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製冷片的電流和電壓
你好:
——★1、半導體製冷片,是利用半導體 PN 結的 帕爾貼 效應來製冷的:當半導體製冷片接通電源後,製冷片 PN 結的兩面,就會產生溫差的,最高溫差,可達到 60 ℃。
——★2、半導體製冷片的額定電壓,一般為 12V ,也有少量額定電壓 6V 、和 3V 的;工作電流有 3A 、5A 、8A 等幾個檔次。
B. 製冷片型號有什麼區別
製冷片型號的區別是,同樣尺寸同樣產冷功率下,TES的元件數量要比TEC多。
製冷片的內部是N型和P型半導體的串聯然後再並聯,故在前面的條件下,TES的電壓比TEC大,TEC的電流比TES小。
製冷片也叫熱電製冷片是一種熱泵,它的優點是沒有滑動部件,應用在一些空間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無製冷劑污染的場合。
利用半導體材料的Peltier效應,當直流電通過兩種不同半導體材料串聯成的電偶時,在電偶的兩端即可分別吸收熱量和放出熱量,可以實現製冷的目的,它是一種產生負熱阻的製冷技術,其特點是無運動部件,可靠性也比較高。
製冷片是由半導體所組成的一種冷卻裝置,於1960年左右才出現,然而其理論基礎Peltiereffect可追溯到19世紀。
同時也是兼職研究這現象的物理學家才發現背後真正的原因,這個現象直到近代隨著半導體的發展才有了實際的應用,也就是致冷器的發明注意,這時叫致冷器,還不叫半導體致冷器。
由許多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之顆粒互相排列而成,而NP之間以一般的導體相連接而成一完整線路,通常是銅鋁或其他金屬導體,最後由兩片陶瓷片像夾心餅干一樣夾起來,陶瓷片必須絕緣且導熱良好。
C. 電學,關於製冷片電源選用的問題
是這樣的,製冷片在不同電壓下的額定電流也不一樣,額定功率也不一樣,只是有一個范圍。
12v時額定電流為4.7A,意思是只要電源不超過12V,電流就不會超過4.7A。此時額定功率則為12*4.7=52.4W
那麼如果你用12V4A的電源,電源能提供的功率只有48W,不足以提供52.4W的功率,雖然製冷片仍可正常工作,但最終將會燒毀電源(或大大縮減電源壽命)。
用電流6A或18A的12V電源,電源功率比製冷片大,就不會損壞電源。
要注意的是,如果用15V的電源,那麼製冷片的功率就是15.0*6.3=94.5W,同樣需要大於這個功率的電源。(功率即電流乘以電壓)
D. 關於半導體製冷片的電壓問題
12V,最大電流只有2A,要是電源有過流保護就會保護了,不再輸出電流.
如果沒有保護,可能會燒壞保險絲或者電源.
如果是線性電源,內阻大,允許短路使用,就是說短路電流也是2A.那接上以後工況是這樣來的,製冷片的電流是2A,製冷片電壓降低到4.8V左右,應該不能正常工作,因為製冷片內部可能是級連的,達不到工作電壓就不能正常工作.
所以不要接這個電源.一定要用足夠容量的電源.
額定電流就是在額定電壓下通過的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