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控車床的操作方法
數控車床的操作方法
數控車床是使用較為廣泛的數控機床之一。它主要用於軸類零件或盤類零件的內外圓柱面、任意錐角的內外圓錐面、復雜回轉內外曲面和圓柱、圓錐螺紋等切削加工,並能進行切槽、鑽孔、擴孔、鉸孔及鏜孔等。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出來的關於數控車床的一些操作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手工編程操作
將編制的加工程序輸入數控系統,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先通過機械操作面板啟動數控機床,接著由CRT/MDI面板輸入加工程序,然後運行加工程序。
1)啟動數控機床操作
①機床啟動按鈕ON
②程序鎖定按鈕OFF
2)編輯操作
①選擇MDI方式或EDIT方式
②按(PRGRM)健
③輸入程序名鍵入程序地址符、程序號字元後按(INSRT)鍵。
④鍵入程序段
⑤鍵入程序段號、操作指令代碼後按(INPUT)鍵。
3)運行程序操作
①程序鎖定按鈕ON
②選擇自動循環方式
2.調用程序操作
調用已儲存在數控系統中的加工程序,具體的操作方法先通過機械操作面板啟動數控機床,接著調用系統內的加工程序,然後運行程序。
1)啟動數控機床操作
①機床啟動按鈕ON
②程序鎖定按鈕OFF
2)調用程序操作
①選擇MDI方式或EDIT方式
②按(PRGRM)鍵
③調用程序鍵入程序地址符、程序號字元後按(INPUT)鍵。
3)運行程序操作
①程序鎖定按鈕ON
②選擇自動循環方式
③按自動循環按鈕
3.數控車床對刀操作
數控車床對刀方法有三種(圖1):試切削對刀法、機械對刀法和光學對刀法。
數控車床對刀方法
1)試切削對刀法對刀原理
假設刀架在外圓刀所處位置換上切割刀,雖然刀架沒有移動,刀具的坐標位置也沒有發生變化,但兩把刀尖不在同一位置上,如果不消除這種換刀後產生的刀尖位置誤差,勢必造成換刀後的切削加工誤差。
數控車床對刀原理
換刀後刀尖位置誤差的計算:
ΔX=X1-X2
ΔZ=Z1-Z2
根據對刀原理,數控系統記錄了換刀後產生的刀尖位置誤差ΔX、ΔZ,如果用刀具位置補償的方法確定換刀後的刀尖坐標位置,這樣能保證刀具對工件的切削加工精度。
2)基準刀對刀操作
①用外圓車刀切削工件端面,向數控系統輸入刀尖位置的Z坐標。
②用外圓車刀切削工件外圓,測量工件的外圓直徑,向數控系統輸入該工件的外圓直徑測量值,即刀尖位置的X坐標。
3)一般刀對刀操作
如圖4所示,用切割刀的刀尖對准工件端面和側母線的交點,向數控系統輸入切割刀刀尖所在位置的Z坐標和X坐標。這樣,數控系統記錄了兩把刀尖在同一位置上的不同坐標值,計算出換刀後一般刀與基準刀的刀尖位置偏差,並通過數控系統刀具位置偏差補償來消除換刀後的刀尖位置偏差。
4.刀位偏置值的修改與應用
如果車削工件外圓後,工件的外圓直徑大了0.30mm。對此,我們可不用修改程序,而通過修改刀位偏置值來解決,即在X方向把刀具位置的偏置值減小0.30mm,這樣就很方便地解決了切削加工中產生的加工誤差。
【拓展】
數控車床就業前景良好
如今,製造業對數控機床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就業待遇優厚。很多企業反映,數控機床人才「一將難求」,因為搶手,數控機床人才的身價持續上漲,月收入都在1.5萬元以上。據我了解,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職教中心已經把數控機床專業作為重點發展專業,勢必做強做大該專業,為中國製造輸送一批批技能人才。
