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第一台冰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是由枯信哈里森於1851年發明的。
1873年,德國化學家、工程師卡爾.馮.林德發明了以氨為製冷劑的冷凍機。林德用一台小蒸汽機驅動壓縮系,使氨受到反復的壓縮和蒸發,產生製冷作用。後來,他將工業用冰箱加以改進。使之小型化,於1879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製冷的家用冰箱。
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誕生在1923年,是由瑞典工程師野敗槐布萊頓(Baltzar von Platen)和孟德斯( Carl Munters)發明的,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台電冰箱。誰會料到,給我們生活帶來巨大改變的冰箱,當初不過是兩個年輕學生的作業而已。
後來他們把專利賣給了美國的一家公司,並在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電冰箱。
以前的冰箱把手是一種門栓式設計,當門栓被鎖緊時,就能緊緊壓住橡膠條墊圈,讓冷空氣完全被封在冰箱中,而暖空氣也進不去,後來美國國會於1956年通過《冰箱安全法案》,冰箱因而全部在內部加裝了開關把手。但不久後,就有聰明人想到要把冰箱門栓換成磁鐵封條,於是現代版的冰箱就出現了。
(1)最早冷凍機以什麼製冷擴展閱讀:
17世紀中期,「冰箱」這個詞才進入了美國語言,在那之前,冰箱只是影響到美國普通市民的飲食。隨著城市的發展,冰的買賣也逐漸發展起來。
它漸漸地被旅館、酒店、醫院以及一些有眼光的城市商人用於肉、魚和黃油的保鮮。內戰(1861-1865)之後,冰被用於冷藏貨車,同時也進入了民用。
到1880年以前, 已經有半數在紐約、費城和頌友巴爾的摩銷售的冰箱, 三分之一在波士頓和芝加哥銷售的冰箱開始進入家庭使用,因為一種新的家庭設備——冰箱——即現代冰箱的前身,被發明了。同類產品還有冰櫃。
⑵ 冰箱的歷史起源
1873年,德國化學家、工程師卡爾.馮.林德發明了以氨為製冷劑的冷凍機。林德用一台小蒸汽機驅動壓縮系,使氨受到反復的壓縮和蒸發,產生製冷作用。林德首先將他的發明用於威斯巴登市的塞杜馬爾釀酒廠,設計製造了一台工業用冰箱。後來,他將工業用冰箱加以改進。使之小型化,於1879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製冷的家用冰箱。這種蒸汽動力的冰箱很快就投入了生產,到1891年時,已在德國和美國售出了12000台。
第一台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電冰箱。最初的電冰箱其電動壓縮機和冷藏箱是分離的,後者通常是放在家庭的地窯或貯藏室內,通過管道與電動壓縮機連接,後來才合二為一。
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冰箱使用的製冷劑大多不安全,如醚、氨、硫酸等,或易燃,或腐蝕性強,或刺激性強等等。後來開始探尋比較安全的製冷劑,結果找到了氟里昂。氟里昂是無毒、無腐蝕、不可燃的氟化合物,很快它就成為各種製冷設備的製冷劑了,一直沿用了50多年。但人們又發現氟里昂對地球大氣的臭氧層有破壞作用。於是人們又開始尋找新的、更好的製冷劑了。
(2)最早冷凍機以什麼製冷擴展閱讀
很多人把冰箱當成了家裡的「食品消毒櫃」,認為貯存在冰箱里的食品就是衛生的。其實,冰箱因長期存放食品又不經常清洗,會滋生出許多細菌。
美國喬治亞大學食品安全中心主任麥克洱·柯南道爾博士建議,冰箱里的食物雖然外表看起來還新鮮,但是實際上已經變質。對於熟肉類食物在冰箱中的儲存時間不應該超過4天。
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溫度是4至8℃,在這種環境下,絕大多數的細菌生長速度會放慢。但有些細菌卻嗜冷,如耶爾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這種溫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長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這類細菌的食品,就會引起腸道疾病。
而冰箱的冷凍箱里,溫度一般在零下18℃左右,在這種溫度下,一般細菌都會被抑制或殺死,所以這裡面存放食品具有更好的保鮮作用。但冷凍並不等於能完全殺菌,仍有些抗凍能力較強的細菌會存活下來。因此,冷凍盡管可以較長期的保存食品,但是食品的微生物並沒有死去,一旦溫度升高以後,它們仍然會繼續生長繁殖。所以冰箱保藏的食品,食用前一定要重新回鍋,否則同樣會引起腸道傳染病,甚至食物中毒。
⑶ 低溫冷凍機三種製冷原理
低溫冷凍機三種製冷原理分別是節流、膨脹、放氣原理。在此基礎上能採用熱力學系統分析方法分析和評價各類低溫製冷、氣體液化與分離系統等的熱力學性能。
⑷ 以氨為製冷劑的冷凍機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
1873年,德國工程師、化學家卡爾•馮•林德發明了以氨為製冷劑的冷凍機。林德採用一個小蒸汽機為動力來源,它驅動壓縮泵,使氨受到反復的壓縮和蒸發,產生製冷作用。林德首先將他的發明用於威斯巴登市塞杜馬爾釀酒廠,設計製造了一台工業用冰箱。後來,他將工業用冰箱加以改造,使之小型化,於1877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製冷的家用冰箱。到1891年時,林德已在德國和美國售出12000台冰箱。
⑸ 冰箱是誰發明的
冰箱的發明來自於一群人的智慧,冰箱的發明可以追溯到:
1、1834年,美國人雅可比·帕金斯發現了某些液體蒸發可以產生冷卻的效應,這一發現為冰箱的發明埋下了伏筆;
2、1862年,印刷工人約翰·哈里森在用醚來清洗金屬印刷鉛字,也注意到了物質的冷卻效應,並將這一發現進行出售,生產並上市了當時的第一批。哈里森還在維多利亞本狄哥一家啤酒廠里設置了第一個製冷車間。在19世紀末,只有專門造了冰庫的富人才能享受到這種好處。絕大多數人奢望的只是一個冷藏櫃。
3、1873年,德國化學家、工程師卡爾·馮·林德發明了以氮為製冷劑的冷凍機。林德首先將他的發明用於釀酒廠,設計製造了一台工業用冰箱。隨後,他將工業用冰箱加以改進,使之小心化。1879年,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製冷的家用冰箱。
4、1920年,紐約布魯克林一家平板印刷廠的一位名叫威利斯·H.卡里爾的工程師,設計出一種能控制溫度和濕度的系統。存放皮毛的窖主和牛奶公司經理根據需要進一步改進了機械冰箱技術。大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一些體積更小的家用冰箱,這是一種噪音大,易泄漏的新發明,實際上它只是在舊式「冰盒」殼內安裝上電機和轉動皮帶,這使它的外貌看起來就像一種試驗品。
1923年,當弗雷基代爾還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分廠的時候,它引進了一種新的機械冰箱組件,並組裝成電冰箱。弗雷基代爾電冰箱的設計是把儲存易腐爛食品的「冰盒」和製冷機械部分裝進一個特製的櫃子。這種裝置安靜、方便,且結構緊湊。
至此,一種新的冰箱式樣隨著到處可見的商標名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