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普通車床產生錐度如何調試
車床有錐度的調整方法:
1、檢驗測量機床精度,校正主軸軸線跟床身導軌的平行度。
若發現機床四角及床身中部地腳螺栓、調整墊鐵有松動,那麼導軌面水平直線度及垂直面內的傾斜度將嚴重超標,甚至呈扭曲狀,不但會讓車削的外圓產生錐度,還會景響其他精度。
出現這種情況,必須調整機床四角及床身中部地腳螺栓及墊鐵,重新校正床身導軌面水平直線度及垂直面內的傾斜度符合要求,並緊固地腳螺釘。
2、車削前,找正後頂尖,使之與主軸軸線同軸。
(1)當發現工件有錐度存在後,先測量錐度數值,然後根據錐度數值的大小,確定尾座的移動方向和尾座的移動距離。
再進行試切削,重新測量工件兩端的尺寸,檢測是否消除了錐度,如果未達到圖紙的尺寸要求,則必須再調整尾座,繼續進行試切、測量,直到符合圖紙的尺寸要求為止。
(2)、我們通常採用緊釘頂「調整尾座偏移法:
工件的兩端直徑在中滑板進給量一致的情況下,如發生+Z方向的直徑大於-Z方向的直徑尺寸,操作者站在尾座後方,松開左手緊頂絲,旋壓右手方位的緊頂絲,使頂尖向車刀方向調移。
可用磁力表座吸附在導軌面上或中滑板上,百分表觸頭壓在尾座的套筒側母線上,調整的移動量是直徑差的一般即可,如發生+z方向的直徑小於-2方向的直徑,調整方法相反。
3、更換新的尾座套筒。
若尾座套筒長期使用,磨損嚴重。
再進行使用,就不僅是產生錐度了,還會出現更多的問題,只有更換新的套筒。
(1)機床頂針怎麼保證在一條水平線擴展閱讀
車床類型
1、普通車床
加工對象廣,主軸轉速和進給量的調整范圍大,能加工工件的內外表面、端面和內外螺紋。這種車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產效率低,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和修配車間。
2、轉塔和回轉車床
具有能裝多把刀具的轉塔刀架或回輪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裝夾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種工序,適用於成批生產。
3、自動車床
按一定程序自動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動上下料,重復加工一批同樣的工件,適用於大批、大量生產。
4、多刀半自動車床
有單軸、多軸、卧式和立式之分。單軸卧式的布局形式與普通車床相似,但兩組刀架分別裝在主軸的前後或上下,用於加工盤、環和軸類工件,其生產率比普通車床提高3~5倍。
5、仿形車床
能仿照樣板或樣件的形狀尺寸,自動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環(見仿形機床),適用於形狀較復雜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產,生產率比普通車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軸、卡盤式、立式等類型。
6、立式車床
主軸垂直於水平面,工件裝夾在水平的回轉工作台上,刀架在橫梁或立柱上移動。適用於加工較大、較重、難於在普通車床上安裝的工件,分單柱和雙柱兩大類。
7、鏟齒車床
在車削的同時,刀架周期地作徑嚮往復運動,用於鏟車銑刀、滾刀等的成形齒面。通常帶有鏟磨附件,由單獨電動機驅動的小砂輪鏟磨齒面。
8、專門化車床
加工某類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車床,如曲軸車床、凸輪軸車床、車輪車床、車軸車床、軋輥車床和鋼錠車床等。
9、聯合車床
主要用於車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後還可進行鏜、銑、鑽、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機多能"的特點,適用於工程車、船舶或移動修理站上的修配工作。
10、馬鞍車床