當下,數控機床作為工業4.0重要發展領域,已經成為主要工業國家重點競爭領域。中國數控機床產業在國家戰略的支持下,近年來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技術追趕勢頭不可阻擋。在新一輪產業發展周期中,中國有望通過加大技術研發實現數控機床產業的彎道超車。因此,在產業發展大好的優勢下,數控機床人才的就業前景將是一片光明。
數控機床的6大方向
1.可靠性最大化
數控機床的可靠性一直是用戶最關心的主要指標。數控系統將採用更高集成度的電路晶元,利用大規模或超大規模的專用及混合式集成電路,以減少元器件的數量,來提高可靠性。通過硬體功能軟體化,以適應各種控制功能的要求,同時採用硬體結構機床本體的模塊化、標准化和通用化及系列化,使得既提高硬體生產批量,又便於組織生產和質量把關。還通過自動運行啟動診斷、在線診斷、離線診斷等多種診斷程序,實現對系統內硬體、軟體和各種外部設備進行故障診斷和報警。利用報警提示,及時排除故障;利用容錯技術,對重要部件採用「冗餘」設計,以實現故障自恢復;利用各種測試、監控技術,當生產超程、刀損、干擾、斷電等各種意外時,自動進行相應的保護。
2.控制系統小型化
數控系統小型化便於將機、電裝置結合為一體。目前主要採用超大規模集成元件、多層印刷電路板,採用三維安裝方法,使電子元器件得以高密度安裝,較大規模縮小系統的佔有空間。而利用新型的彩色液晶薄型顯示器替代傳統的陰極射線管,將使數控操作系統進一步小型化。這樣可以方便地將它安裝在機床設備上,更便於對數控機床的操作使用。
3.智能化
現代數控機床將引進自適應控制技術,根據切削條件的'變化,自動調節工作參數,使加工過程中能保持良好工作狀態,從而得到較高的加工精度和較小的表面粗糙度,同時也能提高刀具的使用壽命和設備的生產效率。具有自診斷、自修復功能,在整個工作狀態中,系統隨時對CNC系統本身以及與其相連的各種設備進行自診斷、檢查。一旦出現故障時,立即採用停機等措施,並進行故障報警,提示發生故障的部位、原因等。還可以自動使故障模塊離線,而接通備用模塊,以確保無人化工作環境的要求。為實現更高的故障診斷要求,其發展趨勢是採用人工智慧專家診斷系統。
4.數控編程自動化
目前CAD/CAM圖形互動式自動編程已得到較多的應用,是數控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它是利用CAD繪制的零件加工圖樣,再經計算機內的刀具軌跡數據進行計算和後置處理,從而自動生成NC零件加工程序,以實現CAD與CAM的集成。隨著CIMS技術的發展,當前又出現了CAD/CAPP/CAM集成的全自動編程方式,它與CAD/CAM系統編程的最大區別是其編程所需的加工工藝參數不必由人工參與,直接從系統內的CAPP資料庫獲得。
5.高速度、高精度化
速度和精度是數控機床的兩個重要指標,它直接關繫到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目前,數控系統採用位數、頻率更高的處理器,以提高系統的基本運算速度。同時,採用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和多微處理器結構,以提高系統的數據處理能力,即提高插補運算的速度和精度。並採用直線電動機直接驅動機床工作台的直線伺服進給方式,其高速度和動態響應特性相當優越。採用前饋控制技術,使追蹤滯後誤差大大減小,從而改善拐角切削的加工精度。
6.多功能化
