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空調製冷量怎麼計算
以下是計算的一些小方法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數字算出來計算過程就不寫了:
如今天氣已經變得非常炎熱,家裡面的空調幾乎天天都在使用,但是小編相信大多數消費者對空調的製冷量如何計算還不是很清楚。今天就為大傢具體介紹一下。
目前市場上有關空調器製冷量的大小應以W(瓦)來表示,而市場上常用匹來描述空調器製冷量的大小。這二者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匹的製冷量大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瓦應乘以1.162,這樣,1匹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162=2324W。這里的W(瓦)即表示製冷量,而1.5匹的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5×1.162=2486W。
通常情況下,家庭普通房間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飯廳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廳使用面積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製冷量160W考慮,則所需空調製冷量為:160W×15=2400W。
這樣,就可根據所需2400W的製冷量對應選購具有2500W製冷量的KF-25GW型分體壁掛式空調器。
所謂能效比也稱性能系數,就是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與其耗電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調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於3為佳,就屬於節能型空調器。
比如,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是2000W,額定耗電功率為640W,另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為2500W,額定耗電功率為970W。則兩台空調器的能效比值分別為:第一台空調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調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這樣,通過兩台空調器能效比值的比較,可看出,第一台空調器即為節能型空調器。
『貳』 已知蒸發溫度,冷凝溫度,渦旋壓縮機輸入功率,製冷劑R4040A,空冷,用於油氣回收,怎樣計算製冷量
很簡單
下一個製冷軟體,什麼「製冷劑」、Coolpack都可以
用其中的「理論循環計算」模塊,蒸發溫度、冷凝溫度、製冷劑選好,過冷度設置大概3K(空冷冷凝器),過熱度5K,然後就能算出理論輸入功率和製冷量;
然後用理論功率比銘牌輸入功率,比出一個系數,再用理論製冷量比系數,求出大約的製冷量來。
這是個比較粗的參考值,但是基本可以用。
如果要精確,理論循環的各參數要准確(過熱度、過冷度、蒸發器與冷凝器中的壓降、壓縮機排氣壓降等),然後可以求出精確的「單位製冷量」及理論輸氣量,然後「製冷量=單位製冷量×製冷劑質量流量」,換算一下就能求出來了——但是實在沒必要這樣算,因為這求出的仍然是理論計算值,和實際值有差別。建議還是用軟體計算。
『叄』 求製冷量計算公式
常高溫冷庫製冷量計算公式為:
冷庫容積×90×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據冷凍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溫度、入庫量、貨物進出庫頻率確定,范圍在100-400W之間;
中溫冷庫製冷量計算公式為:
冷庫容積×95×1.16+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圍在200-600W之間;低溫冷庫壓縮機組製冷量計算公式為: 冷庫容積×110×1.2+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圍在300-800W
(3)冷凝器換熱量怎麼換算製冷量擴展閱讀:
製冷量是指空調進行製冷運行時,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房間或區域內去除的熱量總和。製冷量大的空調適用於面積比較大的房間,且製冷速度較快。以15平方米的居室面積為例,使用額定製冷量在2500w左右的空調比較合適。
民用空調的製冷量單位是「匹」,1匹=2324W;機房用的空調的製冷量一般都比較大,單位是「kW」。
選擇製冷量的原則是:空調器的製冷量應略大於房間的冷負荷,房間的熱負荷應考慮到房間的朝向,牆壁和屋頂的隔熱情況,以及室內熱源包括人員的多少。
舉例:一個16平方米的卧室或客廳,需配多大冷量的空調器?
