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製冷設備 > 哪裡有果園自動灌水設備

哪裡有果園自動灌水設備

發布時間:2023-08-18 12:14:06

㈠ 我想安裝滴灌,都需要什麼

滴灌是一種半自動化的機械灌溉方式,安裝好的滴灌設備,使用時只要打開閥門,調至適當的壓力,即可把水分送到作物根區自行灌溉。滴灌比地面溝灌節約用水30-40%,對土壤結構的破壞大大減輕。滴灌的溫室地溫相對來說要比傳統地面灌溉的高,有利於栽培作物早長早發;濕度較低有利於減輕病蟲害發生,增產效果比較明顯,一般果菜類可以增產10-20%。

一、滴灌系統的組成

1、供水裝置。包括水源、水泵、流量和壓力調節器、肥料混合箱、肥料注入器。進入滴灌管道的水必須具有一定壓力,才能保證灌溉水的輸送和滴出。要獲得具有一定壓力的水可採取以下方法:

①利用現有水塔。需要計算水塔與灌溉管道的相對高度差,一般要求送水的壓力達到0.1-0.2兆帕,相當於要求水塔與灌區的相對高度差達到10米以上。②在機井旁設置壓力罐。壓力罐容量2-8立方米,機井水抽入以後加壓至0.2-0.5兆帕,壓力罐應裝有自動補水裝置,以保證不間斷地均勻供水。③簡易貯水罐。在溫室旁設置簡易的貯水罐,如鐵桶、水缸、塑料罐、水泥池等,一般容量為0.5立方米。貯水罐的高度要距離地面1.5米左右,使用時用微型水泵不斷地把水注入貯水罐中。④微型水泵直接供水。

2、輸水管道。是把供水裝置的水引向溫室等滴灌區的通道。對於溫室來說,一般是二級式,即干管和支管,滴灌管直接安裝在支管上。滴灌管為高壓聚乙烯或聚氯烯管,管的內徑有25-100毫米不同的規格。溫室外的干管埋入0.8-1米深的凍土層以下。輸水管道上引至溫室的出水管的內徑為37.5-50毫米,輸水管道上需要安裝過濾器,以防鐵銹和泥沙堵塞。過濾器採用8-10目的紗網過濾,同時要安裝壓力表閥門和肥料混合箱(容積0.5-1立方米)。進入溫室後的管道一般置於溫室中柱或通道前的地面上。

3、滴水部分。多採用聚乙烯塑料薄膜滴灌帶,厚度0.8-1.2毫米,直徑有16、20、25、32、40、50毫米等規格,顏色為黑色和藍色,主要是防止管內生綠苔,堵塞管道。日光溫室栽培壟或畦比較短,可選用直徑小的軟管。滴管帶軟管的左右兩側各有一排0.5-0.7毫米孔徑的滴水孔,每側孔距25厘米,兩側滴孔交錯排列。當水壓達到0.02-0.05兆帕時,軟管便起到輸水作用,將軟帶的水從兩側滴孔滴入根際土壤中。每米軟帶的出水量為每小時13.5-27升。

二、滴水軟管的布置和安裝

日光溫室一般採取東西行向種植,支管布置在溫室的北側,滴水軟帶一般依栽培作物的行(畦)距,呈南北單分式布置。滴水軟帶與支管的連接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40×25毫米的異徑三通連接,其中25毫米的一端套上滴水軟帶後用繩索或鐵絲扎緊,滴水軟帶的另一端也要扎緊。然後用內徑40毫米的黑色半軟塑料管,按一定距離將異徑三通的兩端連接,溫室兩頭的連接管用塑料堵塞緊。用異徑三通連接滴水軟帶,輸水量大,流速快,特別適於長度超過50米的溫室。如果溫室過長,可從溫室中部分成東西兩組,安裝兩個閥門,實行分組灌溉;另一種是將輸水支管按軟帶的布設位置打孔,在孔上安裝旁通,將滴水軟帶接在旁通的出水口上並扎緊。旁通價格便宜,安裝時比異徑三通省事得多。日光溫室輸水距離小時,一般都採用這種連接方法。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1、使用方法。①輸水壓力調整。把水壓調至0.03-0.05兆帕,壓力過大易造成軟管破裂。沒有壓力表時,可從滴水軟管的運行上加以判斷。若軟管呈近似圓形,水聲不大,可認為壓力合適。若軟管綳得太緊,水聲太大,說明壓力太大,應予調整。②供水量調控。灌溉水量要依作物的不同生育期以及天氣情況來確定,一般每畝(1畝=1/15公頃)每次灌水20立方米左右即可,掌握苗期要少,作物生長旺盛期要多,高溫乾旱時灌水要多。沒有流量計顯示時,可通過軟管供水的時間進行計算,或根據土壤的濕潤度來判斷。雖然每次灌水的時間要受輸水壓力、軟帶直徑、軟帶條數、滴孔大小和密度以及流量等因素的影響,但一般多為2-3小時。採用75-1型土壤濕度計,按作物需要的適宜灌水量供水更為科學。在實際生產中,滴灌的蔬菜往往要比傳統灌溉的蔬菜易瘋長,所以要適當加以控制,避免影響產量。③施肥技術。利用滴灌系統施肥時,可以購置專用的施肥裝置,也可自製。把出液管與滴管軟管的支管連接,將溶解好的肥料不斷加入施肥裝置,或是將化肥用微型泵或噴霧器壓入支管中,即可完成施肥。施肥一般在灌溉結束前半小時進行。導入肥料的孔在不使用時應封閉。

2、注意事項。①防止滴孔堵塞。定期清理過濾裝置,追肥時一定要溶解好,並清除雜質。②注意水壓。壓力要適中,避免軟帶破裂。③肥料營養比例合適。④保管好塑料管材。夏季不用時應將布置在地面的管材和軟帶收集起來,放到避光和溫度較低的地方保存,再用時要檢查是否有破裂漏水或堵塞,維修後再重新布設。

溫室蔬菜重力滴灌

毫無疑問滴灌是最為節水的一種灌水技術,但它在全國總灌溉面積中所佔比例不大,只有在像以色列那樣水資源相當匱乏和經濟富有的國家所佔比例才大,其它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滴灌所佔比例更小,其主要有兩個原因:

(1)滴灌系統投資、維修、運行費用太高;特別是當灌溉面積較小時,這時盡管常規的加壓滴灌系統可以對小面積的耕地進行設計並運行,但由於供水設備及維護系統正常運行的費用並不隨著灌溉面積的減少而成比例地下降,造成系統單位面積的投資比灌溉面積較大時更高,使人望而怯步。

(2)滴灌系統過於復雜、專業化,對於我國大型溫室現代化程度較高、管理水平高的溫室可以採用滴灌,但對於大多數農民一家一戶經營,根本無法使用。因而降低滴灌系統的造價和運行費用,使滴灌技術更容易被農民接受,一直是滴灌工作的奮斗的目標,低能耗是滴灌發展的趨勢,低能耗意味著系統運行費用的降低,更有利於其推廣和接受。重力既然可以為開敞的渠道提供驅動力,自然也可以為封閉的管道系統提供水運動的驅動力,鑒於以上原因,1985年以色列人GIDEONGILEAD就提出了重力滴灌的想法,以色列EIN-TAL生產的自流式滴灌系統就是在這一想法的啟發下出現的。該灌溉系統的灌水器為長流道,迷宮式,流量為0.2L/h,灌水器緊固在「毛管」(4mm)上,系統的工作水頭可以降低到0.5m。常規的滴灌系統,滴頭的設計工作水頭為10m,在傳統觀念「滴頭的工作水頭越高,系統的灌水均勻度越高」的指導下,為保證系統的灌水均勻度,一般都以10m水頭作為滴頭的最低工作壓力,因此供水系統的費用較高。與一般滴灌系統相比,同等的流量可灌溉10倍於一般滴灌條件下的面積,大大節省了肥料與水源。它具有特殊的重力過濾器,因此,對水源沒有特殊要求,井水、河水、原有的水池、水坑、塑料桶、鉛皮桶及溶解多元素化肥的水源均可。它不需要依靠動能運轉,不用配備昂貴的壓力系統,便能將毛細水流均勻地輸送到主水管的任何一端,一般約2~3min便能將水源輸送到40米外的田頭另一端,大大方便了普通農戶的使用。目前重力滴灌系統在溫室大棚灌溉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最主要是在一家一戶生產方式中。

