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溴化鋰冷水機組的工作原理
在溴化鋰吸收式製冷中,水作為製冷劑,溴化鋰作為吸收劑。 由於溴化鋰水溶液本身沸點很高,極難揮發,所以可認為溴化鋰飽和溶液液面上的蒸汽為純水蒸汽;在一定溫度下,溴化鋰水溶液液面上的水蒸氣飽和分壓力小於純水的飽和分壓力;而且濃度越高,液面上的水蒸氣飽和分壓力越小。所以在相同的溫度條件下,溴化鋰水溶液濃度越大,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強。這也就是通常採用溴化鋰作為吸收劑,水作為製冷劑的原因。 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主要由發生器、冷凝器、蒸發器、吸收器、換熱器、循環泵等幾部分組成。 在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運行過程中,當溴化鋰水溶液在發生器內受到熱媒水的加熱後,溶液中的水不斷汽化;隨著水的不斷汽化,發生器內的溴化鋰水溶液濃度不斷升高,進入吸收器;水蒸氣進入冷凝器,被冷凝器內的冷卻水降溫後凝結,成為高壓低溫的液態水;當冷凝器內的水通過節流閥進入蒸發器時,急速膨脹而汽化,並在汽化過程中大量吸收蒸發器內冷媒水的熱量,從而達到降溫製冷的目的;在此過程中,低溫水蒸氣進入吸收器,被吸收器內的溴化鋰水溶液吸收,溶液濃度逐步降低,再由循環泵送回發生器,完成整個循環。如此循環不息,連續製取冷量。由於溴化鋰稀溶液在吸收器內已被冷卻,溫度較低,為了節省加熱稀溶液的熱量,提高整個裝置的熱效率,在系統中增加了一個換熱器,讓發生器流出的高溫濃溶液與吸收器流出的低溫稀溶液進行熱交換,提高稀溶液進入發生器的溫度。
2. 溴化鋰製冷與離心式製冷相比,並不經濟,為什麼還要用啊他們兩個的優劣如何
兩者都是屬於大冷量機組,屬於重量級選手。
溴化鋰機組效率低,冷量衰減厲害,一次性投資大,加之後期溴化鋰再生費用,確實不是很經濟。在國內九幾年發展很好,現在已經退出了主流行列。但是溴化鋰仍然在一定場合有其他機組無法相比的優勢,這要從驅動能源來說:根據熱源不同(熱源是用來給高發里的低濃度溴化鋰加熱分離水蒸氣、濃縮溴化鋰用的)溴化鋰大致分為蒸汽、燃氣(油)、熱水等這主要幾種。在電廠、化工廠、煤礦等具有工業蒸汽、廢熱、廢熱水(60度以上)等場合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末端低壓段廢熱以前都不能充分利用,像工廠蒸汽在初次利用後一般還有0.6-0.8MPa的余壓,而溴化鋰正好可以利用。所以溴化鋰可以在日本大量應用並推廣,體現了對能源的充分利用。
溴化鋰主機耗電很少,主機上主要是溴化鋰循環泵和冷劑水泵,耗電很少。其餘的螺桿機、離心機主機都屬於電機組,耗電很大。當然兩者配套都需要冷卻水泵、冷凍水泵。末端也沒有區別。
離心機屬於電機組,單機冷量一般都在100萬大卡以上,機組結構簡單,運行穩定,國外的開利、約克、特靈占據了國內離心機90%以上的市場,其餘台灣漢鍾、美國頓罕布希也有,但量很少。國內離心機發展起步較晚,美的、格力現在均有離心機事業部,仍需奮力追趕。
個人認為:1、場合不同,適用機組也不同;
2、評論兩種不同的機組,有時單純的數據未必是唯一的根據;
3、為溴化鋰在國內的沒落表示可惜,當然也有溴化鋰機組本身的原因:溴化鋰機組使用大量的鋼板、銅管,對原材料消耗量大;機組製造工序多,工藝要求較高,焊縫多、真空難以保持;後期保養費用較高,一般溴化鋰需要2年再生一次,價格不菲;國內幾個廠家能夠技術革新、創新較少;普通用戶蒸汽、燃氣開口費超高。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 常用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的類型
