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超聲波有什麼作用啊
超聲波一般是指醫學上超聲波治療,它的作用和功效主要有以下幾種:
1、機械作用:可以促使局部和軟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促進局部的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環、改善細胞缺血缺氧狀態,改善組織營養、改變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機能等;
2、溫熱效應:利用軟組織對超聲波能量的吸收產生熱量的原理,來改善不同區域的軟組織,特別是骨骼、脂肪以及肌肉對能量的吸收;可增加血液循環,加速代謝,改善局部組織營養,增強酶活力。一般情況下,超聲波的熱作用以骨和結締組織為顯著,脂肪與血液為最少;
3、彌散作用:超聲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對鉀,鈣離子的通透性發生較強的改變。從而增強生物膜彌散過程,促進物質交換,改善組織營養。
❷ 超聲波會對人體有害嗎
超聲波對人體無害。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超聲科副主任醫師張海春介紹說,超聲波是一種高頻率的聲波,它沒有放射性,對人體安全、無害,應用於全身各器官系統以及用於產檢,對孕婦和胎兒也是非常安全的。
在檢查時,醫生會為患者塗上一層黏黏的東西,這種液體叫做耦合劑,目的是使探頭與皮膚之間更好地接觸,有利於聲波的傳導並提高成像質量。耦合劑對人體無毒、無害,檢查後擦凈或用溫水清洗就可以了,不用擔心。
(2)超聲波對什麼擴展閱讀:
大多數現代超聲儀並不使用多普勒效應來測定流速,而是依賴脈沖多普勒技術。機器發出超聲波脈沖,然後再切換至接收模式。這樣,接收到的反射脈沖並沒有頻率漂移,聲學效應也不連續。但是,經過多次測量,這些序貫的測量的相變可以用來得到頻率漂移。
為了從發射信號和接收信號得到相變漂移信息,通常使用2種演算法中的一種:自相關技術或者相關性技術。更舊的機器,採用連續多普勒技術,按上述方式顯示多普勒效應。為了做到這點,機器的發射和接收換能器必須是分立的。
❸ 超聲波對我們有什麼用 處
超聲治療學是超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超聲治療時將超聲波能量作用於人體病變部位,以達到治療疾患和促進機體康復的目的。
在全球,超聲波廣泛運用於診斷學、治療學、工程學、生物學等領域。賽福瑞家用超聲治療機屬於超聲波治療學的運用范疇。
(一)工程學方面的應用:水下定位與通訊、地下資源勘查等
(二)生物學方面的應用:剪切大分子、生物工程及處理種子等
(三)診斷學方面的應用:A型、B型、M型、D型、雙功及彩超等
(四)治療學方面的應用:理療、治癌、外科、體外碎石、牙科等
超聲波的特點:
1、超聲波在傳播時,方向性強,能量易於集中。
2、超聲波能在各種不同媒質中傳播,且可傳播足夠遠的距離。
3、超聲與傳聲媒質的相互作用適中,易於攜帶有關傳聲媒質狀態的信息(診斷或對傳聲媒質產生效應。(治療)
超聲波是一種波動形式,它可以作為探測與負載信息的載體或媒介(如B超等用作診斷);超聲波同時又是一種能量形式,當其強度超過一定值時,它就可以通過與傳播超聲波的媒質的相互作用,去影響,改變以致破壞後者的狀態,性質及結構(用作治療)。
❹ 超聲波有什麼用處
將超聲波作用於人體,通過神經體液途徑影響身體某一階段或全身,使人體組織產生機械作用、熱作用和空化作用,導致人體局部組織血流加速,血液循環改善,血管壁蠕動增加,細胞膜通透性加強,離子重新分布,新陳代謝旺盛,組織中氫離子濃度減低,PH值增加,酶活性增強,組織再生修復能力加強,肌肉放鬆,肌張力下降,疼痛減輕或緩解,從而達到治療的作用。
❺ 超聲波對人體的影響
超聲波和次聲波都是人耳聽不到的但你的神經會感受到的,長期對人體都有害,短期無害。例如在金屬焊接超聲波探傷時工作人員要穿防護服,其他人員必須在方圓40米之外
超聲波及次聲波會引起人體某些地方的共振,所以長時間會影響身體器官.
