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製冷系統中不能有水和空氣
製冷系統不能有水和空氣的原因是1、會由於空氣中含有水分造成冰堵。冰堵不單使製冷效率下降。而且會導致系統停機。壓力不斷降低,還會損壞壓縮機。
2、空氣混入壓縮腔,由於空氣中含有不凝性氣體,如氮氣。這些不凝性氣體會減少製冷劑的循環量,使製冷量降低。
3、並且不凝性氣體會滯留在冷凝器的上部管路內,致使實際冷凝面積減小,冷凝負荷增大,冷凝壓力升高,從而製冷量會降低。而且由於冷凝壓力的升高致使排氣壓力升高,還會減少壓縮機的使用壽命。
希望能夠幫到你。
『貳』 空調製冷劑為什麼要用氟利昂,用水不行嗎為什麼
從自來水龍頭的放出的水感覺不會冷,水不管從多大壓力的管子里放出來總是水,不會變成氣體,因為水要在100度以上才會汽化,可是氟利昂在常溫常壓時是氣體,只有在高壓下才是液體。
當高壓的氟利昂突然變成低壓時,它由液體變為氣體,這時它會大量吸收熱量,製冷設備的工作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而設計的。
它是利用壓縮機把密封在管路中的製冷劑變成高壓的液體,經過一個很小直徑的毛細管或者膨脹閥,後面連接的是很粗的管路,而在粗管路中製冷劑由細管一下子進入粗管,壓力就大大下降,液態轉變成氣態。
這時就會吸收大量的熱量,這時銅管就會冰冷,通過收集鋼管的冷氣就為製冷服務了。
(2)水為什麼不能作為製冷劑擴展閱讀
空調注意事項
1、電源電壓不可波動太大,且空調應專線供電,使用單相三孔插座,另外插頭要插到底。
2、室內機組的外殼要經常清潔處理,一般可用清潔的干布拭擦乾凈或用中性洗滌劑拭擦,絕對不允許用水直接沖洗,如果使用布擦拭時也要在斷電後進行。
3、室內溫度不可調得太低,否則對人體不利,應適當調節設定溫度。
4、若感到室內溫度過高,可適當降低設定溫度。
5、有效使用定時器,可達到既節能又舒適的效果。
6、空調房間內人員不可過多、過擠、否則冷量顯得不足,溫度難以下降。
『叄』 水能做製冷劑嗎為什麼
水可用作工作溫度高於0℃的載冷劑。水的比熱大,對流傳熱性能好,價格低廉,跟密度無關。
製冷劑,又稱冷媒、雪種,是各種熱機中藉以完成能量轉化的媒介物質。這些物質通常以可逆的相變(如氣-液相變)來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製冷機中的雪種等等。一般的蒸汽機在工作時,將蒸汽的熱能釋放出來,轉化為機械能以產生原動力;而製冷機的雪種則用來將低溫處的熱量傳動到高溫處。
傳統工業及生活中較常見的工作介質是部分鹵代烴(尤其是氯氟烴),但由於它們會造成臭氧層空洞而逐漸被淘汰。其他應用較廣的工作介質有氨氣、二氧化硫和非鹵代烴(例如甲烷)。
1805年埃文斯(O.Evans)原創作地提出了在封閉循環中使用揮發性流體的思路,用以將水冷凍成冰。
他描述了這種系統,在真空下將乙醚蒸發,並將蒸汽泵到水冷式換熱器,冷凝後再次使用。1834年帕金斯第一次開發了蒸汽壓縮製冷循環,並且獲得了專利。在他所設計的蒸汽壓縮製冷設備中使用二乙醚(乙基醚)作為製冷劑。
早期的製冷劑,幾乎多數是可燃的或有毒的,或兩者兼而有之,而且有些還有很強的腐蝕和不穩定性,或有些壓力過高,經常發生事故。
十九世紀中葉出現了機械製冷。雅各布.帕金斯(Jacob Perkins)在1834年建造了首台實用機器。它用乙醚作製冷劑,是一種蒸汽壓縮系統。
二氧化碳(CO2) 和氨(NH3)分別在1866年和1873年首次被用作製冷劑。其他化學製品包括化學氰(石油醚和石腦油)、二氧化硫(R-764)和甲醚,曾被作為蒸汽壓縮用製冷劑。其應用限於工業過程。多數食物仍用冬天收集或工業制備的冰塊來保存。
『肆』 水的導熱性與空氣比誰大為什麼用水做製冷劑而不是空氣
用水冷卻的原因是水的比熱比較大,能吸收很多熱量溫度才上升一度,吸收相同的熱量,空氣比水上升的溫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