重力滴灌將世界最先進的灌溉技術與最原始的灌溉條件相結合,使農民在不改變現有的灌溉條件的情況下,使用最先進的設備。例如,一家一戶的大棚使用時,只需自備一隻汽油桶(棚內如有水池更好),將桶墊高50cm,將過濾器放在桶內,並與主管道連接,後接滴灌管。所有管道都是拼插件連接,如果是大棚較集中的地區,只需在水源附近建蓄水池,將過濾器放入水池中,水過濾後經管道送入各棚內,視情況可在蓄水池處裝總閥,統一控制灌溉時間,也可在各棚內裝分閥,由各棚主控制灌溉時間。整套系統無需計算機控制,無需大量的土木工程,運行時無需用電、用泵,靠50cm落差的自然大氣壓就可驅動整套系統運行,非常簡單、易行。

但目前,研究生產重力滴灌灌水器的國外公司主要有:以色列的EIN-TAL公司、PLASTRO公司、NATEFIM公司等,國內對於重力滴灌灌水器的廠家幾乎沒有,所以灌水器價格較高。但首部樞紐和管路價格大大降低,因而廣泛地適用於小戶經營。

水肥一體化技術節本增效
水肥一體化是一項將施肥和灌溉結合進行的技術,是把固體的速效化肥溶於水中並以水帶肥的施肥方式。一般在田間將化肥溶解並混合於水池中,以水為載體,灌溉的同時完成了施肥。肥料養分隨灌溉水滲入到土壤中,再通過質流、擴散和根系截獲等方式到達根表,為作物吸收利用。這種灌溉施肥方式的特點是達到了水肥一體化,施肥效率提高,可以減少施肥總量。每次施肥的多少,要根據作物種類和不同生育期需肥量的差異來配製,並且與所灌的水量相匹配。這項技術的優點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養分利用率提高。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較乾的表土層易引起的揮發損失、溶解慢,最終肥效發揮慢的問題;尤其避免了銨態和尿素態氮肥施在地表揮發損失的問題,既節約氮肥又有利於環境保護。所以水肥一體化技術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據華南農業大學張承林教授研究,灌溉施肥體系比常規施肥節省肥料50%~70%;同時,大大降低了設施蔬菜和果園中因過量施肥而造成的水體污染問題。由於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人為定量調控,滿足作物在關健生育期「吃飽喝足」的需要,杜絕了任何缺素症狀,因而在生產上可達到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均良好的目標。水肥一體化是一項綜合技術,涉及到農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其主要技術要領須注意以下四方面:一、首先是建立一套灌溉系統。在設計方面,要根據地形、田塊、單元、土壤質地、作物種植方式、水源特點等基本情況,設計管道系統的埋設深度、長度、灌區面積等。水肥一體化的灌水方式可採用管道灌溉、噴灌、微噴灌、泵加壓滴灌、重力滴灌、滲灌、小管出流等。特別忌用大水漫灌,這容易造成氮素損失,同時也降低水分利用率。二、施肥系統。在田間要設計為定量施肥,包括蓄水池和混肥池的位置、容量、出口、施肥管道、分配器閥門、水泵肥泵等。三、選擇適宜肥料種類。可選液態或固態肥料,如氨水、尿素、硫銨、硝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硝酸鈣、硫酸鎂等肥料;固態以粉狀或小塊狀為首選,要求水溶性強,含雜質少,一般不應該用顆粒狀復合肥(包括中外產品);如果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必須經過過漏,以免堵塞管道。四、灌溉施肥的操作。1.肥料溶解與混勻:施用液態肥料時不需要攪動或混合,一般固態肥料需要與水混合攪拌成液肥,必要時分離,避免出現沉澱等問題。2.施肥量控制:施肥時要掌握劑量,注入肥液的適宜濃度大約為灌溉流量的0.1%。例如灌溉流量為50m3/畝,注入肥液大約為50升/畝;過量施用可能會使作物致死以及環境污染。3.灌溉施肥的程序分3個階段:第一階段,選用不含肥的水濕潤;第二階段,施用肥料溶液灌溉;第三階段,用不含肥的水清洗灌溉系統。總之,水肥一體化技術是一項先進的節本增效的實用技術,在有條件的農區只要前期的投資解決,又有技術力量支持,推廣應用起來將成為助農增收的一項有效措施。滴灌或是沖施肥的出路雖說如今沖施肥市場較為混亂,但是專家認為沖施肥產品的發展仍具有廣闊前景,如果硬體條件允許,甚至可以代替復合肥。據了解,沖施肥產品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按照常規的淋施或者灌溉施肥並沒有發揮沖施肥產品的最大價值,如果把沖施肥產品利用於滴灌系統,效益則可以大大增加。有業內人士直言:「以後的沖施肥產品和滴灌是分不開的。」沖施肥或可替代復合肥9月5日,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張承林向南方農村報記者表示,隨著施肥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沖施肥完全可以代替復合肥的市場地位。他解釋,沖施肥產品的養分全面,既有復合肥具有的大量元素,也包含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腐殖酸等,且從施肥方式來看,沖施肥同時滿足了作物對肥和水的需求。張承林介紹,傳統復合肥的使用都是一開始施以底肥,使作物「吃得撐死」,而後又處於「半飢餓」狀態,之後的追肥又一次讓作物「撐死」。這種施肥方式實際上是不科學的,作物吸收肥料就跟人吃飯一樣,需要天天吃,而不是猛吃一頓,又餓上一段時間。因此少量多次的追肥是給作物補充養分的最佳方式,但目前主要問題是人工太貴,而滴灌施肥技術的發展就可以使這種方式得以實現,如果能保證充分的追肥,給作物施基肥就沒有必要,而且沖施肥的製造工藝比復合肥簡單,成本更低。「所以從長遠來看,沖施肥取代復合肥是完全有可能的。」目前廣東農民的施肥方式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最原始的淋施,即把肥料溶解在水中,直接淋在作物根部;第二種是溝施,通過在作物周圍開溝使肥水滲到根系表面;第三種是建一個肥池,通過水泵和管道將肥水引施到作物上;第四種就是通過滴灌施肥,也是目前最高效的使用方式。這四種施肥的方式也可以說是使用沖施肥技術發展的四個階段,據張承林介紹,目前滴灌施肥的發展前景非常好,以廣東為例,通過滴灌施肥在香蕉、荔枝、甘蔗、馬鈴薯、柑桔等作物上應用的非常普遍,效果非常好。與滴灌結合效益翻倍福建利農集團是國內大型農產品生產企業,近日,該公司惠州蔬菜生產基地技術總監鄧麗銘告訴記者,今年10月後公司近2000畝蔬菜大棚將全部使用滴灌系統。從事蔬菜生產20多年的鄧麗銘表示,公司2006年開始採用噴灌系統,2007年引進以色列的滴灌技術,目前已有1300畝蔬菜大棚安裝好噴灌和滴灌兩套系統。經過兩年的實踐,鄧麗銘表示沖施肥運用到滴灌系統後,明顯感覺有三大優勢:蔬菜的病蟲害明顯減少,農葯使用量降低;人工大大節省了,效率提高3-4倍;減少復合肥的使用量,蔬菜品質和產量也都大幅提高。鄧麗銘回憶起多年前的蔬菜露地種植,感慨頗多。按照以前的施肥習慣,每畝蔬菜平均每茬至少要使用300多元的復合肥、100多元的有機肥,「那時候一畝葉菜的產量大概是600-700斤。」經過噴灌和滴灌技術改造後的大棚,現在每畝蔬菜每茬只需要使用60元的復合肥,而沖施肥和有機肥的使用成本增加到300元,「但現在我們基地的蔬菜產量能達到2000-3000斤/畝,說出來,別的農民都不敢相信!」「沖施肥在滴灌上的使用,已經完全顛覆了復合肥的施肥理念,現在看來,以前大量使用復合肥,其實是在浪費。作物根本不需要那麼多大量元素。」鄧麗銘說,「沖施肥和滴灌將來是不能分家的!」滴灌系統應用在擴張滴灌行業作為全球節水效果最好、發展最快的節水灌溉技術之一,近20年來在全世界范圍內使用面積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長,總面積已達到5650萬畝。我國推廣面積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數十萬畝發展到2005年底的600萬畝左右,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或接近1500萬畝,這不單給滴灌器材市場帶來100億元以上的需求,同時也將給滴灌專用肥料的發展帶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滴灌面積的大面積大規模發展,滴灌產品的市場需求急劇增加,刺激和帶動了國內節水設備製造業的發展。目前,進入該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許多國外著名灌溉企業,如美國的雨鳥公司、伐爾蒙公司、以色列的耐特菲姆公司、奧地利的鮑爾公司、法國的灌溉法蘭西公司等,都把目光盯住中國,已投入較大人力物力開拓這個大市場。