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央空調製冷量每平方米最少要達到多少w
家庭中央空調製冷量計算方法:
通常情況下,普通房間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飯廳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超市、飯店中央空調每平米所需要的製冷量為200-300W。
如普通房間取中間值130 W/m2為計算依據,則製冷量=130×16=2080W。
由於家庭中央空調實際製冷量比名義值低8%,因此所選空調的名義製冷量必須大於2080÷0.92=2260W,則選用空調的名義製冷量應該為2300W左右。如果對於空調效果要求較高的房間,製冷量應取160-180 W/㎡。
(1)一平方的空調製冷量是多少擴展閱讀:
中央空調的匹數的計算方法:
中央空調匹數是按照空調名義製冷量每2500W為1匹來計算的。
中小型中央空調大多以匹為單位,比如120的空調是5匹的,160的水冷櫃機是64匹等等。大型的中央空調是用美國冷噸來度量的,比如350的風冷螺桿的製冷量是350冷噸等等。
不管是「匹」還是「冷噸」,都是行業內對空調產品習慣上給定的製冷量衡量單位,並不是法定單位。從目前的國家標准規定來看,製冷量的法定單位是「W」或者「kW」。匹和冷噸只適用於人們日常對空調製冷能力大小的描述和部分商業活動當中,所有正式的、具有一定的證明效力的書面文件上面,比如說明書、國家標准、空調產品銘牌、標書、合同等上面都是用法定單位的。
㈡ 空調每平米耗電量和製冷量
1匹空調的製冷量相當於2500W的製冷量。小1匹一般為2200W,大1匹一般為2800W。 空調耗電量怎麼計算 正常情況下(外界溫度不是太低)空調功率2200應該是一匹的,也就是735w,每小時0,735度電,但是到了外界溫度很低時,空調室外機會結霜是空調外機熱交換能力下降,這時空調COP(能效比)值下降,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空調應該有電輔熱功能,這時他會啟動電輔熱 ,也就是用電熱絲來加熱,來減輕空調外機的壓力,使其不結霜保持換熱效率,但這是空調的能耗就分成了兩部.
㈢ 一平方米需要多少製冷量
一般家用可按房間面積大小及密封保溫條件、樓層、朝向、高度等因素確定空調的大小,製冷按每平方米配製冷量130-180W計算,制熱按150-200W計算即可,製冷量2500W為一匹。
一匹的空調適合12平米左右的房間使用,如果是辦公室或公共常識,應適當加大空調的製冷量,一般辦公室按每平方米配製冷量250-300W,公共場所按300-400W計算。
如果是家用空調可以按照房間的面積以及樓高、朝向、房屋樓層、保溫性等因素來選擇空調,一般製冷量按照每平米130-180w來計算。制熱大概要比製冷多10%,每平米需要的製冷量為150-200w最佳。
公共場所所需製冷量計算:公共場所和家用所需的空調製冷量是不一樣的。對於公共場所需要的製冷量比較多,因為人群比較集中,保溫性也不是很好,所以需要比較大量的製冷量,一般辦公室按照每平米205-300w的製冷量來選擇,其他公共場所比如超市、店鋪等公共場所就需要300-400w每平米的製冷量。
在選擇空調製冷功率時最好在按照實際算出來的製冷量上在加上0.5匹到1匹左右最好,這樣可以保證空調不會負載工作。
拓展資料:
製冷量單位是精確到W的,並不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匹」,匹的說法太籠統,不嚴謹,製冷量自己完全可以計算出來,不必要參考售貨員說的或者廠家給出的,因為具體的情況都不一樣,一刀切的說法本身就不嚴謹。
在計算前,要明確一點的是:每台空調只能調節一間房間的溫度,別指望用一台空調調節所有房間的溫度,即不能通過打開一間房門去給另一間房間製冷或制熱,因為空調是通過空氣循環進行溫度調節的,而空調出風口就那麼點,把空調累吐血也不會也不能調節整個房間的溫度的。
製冷量具體計算辦法:不頂層、不西曬的房間,每平米需要150W的製冷量,有其中一條的話,每平米至少需要200W的製冷量,既頂層又西曬,則每平米最少需要 250W的製冷量。計算出來的製冷量再加上10%的富裕量就是最小製冷量了,只能選擇比它大的,否則,不但不能順利調節溫度,還會有損空調。
㈣ 空調製冷量怎麼計算
很多朋友在購置 空調 的時候,僅僅從外觀和品牌方面入手,其實空調的製冷量與後期的使用效果息息相關,如果選擇功率太大的產品,會導致能源浪費,那麼空調製冷量怎麼計算呢?我們馬上來看看吧。
一、空調製冷量怎麼計算
