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空調製冷量是指什麼
空調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
製冷量的大小應以W(瓦)來表示,而市場上常用匹來描述其大小。這兩者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匹的製冷量大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瓦應乘以1.162。也就是說,1匹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162=2324W;再舉個例子,1.5匹的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5×1.162=2486W。
一匹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在2200-2600W之間,國際上的標準是2300W,而我國的標準是2500W。通常情況下,普通家庭的 卧室 每平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 餐廳 每平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
在購買空調時,不僅僅只考慮它們的製冷能力,而更應考慮其能效比。能效比越高,表示空調中蒸發吸收較多的熱量或壓縮機所耗的電較少,也就是說,花越少的電費獲得更清涼的效果。
B. 空調製冷量是什麼空調製冷量和面積之間如何計算
我們都知道空調有不同的規格,買空調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重空調製冷量,這個對於我們購買空調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其實說到空調的製冷量,大家很陌生,不知道製冷量是什麼,所以在購買之前需要了解一下。那麼空調製冷量是什麼?空調製冷量和面積之間如何計算?
我們都知道空調有不同的規格,買空調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重空調的製冷量,這個對於我們購買空調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其實說到空調的製冷量,大家很陌生,不知道製冷量是什麼,所以在購買之前需要了解一下。那麼我就來介紹一下空調製冷量是什麼?空調製冷量和面積之間如何計算?
空調 製冷量是什麼?
1、空調器上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製冷量”,它就是空調器的“大小”,就像電視機講的屏幕尺寸大小一樣,空調器也是有著大小的區別,除了外觀可能有的大小不同以外,實際上唯1重要的“大小”指標,就是指這個“製冷量”。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
2、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3.“匹”用於動力單位時,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稱“馬力”,1Hp(英制匹)=0.7457kW,1Ps(公制匹)=0.735kW。中小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調製冷機組的製冷量常用“冷噸(美國冷噸)”表示。
空調製冷量和面積之間如何計算?
目前市場上有關空調器製冷量的標稱很不統一、規范。嚴格講,空調器輸出製冷量的大小應以W(瓦)來表示,而市場上常用匹來描述空調器製冷量的大小。這二者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匹的製冷量大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瓦應乘以1.162,這樣,1匹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162=2324W。這里的W(瓦)即表示製冷量,而1.5匹的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5×1.162=2486W。
通常情況下,家庭普通房間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飯廳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比如,某家庭客廳使用面積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製冷量160W考慮,則所需空調製冷量為:160W×15=2400W。這樣,就可根據所需2400W的製冷量對應選購具有2500W製冷量的KF-25GW型分體壁掛式空調器。所謂能效比也稱性能系數即一台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與其耗電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調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於3為佳,就屬於節能型空調器。
比如,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是2000W,額定耗電功率為640W,另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為2500W,額定耗電功率為970W。則兩台空調器的能效比值分別為:第1台空調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調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這樣,通過兩台空調器能效比值的比較,可看出,第1台空調器即為節能型空調器。一般是根據經驗選擇,還得與實際情況結合。比如房間的高度(同樣面積,房高,容積就大)、朝向、保溫和密封性能、當地的氣溫條件等。
以上是我介紹的空調製冷量是多少?空調製冷量和面積之間如何計算?對於空調製冷量的問題,我們已經有了一些了解。其實選擇空調的大小是跟我們家裡的面積有很直接的關系,當然不同匹數適合在不同面積的房子,為此我們選擇空調,不能盲目選擇大空調。
C. 什麼是空調機的製冷量和冷負荷
空調的製冷量是指空氣通過蒸發器、表面冷卻塔、噴水室後被降溫所需的冷量;空調的冷負荷是指空調室內為維持一定溫、濕度參數,排除室內外余熱、余濕所需的冷量。是冷庫耗冷量的通稱,又稱耗冷量或需冷量。當工作穩定時,空調的製冷量等於空調的冷負荷加送風管道冷量損失和排風的冷量損失之和。
露點溫度取決於空氣的含濕量,是指在空氣含濕量不變的狀態下,通過冷卻降溫而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溫度。當空氣在露點溫度下,相對濕度達100%,此時干球溫度值、濕球溫度值、飽和溫度值及露點溫度值相同;機器露點溫度是指當空氣通過冷卻器或噴淋室時,其中有一部分直接與管壁或冷卻水接觸而達到飽和,結出露水,另一部分空氣未直接接觸冷源,且相對溫度約在90%~95%的狀態溫度。
D. 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製冷量是指空調等製冷機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
買空調的第一步,並不是選品牌或者選功能,而是要選大小。空調的大小,有一個專門的參數,叫做「製冷量」。指的是這台空調產生冷氣的速度,製冷量越大,空調製冷的速度就越快。
一個16平方米的卧室或客廳,需配多大冷量的空調器?