目前,市場競爭機制初步形成,整個滴灌行業的市場化程度正在迅速提高,國內滴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據有關資料介紹,目前全國節水灌溉生產企業有近500家,真正實現專業化、系列化生產的規模大、實力強的企業僅20多家。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大禹節水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綠源塑料聯合公司、楊陵秦川節水灌溉設備工程有限公司、甘肅瑞盛亞美特高科技農業有限公司等廠家占據了絕大部分滴灌市場,競爭也主要在他們之間展開。■鏈接沖施肥施肥原理從肥料使用的角度來看,作物吸收養分主要依靠根系,距根尖1厘米左右的根毛區是吸收養分最活躍的區域。根系吸收養分主要通過質流和擴散的方式。質流是指通過作物的水分蒸騰作用,使土體中大量流向根區,這就產生了質流,土壤溶液中的養分隨著土壤水分遷移到根的表面被根吸收。而擴散是指作物根系不斷吸收土壤中非流動性的養分,使得根際附近的養分濃度相對低於土體其它部分,致使土體內的養分濃度與根表面土壤之間產生養分濃度差,因此就產生了養分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根表面遷移被根吸收。從根系吸收肥料的特點來看,沖施肥符合科學施肥的原理,把肥料溶解在水中,能夠通過質流和擴散方式被作物吸收,可以防止干撒肥料造成的燒苗。從施肥的方式來看,沖施肥既給作物施了肥,又澆了水,實際上就是水肥一體化技術的運用。因此,使用沖施肥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減少肥料的浪費,最多可以使肥料的浪費減少一半。日光溫室暗溝滴灌技術 灌溉是蔬菜生產的主要管理措施之一,長期以來蔬菜生產按照「糞大水勤」的原則進行水分管理,灌水方式主要是大水漫灌,這種對蔬菜水分管理的片面認識和落後的灌水方式,不僅浪費了水資源,而且破壞了蔬菜栽培環境因子的協調和平衡,菜田常用大水漫灌往往造成土壤板結,地溫降低,土壤養分流失等諸多問題,影響蔬菜根系的正常生長和功能發揮。在冬春季節保護地生產中,大水漫灌往往使栽培環境惡化,設施內濕度增大,導致蔬菜病蟲害加重,改進灌水方式勢在必行。經過多年的示範推廣,採用膜下軟管滴灌技術在寧夏應用反應良好。一、日光溫室暗溝滴灌的優點可用六個字來概括,即「兩低」、「三高」、「四省」。「兩低」是濕度低,滴灌比明灌降低溫室濕度14%;發病率低,滴灌比明灌發病率降低20—50%。「三高」是溫度高,由於灌水量比明灌少,溫室內氣溫提高2—3℃,地溫提高1℃左右;產量高,可使黃瓜增產17%以上,番茄增產21%以上;產值高,黃瓜畝增收1600元以上,西紅柿畝增收1700元以上。「四省」一是省水,滴灌和明灌相比,黃瓜節水60%,番茄節水20%;二是省工,可結合灌水進行土壤施葯和施肥,同時滴灌不影響田間操作的正常進行;三是省肥,滴灌採用施肥器施肥,可使肥料充分溶化;四是滴灌發病率低,用葯少。二、滴灌系統的安裝(一)准備工作1.整地做畦平整土地,按所栽作物的要求做畦。一般要求壟寬70-90厘米,溝寬50-60厘米,壟高25-30厘米,壟面形成暗溝。2.在壟面的暗溝安裝軟管,調試好後再蓋地膜,以防蓋膜後滴灌系統發生問題而返工。(二)安裝方法每棟溫室長度最好在60米以內,輸水管連接在主管中間,保證水壓均勻。每棟溫室打一眼水壓井,配備一個流量為10立方米/小時、揚程為10—20米的自吸泵,應配有和溫室等長的40毫米主管一根,直徑25毫米的支管一根(長度=〈壟長+10厘米〉×壟數),堵頭2個,閥門一個,螺紋接頭2個,施肥器一個,直徑40毫米等徑三通1個,直徑25毫米的等徑三通2個,旁通(數量與壟數一致),按田間布設圖安裝完畢後即可投入使用(見附圖)。只灌水不施肥時檢查吸肥管閥門是否關好,並將閘閥開大直到最遠端滴灌管能夠鼓起。若結合灌水施肥施葯,應分別將肥和葯溶於桶中,並將吸肥(葯)管放入桶中,打開吸液管閥門,開動水泵用閘閥調整肥(葯)液吸入速度。肥(葯)液吸完時應立即關閉吸液管閥門,以免將空氣吸入滴灌系統。蔬菜節水灌溉技術一、設施蔬菜水肥一體化技術灌溉施肥是通過灌溉系統為植物提供營養物質,在加壓灌溉條件下,將施肥與灌溉結合在一起的一項農業技術,又稱為水肥一體化的設施技術。其原理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過低壓管道系統與安裝的施肥罐,將水與肥料完全溶解,以較小的流量均勻、准確的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減少了水肥的浪費。在棚內安裝施肥罐,將肥料與灌水融為一體,制定科學的設施方案,灌溉過程中將含有養分的水直接滴在作物根際周圍,既可保證蔬菜對養分的吸收,又可保持整個土層養分水平不過量,減少了肥料用量和土壤對養分的吸附、固定。二、膜下溝灌技術蔬菜起壟定植後,在兩小行之間的溝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在膜下架設竹皮或鋼絲小拱,溝中澆水,形成封閉的灌水溝。其優點是:簡便易行,投入小,畝投入30-50元;節水效果比較顯著,每畝比傳統畦灌節水30%以上;減少病蟲害,節省用葯費用,增產超過10%;操作簡單,適宜在全省各類蔬菜產區示範推廣應用。三、膜下滴灌技術膜下滴灌技術是在地膜下面 利用裝在毛管上的滴頭將水一滴一滴地、均勻而又緩慢地滴入作物根區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投資較大,每畝在1500元左右。適宜在日光溫室種植效益較高的蔬菜上應用。優點是:1.節水。滴灌與大水漫灌比,膜下滴灌可節水70%以上。2.節肥。滴灌與大水漫灌相比,可節肥50%以上。3.保護土壤。滴灌水肥一體化以後,不會造成土壤鹽漬化,不會造成土壤板結。4.減少作物病害。在日光溫室或大棚內使用滴灌,因為沒有過多的水分蒸發,空氣濕度小,可明顯減少作物病害。5.節省勞力。使用滴灌產品,打開閥門後所有滴頭同時滴水,不須用人看管,省工省力。6.增產。使用滴灌不會降低土壤溫度,病害發生較輕,作物長勢好,一般可提高產量30%以上。四、膜下微灌技術膜下微灌技術的主要特點是微灌帶上留有小孔,沒有滴頭,水從小孔以低壓小流量流出,將灌溉水供應到作物根區土壤,實現局部 灌溉。在膜下作物行間鋪設微灌、微噴軟管,在一定壓力下微流或微噴在作物根部進行灌溉。 優點:每畝比傳統畦灌節水60%以上,增產幅度達20%以上;一次性投資少,每畝500元左右,能准確地控制灌水量,對水壓和水質要求較低;在灌溉的同時,能實現肥水一體化。適宜於露地蔬菜和大中棚蔬菜產區應用。五、噴灌技術噴灌是利用專門設備將有壓水送到灌溉農田,並噴射到空中散成細小的水滴,象天然降雨一樣進行灌溉。 噴灌的優點:其突出的優點是對地形的適應性強、機械化程度高、灌溉均勻、灌溉水利利用系數較高,尤其是適合於透水性強的土壤,並可調節空氣濕度和溫度。但基礎建設投資較高,而且受風的影響大。六、地膜覆蓋和高壟栽培技術地膜覆蓋栽培又稱護根栽培或促根栽培,是將極薄的塑料薄膜(俗稱地膜)緊密地貼於畦面或壟面上的一種栽培方式。優點是:地膜覆蓋能夠提高作物產量,促進早熟,提高品質,增加效益,防水抗澇,防止土壤板結,提高肥效,改善近地面光照條件,抑制鹽鹼效應,抑制雜草生長,增強抗逆性等功效。高壟栽培有利於蔬菜生長期間排、灌技術的發揮;同時通過起壟作業,可使活土層增厚,土壤通透性好,使蔬菜根系生長健壯,吸收能力增強,有利於獲得高產 。高壟栽培能夠有效的防止一些病害的流行,增強蔬菜的抗逆能力。七、抗旱保水劑技術保水劑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快速吸水,緩慢釋放,促進植物吸收的特點,能夠增強土壤和基質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持續供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其主要功能是:1.保水。保水劑不溶於水,但能吸收相當自身重量成百倍的水;保水劑還可有效抑制水分蒸發,土壤中加入保水劑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水分蒸發,提高了土壤飽和含水量。2.保肥。保水劑可將溶於水中的化肥、農葯等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固定其中,減少了可溶性養分的淋溶損失,達到了節水節肥、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效果。 3.保溫。保水劑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施用保水劑之後,可利用吸收的水分保持部分白天光照產生的熱能調節夜間溫度,使得土壤晝夜溫差減小。在砂壤土中混有0.1%-0.2%的保水劑,對10厘米土層的溫度監測表明,對土溫升降有緩沖作用,使晝夜溫差減少為11-13.5℃,而沒有保水劑的土壤為11-19.5℃。4.改善土壤結構。保水劑施入土壤中,隨著吸水膨脹和失水收縮的規律性變化,可使周圍土壤由緊實變為疏鬆,孔隙增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通透狀況。