配有自動換刀機構(刀庫容量可達100把以上)的各類加工中心,能在同一台機床上同時實現銑削、鏜削、鑽削、車削、鉸孔、擴孔、攻螺紋等多種工序加工,現代數控機床還採用了多主軸、多面體切削,即同時對一個零件的不同部位進行不同方式的切削加工。數控系統由於採用了多CPU結構和分級中斷控制方式,即可在一台機床上同時進行零件加工和程序編制,實現所謂的「前台加工,後台編輯」。為了適應柔性製造系統和計算機集成系統的要求,數控系統具有遠距離串列介面,甚至可以聯網,實現數控機床之間的數據通信,也可以直接對多台數控機床進行控制。
為適應超高速加工的要求,數控機床採用主軸電動機與機床主軸合二為一的結構形式,實現了變頻電動機與機床主軸一體化,主軸電機的軸承採用磁浮軸承、液體動靜壓軸承或陶瓷滾動軸承等形式。
數控機床以其卓越的柔性自動化的性能、優異而穩定的精度、靈捷而多樣化的功能引起世人矚目,它開創了機械產品向機電一體化發展的先河,因此數控技術成為先進製造技術中的一項核心技術。另一方面,通過持續的研究,信息技術的深化應用促進了數控機床的進一步提升。
;2. 數控車床開機步驟
一,打開電源。二打開機床電源開關。三,按程序鍵輸入程序。四,打開自動運行。五按自動運行。
3. 數控車床怎麼從程序任何一段開始啟動
部分數控系統和加工操作鍵(見圖4-4)
圖4-4
數控系統和加工操作鍵(1)、急停按鈕:急停開關
E-STOP:出現緊急情況下按下此鍵,伺服進給及主軸運轉立即停止工作,則機床各部分將停止運動,NC控制機系統清零。如果改機床有回零要求和軟體超程保護,在按緊急按鈕後,必須重新進行回零操作,否則刀架的超程保護將不起作用。(2)、防護門開啟狀態燈(3)、單段運行按鍵單段執行鍵(帶燈)SBK:接通此鍵(燈亮),CNC處於單段運行狀態。在自動方式,每按一次CZCLE
START鍵將執行一段程序(4)、程序段符號跳轉鍵:跳轉功能鍵(指示燈),在自動操作方式下,此鍵接通(燈亮)時程序中有斜「/」的程序段不執行(5)、選程停止(6)、主軸卡盤操作鍵:機床液壓卡盤及尾座(選用)控制機床液壓卡盤松開、卡緊,是由腳踏開關和按鈕站盤上的按鈕控制的,操作者可視操作便利而利用腳踏開關或按鈕控制卡盤。(7)、機床鎖定鍵:
在自動方式或MDI方式下,此鍵接通時(燈亮)機床執行空運轉方式(8)、空運行鍵:自動方式、MDI方式和自動操作方式下,此鍵接通(燈亮),則伺服不進給(如原來已進給,則伺服進給立即減速、停止),但仍然顯示位置更新,M,S,T機能仍能有效輸出(9)、面板鎖:「內存保護」開關是鑰匙開關,用以防止破壞內存程序。當在「有效位置」時,內存程序將受到保護,即不能進行程序編輯、數據輸入操作。當在「無效位置」時,程序保護無效,可對內存進行程序編輯、數據輸入等操作。(10)、機床狀況顯示燈區域,其中電源燈、故障燈、機油燈、M02/M30選擇燈、機床原點位置指示燈HOME:X,Z,Z,4、分別指示各軸運行回機床零點,各軸數值歸零。(11)、各軸進給倍率旋鈕:進給速率修調開關FEEDRATE
OVERRIDE:當用F指令按一定速度進給時,在0%-150%范圍內修調進給速率。當用手動JOG進給時,選擇JOG速率。第4,5軸操作預置按鍵(12)、循環啟動鍵:循環啟動鍵(指示燈)CZCLE
START:自動操作方式下,選擇要執行的程序後按下此鍵,自動操作開始執行,同時鍵內的燈點亮MDI方式下,數據輸入完畢後按下此鍵,執行MDI指令主軸轉速倍率旋鈕。進給保持鍵(帶燈)或稱機床鎖住鍵FEED
HOLD:機床自動循環期間按下此鍵,加工的進給運動立即減速、停止。此按鈕有兩個工作狀態:按一下此按鈕,指示燈亮,表示「機床鎖住」機能有效,此時機床刀架不能移動,也就是機床進給不能執行,但程序的執行和顯示都正常;再按一下此按鈕,本機能被取消。
數控機床在按程序自動循環加工零件過程中,可以任意暫停加工程序,並將刀具退離零件,停止主軸轉動,以便檢查和測量被加工零件。
若機床正在運動加工零件:
①按下「進給保持」按鈕,機床進給停止,中斷運行程序;
②將功能選擇開關由自動狀態改為手動狀態;
③用「點動」、「步進」方法將刀具退離零件;
