍然不能滿足其經濟日益發展的需要。主要問題是:雖然發展較快,但基礎薄弱,生產水平低,設備陳舊耗能高,經濟效益差,交通不便,信息不靈,應變能力差,管理落後,產品單一,缺乏競爭力等。因此,近年來各省區在「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指導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緊緊抓住機械工業的改革和技術改造、產品更新,使機械工業得到更加協調、健康的發展。
機械工業可以按照其服務對象分為工業設備、農業機械、交通運輸等機械製造業。
1. 工業設備製造業:它指的是生產裝備工業本身的各種機器設備的企業。主要包括重型機械、通用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電器製造和輕紡工業設備等。目前,我國民族地區工業設備製造業很少有全國意義的大型企業,但各省區都普遍建立了一批中小型企業,不斷增加新品種,對地方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2. 農業機械製造業:它是建設現代農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包括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所需要的各種機械生產。民族地區地域遼闊,長期以來又是農業生產占重要地位,對各種農業機械有著廣泛的市場和需求。在眾多的農業機械中,拖拉機是最基本的農業機械。柳州是全國八大拖拉機生產基地之一,烏魯木齊、喀什、西寧、銀川、昆明、貴陽等地有各種類型的農機企業,內蒙古海拉爾為牧業機械主要產地,其他農具與配件生產則遍布各省、自治區。
3. 運輸機械製造業: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運輸機械製造業的發展對促進民族地區交通運輸的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運輸機械製造包括鐵路機車車輛、汽車、船舶和飛機製造等。由於民族地區工業基礎薄弱,運輸機械製造發展較緩慢。主要生產汽車和摩托車等。例如,廣西的汽車業是一個新興而富有潛力的行業。柳州汽車廠繼生產2.5噸和5噸載重汽車後,又積極生產節能的微型客、貨車,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在地區分布上也不夠平衡,主要分布在廣西、內蒙古、雲南、貴州、青海和新疆等省區。
B. 地理上工業部門有哪些
地理上常見的工業部門主要包括以下12個粗分類:
冶金工業:專門從事金屬礦物的開采、冶煉和加工,如鋼鐵、有色金屬等。
電力工業:負責電能的生成、傳輸和分配,包括火電、水電、核電等多種形式。
煤炭及煉焦工業:專注於煤炭的開采、洗選以及通過煉焦過程將煤炭轉化為焦炭等化工原料。
石油工業:涵蓋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采、煉制及化工產品的生產。
化學工業:以化學方法為主,生產各種化學品,包括塑料、橡膠、化肥、農葯等。
機械工業:製造和修理各種機械設備,如機床、汽車、船舶、飛機等。
建材工業:生產建築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磚瓦等,用於建築和基礎設施建設。
森林工業:以森林資源為原料,進行木材採伐、加工及林產化學產品的生產。
食品工業:對農產品和畜禽產品進行加工,生產各種食品,如飲料、糖果、肉類製品等。
紡織縫紉及皮革工業:包括纖維原料的加工、紡織品的製造以及皮革的加工和製品生產。
造紙及文教用品工業:生產紙張、紙板以及各種文教用品,如筆、墨、紙張等。
其他工業:包括一些不屬於上述分類的工業部門,如電子工業、儀器儀表工業等。
這些工業部門在地理上往往形成產業集群,通過分工協作,共同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