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2022冬奧會標志性場館國家速滑館,採用的是什麼
採用的是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製冷方式製冰。
北京2022冬奧會標志性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在冬奧會期間承擔速度滑冰項目的比賽和訓練。冬奧會後,該館將向公眾開放,成為能夠舉辦滑冰、冰球和冰壺等賽事及大眾冰上活動的多功能場館。
國家速滑館是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製冷的冬奧大道速滑場館,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二氧化碳跨臨界製冷系統。事實上,國家速滑館已成為未來同類項目的標桿,在國家速滑館確定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製冷系統後,大多數的北京冬奧會其他場館的冰場都採用這一系統。

國家速滑館場館特色
國家速滑館場地照明系統根據場館功能量身打造,由1088套LED燈具組成,其光學參數滿足頂級賽事舉辦和高清轉播要求,節能環保性能突出。每套燈具均實現智能獨立控制,滿足場館賽時和賽後多功能使用的豐富照明需求。
國家速滑館又稱「冰絲帶」,它的外形上由22條晶瑩美麗的「絲帶」狀曲面玻璃幕牆環繞,與明亮剔透的超白玻璃相結合,象徵著速度滑冰運動員在冰上留下的滑行軌跡,它與雄渾鋼結構的「鳥巢」、靈動膜結構的「水立方」相得益彰,共同組成北京這座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的標志性建築群。
㈡ 採用的是什麼跨臨界直接製冷方式製冰
品牌型號:沃拓萊製冰機
採用的是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製冷方式製冰。
製冰機是一種將水通過蒸發器由製冷系統製冷劑冷卻後生成冰的製冷機械設備,採用製冷系統,以水載體,在通電狀態下通過某一設備後製造出冰。根據蒸發器的原理和生產方式的不同,生成的冰塊形狀也不同;人們一般以冰形狀將製冰機分為顆粒冰機、片冰機、板冰機、管冰機、殼冰機等等。
製冰過程:通過進水閥門,水自動進入一個蓄水槽,然後通過水泵抽水到分流管,分流管將水均勻地流到被低溫液態製冷劑冷卻後的蒸發器上,水被冷卻至冰點,這些冷卻到冰點的水將會凝固變成冰,而沒有被蒸發器凍結的水又流入蓄水槽,通過水泵重新開始循環工作。當冰塊達到所要求的厚度時,進入脫冰狀態,將壓縮機排出的高壓熱氣通過換向閥引流到蒸發器上,取代低溫液態製冷劑。這樣在冰塊和蒸發器之間就形成了一層水膜,這層水膜使冰塊脫離開蒸發器,冰塊靠重力的作用自由地落進下面的儲冰槽中時。
㈢ 北京2022冬奧會標志性場館國家速滑館,採用的是什麼
北京2022冬奧會標志性場館國家速滑館,採用的是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製冷方式製冰。
二氧化碳製冰技術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2019年批復啟動的「國家速滑館智慧場館建設和應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應用」項目重點研發成果之一。
場館的多功能超大冰面亞臨界、跨臨界多工況並行二氧化碳直接蒸發製冰集中式製冷系統,亞臨界、跨臨界多工況並行二氧化碳集中式製冷中壓回油系統等應用均屬國際首次。

二氧化碳冷製冰系統製冰的好處。
通過場館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統,還能夠把製冰過程產生的廢熱用於除濕、冰面維護、場館生活熱水等。全冰面模式下每年僅製冷部分就能節省200多萬度電,相當於約120萬棵樹實現的碳減排量。
整個製冷系統的碳排放趨近於零。經理論分析,採用二氧化碳製冷,有把握實現冰表面溫差不超過0.5℃。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製冷方式製冰技術是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環保製冰技術。
在此基礎上,它的碳排放量趨近於零,製冰能效也非常高,且在比賽之後,冰面上是可以進行分區製冷的,能對每塊冰單獨控溫,讓場館能實現同時運行、不同使用。
國家速滑館主要用於冰球、冰壺和速滑類項目,並不僅僅只用冬奧會,在冬奧會結束之後,它也會繼續營業,稱為一個兼具社會服務功能和企業運營的運動型場館,這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