④按下「主軸停止」按鈕,主軸停止轉動;
⑤進行零件的檢測及其他工作;
⑥按下「主軸啟動」按鈕,使其轉向與原來一致;
⑦用「點動」或「步進」將刀具返回到原位置;
⑧將狀態開關再改回自動狀態;
⑨按下「循環啟動」按鈕,解除進給保持狀態,中斷的程序將被重新啟動,繼續進行零件加工。
4. okuma系統數控車床怎麼運行單段
機床沒有編程說明書嗎,沒有的話,,到網路文庫搜下,應該有不少有關編程和操作的
5. 數控機床的操作與技巧總結
關於數控機床的操作與技巧總結
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下面我整理了關於數控機床的操作與技巧總結,大家快來看看吧。
當前國內許多剛剛從事數控機床操作人員,一部分操作者是,對機械加工非常熟悉,但對於數控機床的編程是比較陌生的;一部分是剛畢業的學生,他們對機械加工知識,數控加工和編程的理論比較熟悉,但是缺少實際的機械加工經驗;也有很多操作者是從來沒有接觸過機械加工和編程的,那他們要學習數控機床操作,困難是非常巨大的。
對於這些初學數控機床的人員,掌握一定的數控機床操作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他們可以避免發生機床碰撞事故,導致機床損壞;二是可以在較短的時間之內,能夠迅速提高操作者的數控機床操作技能,勝任本職工作。本文特別針對這些剛接觸數控機床的操作人員,介紹了一些數控機床的操作技巧的理論知識,希望對剛剛從事的數控機床的操作者來說有一些借鑒的意義。
首先,操作者需對操作的數控機床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了解機床的機械結構:要了解機床的機械構造組成;要掌握機床的軸系分布;更要牢牢地掌握機床各個數控軸的正負方向;要掌握機床的各部件的功能和使用,譬如簡單的氣動系統原理和功能,簡單的液壓系統工作原理和功能;另外要掌握機床各輔助單元的工作原理和功能,譬如刀庫、冷卻單元、電壓穩壓器,電器櫃冷卻器等等單元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及機床各個安全門鎖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
牢牢地掌握機床的各操作按鈕功能:知道怎麼執行程序;怎麼暫停程序後檢查工件加工狀態後,恢復暫停狀態後繼續執行程序,怎麼停止程序;怎麼更改程序後再執行程序,諸如此類。
了解你所操作機床是什麼樣的操作系統;簡單了解數控系統的控制原理和工作方法;系統使用什麼樣工作語言,機床加工使用的軟體及其使用的語言。如果操作者對該語言不了解或者對該語言的專業詞彙不了解,那麼就需要專業的培訓,在培訓時需要認真地做好筆記,機床軟體中的每個詞彙代表什麼中文意思,必須死記硬背進行掌握,那麼才能為以後在工作中正確使用機床。
另外,操作者也需要在培訓時對一般的操作報警的語句進行學習掌握,知道其中文是代表什麼意思,怎麼解決問題,怎麼消除錯誤報警。另外對於操作者來說,如果有精力和能力允許的話,可以對該類語言進行學習掌握,那麼對以後提高機床操作技巧有很大幫助。
其次,要熟練掌握控制數控機床的手動或者自動操作,熟練掌握控制機床的各數控軸的移動。
操作者必須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那麼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收放自如;才會在遇到碰撞或者故障情況下,操作者可以正確而及時的處理問題,操作者才會形成條件反射,果斷採取制動手段。
