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超聲波是誰發明的
自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在物理學上發現了壓電效應與反壓電效應之後,人們解決了利用電子學技術產生超聲波的辦法,從此迅速揭開了發展與推廣超聲技術的歷史篇章。
1922年,德國出現了首例超聲波治療的發明專利;
1939年發表了有關超聲波治療取得臨床效果的文獻報道。
20世紀40年代末期超聲治療在歐美興起,直到1949年召開的第一次國際醫學超聲波學術會議上,才有了超聲治療方面的論文交流,為超聲治療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第二屆國際超聲醫學學術會議上已有許多論文發表,超聲治療進入了實用成熟階段。念配橡
聲波是物體機械振動狀態(或能量)的傳播形式。超聲波是指振動頻率大於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動次數(頻率)甚高,超出了人耳聽覺的一般上限(20000Hz),人們將這種聽不見的聲波叫做超聲波。由於其頻率高,因而具有許多特點:首先是能量集中,其波長比一般聲波短得多,因而可以用來切削、焊接、鑽孔等。再者由於它頻率高,波長短,衍射不嚴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工業與醫學上常用超聲波進行超聲探測。超聲和可聞聲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一種機械振動模式,通常以縱波的方式在彈性介質內會傳播,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其不同點是超聲波頻率高,波長短,在一定距離內沿直線傳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1MHz=10^6Hz,即每秒振賣清動100萬次,可聞仔旁聲的頻率在20~20000Hz之間)。
㈡ 超聲波壓花機的簡介
工作原理:超聲波花邊機寬頻率跟蹤技術:超聲波發生器的輸出頻率與換能器頻率不匹配時,不僅影響實驗效果,當偏差較大時甚至會損壞設備。
㈢ 想開一家小的無紡布袋製作廠,需要哪些設備啊
無紡布袋的生產需要一套設備來完成這個流程,分為全自動機流程和半自動機流程。
半自動機流程需要:無紡布分條機,用於對無紡布進行分條;無紡布裁片機,用於對將分條分好無紡布進行裁片;印刷機,用於無紡布袋的圖案印刷。
無紡布壓花縫合機,也叫超聲波花邊縫合機,用於無紡布袋的縫合壓邊及壓花,還用於手挽袋的製作;手挽袋剪切機,用於手挽袋的剪切;手挽袋焊接機,用於將手挽袋焊接在無紡布袋袋體上。
全自動機流程需要:全自動無紡布袋機和印刷機,就可以完成無紡布袋的印刷,人工少,效果高,但是能做的袋子種類很少,只有平面袋,折邊袋,折底袋。
無紡布袋的主要材料是無紡布。無紡布是一種非織造布,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纖維或長絲通過各種纖網成形方法和固結技術形成的具有柔軟、透氣和平面結構的新型纖維製品。
無紡布袋一般是採用絲網印刷工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絲印」,這一直也是很多廠家比較常用的印刷工藝。一般都人工印,因該印刷有異味,色澤不飽滿容易脫落,所以涌現出許多新的無紡布印刷方式。
無紡布袋,俗稱不織布袋,是新一代環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氣、柔韌、質輕、不助燃、容易分解、無毒無刺激性、色彩豐富、價格低廉、可循環使用等特點。該材料置於室外90天可自然分解,置於室內使用壽命長達5年, 燃燒時無毒、無味、且無任何遺留物質,不污染環境,被國際公認為是保護地球生態的環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