普通房間冷負荷的推薦值為115-145W/m2,取中間值130 W/m2為計算依據,則冷負荷=130×16=2080W。 由於空調器的實際製冷量比名義值低8%,因此所選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必須大於2080÷0.92=2260W。選用空調器的名義製冷量應該為2300 W左右。
對於空調效果要求較高的房間,冷負荷應取160-180 W/m2。 這里再提一下瓦(W)過去用製冷量單位千卡/小時(kcal/h)之 間的關系: 1W=0.86kcal/h; 1kcal/h=1.16W。
製冷系統由4個基本部分即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部件、蒸發器組成。由銅管將四大件按一定順序連接成一個封閉系統,系統內充注一定量的製冷劑。一般的空調用製冷劑為氟里昂,以往通常採用的是R22,有些空調的氟里昂已經採用新型的環保型製冷劑R407。
以上是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 以製冷為例,壓縮機吸入來自蒸發器的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氟里昂氣體,然後流經熱力膨脹閥(毛細管),節流成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汽液兩相物體,然後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液體在蒸發器中吸收來自室內空氣的熱量,成為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低溫低壓的氟里昂氣體又被壓縮機吸入。
室內空氣經過蒸發器後,釋放了熱量,空氣溫度下降。如此壓縮-----冷凝----節流----蒸發反復循環,製冷劑不斷帶走室內空氣的熱量,從而降低了房間的溫度。
制熱時,通過四通閥的切換,改變了製冷劑的流動方向,使室外熱交換器成為蒸發器,吸收了室外空氣的熱量,而室內的蒸發卻成為冷凝器,將熱量散發在室內,達到制熱的目的。
『肆』 中央空調的冷量換算
中央空調的冷量換算
中央空調的冷量換算,中央空調是非常不錯的一種空調類型,我們說的冷量是通過控制壓縮機的製冷劑循環量和進入室內各換熱器的製冷劑流量,以下分析中央空調的冷量換算
一般來說,家庭中央空調1匹的製冷量大致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應乘以1.162,故1匹之製冷量應是2000大卡x1.162=2324(W-表示製冷量)以此類推。根據這種演算法可大致判定空調的匹數和製冷量,一般情況下,2200W—2600W都可稱為1匹,4500(W)—5100(W)可稱為2匹,3200W—3600W可稱為1.5匹。
製冷量確定後,即可根據實際情況估算製冷量,選擇合適的空調機。其中家用電器要消耗製冷量的較大部分,電視、電燈、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製冷量 1(W),門窗的方向、大小,家居人數等都會消耗一定的製冷量,如:東面窗150W/m2,西面窗280W/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 /m2,如果是樓頂可考慮適當增加製冷量。
提醒 :空調在製冷的時候,因為冷氣下降,會在房間底部,所以房間高度不影響製冷,但制熱會,因為熱氣上升,熱氣把冷氣往下壓,所以根據房間高度可適當增加輸出功率。
通常情況下,普通房間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飯廳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超市、飯店中央空調每平米所需要的製冷量為200-300W。如普通房間取中間值130 W/m2為計算依據,則製冷量=130×16=2080W。
