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需一篇普通車床加工學習心得報告200字左右
數控技術是應用型的專業,人才輩出。其一,「藍領層」面對機器站在一線,能對機器進行維護、操作及簡單的故障診斷;其二,「灰領層」不僅能操作,還能精通維護、修理和編程,一般都是工廠里的技術骨幹;其三、「金領層」應該是數控業的佼佼者,精通數控操作、數控工藝編程和機床維護、維修所需要的綜合知識,積累了大量經驗,知識面廣。一般都是工廠里的技術負責人或數控機床生產廠家產品開發的機電設計主管。不同類型的企業對上述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面對當今社會,扎實科學文化知識,努力為社會創造財富,做個有抱負的人。
一、數控技術是製造業的重要基礎
裝備工業的技術水平和現代化程度決定著整個國民經濟的水平和現代化程度,數控技術及裝備是發展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和尖端工業的使能技術和最基本的裝備。馬克思曾經說過「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製造技術和裝備就是人類生產活動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而數控技術又是當今先進製造技術和裝備最核心的技術。因此,專家們預言: 機械製造的競爭,其實質是數控技術的競爭。
數控技術是用數字信息對機械運動和工作過程進行控制的技術;是製造業實現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基礎;是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必不可少的物質手段;是國防現代化的重要戰略物質;是關繫到國家戰略地位和體現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重要基礎性產業。當今世界各國製造業廣泛採用數控技術,以提高製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對動態多變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大力發展以數控技術為核心的先進製造技術已成為世界各發達國家加速經濟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和國家地位的重要途徑。此外世界上各工業發達國家還將數控技術及數控裝備列為國家的戰略物資,不僅採取重大措施來發展自己的數控技術及其產業,而且在「高精尖」數控關鍵技術和裝備方面對我國實行封鎖和限制政策。
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的具體需求,設計製造「高、精、尖」重大數控裝備,打破國外封鎖,掌握數控裝備關鍵技術,創出中國數控機床品牌,提高市場佔有率是全面提升我國基礎製造裝備的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二、數控技術的發展趨勢
早期的數控系統採用穿孔紙帶傳送加工程序,由專用數控裝置讀入加工代碼、進行識別、儲存和計算,輸出相應的指令脈沖以驅動伺服系統。70年代中期小型計算機出現。由於其較低的價格,高超的數據處理和輸入輸出功能,使它迅速應用到數控機床的控制系統中,出現所謂計算機數控(CNC)和直接數控(DNC)系統。九十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通用計算機從8位機,已發展到奔騰時代。其速度和功能已比當年的8位機快了幾百倍。使得在通用微機上以軟體方式可以實現各種數控功能,數控技術發生了深刻變化。PC機上的豐富軟體資源、友好的人機界面,是其它數控系統所無法比擬的。基於微機的開放式數控系統已成為世界數控技術的發展潮流,以PC機為平台的數控技術的應用范圍迅速擴大。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控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數控機床朝著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化和模塊化方向發展。但最主要的發展趨勢就是採用「PC+運動控制器」的開放式數控系統,它不僅具有信息處理能力強、開放程度高、運動軌跡控制精確、通用性好等特點,而且還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現有加工製造的精度、柔性和應付市場需求的能力。美國將其稱為新一代的工業控制器,日本稱其將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
三、中國數控的發展出路
縱觀目前我國的數控市場,我國數控產品在性能、外觀、可靠性方面與國外產品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國外企業有雄厚的資金,加上外國企業為佔領中國市場,對我國能夠生產的數控系統壓價銷售,而對我國未能生產的數控系統,不僅高價而且附加許多限制。在國外數控企業採用技術封鎖和低價傾銷的雙重策略下,中國數控產業經歷了坎坷的歷程,我國曾花巨資引進西門子和FANUC的技術,並希望在此基礎上吸收消化,開發我國自己的數控技術。如北京密雲所引進了FANUC的數控系統,可是,FANUC賣給我們的都是即將過時的落後技術。我國引進後,尚未來得及吸收消化和批量生產,FANUC即宣布停止該系統的生產,並將性能價格比更好、質量更高、體積更小的數控系統推向中國市場。這種總是跟在別人後面走的做法,必然受人牽制,永遠落在後面。中國數控出路何在?
隨著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基於微機的開放式數控是數控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傳統數控技術方面,我國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開放式數控為我國數控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契機,加強和重點扶持開放性數控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促進製造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我國的數控產業才有發展壯大可能,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