㈡ 果樹滴灌怎樣安裝

一、果樹滴灌的主要設備。
1、進水。用水泵、電動機、電器開關等組成進水設備,將河水、湖水或水庫中的水引進罐桶。
2、貯水。將鋁制的罐桶立於果園較高處,使水泵引進的水暫時貯存。桶的大小,根據果園面積而定。桶的底側有出水閥門,用以連接塑料管。
3、輸水。以直徑Φ32-Φ63的塑料管鋪設於果園的行間一端連接罐桶,一端連接支管。這種輸水管,可埋於土中,也可露於土面。
4、滴水。採用直徑Φ16-Φ20的塑料管作為毛管,在支管上打孔安裝滴頭,滴頭可選擇穩流器或壓力補償滴頭。
二、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
1、視天氣灌水。何時需要滴灌,因果樹種類不同而有所不同。據資料介紹,一般是氣溫在30℃以上、無雨日在10天以上時,就可進行滴灌。
2、根據土壤含水量灌水。不同種類的果樹,對土壤持水量的要求不同,如柑桔要求田間有效持水量在50%以下;而批把則要求田間有效持水量在35%以下。
3、滴灌園地要覆蓋。實行滴灌,因果園里鋪設了許多塑料管,鬆土耕作不便,同時,為避免因雨水而造成果園土錶板結,所以園地要採取生物覆蓋(即套種、讓園土生草或鋪蓋有機物等)。
4、控制肥量與葯量。滴灌配製的肥量與葯量,要根據每畝需要量控制,不能太多。

㈢ 果園噴灌需要哪些設備

在草坪管理中,最常採用的是噴灌。噴灌不受地形限制,還具有給水均勻、節省水源、便於管理、減少土壤板結、增加空氣濕度等優點,是草坪灌溉的理想方式。
草坪噴灌系統由水源、水泵和動力機、輸配水管道系統、閥門與控制系統、噴頭附屬設備、附屬建築物等組成,如圖7-16所示。

圖7-16 噴管系統的組成
(1)水源
噴灌系統的水源可以是河流、湖泊、水庫、池塘、井水或渠道水等。水源設計保證率要求不低於85%,且應滿足噴灌在水量和水質方面的要求。對於輕小型移動式噴灌機組,應設置滿足其流動作業要求的坪床水源工程。
(2)水泵和動力機
除使用自流水頭以外,噴灌系統的工作壓力均需由水泵提供,與水泵配套的動力機應盡量採用電動機,無電地區一般使用柴油機,輕小型噴灌機組為移動方便通常使用噴灌專用自吸泵並配以柴油機或汽油機。一般中小型噴灌工程往往用水泵一次性完成提水和加壓上作,而建設大型噴灌工程時為了降低系統工作壓力,通常採用分級加壓的方式。噴灌系統工作流量變化大時,應對水泵的運行進行調節,最常用的有增減水泵開啟台數和配備壓力罐進行水泵工作時間調節等方式。
(3)管道系統
噴灌使用壓力水,一般採用壓力管道進行輸配水。噴灌管道系統應能承受一定的壓力並通過一定的流量,通常分為干管和支管兩級。干管起輸配水作用,支管是工作管道,支管上按一定間距安裝豎管,喉管上安裝噴頭。壓力水通過干管、支管、豎管經噴頭噴灑到地面上。管道根據鋪設狀況可分為地埋管道和地面移動管道。
(4)閥門和控制系統
所有灌溉系統都有一套閥門,以調節通過本系統的水流,自動化系統的遙控閥是由控制器操作的。控制器的基本部件包括一個鍾表、定時器和稱為端站的一系列終端,每個終端(或端站)用電線或水管連接到一個或多個遙控閥上,每個閥依次操作一個或數個噴頭。每個端站控制一定區域。定時器上的表按預定時間按順序一個一個地給一系列終端供電,各端站接通,即可灌溉該終端所覆蓋的區域。較小的灌溉系統只有一個控制器;而大型設施,如高爾夫球場灌溉系統,有一個能編製程序並能控制一系列附屬的坪床控制器的中央控制器。控制器可連接在測量土壤水分的張力計上。更高級的控制器可帶感測器,能自動關閉灌溉系統。
(5)噴頭
噴頭是噴灌系統的專用設備,形式多種多樣。其作用是將管道內的連續水流噴射到空中,形成眾多細小水滴,灑落到地面的一定范圍以補充土壤水分。對噴頭的基本要求是能使連續水流變為細小水滴,稱為霧化;使水滴較均勻地噴灑到地面的一定范圍內,稱為合理的水量分布;單位時間內噴灑到地面的水量應適應土壤滲透能力,不產生徑流,稱為適宜的噴灌強度。
(6)附屬設備與附屬工程
噴灌系統還需要一些附屬設備和附屬工程。如果從河流、湖泊、渠道取水,則應設攔污設施。為保護噴灌系統安全運行,必要時應設置進排氣閥、調壓閥、減壓閥、安全閥等。為使噴灌系統安全過冬,應在噴灌季節結束後排空管道中的水,故需設泄水閥。為觀察噴灌系統的運行情況,在水泵進出管路上應設真空表、壓力表和水表。在各干支管道上設置必要的閘閥,以便配水和檢修。此外,還需要根據系統規模設置必要的水泵房、配電工程等設施。

