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控車床如何添加潤滑油,顯示警告,由於師傅年假,現在沒有人會弄,求好心人指教
機床潤滑的就加機油就行。在機床的一側有個塑料合打開加滿就行了你的床子報警了吧要不你不會上來
求救
⑵ 數控機床液壓泵不供油或油量不足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確定油泵電機是否在工作,看看轉向是否正確,油箱是否缺油,這是最基本的檢查。後期再考慮其他問題。
⑶ 數控機床油箱的報警原理是什麼
油飄落下
-感應觸點接通
-I/O模塊收到觸點信號轉給PMC的X地址信號
-在PMC梯圖里將該X地址信號處理給A地址報警信號
-使用報警顯示功能模塊使得這個A信號為1時系統屏幕出現報警
-在PMC里給該報警編寫報警號和報警信息
-油飄落下時這個報警就顯示在屏幕上,並有比如YOU XIANG BAO JING之類的報警信息了(用拼音編是機床廠沒選中文顯示功能)
不知可否解答LZ疑問
⑷ 數控機床液壓系統常見故障形式有哪些
液壓系統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
液壓系統大部分故障並不是突然發生的,一般總有一些預兆。如雜訊、振動、沖擊、爬行、污染、氣穴和泄漏等。如及時發現並加以適當控制與排除,系統故障就可以消除或相對減少。 一、 振動和雜訊
(一) 液壓元件的合理選擇
(二) 液壓泵吸油管路的氣穴現象 排除方法:(1)增加吸油管道直徑,減少或避免吸油管路的彎曲,以降低吸油速度,減少管路阻力損失。
(2)選用適當地吸油過濾器,並且要經常檢查清洗,避免堵塞。 (3)液壓泵的吸入高度要盡量小。自吸性能差的液壓泵應由低壓輔助泵供油。。
(4)避免油粘度過高而產生吸油不足現象。 (5)使用正確的配管方法。 (三)液壓泵的吸空現象
液壓泵吸空主要是指泵吸進的油中混入空氣,這種現象不僅容易引起氣蝕,增加雜訊,而且還影響液壓泵的容積效率,使工作油液變質,所以是液壓系統不允許存在的現象。
主要原因:油箱設計和油管安排不合理,油箱中的油液不足:吸油管浸入油箱太淺:液壓泵吸油位置太高:油液粘度太大:液壓泵的吸油口通流面積過小,造成吸油不暢:濾油器表面被污物阻塞:管道泄漏或回油管沒有浸入油箱而造成大量空氣進入油液中。 排除方法:(1)液壓泵吸油管路聯接處嚴格密封,防止進入空氣。 (2)合理設計油箱,回油管要以45度的斜切口面朝箱壁並靠近箱壁插入油中。流速不應應太高,防止回油沖入油箱時攪動液面而混入空氣。油箱中要設置隔板。使油中氣泡上浮後不會進入吸油管附近。 (3)油箱中油液要加到油標線所示的高度吸油管一定要浸入油箱的2/3深度處,液壓泵的吸油口至液面的距離盡可能短,以減少吸油阻力。若油液粘度太高要更換低的油液。濾油器堵塞要及時清除污物。這樣就能有效的防止過量的空氣浸入。
(4)採用消泡性好的工作油液,或在油內加入消泡劑。 (四)、液壓泵的雜訊與控制 從液壓泵的結構設計上下功夫。 (五)、排油管路和機械系統的振動 避免措施:(1)用軟管連接泵與閥、管路。 (2)配置排油管時防止共振與駐波現象發生。 (3)配管的支撐應設在堅固定台架上;
(六)、流體雜訊(壓力脈動)控制措施: (1) 安裝減震軟管
(2) 在管路中設置蓄能器。
(3) 在管路上安裝消聲器或串聯濾聲器 。因體積大、費用高而應用較少。
二、液壓沖擊
(一)液流換向時產生的沖擊
排除方法:改進換向閥閥芯進回油控制邊的結構。 (二)節流緩沖裝置失靈引起的液壓沖擊 (1) 液壓缸端部緩沖。 (2) 節流緩沖裝置
排除方法:將換向閥上的節流閥調節手輪順時針旋進,適當增加緩沖阻尼,如不起作用檢查單向閥是否內泄。 (3) 電磁換向閥動作快,容易產生換向液壓沖擊。 (4) 立式液壓缸兩端沒有緩沖裝置。在液壓系統中設置背壓閥或在設備上設置平衡錘。 (5) 在液壓缸兩端均設有緩沖裝置,使液壓缸運動到末端時能平滑停止,但當活塞中途停止或反向運動時產生沖擊。
排除方法:在液壓缸進出油口處設置反應快、靈敏度高的小型溢流閥或順序閥,以消除沖擊。此溢流閥壓力的調定值應比系統壓力高5-10%,以保證系統工作。 (6) 安裝蓄能器來消除液壓沖擊,蓄能器應盡可能近的安裝在發生沖擊的地方。 (7) 盡可能的縮短管路長度,減少管路彎曲,在適當地部位接入軟管,對減小沖擊和振動也有良好的效果。 (8) 壓力閥調整不當,或發生故障:油溫過高,泄漏增加,節流和阻尼減弱:系統中混入大量空氣等,都易發生沖擊。 三、 氣穴和氣蝕
前面已提及氣穴和氣蝕。
1、定義:油液在液壓系統中流動,流速高的區域壓力低。當壓力低於工作溫度下的空氣分離壓時,溶於油液中的空氣就將大量分離出來,形成氣泡:另一種情況,如果液體內部壓力低於工作溫度下油液的飽和蒸汽壓時,油液迅速汽化,加速形成氣泡。這些氣泡混雜在液體中產生氣穴,使原來充滿在管道中或元件中的油液成為不連續狀態,這種現象稱為氣穴現象。