常用的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組有單效、雙效和直燃式三種類型。
單效機組類型主要由發生器、冷凝器、蒸發器和吸收器、熱交換器、泵等組成。而雙效機組基本與單效機組相同,只是發生器有高壓和低壓各一個的區別。即將稀釋的溴化鋰溶液先泵送至高壓發生器內,被內設的加熱盤管中較高壓力的蒸汽加熱,再將在高壓發生器中產生的冷劑蒸汽作為低壓發生器的熱源去加熱進到低壓發生器內的中間溶液,可利用冷剎蒸汽的潛熱而節約熱能,並減少了冷凝負荷。
直燃式冷熱水機組,實際上是雙效吸收式製冷機的另一種形式,其高壓發生器的熱源不是單獨接入的高壓蒸汽,而是增設一燃氣鍋爐直接燃燒加熱溴化鋰溶液的形式。採用直燃機型可不需另設熱源鍋爐,即可解決了夏季製冷循環和冬季的制熱循環,而高壓發生器就是一個鍋爐。
溶液泵將吸收器中稀溶液經低溫換熱器和高溫換熱器送至高壓發生器中(即直燃爐內),進行加熱並濃縮,經初步濃縮的中間溶液隨即被送至低壓發生器內。
而在高壓發生器內產生配鎮穗的高壓冷劑蒸汽又被作為低壓發生器內換熱盤管的熱源,並釋放熱量加熱了中間溶液使其再濃縮。溶液中產生出的冷劑蒸汽經擋水板進入冷凝器內培卜,而被濃縮的濃溴化鋰溶液,經低溫換熱器而進入吸收器的布液裝置,直接噴灑在吸收器的管束表面,並吸收了蒸發器產生的大量冷劑水蒸氣,同時被稀釋成稀溶液,而吸收的熱量被冷卻水帶走。
而製冷循環則與單效和雙效類型的冷機工作原理相同。
直燃型機組內設有直空泵和自動抽真空裝置以保證機組處於真空狀態。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旅運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4. 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中央空調機組的製冷原理是怎樣的
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中央空調器組是一種主要以燃氣或燃油為能源,採用動力驅動的空調系統。主要由燃氣燃燒室、高溫發生器、低溫發生器、冷凝器、蒸發器、溶液泵、冷卻塔風機、燃燒器風機、冷卻水泵、冷凍水泵、溶液泵、製冷劑泵等組成。其外形如圖5-25所示。
圖5-25 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中央空調器
工作時,高溫發生器內的溴化鋰稀溶經燃燒器加熱後,產生出水蒸汽;水蒸汽再對低溫發生器內溴化埋賀鋰溶液進行加熱,即產生更多的水蒸汽,然後水蒸汽進入冷凝器冷凝成水;水經節流後進入蒸旁液遲發器吸收熱量變成蒸汽,低壓水蒸汽被吸收器內的溴化鋰溶液吸收後,使其溴化鋰溶液變稀,並由溶液泵送入低溫發生器,再產生水蒸運李汽,如此不斷循環。冷凝器內的冷卻水來自冷卻器,蒸發器內的冷凍水來自空調房間的風機盤管機組。
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熱)水機組是在蒸汽型溴化鋰冷水機組的基本上,增加熱源設備而發展起來的,因此除了具有蒸汽型溴化鋰固有的特點外,最突出的特點是由於製冷主機與燃燒設備一體化,可根據負荷變化實現燃燒調節,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5. 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是以溴化鋰溶液為吸收劑,以水為製冷劑,利用水在高真空下蒸發吸熱達到製冷的目的。
為使製冷過程能連續不斷地進行下去,蒸發後的冷劑水蒸氣被溴化鋰溶液所吸收,溶液變稀,這一過程是在吸收器中發生的,然後以熱能為動力,將溶液加熱使其水份分離出來,而溶液變濃,這一過程是在發生器中進行的。發生器中得到的蒸汽在冷凝器中凝結成水,經節流後再送至蒸發器中蒸發。如此循環達到連續製冷的目的。