聲波是超聲傳導,不存在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是一種聲波傳導,這種聲波對人體組織沒有什麼傷害。但如果聲波密集在某一固定地方,又聚集很長的時間的話,就會有熱效應,這種熱效應達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對人體組織產生不良的影響,影響細胞內的物質。
❻ 超聲波對人體有損害嗎
超聲波對人體無害,次聲波對人體有害。次聲波會引起人體內臟的共振。
對於高頻超聲,這個標准會適當放寬,而如果人和聲源之前有液體耦合的話,則必須調整30Bd。如果你指的是醫用超聲波檢查設備,目前並沒有具體例證證明有害。超聲波對身體會產生能量,使身體組織發熱。但是醫用超聲波設備都對輸出能量有控制。
❼ 超聲波和次聲波對人的好處和害處
一、超聲波
1、好處:超聲波的機械作用可軟化組織,增強滲透,提高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刺激神經系統和細胞功能。可使組織PH值向鹼性方面發展。緩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聲可影響血流量,產生致炎症作用,抑制並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細胞移動,促進血管生成。
2、壞處:脈沖超聲波在含有微米級小氣泡的液體中傳播時,可導致氣泡收縮、膨脹以至猛烈爆炸,這種現象稱為「空化現象」,靠近爆炸氣泡附近的細胞會受到損傷。
二、次聲波
1、好處:次聲波有助於消除硬膜外麻醉患者的緊張情緒;次聲波振動使神經元膜的電學特性發生改變,接著引起神經循環迴路神經沖動傳遞次數發生改變,進而改變了從丘腦到大腦皮層循環迴路神經活動的頻率,可產生催眠作用。
2、壞處:當次聲波與人的某個器官的固有頻率相同時,會引起共振。如1-3Hz次聲波可以使人產生恐懼心理。次聲波的頻率與人腦的固有頻率(8-12Hz)接近時,會引起共振,刺激人的大腦,對人的心理及意識產生一定的影響,輕者感覺不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思路不暢。
(7)超聲波對什麼擴展閱讀:
超聲波的用途:
1、超聲波全息圖像:在醫療領域,超聲波常常用來透視人體,並形成二維圖像。如今這項技術正在得到進一步改善,二維圖像將變成三維全息圖像。
2、「復明」眼鏡:超聲波另一個巨大用途,就是能讓盲人「復明」。這借鑒了蝙蝠回聲定位的原理。蝙蝠飛行時,不是靠視覺探路來捕捉獵物,相反它靠的是耳朵。
3、牽引光束
能量強大的超聲波,照射物體能使之離地懸浮。實驗證明,只要有足夠的能量,靠超聲波托舉物體騰空並向不同方向移動,是完全可能的。這與許多科幻電影里出現的牽引光束非常類似。
4、高效鑽頭:超聲波還可以用在地質勘探上。高功率的超聲波振動具有強大能量,可以有效地壓縮、擠壓物質。在地質勘探上,它可以當「鑽頭」用,就像真實鑽頭一樣,在地下擠壓出一條通道。
❽ 超聲波對液體有什麼影響
長期受20000 赫茲以上的聲音的影響,會引起人體組織輕微發熱。當頻率高到超聲波或更高時,發熱會越來越厲害。
大功率的高強度的超聲波持續作用於人體組織是有害的。小功率超聲波在間歇式的作用於人體組織是非常有益的。
❾ 超聲波療法的對機體組織器官的作用
小劑量超聲波能使神經興奮性降低,傳導速度減慢,因而對周圍神經疾病,如神經炎、神經痛,具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大劑量超聲波作用於末梢神經可引起血管麻痹、組織細胞缺氧、繼而壞死。
中樞神經對超波顯示較高的敏感性,有人指出,即使是用0.1W/cm2的強度直接作用腦組織,也可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國外有些人指出「超聲波禁用於腦部」。但近年來國內不少單位通過實驗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使用強度為1.5W/cm2以下(常用0.6~1.2W/cm2)的脈沖式超聲波移動法作用於頭部,對腦實質無損害(由於大部分超聲波能量被頭皮及顱骨吸收和反射,只有2.5-20%透入顱內),並用於治療腦血管意外偏癱及其它某些神經系統疾病有一定療效。 房室束對超聲波的作用很敏感。超聲波主要影響心臟活動能力及其節律。大劑量超聲波可使心律減慢,誘發心絞痛,嚴重時發生心律紊亂,最後導致心跳停止;小劑量超聲波使心臟毛細血管充血,對冠心病患者有擴張動脈管腔及解除血管痙攣的作用,故用1W/cm2以下脈沖式超聲波作用心臟,對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患者有一定療效。