普通房間冷負荷的推薦值為115-145W/m2,取中間值130 W/m2為計算依據,則冷負荷=130×16=2080W。 由於空調器的實際製冷量比名義值低8%,因此所選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必須大於2080÷0.92=2260W。選用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應該為2300 W左右。
對於空調效果要求較高的房間,冷負荷應取160-180 W/m2。
E. 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空調額定製冷量是指空調在正常製冷工作時所產生的製冷量,其單位為大卡。 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法定計量單位W(瓦)。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空調製冷量的大小應以W(瓦)來表示,而市場上常用匹來描述其大小。這兩者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匹的製冷量大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瓦應乘以1.162。也就是說,1匹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162=2324W;再舉個例子,1.5匹的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5×1.162=2486W。
(5)丙烯製冷機組製冷量是什麼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發布的空調實際製冷標准,國家標准規定空調實際製冷量不應小於額定製冷量的95%,就是說一部空調器的實際有效製冷量不應該比它在產品銘牌上標注數字的95%小,否則就是不合格產品。
空調器的製冷過程,是一個利用壓縮機和管路還有蒸發器冷凝器這樣的換熱器來把室內熱量搬運到室外的過程,簡單理解,就是一個把熱量往室外搬的過程。這個搬運能力對於不同的空調器來說是不一樣的,製冷量大的空調器的「搬運」能力比較強,在同樣的時間內,能夠把更多的熱量搬到室外去。
這種相對製冷量較大的空調器也需要更大功率的電動機和壓縮機才能順利工作。而且,製冷量大的空調器,對於換熱器的換熱能力也是更為講究的,如果換熱能力差的話,也不能保證製冷量。
在空調器工作的房間中,外界因素導致的房間內室溫始終是上升的,當空調器使房間內的溫度越來越低的時候,外界的熱量便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房間,同時由於房間內人員的活動也會散發熱量,這些熱量將導致室內溫度的不斷升高,空調器為了能使房間內的溫度保持在人相對舒適的程度,就要有一個基本的製冷量要求。
就是空調器的製冷量要比在這個房間裡面同樣在單位時間的熱量產生值要大,否則是不能順利調節這個房間的空氣溫度的,換句話說,就是:如果空調器的製冷量小的話,它就會來不及把房間內的熱量排出,當然也不能降低溫度了。
F. 空調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一匹空調製冷量是多少呢
激螞在現代家居生活中,空調是非常常見的一類家用電器。如今,幾乎家家戶戶之中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它們可以在炎熱的夏天起到降溫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達到升溫的目的。相信許多人對製冷量都還不太了解,那麼下面這篇文章我就給大家帶來空調製冷量是什麼意思,感興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一、空調製冷量是什麼意思
空調除了外觀大小不同以外,其重要的指標便是製冷量了。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
二、空調製冷量和面積之間的計算
空調製冷量的大小應以W(瓦)來表示,而市場上常用匹來描述其大小。這兩者之攜拆間的換算關系為:1匹的製冷量大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瓦應乘以1.162。也就是說,1匹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162=2324W;再舉個例子,1.5匹的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5×1.162=2486W。
三、一匹空調製冷量是多少
一匹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在2200-2600W之間,國際上的標準是2300W,而我國的標準是2500W。通常情況下,普通家庭的卧室每平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餐廳每平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
我提明隱埋醒:大家在購買空調時,不僅僅只考慮它們的製冷能力,而更應考慮其能效比。能效比越高,表示空調中蒸發吸收較多的熱量或壓縮機所耗的電較少,也就是說,花越少的電費獲得更清涼的效果。
以上就是關於一匹空調製冷量是多少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G. 製冷量的單位是什麼啊
匹、kW、W。
製冷量是指空調等製冷機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
簡介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2324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選擇製冷量的原則是:空調器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房間的熱負荷應考慮到房間的朝向,牆壁和屋頂的隔熱情況,以及室內熱源包括人員的多少。