㈣ 農用機械大全 農用機械有哪些 農用機械設備分類

農用機械大全 農用機械有哪些 農用機械設備分類
分類標准
農業機械一般按用途分類。其中大部分機械是根據農業的特點和各項作業的特殊要求而專門設計製造的,如土壤耕作機械、種植和施肥機械、植物保護機械、作物收獲機械、畜牧業機械以及農產品加工機械等。另一部分農業機械則與其他行業通用,可以根據農業的特點和需要直接選用,如農用動力機械、農田排灌機械中的水泵等;或者根據農業的特點和需要把這些機械設計成農用變型,如農業運輸機械中的農用汽車、掛車和農田建設機械中的土、石方機械等。
農業機械還可按所用動力及其配套方式分類。農業機械應用的動力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農業機械的行走或移動,據此可分為人力(手提、背負、胸掛和推拉)、畜力牽引、拖拉機牽引和動力自走式等類型;另一部分用於農業機械工作部件的驅動,據此可分為人力(手搖、腳踏等)驅動、畜力驅動、機電動力驅動(利用內燃機、風力機、電動機等)和拖拉機驅動等類型。在同一台農業機械上,這兩部分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動力。按農業機械與拖拉機的配套方式,可分為牽引、懸掛和半懸掛等類型。
按照作業方式,農業機械可分為行走作業和固定作業的兩大類。在行走作業的農業機械中,又有在連續行進過程中作業的連續行走式和行進與作業過程交替進行的間歇行走式兩類。在固定作業的農業機械中,則有在非作業狀態下可以轉移作業地點的可移動式和作業地點始終固定的不可移動式兩類。
按照作業地點,農業機械分為野外作業(田間、牧場和果園等)、場院作業、室內作業(廠房、機房、庫房、溫室和禽畜舍等)、水中或水上作業(河流、渠道、水庫和水井等)、道路作業和航空作業等類型。
機械動力
為各種農業機械和農業設施提供動力的機械。農用動力機械主要有內燃機和裝備內燃機的拖拉機,以及電動機、風力機、水輪機和各種小型發電機組等。柴油機有熱效率高、燃料經濟性好、工作可靠和防火安全性好等優點,在農用內燃機中和拖拉機上應用最廣。汽油機的特點是輕巧、低溫起動性能好且運轉平順,大多用於小型農業機械,如水稻插秧機、背負機動式植物保護機械和採茶機等。
根據地區燃料供應的狀況,還可因地制宜地使用以天然氣、石油伴生氣、液化石油氣和發生爐煤氣為燃料的煤氣機。柴油機和汽油機經改裝後也可燃用煤氣等氣體燃料,或改成燃用煤氣而由柴油引燃的雙燃料內燃機,作為農用動力機械。
電動機大多用於驅動固定作業或室內作業的各種農業機械,如農產品加工機械和水泵以及溫室、庫房、禽畜舍內各種作業機械等。在擁有水力或風力資源的地區,用風力機和水輪機驅動各種固定作業機械可節約石油燃料,裝備提水裝置的風力機可為草原牧區提供人畜用水。用內燃機、風力機或水輪機與發電機配套組成的小型發電機組,為偏遠地區提供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用電。太陽能和利用農村廢棄物料產生的沼氣,也可通過太陽能發電裝置、沼氣發電機組、沼氣-柴油雙燃料發電機組等提供電能。
建設機械
農田建築設機械用於平整土地、修築梯田和台田、開挖溝渠、敷設管道和開鑿水井等農田建設的施工機械。其中推土機、平地機、鏟運機、挖掘機(見挖掘機械)、裝載機(見單斗裝載機)和鑿岩機等土、石方機械,與道路和建築工程用的同類機械基本相同,但大多數(鑿岩機除外)與農用拖拉機配套使用,掛接方便,以提高動力的利用率。其他農田建設機械主要有開溝機、鼠道犁、鏟拋機、水井鑽機等。
鏵式開溝機
它的工作部件是帶有犁鏵式切土部件的開溝犁體,由拖拉機牽引,一次行程即可完成開溝作業,生產率較高,但牽引阻力大,須與大功率拖拉機配套,適用於較小溝渠的開挖作業。
旋轉開溝機
用旋轉的銑拋盤銑切並拋擲土壤,可與中等功率的拖拉機配套使用,經一次或多次行程完成開溝作業。其作業速度低,一般為50~400米/小時,因而配套拖拉機需要備有或附加超低速檔,單元土方量的能耗大於鏵式開溝機。它適用於大型溝渠的開挖作業。
鼠道犁
工作部件為類似炮彈形的錐端圓柱體,帶有立柱和牽引裝置,由拖拉機牽引在農田中開挖排水暗渠。
開溝埋管機
能在一次行程中完成開溝、埋管、覆土和壓實等項作業。
鏟拋機
由挖土鏟將土鏟起後送往拋土部件,帶拋土板的旋轉圓盤式或向上傾斜的環形膠帶式拋土部件將土壤向一側橫向拋擲,拋土距離可達15~18米,可用於修築梯田和開挖溝渠等項土方運移作業。
水井鑽機
有回轉式、沖擊式和復合式 3大類。回轉式應用較廣,它由鑽進裝置和循環洗井裝置兩部分組成。鑽進裝置包括轉盤、鑽桿、鑽頭和驅動裝置,可根據不同的岩層選用不同的鑽頭。循環洗井裝置用以在鑽進的同時將鑽下的岩屑排出井外,可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類型。沖擊式鑽機是使上下往復運動的鑽頭沖擊、破碎岩層,可用於較硬岩層和卵石層的鑽井作業,但岩屑的清除與鑽進不能同時進行,因而工效較低,一般用於 250米以內淺井的開鑿。復合式鑽機是在回轉式鑽機上加裝沖擊機構,以回轉鑽進為主,當遇到卵石層時用沖擊鑽進通過,因而適應性較強。
鏟拋機
能連續鏟土並橫向拋土的農田建設機械。用於修築梯田、開挖溝渠等作業。按其拋土工作部件的類型有圓盤式和帶式兩種。
圓盤式鏟拋機按其配置在拖拉機上的位置有前置式和後置式兩種。前置式鏟拋機能自行開道,對復雜地形的適應能力較強。但結構較復雜,拋出的土流影響駕駛員的視野,並使作業條件惡化,多用於修築陡坡梯田和開築環山通道。後置式鏟拋機結構簡單,作業條件較好,但對陡坡的適應性差,不能自行開道,多用於修築緩坡梯田。一般由機架、起土鏟、弧形集土板、拋土圓盤和傳動裝置等組成(圖1)。作業時,鏟刃與地面成15°~35°的切土角線,將土方鏟起,並集送至拋土圓盤下方的弧形集土板上。拋土圓盤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經萬向軸和變速箱驅動旋轉,在圓盤上拋土葉片的拋送和圓盤旋轉的離心力作用下,將集土板上的土方沿切方向拋出。葉片末端線速度8~14米/秒,拋土距離5~15米。拋土圓盤的轉動方向可以改變,使來回行程都朝同一方向拋土。這種機械的結構緊湊,成本低,但拋土時沖擊負荷較大。鏟拋單位土方量的功率消耗為0.1~0.2千瓦小時/米。