治療劑量超聲對血管無損害作用,通常可見血管擴張,血循環加速。低強度超聲作用下,血管器擴張;在較大劑量作用下,可引起血管收縮。更大劑量的超聲可使血管運動神經麻痹,從而造成血液流動停止。用大劑量超聲時可直接引起血管內皮腫脹,血循環障礙。 1.超聲治療機
(1)主要結構原理:由高頻振盪器和輸出聲頭兩部分組成。
(2)輸出形式
連續超聲波:是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聲頭連續不斷地輻射出聲能作用於機體。它作用均勻,產熱效應較大。
脈沖超聲波:是在治療過程中間斷地輻射出聲能作用於機體,它的熱效應較小。
2.輔助設備是為特殊治療需要或便於操作面准備的附件。如水枕、水袋、水槽、水漏斗等。
3. 接觸劑要選擇其聲阻接近於人體組織者,以減少其與皮膚界面間的反射消耗。常用有煮沸過的水,液體石臘,凡士林油等。 1.直接接觸法將超聲波頭直接和治療部位的皮膚接觸進行治療。此時在皮膚和聲頭之間應加接觸劑,如石臘油,凡士林等。
(1)移動法該法最常用。治療時聲頭輕壓皮膚,在治療部位作緩慢移動,移動速度以每秒1-2厘米為宜。常用強度0.5-1.5W/cm2。
(2)固定法將超聲波聲頭以適當壓力固定在治療部位。此法易產生過熱而發生「骨膜疼痛反應」。故治療劑量宜小,常用強度為0.2-0.5W/cm2,時間3-5分鍾。
2.間接接觸法
(1)水下法治療時將超聲波聲頭和治療肢體一起浸入36-38℃溫開水中,聲頭與皮膚距離1-5厘米,劑量要比直接接觸法稍大。
此法常用於不規則的體表,局部痛覺敏感的部位或聲頭不便直接接觸的部位如手指、足趾、踝、肘、潰瘍等。
(2)輔助器治療法常用有水漏鬥法,水枕或水袋法。後者是用薄橡皮膜製成袋,灌滿煮沸過的溫水,然後再塗接觸劑進行治療,用於面部、頸部、關節、前列腺、牙齒、眼等不平之處。
(3)聚集照射法利用凹面鏡和聲透鏡將超聲波高度集中在某一部位而獲得大能量超聲波的作用,以做特殊治療。如治療腫瘤時用。 1.治療強度以0.4-1.5W/cm2為宜,水下法、水枕法時強度可稍大,實際使用時可參閱表7.2,臨床多採用低、中等強度。
表7.2 超聲強度等級表
治療方法
固定法
移動法
強度等級
低
中
高
代
中
高
連續式
W/cm2
0.1-0.2
0.3-0.4
0.5-0.6
0.6-0.8
1-1.2
1.2 -2
脈沖式
W/cm2
0.3-0.4
0.5-0.7
0.8-1.0
1.0-1.5
1.5-2
2-2.5
2.治療時間一般固定法3-5分鍾,移動法為5-10分鍾,大面積移動可適當延長至10-20分鍾。
3.療程一般治療次數6-8次,慢性病10-15次或更多。每日或隔日一次。療程間隔1-2周。
❿ 超聲波對人身體有哪些傷害
超聲波在生物體內傳播時,通過組織間的相互作用,導致生物體機能和結構變化,稱為超聲波的生物效應,產生生物效應的機制是熱效應和空化效應。
所謂的熱效應是指超聲波傳播過程中,部分能量被生物組織吸收轉變為熱能,使組織溫度增高;空化效應是指超聲波傳播過程中與組織中的氣核或微氣泡相互作用,使其突然爆破,產生巨大的瞬間壓力,使組織內部結構改變
低劑量超聲是潛在的致癌與致畸形因素,而且不同頻率、不同聲強對不同個體有一定危害。因為超聲波對固體和液體都有很強的穿透本領,能量較大時可以使物質微粒作高頻振動,部分能量還可以轉變為熱能,使局部溫度升高。高強度的脈沖超聲波在含有微米級小氣泡的液體中傳播時,可導致氣泡收縮、膨脹以至猛烈爆炸,這種現象稱為「空化現象」。不久前美國著名超生物物理專家卡斯坦森指出,某些臨床使用的超聲圖像診斷儀的最大輸出強度已達1千瓦/平方厘米,這個強度足以使生物體產生瞬態空化現象。對生物體來說,瞬態空化作用時,靠近爆炸氣泡附近的細胞會受到損傷,一般說來,在人體內大多數器官和生物流體中,損傷少量細胞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