H. 哪種物質可作製冷劑
目前使用的製冷劑已達70~80種,並正在不斷發展增多。但用於食品工業和空調製冷的僅十多種。其中被廣泛採用的只有以下幾種: 1.氨(代號:R717) 氨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中壓中溫製冷劑。氨的凝固溫度為-77.7℃,標准蒸發溫度為-33.3℃,在常溫下冷凝壓力一般為1.1~1.3MPa,即使當夏季冷卻水溫高達30℃時也絕不可能超過1.5MPa。氨的單位標准容積製冷量大約為520kcal/m3。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溫下水也不會從氨液中析出而凍結,故系統內不會發生「冰塞」現象。氨對鋼鐵不起腐蝕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後,對銅及銅合金有腐蝕作用,且使蒸發溫度稍許提高。因此,氨製冷裝置中不能使用銅及銅合金材料,並規定氨中含水量不應超過0.2%。 氨的比重和粘度小,放熱系數高,價格便宜,易於獲得。但是,氨有較強的毒性和可燃性。若以容積計,當空氣中氨的含量達到0.5%~0.6%時,人在其中停留半個小時即可中毒,達到11%~13%時即可點燃,達到16%時遇明火就會爆炸。因此,氨製冷機房必須注意通風排氣,並需經常排除系統中的空氣及其它不凝性氣體。 總上所述,氨作為製冷劑的優點是:易於獲得、價格低廉、壓力適中、單位製冷量大、放熱系數高、幾乎不溶解於油、流動阻力小,泄漏時易發現。其缺點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燒和爆炸,對銅及銅合金有腐蝕作用。 2.氟利昂-12(代號:R12) R12為烷烴的鹵代物,學名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為CF2Cl2。它是我國中小型製冷裝置中使用較為廣泛的中壓中溫製冷劑。R12的標准蒸發溫度為-29.8℃,冷凝壓力一般為0.78~0.98MPa,凝固溫度為-155℃,單位容積標准製冷量約為288kcal/m3。 R12是一種無色、透明、沒有氣味,幾乎無毒性、不燃燒、不爆炸,很安全的製冷劑。只有在空氣中容積濃度超過80%時才會使人窒息。但與明火接觸或溫度達400℃以上時,則分解出對人體有害的氣體。 R12能與任意比例的潤滑油互溶且能溶解各種有機物,但其吸水性極弱。因此,在小型氟利昂製冷裝置中不設分油器,而裝設乾燥器。同時規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於0.0025%,系統中不能用一般天然橡膠作密封墊片,而應採用丁腈橡膠或氯乙醇等人造橡膠。否則,會造成密封墊片的膨脹引起製冷劑的泄漏。 3.氟利昂-22(代號:R22) R22也是烷烴的鹵代物,學名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為CHClF2,標准蒸發溫度約為-41℃,凝固溫度約為-160℃,冷凝壓力同氨相似,單位容積標准製冷量約為454kcal/m3。 R22的許多性質與R12相似,但化學穩定性不如R12,毒性也比R12稍大。但是,R22的單位容積製冷量卻比R12大的多,接近於氨。當要求-40~-70℃的低溫時,利用R22比R12適宜,故目前R22被廣泛應用於-40~-60℃的雙級壓縮或空調製冷系統中。 4. R-134a(代號:R134a) 分子式 : CH 2 FCF 3 (四氟乙烷) ,分子量 :102.03 沸點 :-26.26℃ , 凝固點 :-96.6°C ,臨界溫度 :101.1 ℃ ,臨界壓力 :4067kpa 飽和液體密度 :25℃ , 1.207g/cm 3 ,液體比熱 :25℃ , 1.51KJ/(Kg·℃) 溶解度 ( 水中, 25℃ ) :0.15% ,臨界密度 :0.512g/cm3 破壞臭氧潛能值( ODP ) :0 , 全球變暖系數值( GWP ) :0.29 沸點下蒸發潛能 :215 kJ/kg 質量指標 : 純度 ≥ 99.9 % ,水份PPm≤ 0.0010,酸度 PPm≤ 0.00001 ,蒸發殘留物PPm≤ 0.01 R134a作為R12的替代製冷劑,它的許多特性與R12很相像。 R134a的毒性非常低,在空氣中不可燃,安全類別為A1,是很安全的製冷劑。 R134a的化學穩定性很好,然而由於它的溶水性比R22高,所以對製冷系統不利,即使有少量水分存在,在潤滑油等的作用下,將會產生酸、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將對金屬產生腐蝕作用,或產生「鍍銅」作用,所以R134a對系統的乾燥和清潔要求更高。R134a對鋼、鐵、銅、鋁等金屬未發現有相互化學反應的現象,僅對鋅有輕微的作用。 R134a 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替代 CFC-12 的主要製冷工質之一,常用於車用空調,商業和工業用製冷系統,以及作為發泡劑用於硬塑料保溫材料生產,也可以用來配置其他混合致冷劑,如 R 404a 和 R 407c 等。 5. R-404A製冷劑 物化特性:R404A是一種不含氯的非共沸混合製冷劑,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貯存在鋼瓶內是被壓縮的液化氣體。其 ODP 為 0 ,因此R404A是不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環保製冷劑。主要用途:R404A 主要用於替代 R22 和 R502 ,具有清潔、低毒、不燃、製冷效果好等特點,大量用於中低溫冷凍系統。 6. R-410A製冷劑 物化特性:常溫常壓下, R410A 是一種不含氯的氟代烷非共沸混合製冷劑,無色氣體,貯存在鋼瓶內是被壓縮的液化氣體。其 ODP 為 0 ,因此R410A是不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環保製冷劑。 主要用途:R410A 主要用於替代 R22 和 R502 ,具有清潔、低毒、不燃、製冷效果好等特點,大量用於家用空調、小型商用空調、戶式中央空調等。
另外,丙烯也可作為製冷劑,一般在石化方面或MTP/MTO方面會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