可見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主要是由吸收器、發生器、冷凝器和蒸發器四部分組成的。
從吸收器出來的溴化鋰稀溶液,由溶液泵(即發生器泵),升壓經溶液熱交換器,被發生器出來的高溫濃溶液加熱溫度提高後,進入發生器。在發生器中受到傳熱管內熱源蒸汽加熱,溶液溫度提高直至沸騰,溶液中的水份逐漸蒸發出來,而溶液濃度不斷增大。
單效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的熱源蒸汽壓力一般為0.098MPa(表壓)。發生器中蒸發出來的冷劑水蒸氣向上經擋液板進入冷凝器,擋液板起汽液分離作用,防止液滴隨蒸汽進入凝凝器。冷凝器的傳熱管內通入冷卻水,所以管外冷劑水蒸氣被冷卻水冷卻,冷凝成水,此即冷劑水。
積聚在冷凝器下部的冷劑水經節流後流入蒸發器內,因為冷凝器中的壓力比蒸發器中的壓力要高。如:當冷凝器溫度為45℃時,冷凝壓力為9580Pa(71.9mmHg);蒸發溫度為5℃時,蒸發壓力872Pa(6.45mmHg)。 U型管是起液封作用的,防止冷凝器中的蒸汽直接進入蒸發器。
冷劑水進入蒸發器後,由於壓力降低首先閃蒸出部分冷劑水蒸氣。因蒸發器為噴淋式熱交換器,噴啉量要比蒸發量大許多倍,故大部分冷劑水是聚集在蒸發器的水盤內的,然後由冷劑水泵升壓後送入蒸發器的噴淋管中,經噴嘴噴淋到管簇外表面上,在吸取了流過管內的冷媒水的熱量後,蒸發成低壓的冷劑水蒸氣。由於蒸發器內壓力較低,故可以得到生產工藝過程或空調系統所需要的低溫冷媒水,達到製冷的目的。例如蒸發器壓力為872Pa時,冷劑水的蒸發溫度為5℃,這時可以得到7℃的冷媒水。
蒸發出來的冷劑蒸汽經擋液板將其夾雜的液滴分離後進入吸收器,被由吸收器泵送來並均勻噴淋在吸收管簇外表的中間溶液所吸收,溶液重新變稀。中間溶液是由來自溶液熱交換器放熱降溫後的濃溶液和吸收器液囊中的稀溶液混合得到的。為保證吸收過程的不斷進行,需將吸收過程所放出的熱量由傳熱管內的冷卻水及時帶走。中間溶液吸收了一定量的水蒸氣後成為稀溶液,聚集在吸收器底部液囊中,再由發生器泵送到發生器,如此循環不已。
由上述循環工作過程可見,吸收式製冷機與壓縮式製冷機在獲取冷量的原理上是相同的,都是利用高壓液體製冷劑經節流閥(或U型管)節流降壓後,在低壓下蒸發來製取冷量,它們都有起同樣作用的冷凝、蒸發和節流裝置。而主要區別在於由低壓冷劑蒸汽如何變成高壓蒸汽所採用的方法不同,壓縮式製冷機是通過原動機驅動壓縮機來實現的,而吸收式製冷機是通過吸收器,溶液泵和發生器等設備來實現的。
從吸收器出來的稀溶液溫度較低,而稀溶液溫度越低,則在發生器中需要更多熱量。自發生器出來的濃溶液溫度較高,而濃溶液溫度越高,在吸收器中則要求更多的冷卻水量。因此設置溶液交換器,由溫度較高的濃溶液加熱溫度較低的稀溶液,這樣既減少了發生器加熱負荷,也減少了吸收器的冷卻負荷,可謂一舉兩得。
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除了上述冷劑水和溴化鋰溶液兩個內部循環外,還有三個系統與外部相聯,這就是:
①熱源系統;
②冷卻水系統;
③冷媒水系統。
熱源蒸汽(或熱水)通入發生器,在管內流過,加熱管外溶液使其沸騰並蒸發出冷劑蒸汽,而熱源蒸汽放出汽化潛熱後凝結成水排出。一般情況下,應將該凝結水回收並送回鍋爐加以利用。
在吸收器中溶液吸收來自蒸發器的低壓冷劑蒸汽,是個放熱過程。為使吸收過程連續進行下去,需不斷加以冷卻。在冷凝器中也需冷卻水,以便將來自發生器的高壓冷劑蒸汽變成冷劑水。冷卻水先流經吸收器後,再流過冷凝器,出冷凝器的冷卻水溫度較高,一般是通入冷卻水塔,降溫後再打入吸收器循環使用。
來自用戶的冷媒水通入蒸發器的管簇內,由於管外冷劑水的蒸發吸熱,使冷媒水降溫。製冷機的工作目的是獲得低溫(如7℃)的冷媒水,冷媒水就是冷量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