馬鞍車床在車頭箱處的左端床身為下沉狀,能夠容納直徑大的零件。車床的外形為兩頭高,中間低,形似馬鞍,所以稱為馬鞍車床。馬鞍車床適合加工徑向尺寸大,軸向尺寸小的零件,適於車削工件外圓、內孔、端面、切槽和公制、英制、模數、經節螺紋,還可進行鑽孔、鏜孔、鉸孔等工藝,特別適於單件、成批生產企業使用。
馬鞍車床在馬鞍槽內可加工較大直徑工件。機床導軌經淬硬並精磨,操作方便可靠。車床具有功率大、轉速高,剛性強、精度高、噪音低等特點。
❷ 數控機床加工件一個比個加長是什麼原因
數控機床機械原因分析:
1、伺服電機軸與絲杠之間的連接松動,致使絲杠預電機不同步,出現尺寸誤差。檢測時只需在伺服電機與絲杠的聯軸節上作好記號。用較快倍率來回移動工作台(或刀架),由於工作台(或轉塔)的慣性作用,將使聯軸節的兩端出現明顯相對移動。此類故障通常變現為加工尺寸只向一個方向變動,只需將聯軸節螺釘均勻緊固即可排除。
2、滾珠絲杠與螺母之間潤滑不良,使工作台(或刀架)運動阻力增加,無法完全准確執行移動指令。此類故障通常表現為零件尺寸在幾絲范圍內無規則變動,只需將潤滑改善即可排除故障。
3、機床工作台(或刀架)移動阻力過大,一般為鑲條調整過緊、機床導軌表面潤滑不良所致。該故障現象一般表現為零件尺寸在幾絲范圍內無規則變動,只需將鑲條重新調整並改善導軌潤滑即可。
4、滾動軸承磨損或調整不當,造成運動阻力過大。該故障現象也通常表現為尺寸在幾絲范圍內無規則變動。只需將磨損軸承更換並認真調整,故障即可排除。
5、絲杠間隙或間隙補償量不當,通過調整間隙或改變間隙補償值就可排除故障。
數控機床加工尺寸不穩定類故障判斷維修:
1、工件尺寸准確,表面光潔度差
故障原因:刀具刀尖受損,不鋒利;機床產生共振,放置不平穩;機床有爬行現象;加工工藝不好。
解決方案:刀具磨損或受損後不鋒利,則重新磨刀或選擇更好的刀具重新對刀;機床產生共振或放置不平穩,調整水平,打下基礎,固定平穩;機械產生爬行的原因為拖板導軌磨損厲害,絲杠滾珠磨損或松動,機床應注意保養,上下班之後應清掃鐵絲,並及時加潤滑油,以減少摩擦;選擇適合工件加工的冷卻液,在能達到其他工序加工要求的情況下,盡量選用較高的主軸轉速。
2、工件產生錐度大小頭現象
故障原因:機床放置的水平沒調整好,一高一低,產生放置不平穩;車削長軸時,貢獻材料比較硬,刀具吃刀比較深,造成讓刀現象;尾座頂針與主軸不同心。
解決方案:使用水平儀調整機床的水平度,打下扎實的地基,把機床固定好提高其韌性;選擇合理的工藝和適當的切削進給量避免刀具受力讓刀;調整尾座。
3、驅動器相位燈正常,而加工出來的工件尺寸時大時小
故障原因:機床拖板長期高速運行,導致絲桿和軸承磨損;刀架的重復定位精度在長期使用中產生偏差;拖板每次都能准確回到加工起點,但加工工件尺寸仍然變化。此種現象一般由主軸引起,主軸的高速轉動使軸承磨損嚴重,導致加工尺寸變化。
解決方案:用百分表靠在刀架底部,同時通過系統編輯一個固定循環程序,檢查拖板的重復定位精度,調整絲桿間隙,更換軸承;用百分表檢查刀架的重復定位精度,調整機械或更換刀架;用百分表檢測加工工件後是否准確回到程序起點,若可以,則檢修主軸,更換軸承。
4、工件尺寸與實際尺寸相差幾毫米,或某一軸向有很大變化
故障原因:快速定位的速度太快,驅動和電機反應不過來;在長期摩擦損耗後機械的拖板絲桿和軸承過緊卡死;刀架換刀後太松,鎖不緊;編輯的程序錯誤,頭、尾沒有呼應或沒取消刀補就結束了;系統的電子齒輪比或步距角設置錯誤。
解決方案:快速定位速度太快,則適當調整GO的速度,切削加減速度和時間使驅動器和電機在額定的運行頻率下正常工作;在出現機床磨損後產生拖板、絲桿鶴軸承過緊卡死,則必須重新調整修復;刀架換刀後太松則檢查刀架反轉時間是否滿足,檢查刀架內部的渦輪蝸桿是否磨損,間隙是否太大,安裝是否過松等;如果是程序原因造成的,則必須修改程序,按照工件圖紙要求改進,選擇合理的加工工藝,按照說明書的指令要求編寫正確的程序;若發現尺寸偏差太大則檢查系統參數是否設置合理,特別是電子齒輪和步距角等參數是否被破壞,出現此現象可通過打百分表來測量。
❸ 車床頂針怎麼安裝在車床上的
是的,車床尾座的軸線和主軸軸線之間的同軸度是車床出廠時嚴格校準的一個技術指標。當然按你提問的意思,我個人理解是不是你說的是在掉頭多次裝夾時如何保證同軸度啊,這種類型的零件一般都是雙頂尖定位,嚴格的譬如說發動機曲軸,軸的兩端中心孔是在校平衡機上加工的,用來保證兩中心孔的同軸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