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蝙蝠晚上飛行碰到別的物體會怎麼樣
蝙蝠晚上飛行碰到別的物體會避開,但是蝙蝠一直是發出超聲波來判斷物體的遠近位置的,所以一般不會撞到東西。
蝙蝠在夜間飛行不是靠眼睛看的,而是靠耳朵和發音器官飛行的。蝙蝠在飛行時,會發出一種尖叫聲,這是一種超聲波信號,是人類無法聽到的,因為它的音頻很高。
這些超聲波的信號若在飛行路線上碰到其他物體,就會立刻反射回來,在接收到返回的信息之後,蝙蝠於振翅之間就完成了聽、看、計算與繞開障礙物的全部過程。科學家把這種現象叫作回聲定位。人類根據蝙蝠飛行識物的原理,製造出了雷達。
蝙蝠習性: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翼手目是動物中僅次於嚙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現生物種類共有19科185屬961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間覓食。
Ⅱ 如果兩只蝙蝠發出的超聲波碰到了對方會怎麼樣
如果兩只蝙蝠發出的超聲波碰到了對方,聲波會反射回來,蝙蝠接受到信號就會避開,因此兩只蝙蝠一般是不會相撞的。
可能其中一隻蝙蝠會誤認為另一隻蝙蝠是他的獵物,因為兩只蝙蝠的超聲波碰到一起會出現干擾。所以其中一隻會被吃掉,另一個可能還來不及接收超聲波就被另一個吃掉了。
這是因為每一隻蝙蝠都會改變自己回聲定位信號中的一個特徵——結束頻率,以此降低彼此之間信號的相似度。它們還會把信號脈沖變得更長、更響亮,就像一個人在嘈雜的酒會上可能需要提高音量才能讓別人聽見自己在說什麼。
某些動物能通過口腔或鼻腔把從喉部產生的超聲波發射出去,利用折回的聲音來定向,這種空間定向的方法,稱為回聲定位。蝙蝠就能利用回聲定位進行捕獵,在黑暗中「導航」,而且它們必須能夠從一同飛行的其它蝙蝠的信號中辨認出自己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