提醒 :由於家庭中央空調實際製冷量比名義值低8%,因此所選空調的名義製冷量必須大於2080÷0.92=2260W,則選用空調的名義製冷量應該為2300W左右。如果對於空調效果要求較高的房間,製冷量應取160-180 W/m2。
家庭中央空調製冷量計算屬於中央空調設計部分,在安裝中央空調之前一定要確認好家庭中央空調製冷量。在制定家庭中央空調方案時會考慮用戶的習慣、戶型面積、周邊環境以及空調的超配功率,並根據用戶的需求定製家庭中央空調製冷量。
中央空調選購技巧—系統
家用空調分為兩大系統,水系統和氟系統,這兩種系統各有優勢。水系統空調:多以空氣源、地源為能量來源,能耗較低,適合200平米以上的住宅使用;氟系統空調:依靠電力支撐,能耗較高,適合200平米以下的住宅使用。
中央空調選購技巧—品牌
選購技巧中央空調一般應選擇國內外知名的家庭中央空調,比較有質量保障。氟系統中央空調有大金、三菱電機、格力等,水系統中央空調一般多歐美品牌,如克萊門特、特佳、美意、特靈等。舒適100擁有近100多家國內外一線合作設備材料,品牌多、型號多。此外舒適100還設立了3000平米實景展廳和設備展廳,方便您更直觀地進行選擇。
中央空調選購技巧—使用率
每一款類型和機型的家庭中央空調的具體使用效果是不一樣的,用戶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使用情況來合理選擇。如果選擇了功率偏大大的設備,則購買成本提高;選擇功率偏低的設備,在後期使用中能耗增加。精確計算冷熱負荷,依據精準數據合理制定配置方案,省錢又省心。
中央空調選購技巧—外觀
中央空調的安裝一般是在室內裝潢設計確定之後再設計的,如果業主在選擇安裝中央空調的時候,沒有將空調的布局位置與室內裝飾設計效果一同考慮進去,那麼很有可能會破壞牆體美感。同時風口兼具不同造型,對美觀也起到一定作用。鑒於這類問題具有的普遍性,設計師會直接與您的家裝設計師進行溝通,免去您的後顧之憂。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簡單介紹的一些挑選中央空調的方法,在以後如果要購買中央空調的.話,上面介紹的這些方法能成為大家不錯的參考對象,相信肯定能購買到好的中央空調來使用,給我們帶來更好的取暖和製冷作用。
一、空調哪種好
1、選大品牌的空調
因為品牌是一個企業以及該企業的技術、產品質量和信譽的象徵,選品牌實際上是選企業、選質量、選信譽,並且他們都有國家有關認證,空調作為家用電器產品,必須通過國家家用電器產品安全認證。千萬不要圖便宜購買那些沒有國家家電產品安全認證標志的空調產品,否則可能發生漏電、失火、危及消費者人身安全。
2、看空調的性能指標
通過看性能指標一般可以看性能的先進性。看能效比,能效比越高,技術性能越好,使用也越省電。最低是五級,剛達到國家出廠標准,(掛機一般是五級能效比是2.5四級是2.8三級是3.0二級是3.2一級是3.4,演算法是製冷量除以耗電量就是能效比了)如果是我自己買我一般不會買一級能效的空調,因為價錢會比三到五級的高出很多。
看空調的匹數一般同匹數的空調尺寸越大重量越重散熱的效果就更好,同時越大的匹數就能提供更多的製冷量。選擇空調的匹數要以房間的面積決定。空調的匹數概念比較難以理解,您可以簡單理解為製冷功率。
空調的匹數建議您買稍微大一些的型號。如果您房間的朝陽,日曬時間比較長或是房屋的高度較高,筆者都建議購買匹數大一點的空調。以防購買後發現製冷效果差,也會讓空調的耗電量提升。
3、看空調的室外機的尺寸
室外機尺寸越大,冷凝器散熱面積越大,製冷制熱的效果越好並且省電。
看空調是否能低溫和低電壓條件下啟動,主要是北方地區的冬天是否能啟動。
看雜訊分貝數高性價比的變頻空調可以低頻持續運行,實現了室內外達到低至20分貝的雙靜音效果。
4、看售後服務
這個關繫到空調的安裝,維護以及售後服務,是否有保修政策都很重要。注意:變頻空調雖然售價比定頻空調高一點,但是從長久來看變頻空調的節能效果更為出色。