空調製冷量的大小用W(瓦)來表示,1匹空調製冷量為2000大卡 左右 ,換算成國際單位瓦乘1.162,因此1匹製冷量的公式為2000大卡×1.162=2324W。這里的W(瓦)代表製冷量,相應的1.5匹的製冷量公式為:2000大卡×1.5×1.162=2486W。一般來說,家庭房間每平方所需115-145W的製冷量,客廳、飯廳每平方所需145-175W製冷量。
二、空調如何選擇匹數
1、 空調的匹數可根據空間大小來選擇。而空調的製冷量=每平方空間製冷量*面積+10%的富裕量。上文說過,製冷量根據115w/平方-175W/平方來計算製冷量的。若房間空間比較大,或者處於西曬或頂樓,製冷量應適當大一些,要按照220w/平方來計算。
2、 打個比方,房間面積為12平方,可以套入根據公式為150*12*(1+10%)=1980w,220*12*(1+10%)=2904w。正常1匹空調製冷量為2200-2600w左右,1.5匹空調製冷量在3200-4000W左右。若房間本身保溫條件比較好,建議選擇1匹的空調。但是房間保溫條件比較差的話,要選擇1.5匹空調更加合適。
3、 若覺得計算空調匹數比較麻煩,也可以直接參考空調匹數及面積的對應表來購買,正常9-12平方的房間,選擇小1匹的空調就夠了;10-14平方的房間應選擇1匹空調;14-20平方的房間可以選擇小1.5匹空調等。空調標簽上也會註明製冷量和適用面積。還有如果房間的保溫性差,可以選擇大一些匹數的空調,以免達不到預期製冷效果。
文章結語:關於空調製冷量怎麼計算的相關知識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㈤ 工廠、辦公樓每平方製冷量為多少
工廠、辦公樓每平方製冷量為多少?
普通空調(銷售人員包括設計師)的選擇一般根據房間的面積負荷指標進行估算。房間空調冷負荷與房間面積、方向、地板、窗戶面積大小、室內散熱設備等諸多因素有關。一般可按160W~250W/m2進行計算,然後根據估算的冷負荷進行選擇
一平方米需要多少製冷量
一般戶型可根據房間面積大小和密封保溫條件、樓層、朝向、高度等因素來確定空調的大小,製冷按每平方米的製冷量130-180W,採暖按150-200W即可計算,空調的製冷量為2500W,適用於12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如果是辦公室或公共知識,應適當增加空調的製冷量。綜合辦公室製冷量為250-300W / m2,公共場所為300-400W / m2。如果是家用空調,可以根據房間面積和建築高度、方向、房子地板、保溫等因素來選擇空調,一般製冷量按130-180W每平方米計算。採暖比製冷多10%左右,每平方米製冷量最好為150-200W。公共場所製冷量計算:公共場所製冷量與家用空調製冷量不同。對於公共場所需要較多的散熱能力,由於人群比較集中,隔熱效果不是很好,所以需要大量的散熱能力,一般辦公室根據205-300W每平方米的散熱能力來選擇,其他公共場所如超市,商店等公共場所每平方米需要300-400W的製冷量。在選擇空調製冷功率時,最好對實際製冷量加0.5到1,這樣才能保證空調不會負荷工作。擴充信息:製冷量單位是准確到W的,並不是我們經常在「馬虎」,想法太籠統,不嚴謹,製冷量是可以計算的,不必要給推銷員說的參考或廠家說的,因為具體情況不同,一碼通吃不嚴謹。之前我們做數學,就必須明確的是:每個空調可以調節房間的溫度,不要指望所有使用空調來調節房間的溫度,不能開門到另一個房間冷卻或加熱,因為空調溫度控制通過空氣循環而空調出風口這樣點,空調累了吐血也不會調不了室溫。具體計算方法冷卻能力:對於一個房間不是在頂層,不幹燥在西方,它需要每平方米150 w冷卻能力,其中一個,它需要至少每平方米200 w冷卻能力,和頂層和乾燥在西方,它需要至少每平方米250 w冷卻能力。計算出的製冷量加10%的豐度就是最小製冷量,只能選擇大於它的,否則不僅不能順利調節溫度,還會損壞空調。
人均3平米的辦公室每平米需要多少冷量
1.辦公室空調的製冷量直接與房間面積、密封情況、人員數量、日照程度等因素有關。在購買空調之前,最好根據房間面積大小和空氣流通情況,合理選擇合適的機型和功率。空調件數與面積換算:23為小1,製冷麵積10-14平方米26為1,製冷麵積14-18平方米32為小1.5,製冷麵積18-22平方米35為1.5,製冷麵積22-25平方米3/平方米所需空調功率(製冷量)一般估算在140W-150W。
工廠、辦公樓每平方製冷量為多少?
普通空調選型(銷售人員包括設計師)的朝向、窗面積大小一般是根據房間的面積負荷指標來估計的。房間空調的冷負荷與房間面積、室內散熱設備的散熱等諸多因素有關;一般160W ~ 250W/層均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