帶式鏟拋機懸掛在拖拉機後部,由起土鏟、縱向升運鏈、橫向拋土膠帶和機架、傳動裝置等組成(圖 2)。升運鏈和拋土膠帶的驅動輪均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驅動。作業時,由起土鏟鏟起的土壤經傾斜向上的鏈板式縱向升運鏈送到後面的橫向拋土膠帶上,拋土膠帶以7~15米/秒的可調線速度橫向輸送土壤,並在一側以50°的拋土角拋出。最大拋土距離為10~18米。這種機械對各種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拋土部件沖擊負荷小,拋土較集中,綜合利用性能好;經局部改裝還可用作馬鈴薯收獲機和揚場機。
耕作機械
土壤基本耕作機械用以對土壤進行翻耕、松碎或深松、碎土所用的機械,包括樺式犁、圓盤犁、鑿式犁和旋耕機等。
鏵式犁
土壤耕作最常用的機具。它的主要工作部件是由犁鏵、犁壁等組成的犁體。犁鏵和犁壁的工作面為連續、光滑的犁體曲面,其形狀和參數根據不同的土壤和耕作要求選取,並與機組的行進速度有關。不同的犁體曲面具有不同的翻土、鬆土、碎土和覆蓋雜草殘茬等作用。圖1為中國南方系列鏵式犁中的懸掛水田六鏵犁。80年代初出現的調幅犁是鏵式犁傳統結構的一個較大突破。調幅犁的調幅程度通過改變主梁與機器前進方向的夾角大小而變化,以適應在各種土壤條件下耕作時的不同阻力。雙向犁是鏵式犁的一種特殊形式,帶有左翻和右翻兩組犁體(普通鏵式犁都用右翻犁體),或帶有翻垡方向可以變換的一組犁體,使犁在耕作的來回行程都向同側翻土,耕後地表不留溝埂。這種犁常用於斜坡地、灌溉地、小塊地和形狀不規則地塊的耕翻作業。
圓盤犁
圓盤犁的工作部件是與鉛垂面約成20°傾角、而與前進方向成40°~50°偏角的凹面圓盤。作業時,圓盤在土壤反力作用下轉動前進,由圓盤刃口切下的土垡沿凹面升起並翻轉下落。圓盤犁能切碎干硬土塊,切斷草根和小樹根。它適用於多石、多草和潮濕粘重的土壤以及高產綠肥田的秸稈還田後的耕翻作業,但在一般土壤條件下,其翻土、碎土和覆蓋性能均不如鏵式犁。
鑿式犁
它的工作部件是1~3列帶剛性鏟柱的鑿形鬆土鏟,耕地時鬆土而不翻轉土層,耕後地表留有殘茬覆蓋,可減少水土流失,適用於乾旱、多石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土壤基本耕作。耕深一般為30厘米,用於乾旱地的土壤改良時最大耕深可達45~75厘米。
旋耕機
工作部件旋耕刀滾是在一根水平橫軸上按多頭螺紋均勻配置的一組切土刀片,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通過傳動裝置驅動,旋轉切土和碎土,一次作業即可達到種床准備要求。它主要用於水田、蔬菜地和果園的耕作。表土耕作機械表土耕作機械包括圓盤耙、釘齒耙、鎮壓器和中耕機等。
圓盤耙
由成組排列的凹面圓盤配置而成。圓盤的刃口平面與地面垂直,而與前進方向成一偏角(作業狀態)。它用於翻耕後的碎土平整、收獲後的淺耕滅茬和果園的鬆土除草等項作業。
釘齒耙
工作部件為等距、間隔配置在耙架上的若干排釘齒,可用於松碎耕地後的土壤、破碎雨後地表形成的硬殼和作物苗期除草等作業。
水田耙
由圓盤耙組、缺口圓盤耙組、星形耙組和軋滾等工作部件前後配置而成,用於水田耕翻後的碎土、平整作業。根據地區和土壤條件的不同,可用這些工作部件組合成不同形式的水田耙。
鎮壓器
用於耙後或播種後的表層碎土和壓實作業,工作部件為鎮壓輪。鎮壓輪有圓筒形、環形或V形等,工作時活套在輪軸上。
中耕機
用於作物生長期間的鬆土、除草、開溝和培土等項作業,常用的工作部件有除草鏟、鬆土鏟、通用鏟和培土器等。在中耕機上加裝施肥裝置,可在中耕除草的同時施加肥料。水稻田的中耕可採用人力手推齒滾式水田中耕機,或由動力驅動的除草輪式水田中耕機。
聯合機械
聯合耕作機械能一次完成土壤的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耕地和耙地。其形式可以是兩台不同機具的組合,如鏵式犁-釘齒耙、鏵式犁-旋耕機等;也可以是兩種不同工作部件的組合,由鏵式犁犁體與立軸式旋耕部件組成的耕耙犁等。
果園機械
鏵式犁和中耕機上常裝有工作部件能自動避開樹干並自動復位的裝置。除樹干周圍的小塊面積土壤外,可同時耕作果樹行間和株間的土壤。
種植機械
種植機械按照種植對象和工藝過程的不同,可分為播種機、栽種機和秧苗栽植機3大類。
播種機
播種機種植的對象是作物的種子或製成丸粒狀的包衣種子。它按播種方式可分為
撒播機、條播機和穴播機3類。50年代開始大量發展的各類型精密播種機,能精確控制播種量、穴(株)距和播深。70年代開始發展的氣力排種精密播種機,其排種器(氣吸式、氣壓式或氣吹式)利用正壓或負壓氣流按一定的間隔排出一列種子,實現單粒精密穴播,與傳統的機械式排種器相比,具有播量精確、不傷種子等特點。此外還有一種機械式精密排種器。為帶施肥裝置的懸掛式6行中耕作物播種機,能用於大豆、玉米和高粱等中耕作物的條播和穴播。
栽種機
栽種機種植的對象是馬鈴薯、甘薯和蔥頭等作物的種塊和甘蔗的種段等。由於不同作物種塊、種段的性狀和栽種要求差異較大,大多數栽種機為專用栽種機,常用的有馬鈴薯栽種機、甘蔗栽種機等。
秧苗機械
秧苗栽植機的種植對象是水稻、棉花、煙草、蔬萊、果樹和花卉等作物的秧苗和帶營養缽或帶土的秧苗。栽植機分為半機械化、機械化和自動化3種類型。半機械化秧苗栽植機是由機器完成開溝、覆土和鎮壓等工序,而取秧和栽秧則由坐在機器上的栽秧手完成。機械化秧苗栽植機的栽秧動作也由機器完成,但仍由栽秧手取秧並放入栽秧機構。自動化秧苗栽植機僅用人工把成盤的秧苗(通常為帶營養缽的秧苗)裝到機器的秧盤架上,機器在行進中自動完成全部栽植工序。
施肥機械用以在田間施放各種化學肥料(顆粒肥、液肥)、廄肥、糞肥和堆肥等,主要用於在耕地前施放基肥,而種肥和追肥一般分別由附裝在播種機和中耕機上的施肥裝置施放。常用的施肥機械有廄肥撒肥機、撒肥掛車、液肥噴灑機、化肥撒肥機和氨水條施機等。
保護機械
植物保護機械用於保護作物和農產品免受病、蟲、鳥、獸和雜草等危害的機械,通常是指用化學方法防治植物病蟲害的各種噴施農葯的機械,也包括用化學或物理方法除草和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驅趕鳥獸所用的機械和設備等。植物保護機械主要有噴霧、噴粉和噴煙機具。
噴霧機具