另外操作者對數控機床的加工程序要非常熟悉;什麼樣的工序和操作,機床就應該有什麼樣的動作,都要非常熟悉。當機床執行程序時,你才能在第一時間知道機床動作是否正確,是否需要採取制動措施。另外,每個初學操作者在操作機床的初期或多或少有一些恐懼心理,害怕機床發生撞刀、發生撞機。那麼只有操作者在熟練掌握了數控機床的操作之後,才能克服類似的恐懼心理,才能在此基礎之上學習掌握更高的數控機床操作技巧。
第三,要熟練掌握程序編輯,各個工序的參數補償和刀具或者砂輪的直徑和長度的補償。
首先經過培訓掌握你所要操作數控機床的編程語言,編程方法和各參數補償方法。現在大多數先進的數控機床都配有編程或模擬的PC工作站。那麼初學者可以在工作站上先進行軟體編輯和機床切削的模擬學習。
在學習編程過程中,不要只注重模擬結果,更重要是要學習模擬加工的過程,要明白工件的加工需要使用什麼樣的刀具或者砂輪,機床數控軸通過怎樣的運動軌跡完成了切削加工;機床在執行具體某個工序加工時,機床內各相關部件移動的位置和方向;注意在執行加工時各個軸的運動方向和切入方向,包括怎樣進刀,怎樣退刀,注意在機床加工時各個工步的快進速度和位移,各個工步的工進的速度和位移。在通過模擬軟體進行加工,注意在模擬過程中所有參數都必須正確輸入,不要因為模擬就隨意輸入馬虎了事,這樣可能出現模擬加工的結果不正確;或者造成以後實際加工時的碰撞事故,或者零件報廢。如果模擬軟體有防碰撞測試的功能,那麼就要使用該功能,檢查編程的正確性。
另外,操作者需要特注意:模擬加工只是理論上的一個結果,並不代表機床在實際切削加工過程中就不會發生碰撞,也不代表就能加工出合格的產品。模擬模擬的目的是為了節省編程時間,提高機床實際利用率,減少加工工件時的調試時間,並不代表實際的零件加工。完成完美的工件加工是和數控機床操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密不可分的。
要點四,實際加工過程中的加工技巧,認真做好准備工作,先將圖紙讀懂,確認要加工工件的位置,確認要加工工件部位的精度公差,然後編輯加工程序。要將加工中需要的工件和刀具或者砂輪准備好,將加工過程中需要的檢測儀器都准備好,將加工過程中需要的輔助工裝和夾具都准備齊全。
加工第一件工件時,機床應該使用單步工作狀態進行試切削。當機床程序每調用一個新的刀具或者砂輪時應該先進行對刀,檢查程序動作是否正確。
工件加工時盡量採取一次裝夾,完成工件加工;如果需要進行測量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工件的二次裝夾,那麼就必須保證第二次裝夾與第一次裝夾的定位和加工基準的統一。如果採取機床的自動定位裝置,那麼需要保持自動測量系統的測量速度一致性。在對工件的加工精度進行檢測時,最好能夠在機床上完成,這樣可以減少二次裝夾的定位誤差。另外,機床在加工工件的某些部位,其尺寸公差的精度要求較高時,操作者在每次加工完成後,都需要進行精度檢查,檢查合格後再去加工工件下一個的位置;如果工件上某個部位的形狀是由兩個或者多個方向加工合成的,那麼每個方向的加工都會影響該部位形狀的位置或者形狀的公差,那麼加工時應先加工對工件精度影響較小的一個方向,然後再加工工件公差要求較高的方向,最後反復加工,最後逼近所要求的精度。如果在機床上使用標準的測量儀器不能對工件進行測量,同時又不能把工件從機床上取下進行測量,否則影響工件的加工精度,那麼可以使用特殊的卡規、塞規、量規等手段來檢測,如果機床本身軟體帶有測量功能,那麼可以使用機床本身來測量工件。在完成整個工件的加工後,再對工件進行全面的檢測。
