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國古代古人憑借籌智慧,發明了多種計時工具,它們的名稱都有那些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准確到刻(15分鍾)。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得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渾天儀」、「水運儀像台」、「燈漏」、「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2. 除了「日晷」、「蠟燭鍾」、「水鍾」另外還有什麼古代計時工具
火計時,燭光計時,沙漏和滴漏
3. 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什麼的儀器
「日晷」指的侍罩是人類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
日晷,本義是指太孝碧陽的影子。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並劃分時刻,通常由晷巧談舉針和晷面組成。利用日晷計時的方法是人類在天文計時領域的重大發明,這項發明被人類沿用達幾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