用於將液體或粉狀葯劑的水溶液以霧滴狀噴灑到防治目標上,主要分噴霧器、彌霧機和超低量噴霧器3類。常用的有手動噴霧器、擔架式機動噴霧機、背負式機動彌霧機、與拖拉機配套的噴桿式噴霧機、果園用風送式彌霧機和手持電動機超低量噴霧器等。噴霧器或噴霧機是用液泵或氣泵對葯液加壓,通過噴桿、噴頭或噴槍將葯液霧化成直徑為150~400微米的霧滴噴出。彌霧機則是利用風扇產生的高速氣流,將經液泵加壓後的葯液進一步擊碎成直徑為50~150微米的彌霧狀霧滴,以獲得更好的附著性能和噴灑均勻度。超低量噴霧器使用不加水或只加少量水的高濃度葯液,在高速旋轉(8000~10000轉/分)霧化盤的離心力作用下,將葯液細碎成直徑為70~90微米的微細霧滴,隨風飄移並均勻地沉降到防治目標上,具有葯劑用量少,防治效果好的特點。霧化盤可由鋅-空電池或干電池驅動(手持電動式),裝在農用飛機上時則可由特製的風輪在飛行時高速旋轉驅動。在普通動力噴霧機上也可將噴霧噴頭換裝成帶霧化盤的超低量噴霧噴頭,用於超低量噴霧。
噴粉機具
用風扇氣流將粉狀葯劑通過噴管和噴粉頭吹送到防治目標上,常用的有手動背負式和胸掛式噴粉器、擔架式動力噴粉機以及拖拉機懸掛式噴粉機等。
噴煙機
利用液體燃料燃燒時產生的高溫氣流或內燃機排出的廢氣,使油劑農葯揮發、熱裂成直徑小於50微米的微粒,隨高溫氣流噴出形成煙霧懸浮在空中並沉降到防治目標上,適用於果園、倉庫和溫室內的病蟲害防治。
噴粉機
在噴霧機或噴粉機上裝設靜電噴頭,利用數百至數千伏的高壓直流電源通電到噴頭,使葯液或葯粉顆粒帶電,而防治目標則由靜電感應而引發出相反極性的電荷,以而使葯液或葯粉顆粒在靜電場作用下奔向防治目標。利用靜電作用能顯著提高命中率,減少葯劑損失和對環境的污染,並可將葯劑噴灑到目標的背面以增強防治效果。
多用植物保護機械
可以在同一機具上換用不同部件進行噴霧、噴粉、彌霧、超低量噴霧和噴粉等多種作業的機械。
排灌機械
農田排灌機械用於農田、果園和牧場等灌溉、排水作業的機械,包括水泵、水輪泵、噴灌設備和滴灌設備等。
水泵
由電動機、內燃機或風力機等驅動,有離心泵、軸流泵、混流泵、活塞泵、隔膜泵、深井泵和潛水電泵等多種類型。多級離心泵常用於丘陵山地的高揚程提水灌溉。平原地區的大面積排灌多使用流量大而揚程小的大型軸流泵。揚程較大的大面積灌溉宜用大型混流泵。長軸深井泵和深井潛水電泵用於深井提水。活塞泵和隔膜泵(見往復泵)的流量較小,在農業中一般仍用於提供畜禽用水。
噴灌設備
噴灌設備用水泵將水加壓(或利用高位水源的落差)通過管道和噴頭噴灑到空中,分散成均勻的細小水滴,成雨狀沉降到地面和作物上。與通過溝渠和地面管道灌溉的方法相比,使用噴灌設備可使灌水均勻、水的流失少,並易於實現灌溉管理的自動化。這種設備對於緩坡地、起伏不平地和水源較少的地區尤為適合。噴灌設備的類型很多,其中以圓形噴灌機或中心支軸式噴灌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較高。其支管裝在一列帶行走輪的支架上,各支架由電動機或其他動力驅動。繞支管一端的中心支軸作圓周運動,壓力水自中心沿支管通過各噴頭噴出。支管長度有的達500米以上,可控制灌溉面積1500畝以上。支管轉一周的時間由數小時至數天,可根據田間需水情況實現自動控制。支管的運動類似鍾表的時針,因而又稱時針式噴灌設備。為解決方形地塊四角空白地段的灌水問題,在有的圓形噴灌機上加裝地角噴灑裝置,在運轉到地角時自動開啟噴水。
滴灌設備
這種設備能使低壓水通過地下或地面管道,從安裝在管道上的滴頭持續而小量地向作物需水部位滴落,耗水量比噴灌設備小,常用於果園、苗圃和溫室內的灌溉。
收獲機械
作物收獲機械包括用於收取各種農作物或農產品的各種機械。不同農作物的收獲方式和所用的機械都不相同。
穀物聯合收獲機
由收割台、輸送裝置、脫粒裝置、分離裝置、清選裝置、糧箱和傳動裝置等組成。按作物的喂入方式有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兩種。歐美各國都使用全喂入式穀物聯合收獲機(圖6),主要用於收獲小麥和其他麥類作物,經部分改裝和調整後也能用於收獲玉米、豆類、水稻和向日葵等。作業時,收割台前端的往復式切割器在撥禾輪的配合下,將帶穗禾稈割倒在收割台上,經收割台輸送裝置和中間輸送裝置送入脫粒裝置,在通過脫粒滾筒與凹板之間的間隙時受搓擦和打擊作用而脫粒。大部分穀粒穿過凹板篩孔後進入清選裝置,少量穀粒夾帶在凹板上的脫出物中被拋送到分離裝置,在鏈式分離裝置的上下、前後往復抖動下穀粒被分離出來進入清選裝置,莖稿等大雜物則被向後輸送而拋出機外。進入清選裝置的穀粒經風扇和篩子將細小的雜質清除,干凈的穀粒被送入糧箱。糧箱裝滿後,啟動卸糧輸送器,將穀粒卸入運糧車內。70年代中、後期,在北美相繼出現多種類型的軸流滾筒式全喂入穀物聯合收獲機,它將脫粒裝置與分離裝置結合為一體,從而免除龐大的鏈式分離裝置,縮短整機長度。在中國南方和日本先後發展了以收獲水稻為主的半喂入式穀物聯合收獲機。作業時,割下的水稻禾稈在夾持輸送過程中僅穗頭部分進入脫粒裝置,脫粒後的秸稈比較完整,便於綜合利用。混雜在穀粒中的碎秸量少,一般可不設單獨的分離裝置,因而與全喂入式相比,結構簡單而功率消耗較小。
采棉機
它用旋轉的帶齒摘錠,將綻開棉桃中的帶籽纖維抓帶出來並靠氣流送入棉箱。采棉機有兩種主要類型:在美國使用水平摘錠式采棉機,其採摘率較高,但結構復雜、製造精度要求和成本高;在蘇聯大多使用垂直摘錠式采棉機,其結構較簡單、成本較低,但採摘率較低、落地棉較多、對棉株損傷較大。機采籽棉的含雜率高,質量等級較手摘籽棉顯著降低。機采籽棉需要配備成套的清棉設備,採摘的棉花在軋花前後進行反復清理後才能用作紡織原料。
加工機械
農產品加工機械包括對收獲後的農產品或採集的禽、畜產品進行初步加工,以及某些以農產品為原料進行深度加工的機械設備。經加工後的產品便於儲存、運輸和銷售,供直接消費或作為工業原料。不同的農產品有不同的加工要求和加工特性,同一種農產品通過不同的加工過程可以得到不同的成品。因此,農產品加工機械的品種很多,使用較多的有穀物乾燥設備、糧食加工機械、油料加工機械、棉花加工機械、麻類剝制機械、茶葉初制和精製機械、果品加工機械、乳品加工機械、種子加工處理設備和制澱粉設備等。為實現各工序之間的連續作業和操作自動化,常將前後工序的多台加工機械組合成加工機組、加工間或綜合加工廠。
糧食加工
按工藝流程分為兩大類:一類用於將稻穀、高粱、粟和黍等原糧脫殼去皮,碾製成成品米。例如稻穀原糧先經各種除雜清理設備清除各種雜質後,進入礱谷機並分離稻殼。排出的谷糙混合物進入谷糙分離篩。分離篩利用稻穀和糙米在粒度、密度和表面特性等方面的差異,將未脫殼的稻穀分離出來並送回礱谷機。糙米則進入碾米機碾製成白米,然後經成品分級篩除去糠粞和碎米,即得成品白米。另一類用於將小麥、玉米、大麥、蕎麥和莜麥等原糧去掉皮層和胚芽,研磨成成品粉。例如小麥原糧經各種除雜清理設備清除各種雜質和沾附在麥粒表面的泥土、灰塵後,進入磨粉機研磨成粉,並經一組平篩篩理提取成品麵粉。中間物料再進入另一台磨粉機研磨,如此反復提取麵粉,最後經刷麩機將麩皮排出。