對於成批量工件的加工。當初次程序調試完成後,那麼需要優化加工程序。優化的基本原則如下: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優化切削參數,譬如工進速度、刀具或砂輪轉速、橫向進給量,加工深度等等;優化加工步驟,優化加工基準,提高加工效率,使用高壽命刀具或砂輪,減少換刀次數或者砂輪修正次數;建立合理的加工程序的數學模型,編輯有效可靠程序,合理設置粗精加工的餘量和次數和使用適當的成型刀具或者砂輪,對於提高效率,保證加工質量具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
對於保證被加工工件的加工質量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加工時要對機床進行熱機一段時間,保持機床各機械軸在工作期間的熱平衡,盡量保持機床加工過程的被加工工件溫度穩定,並且盡量保持工作頭、機床主軸、絲杠導軌,光柵尺,刀具夾頭或者砂輪接桿的冷熱平衡。如果機床使用冷卻油和冷卻液,要保持其溫度恆定,冷卻液的溫度是影響工件加工的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通過機床的冷卻系統來保證冷卻液的'恆定溫度。
一般工廠晚上都需要關機,第二天需要再開機床,所以每天機床工作前都需要進行熱機。為了提高的機床利用率,現有兩種方法可以實現機床加工。一是開機後對原始程序稍許修改,在所有的加工工序中做一個遠離工件的補償量,那麼加工過程中,機床的在機床加工時根據測量結果更改修正值,當機床處於熱平衡狀態後,修正值就可以不需要再更改。另外一種方法是,那麼在開機後的一段時間先加工工件公差較大的部位,然後經過一段時間後等到機床達到熱平衡後,再來加工工件上某些公差要求較高的位置;或者先用機床進行粗加工,等機床工作達到熱平衡後,再進行工件的精加工。
對於一個具有多基準,有多處精度要求較高的尺寸的工件。那麼應先加工工件上有一個基準僅定義一個或兩個尺寸,但尺寸精度要求較高的位置,而對同一基準有多個尺寸的部位,應先加工精度最高的部位,然後再加工精度較低的位置。因為機床在加工高精度的部位時工件容易產生廢品,那工件其餘的部位就可以不加工,這樣節省了加工成本。
總之,加工的 基本原則:先粗加工,把工件的多餘材料去掉,然後精加工;加工中應避免振動的發生;避免工件加工時的熱變性。造成的振動發生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負載過大,可能是機床和工件的共振,或者可能是機床的剛性不足,也可能是刀具或砂輪鈍化後造成的。我們可以通過下述方法來減小振動:減小橫向進給量和加工深度,檢查工件裝夾是否牢靠,提高刀具的轉速或者降低轉速可以降低共振,另外查看是否有必要的更換新的刀具。
對於數控機床操作的初學者,經常發生碰撞。常聽別人說,不碰機床,就學不會機床操作,這是一種非常錯誤和有害的認識。機床碰撞對機床的精度是很大的損害,對於不同類型機床影響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對於剛性不強的機床影響較大,對於剛性較強的龍門結構的機床,在同等的撞擊力下影響較小。如果機床是懸臂式得結構,以及機床主軸是裝在一回轉軸上的機床結構,一旦機床發生碰撞的話,對機床的精度影響是致命的。所以對於高精度數控機床來說,碰撞絕對要杜絕。只要操作者細心和掌握一定的防碰撞的方法,碰撞是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 以下幾點心得或許對數控機床初學者預防碰撞有所幫助。