二、如何選購空調
1、選擇適合自己的空調
(1)考慮房間的面積大小、房間的層距(地面至天花的高度)
房間的面積越大,層距越高則要求空調的製冷功率越大;也就是房間的凈空間越大,空調的製冷功率要越大。反之,則小。
(2)考慮房間的結構、座向、樓層
如果房間是單層、或者是用鐵皮、玻璃、玻璃纖維等搭建的,造成隔熱不好,或者朝西北,或者是頂樓,太陽照射的時間較長,門窗較多,則空調的製冷功率越要大。反之,則小。
(3)房間的用途及個人的要求
客廳或者飯廳,如果人流大、常常高朋滿座,那麼空調機的製冷功率越要大,反之,僅僅作為睡房,要求空調機的製冷功率就沒有那麼大。有些人要求越冷越好,喜歡蓋著棉被嘆冷氣.那麼選購時可以選擇空調的製冷功率大些。
2、針對空調機的款式選擇
一般家庭空調機的款式有:窗式、掛壁分體式、櫃式、天花式、吊頂式。一般的睡房可以採用窗式和掛壁分體式,窗機的噪音會比分體機大,但有新鮮的空氣對流,會給人感覺好些。現在分體式空調也有較先進的呼吸型,可以換氣的。居所樓層高不便於保養、維修的人士考慮窗式機。飯廳、客廳也可以選用分體、天花、吊頂式、櫃式。櫃式機較佔用地方,天花式價錢較貴。
3、針對空調機的性能選擇
(1)單冷型:用於只是需要降溫的地方使用,如南方地區。
(2)冷暖型:適用於既要製冷,又要制熱的地方,如北方地區。
(3)手動控制式:一般是採用在窗機、櫃機上。
(4)有線遙控式:一般採用在分體、天花機、吊頂機上。
(5)變頻:節約耗電量30%、溫度基本衡定,但是價錢較一般空調貴。
4、如何辨別空調機的製冷量
現在人們習慣用0.75匹、0.8匹、1匹、1.25匹、1.5匹、1.75匹、2匹、3匹、5匹等,按照國內廠家的標識1匹機KF-25應該製冷量達到2500W,2匹機KF50製冷量5000W。而進口的空調如「9」、「09」則表示9000BTU
相當於2500W的製冷量,「18」表示18000BTU相當5000W製冷量,進口機的標識可能有一定容許的差別,如標「18」的機製冷可能是17990BTU或者是18180BTU,消費者應該知道這些,才能夠選擇好適合自己的空調。
『伍』 求計算:已知電動壓縮機參數,大概算出配套的蒸發器的製冷量和冷凝器的散熱量
根據壓縮機的製冷量來製作蒸發器和冷凝器:
壓縮機製冷量=蒸發器製冷量
冷凝器散熱量=壓縮機製冷量+壓縮機軸功率
蒸發器是製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件,低溫的冷凝「液」體通過蒸發器,與外界的空氣進行熱交換,「氣」化吸熱,達到製冷的效果。
主要由加熱室和蒸發室兩部分組成。加熱室向液體提供蒸發所需要的熱量,促使液體沸騰汽化;蒸發室使氣液兩相完全分離。加熱室中產生的蒸氣帶有大量液沫,到了較大空間的蒸發室後,這些液體借自身凝聚或除沫器等的作用得以與蒸氣分離。通常除沫器設在蒸發室的頂部。
蒸發器按操作壓力分常壓、加壓和減壓3種。按溶液在蒸發器中的運動狀況分有:①循環型。沸騰溶液在加熱室中多次通過加熱表面,如中央循環管式、懸筐式、外熱式、列文式和強制循環式等。②單程型。沸騰溶液在加熱室中一次通過加熱表面,不作循環流動,即行排出濃縮液,如升膜式、降膜式、攪拌薄膜式和離心薄膜式等。③直接接觸型。加熱介質與溶液直接接觸傳熱,如浸沒燃燒式蒸發器。蒸發裝置在操作過程中,要消耗大量加熱蒸汽,為節省加熱蒸汽,可採用多效蒸發裝置和蒸汽再壓縮蒸發器。蒸發器廣泛用於化工、輕工等部門。
冷凝器(Condenser) 製冷系統的機件,能把氣體或蒸氣轉變成液體,將管子中的熱量,以很快的方式,傳到管子附近的空氣中。大部分汽車上的冷凝器安裝在水箱前面。發電廠要用許多冷凝器使渦輪機排出的蒸氣得到冷凝;在冷凍廠中用冷凝器來冷凝氨和氟利昂之類的致冷蒸氣。石油化學工業中用冷凝器使烴類及其他化學蒸氣冷凝。在蒸餾過程中,把蒸氣轉變成液態的裝置稱為冷凝器。所有的冷凝器都是把氣體或蒸氣的熱量帶走而運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