當氣泡隨著油液流入高壓區時,便突然收縮,而原來所佔據的空間形成真空。四周液體質點以極大的速度沖向真空區域,在高壓下氣泡破裂,產生局部壓力沖擊,將質點的動能突然轉換成動能,局部高壓區域溫度可高達1000度,管壁或元件表面上,因長期承受液壓沖擊和高壓作用,逐漸腐蝕,表面剝落行成小坑,呈蜂窩狀,這種現象稱為氣蝕。
2、判斷和排除方法
(1) 氣穴和氣蝕的檢測與判斷。
A在液壓泵進出口處設置一個壓力表。 B聽液壓泵運轉聲音是否有嘯叫聲
C看現象:執行元件動作減慢、系統運行變遲鈍。
(2)使系統油壓高於空氣分離壓。當油溫較高、空氣溶解量大時,空氣分離壓也高。當礦物油含氣量10%、油溫50度時,空氣分離壓約為40kpa。
(3)防止小孔或錐閥等節流部位產生氣穴,節流口前後壓力之比應小於3.5。 (4) 液壓泵的吸油管內徑要足夠大,並避免狹窄通道或急劇拐彎。 (5) 盡可能減少油液中空氣的含量,避免壓力油與空氣直接接觸而增加空氣溶解量 四、 爬行 (一) 驅動剛性差引起的「爬行」。空氣進入油液中後,一部分溶於壓力油中,其餘部分就形成氣泡浮游於壓力油中。因為空氣有壓縮性,使液壓油產生明顯的彈性。 (1) 液壓系統中有空氣存在,使傳動系統產生種種故障: A使運動部件產生爬行,破壞液壓系統的工作平穩性。 B使工作機構產生振動和雜訊
C由於振動,管接頭容易松動,甚至油管斷裂,造成泄漏。
D油箱中出現大量氣泡,使油液容易氧化變質,縮短油液的使用壽命。 E影響運動部件的換向精度。
F由於空氣存在於油液中,使工作壓力不穩定。 (2) 空氣混入液壓系統中的原因; a油管連接接頭密封不嚴
b油箱中吸油管與回油管距離太近,回油飛濺攪起泡沫,使液壓泵吸油管吸入空氣。
C油箱中油液不足或吸油管插入深度不夠,造成液壓泵吸入時混入空氣。
D液壓缸兩端密封不良,造成泄漏。
E回油路上沒有背壓閥,使管中進入空氣。
F液壓泵吸油管處濾網被堵,在吸油管局部形成真空。
G液壓系統局部壓力低於空氣的分離壓,使溶於油液中的空氣分離出
⑸ 數控機床維修中幾種故障的簡易判斷處理方法
1、 數控機床機械結構故障診斷與維修
進給運動系統(滾珠絲杠螺母副)的故障通常由滾珠絲杠副潤滑不良和滾珠絲杠副雜訊組成。檢查滾珠絲杠副的潤滑不良要看分油器是否分油?油管是否油堵塞?。檢查滾珠絲杠副雜訊通常要檢查滾珠絲杠潤滑是否良好?滾珠是否油破損?伺服電機與絲杠(或通過伺服電機的減速機與絲杠)的聯軸器是否連接松動?
2、液壓與氣動系統故障
如果液壓泵有異常雜訊或壓力下降,需要檢查:是否油量不足,濾油器露出油麵?吸油管是否吸入空氣?回油管是否高出油麵,空氣進入油池?濾油器是否堵塞?是否液壓泵轉速過高或液壓泵裝反?液壓泵與電動機聯接是否同軸度差?軸承和軸是否損壞?泵與其它機械是否產生了共振?
如果液壓泵發熱、油溫過高,按下列項次進行檢查:液壓泵工作壓力是否超載?油箱油量是否不足?壓力是否過高?
3、數控機床出現伺服超差
該故障在不同的數控系統中報警內容不一樣,但意思一樣,即機床的實際進給值與指令值之差超過限定的允許值。在西門子840D數控系統等中,往往報警:輪廓誤差出借。在西班牙FAGOR系統中,會報警:跟隨誤差出界。出現這類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直線軸的滾珠絲杠背冒松動;直線軸的導軌潤滑不良,阻力加大;控制該直線軸的數控系統的比例或積分時間參數調整不到位;電動機軸與傳動機械間是否配合良好,是否有松動或間隙存在。
4、 不用手持單元時,機床的直線軸偷偷移動
遇到這類故障,一般是手持單元的0V線虛接所致
5、 電櫃內的數控系統出現異常報警
遇到這類故障,首先要檢查系統內的粉塵是否大?如果粉塵大,馬上停電後進行保潔後,再觀察。很多情況下故障會消失。粉塵是數控系統的大敵,粉塵會縮短系統50%以上的壽命。
6、 飛車現象
一般出現飛車現象,需要檢查如下的內容:1)
位置感測器或速度感測器的信號反相,或者是電樞線接反了,即整個系統不是負反饋而變成正反饋了 2)
速度指令給的不正確 3) 位置感測器或速度感測器的反饋信號沒有接或者是有接線斷開 4)
CNC控制系統或伺服控制板有故障電源板有故障而引起的邏輯混亂。
7、零件加工表面粗糙
檢查切削條件是否合理,刀尖是否損壞?檢查機械傳動是否間隙過大?檢查機床的振動狀況如機床水平狀態、地基、主軸旋轉時有否振動?
如果是磨床磨削的工件表面有橫振紋,一般首先檢查砂輪主軸的徑向跳動是否超出了技術要求的數值?如果是磨床磨削的工件表面有螺旋紋,則要從主軸轉速是否平穩、進給軸是否爬行、支撐工件的頂尖裝夾是否良好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