碰撞發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對刀具或者砂輪 的直徑和長度輸入錯誤;二是對工件的尺寸和其他相關的幾何尺寸輸入錯誤以及工件的初始位置定位錯誤;三是機床的工件坐標系設置錯誤,或者機床零點在加工過程中被重置,而產生變化。機床碰撞大多發生在機床快速移動過程中,這時候發生的碰撞的危害也最大,應絕對避免。所以操作者要特別要注意機床在執行程序的初始階段和機床在更換刀具或砂輪的時候,此時一旦程序編輯錯誤,刀具或砂輪的直徑和長度輸入錯誤,那麼就很容易發生碰撞。在程序結束階段,各數控軸的退刀動作順序錯誤,那麼也可能發生碰撞。為了避免上述碰撞,在第一次使用刀具和砂輪時,要仔細進行對刀,不能輕視該問題。為了避免碰撞,操作者在操作機床時,要充分五官的功能,觀察機床有無異常動作,有無火花,有無噪音和異常響動,有無震動,有無焦味。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程序,待機床問題解決後,機床才能繼續工作。同時在操作之前,操作者應該接受機床操作的安全培訓,每類機床應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人員應經系統的操作和安全培訓,持有培訓合格的上崗證後才能上機床工作。工作前,應知道滅火器的位置,並且操作者要掌握滅火器的方法,機床的氣壓開關的位置,機床的輸入電源的開關的位置,液壓工作站的位置,都因掌握應急的關閉的方法,對於使用冷卻油的磨床應將滅火器的放置在機床的三米之內。
總之,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技巧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建立在掌握了機床基本操作、基礎的機械加工知識和基礎的編程知識之上的。數控機床操作技巧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需要操作者成分發揮想像力和動手能力的有機組合,是具有創新性的勞動。
;6. 數控機床的操作方法是什麼
數控機床的操作方法如下:
1、在開機前,應先做一些安全檢查,如卡盤上是否有工件,托板是否在安全位置上,電線有無短路的可能等岩蔽。
2、檢查完畢,打開機器的外部進電總閘,(有氣動裝置的打開風機開關先充氣,充氣完畢後再做下一步比較穩妥)再打開機器的內部的進電開關,(如果常時間未開,最好開著預熱半個小時)然後打開系統州判電源。
3、電源都打開後冊棗改,首先就是要做回零操作,建立機床坐標系。
4、准備好加工的零件毛坯,刀具,測量工具,工具等。
5、按照加工工藝編寫程序,並輸入系統。並空轉運行程序檢查有無錯誤。
6、裝好刀具,並對刀。
7、按程序進行加工。
8、加工完畢測量尺寸。
數控機床是數字控制機床()的簡稱,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該控制系統能夠邏輯地處理具有控制編碼或其他符號指令規定的程序,並將其解碼,用代碼化的數字表示,通過信息載體輸入數控裝置。經運算處理由數控裝置發出各種控制信號,控制機床的動作,按圖紙要求的形狀和尺寸,自動地將零件加工出來。
7. 數控車床的程序是怎樣運行的
數控車床程序的運行操作過程:
(1)正常運轉,按循環啟動鍵,銑床自動運轉。
(2)按進給保持按紐,可使用自動運轉暫時停止。
(3)按跳步鍵,程序中有斜杠/的程序段將不執行。
(4)按單段鍵,機車處於單段運行狀態,每按一下循環啟動按紐,只執行一段程序段。
(5)按空運行鍵,此時機車在空運行狀態下快速運行。
(6)按鎖定鍵,機車停止移動,但位置坐標的現示和機車移動時一樣,M、S、T功能也有效。該鍵主要用於程序的檢測。
(7)按選擇停鍵,執行含有M01的程序段後,自動運轉停止。
(8)按急停鍵,機車移動會瞬間停止。
(9)用進給速度修調開關,可選擇程序指定的進給速度的百分數,按照刻度可實現0~150%的倍率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