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卧式鏜床t6113與T611有什麼區別
卧式鏜床t6113與T611區別:大小規格不一樣,T6113主軸130mm, T611主軸110mm.
T---鏜床,6---卧式。
卧式鏜床是鏜床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它主要是孔加工,鏜孔精度可達IT7,除擴大工件上已鑄出或已加工的孔外,卧式鏜床還能銑削平面、鑽削、加工端面和凸緣的外圓,以及切螺紋等,主要用在單件小批量生產和修理車間,加工孔的圓度誤差不超過 5微米,表面粗糙度為Ra0.63~1.25微米。卧式鏜床的主參數為主軸直徑。
主軸水平布置、主軸箱能沿前立柱導軌垂直移動的鏜床(圖1)。使用卧式鏜床加工時,刀具裝在主軸、鏜桿或平旋盤上,通過主軸箱可獲得需要的各種轉速和進給量,同時可隨著主軸箱沿前立柱的導軌上下移動。工件安裝在工作台上,工作台可隨下滑座和上滑座作縱橫向移動,還可繞上滑座的圓導軌回轉至所需要的角度,以適應各種加工情況。當鏜桿較長時,可用後立柱上的尾架來支承其一端,以增加剛度。 為了加工大孔距工件或長箱體,有的卧式鏜床把工作台橫向行程加大兩倍左右,採用加大床身主導軌寬度和帶輔助導軌的方法增加下滑座剛度。
Ⅱ 普車車削端面時,背吃刀量和切削速度是多少
普車車削端面時1.背吃刀量ap(mm) ap= (dw - dm) / 2 (mm).。2.進給量 f(mm/r)。3.切削速度vc(m/min) Vc=∏dn/1000(m/min)n=1000vc/∏d(r/min)。
一)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p
工件已加工表面與待加工表面間的垂直距離稱為背吃刀量。背吃刀量是通過切削刃基點並垂直於工作平面的方向上測量的吃刀量,是每次進給時車刀切入工件的深度,故又稱為切削深度。根據此定義,如在縱向車外圓時,其背吃刀量可按下式計算:
a p = ( d w — d m ) /2
式中 a p——背吃刀量( mm );
d w ——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徑( mm );
dm ——工件已加工表面直徑( mm )。
例一:已知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徑為 Φ95mm;現一次進給車至直徑為 Φ90mm,求背吃刀量。
解:a p = ( d w — d m ) /2= (95 —90) /2=2.5mm
二)進給量 f
工件或刀具每轉一周時,刀具與工件在進給運動方向上的相對位移量。
根據進給方向的不同,分為縱進給量和橫進給量,縱進給量是指沿車床床身導軌方向的進給量,橫進給量是指垂直於車床床身導軌方向的進給量。
(注)進給速度 v f 是指切削刃上選定點相對工件進給運動的瞬時速度。
v f=fn
式中 v f ——進給速度( mm/s );
n ——主軸轉速( r/s );
f ——進給量( mm /s)。
三)切削速度 v c
切削刃上選定點相對於工件的主運動的瞬時速度。計算公式如下
v c=( π d w n )/1000
式中 v c ——切削速度 (m/min) ;
dw ——工件待加工表面直徑( mm );
n ——工件轉速( r/min)。
在計算時應以最大的切削速度為准,如車削時以待加工表面直徑的數值進行計算,因為此處速度最高,刀具磨損最快。
例二:車削直徑為Φ60mm的工件的外圓,選定的車床主軸轉速為600r/min,求vc.
解:v c=( π d w n )/1000 = 3.14x60x600/1000 = 113 m/min
在實際生產中,往往是已知工件直徑的,根據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加工要求等因素選定切削速度,再將切削速度換算成車床主軸轉速,以便調整車床,得到已下式子:
n=( 1000v c)/ π d w
例三:在CA6140型卧式車床上車削Φ260mm的帶輪外圓,選擇vc為90m/min,求n。
解: n=( 1000v c)/ π d w=(1000x90)/ (3.14x260) =110r/min
計算出車床主軸轉速後,應選取與銘牌上接近的值,即選取n=100r/min作為車床的實際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