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內比較常用的進口和國產液壓管品牌有哪幾種
進口:最好的是美國的parker,然後西德福、賀德克等等。
國產:一般管子都是沈陽埃迪亞的,各廠家買回去自己扣押,這就多了,寧波一帶都做,也好多家。
『貳』 德國品牌的高速電主軸有什麼優勢有哪些品牌
國外電主軸最早用於內圓磨床,上世紀80年代,隨著數控機床和高速切削技術的發展和需要,逐漸將電主軸技術應用於加工中心、數控銑床等高檔數控機床,成為近年來機床技術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隨著機床技術、高速切削技術的發展和實際應用的需要,對機床電主軸的性能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目前國外從事高速數控機床電主軸研發與生產的企業主要有如下幾家:德國GMN、西門子、瑞士IBAG、美國Setco、義大利Omlet、Faemat、Gamfior、日本大隈等,其中尤以GMN、IBAG、Omlet、Setco、Gammfier等幾家的技術水平代表了這個領域的世界先進水平。這些公司生產的電主軸較之國內生產的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功率大、轉速高。②採用高速、高剛度軸承。國外高速精密主軸上採用高速、高剛度軸承,主要有陶瓷軸承和液體動靜壓軸承,特殊場合採用空氣潤滑軸承和磁懸浮軸承。③精密加工與精密裝配工藝水平高。④配套控制系統水平高。這些控制系統包括轉子自動平衡系統、軸承油氣潤滑與精密控制系統、定轉子冷卻溫度精密控制系統、主軸變形溫度補償精密控制系統等。並在此基礎之上,這些外國廠家如美國、日本、德國、義大利和瑞士等工業發達國家已生產了多種商品化高速機床。如瑞士米克朗公司,就是世界上著名的精密機床製造商。它生產的機床配備最高達 60000r/min的高速電主軸,可以滿足不同的切削要求,所有的電主軸均裝有恆溫冷卻水套對主軸電機和軸承進行冷卻,並通過高壓油霧對復合陶瓷軸承進行潤滑。所有的電主軸均採用矢量控制技術,可以在低轉速時輸出大扭矩。
電主軸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繼續向高速度、高剛度方向發展
由於高速切削和實際應用的需要,隨著主軸軸承及其潤滑技術、精密加工技術、精密動平衡技術、高速刀具及其介面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發展,數控機床用電主軸高速化已成為目前發展的普遍趨勢,如鑽、銑用電主軸,瑞士IBAG的HF42的轉速達到140000r/min,英國WestWind公司的PCB鑽孔機電主軸D1733更是達到了250000r/min;加工中心用電主軸,瑞士FISCHER最高轉速達到42000r/min,義大利CAMFIOR達到了75000r/min。在電主軸的系統剛度方面,由於軸承及其潤滑技術的發展,電主軸的系統剛度越來越大,滿足了數控機床高速、高效和精密加工發展的需要。
向高速大功率、低速大轉矩方向發展
根據實際使用的需要,多數數控機床需要同時能夠滿足低速粗加工時的重切削、高速切削時精加工的要求,因此,機床電主軸應該具備低速大轉矩、高速大功率的性能。如義大利CAMFIOR、瑞士Step—Tec、德國GMN等製造商生產的加工中心用電主軸,低速段輸出轉矩到200Nm以上的已經不是難事,德國CYTEC的數控銑床和車床用電主軸的最大扭矩更是達到了630N·m;在高速段大功率方面,一般在l0~50kW;CYTEC電主軸的最大輸出功率為50kW;瑞士Step—Tec電主軸的最大功率更是達到65kW(S1),用於航空器製造和模具加工;更有電主軸功率達到80kW 的報道。
進一步向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延長工作壽命方向發展