油料加工
制油工藝主要分壓榨法、浸出法等。不同的制油工藝採用不同的機械設備,但制油原料都先經油料清理機械清除雜質,並用各種類型的油料剝殼機剝去外殼並使殼仁分離,然後用軋胚機壓製成胚料。用浸出法時,將胚料浸在溶劑(己烷或輕汽油)中把油浸出,經過濾、蒸發和汽提等設備使油與溶劑分離,溶劑回收後可反復使用;用壓榨法時,將胚料放在蒸炒鍋內炒熟後,送入螺旋榨油機或液壓榨油機內擠壓出油。浸出或榨出的毛油再由各種精煉設備過濾、水化、鹼煉、酸煉、脫色和脫臭等煉製成精油或成品油。
牧業機械
畜牧業機械是在放牧和舍養禽、畜飼養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
草場維護和改良機械
包括殺滅草場鼠類用的毒餌撒播機、改良草場以提高牧草產量的鬆土補播機和草場噴灌設備等。
放牧場管理設備
包括電牧欄及其架設機械、流動防疫車和葯淋設備等。①電牧欄:將電脈沖發生器產生的高壓脈沖電流通入電籬,使牲畜在觸到電籬時受到非致命的電擊,從而使其在電籬所圍成的電牧欄內活動、採食。裝設太陽能或風力發電機,可為電牧欄提供方便而廉價的電源。②流動防疫車:一種越野性能好的專用汽車,車內裝有防疫和獸醫用的化驗、消毒、治療設備和內燃發電機組等,可運載數個防疫或獸醫人員及時趕赴疫區。③葯淋設備:主要用於防治放牧羊群的疥癬和體表寄生蟲。
牧草和青飼料收獲機械
在田間收取牧草並形成散草、草捆、草垛和草塊等的機械,主要包括割草或割草調制機、摟草機、撿拾壓捆機、集草堆垛機械、牧草裝運機械和青飼料收獲機等。割草機有往復式和旋轉式兩種類型。70年代開始發展的旋轉式割草機與傳統的往復式相比,具有切割和前進速度高、工作平穩、對牧草適應性強的優點,適用於高產草場,但切割不夠整齊,重割較多,能耗較大。在割草機上加裝壓輥即成為割草調制機,可將割下的鮮牧草莖稈壓扁擠裂,以加速乾燥過程。摟草機有橫向和側向兩類,用於將割倒散鋪在地面的牧草摟集成不同形式的草條。撿拾壓捆機用以從地面拾起成條的乾草,並將其壓縮成矩形或圓形斷面的緊密草捆,以便於運輸和儲存。青飼料收獲機有甩刀式和通用型兩類。前者用高速旋轉的甩刀式切碎器把青飼作物砍斷、切碎並拋送到掛車中,主要用於收獲低矮青飼作物。後者備有全幅切割收割台、對行收割台和撿拾裝置3種附件,因而可收獲各種青飼作物。
飼料加工機械
主要包括:加工各種粗、精飼料的飼料粉碎機、鋤草機和青飼料切碎機;配製混合飼料的飼料混合機;將粉狀飼料製成顆粒狀的飼料壓粒機;處理秸稈飼料的莖稈調制機;用於加工薯類、瓜菜等多汁飼料的洗滌機、切片機、刨絲機、打漿機、菜泥機和飼粒蒸煮器等。
飼養管理機械
主要包括:禽畜舍的通風換氣、溫度控制和照明等環境控制設備;禽畜喂飼和飲水設備;禽畜防疫設備;除糞和糞便處理設備,以及禽蛋收集和擠奶設備等。現代化的蛋雞舍包括從孵化育雛到雞蛋裝箱的成套機械化、自動化設備,在與外界隔絕的條件下,可按要求自動控制舍內環境。按不同雞齡和產蛋雞的需要定量喂飼全價配合飼料,並裝設自動飲水器和定期除糞設備。雞蛋則通過集蛋系統自動收集,經清洗、分級後裝箱待運。
製造要求
農業技術要求
用於某項作業的農業機械,首先應滿足作業的農業技術要求,並具備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整的可能性,或採用變型的方式,以適應不同的農業技術要求。
操作使用要求
農業機械的使用分散、環境條件差且復雜多變,而且農事作業的季節性很強,因而對農業機械的要求是:安裝、調整、保養、與拖拉機的掛接、工作部件的起落、易損件的更換和一般故障的排除等簡單易行,並採取各種安全防護措施,以保障機器的正常運轉和操作人員的安全。例如在土壤耕作機械上安置自動越障裝置和各種外露運動件的防護罩或擋板,以及防寒、隔熱、防塵、隔音和減振等設施。
通用性和綜合利用
為提高農業機械的利用率、降低作業成本,在保證農業技術要求的前提下,農業機械應有廣泛的通用性和很高的綜合利用程度。例如一台通用機架,可以換裝播種、中耕、開溝、培土、施肥、植物保護和薯類挖掘等各種不同部件,以便用於不同季節的不同作業。一台穀物聯合收獲機只要更換和調整少數部件,即可用以收獲水稻、麥類、豆類、玉米、高粱和向日葵等多種作物。
系列化機械
農業機械及其零部件的標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是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便於供應配件和維修的重要措施。在中國,制訂並實施了有關各類農業機械的類型、基本參數、技術條件、試驗方法和主要零部件尺寸規格等項目的國家標准和部頒標准,還制訂了鏵式犁、旋耕機、圓盤耙、水田耙、播種機、水稻插秧機、潛水電泵、噴灌泵、搖臂式噴頭和飼料粉碎機等產品系列,其中有的系列產品零部件通用化程度達到80~85%以上。
其他技術經濟指標
包括農業機械的生產率、使用壽命、價格和作業成本,以及勞動力、能量和鋼材的消耗等,通常用單位幅寬或單位小時生產率的機器重量、金屬耗量、機器價格和所需功率等指標來衡量,或者用完成單位作業量的成本、勞動力和能量消耗等指標來衡量。在確定農業機械新產品或新品種的經濟效果和推廣使用的可能性時,可以將這些指標與原有產品或人工作業比較。

閱讀全文

與哪裡有果園自動灌水設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箱裡面那個球叫什麼閥門 瀏覽:352
蒸發裝置蒸發皿的作用 瀏覽:231
軸承壁厚差指什麼 瀏覽:60
儀表盤液晶屏受潮如何修復 瀏覽:701
水減壓閥要上中基閥門廠 瀏覽:842
鹼石灰在裝置最後的作用 瀏覽:150
比亞迪速銳機械鑰匙怎麼啟動 瀏覽:432
生死狙擊鑄造石怎麼得 瀏覽:291
客廳的風管機不製冷了怎麼辦 瀏覽:255
汽車儀表盤出現trip什麼意思 瀏覽:568
汽車燈開了儀表上如何顯示 瀏覽:476
綜放設備有哪些 瀏覽:581
電能檢定裝置有什麼作用 瀏覽:275
機械廠毛刺工是做什麼的 瀏覽:137
軸承加牙刷有什麼用 瀏覽:392
海龍工具箱更改圖層 瀏覽:694
軸承檢測設備怎麼樣 瀏覽:827
連續重整裝置汽提塔的作用 瀏覽:96
寶來用的什麼製冷劑 瀏覽:948
大型拖拉機前橋軸承怎麼拆卸 瀏覽: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