用戶對數控機床的精度和使用可靠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作為數控機床核心功能部件之一的電主軸,要求其本身的精度和可靠性隨之越來越高。如主軸徑向跳動在0.001mm 以內、軸向定位精度<0.0005mm以下。同時,由於採用了特殊的精密主軸軸承、先進的潤滑方法以及特殊的預負荷施加方式,電主軸的壽命相應得到了延長,其使用可靠性越來越高。Step—Tec的電主軸還加裝了加速度感測器,降低軸承振動加速度水平,為了監視和限制軸承上的振動,安裝了振動監測模塊,以延長電主軸工作壽命。
電主軸內裝電機性能和形式多樣化
為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電主軸電機的性能得到了改善,如瑞士FISCHER主軸電機輸出的恆轉矩高轉速與恆功率高轉速之比(即恆功率調速范圍)達到了l:14。此外,出現了永磁同步電機電主軸,與相同功率的非同步電機電主軸相比,同步電機電主軸的外形尺寸小,有利於提高功率密度,實現小尺寸、大功率。
向快速啟、停方向發展
為縮短輔助時間,提高效率,要求數控機床電主軸的啟、停時間越短越好,因此需要很高的啟動和停機加(減)速度。目前,國外機床電主軸的啟、停加速度可達到lg以上,全速啟、停時間在ls以內。
軸承及其預載荷施加方式、潤滑方式多樣化
除了常規的鋼制滾動軸承外,近年來陶瓷球混合軸承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潤滑方式有油脂、油霧、油氣等,尤其是油氣潤滑方法(又稱Oil-air),由於具有適應高速、環保節能的特點,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推廣和應用;滾動軸承的預負荷施加方式除了剛性預負荷(又稱定位預負荷)、彈性預負荷(又稱定壓預負荷)之外,又發展了一種智能預負荷方式,即利用液壓油缸對軸承施加預負荷,並且可以根據主軸的轉速、負載等具體工況控制預負荷的大小,使軸承的支承性能更加優良。在非接觸形式軸承支承的電主軸方面,如磁浮軸承、氣浮軸承電主軸(瑞士IBAG等)、液浮軸承電主軸(美國Ingersoll等)等已經有系列商品供應市場。
刀具介面逐步趨於HSK、Capto刀柄技術
機床主軸高速化後,由於離心力作用,傳統的CAT(7:24)刀柄結構已經不能滿足使用要求,需要採用HSK(1:10)等其它符合高速要求的刀柄介面形式。HSK刀柄具有突出的靜態和動態聯接剛性、大的傳遞扭矩能力、高的刀具重復定位精度和聯接可靠性,特別適合在高速、高精度情況下使用。因此,HSK刀柄介面已經廣泛為高速電主軸所採用(如瑞士的IBAG、德國的CYTEC、義大利CAMFIOR等)。近年來由SANDVIK公司提出的Capto刀具介面也開始在機床行業得到應用,其基本原理與HSK介面相似,但傳遞扭矩的能力稍大一些,缺點是主軸軸端內孔加工困難較大,工藝比較復雜。
向多功能、智能化方向發展
在多功能方面,有角向停機精確定位(准停)、C軸傳動、換刀中空吹氣、中空通冷卻液、軸端氣體密封、低速轉矩放大、軸向定位精密補償、換刀自動動平衡技術等。在智能化方面,主要表現在各種安全保護和故障監測診斷措施,如換刀聯鎖保護、軸承溫度監控、電機過載和過熱保護、松刀時軸承卸荷保護、主軸振動信號監測和故障異常診斷、軸向位置變化自動補償、砂輪修整過程信號監測和自動控制、刀具磨損和損壞信號監控等,如Step-Tec電主軸安裝有診斷模塊,維修人員可通過紅外介面讀取數據,識別過載,統計電主軸工作壽命。
『叄』 國際一線的數控加工中心品牌有哪些
歐美機床
吉 特 曼 (Gildemeister )
辛辛那提 (Cincinnati)
菲 迪 亞 (Fidia)
哈挺機床 (Hardinge )
米 克 朗 (Micron)
吉 丁 斯 (Giddings)
法道機床 (Fadal)
哈 莫 爾 (Hermle)
皮 特 勒 (Pittler)
格 里 森 (Gleason)
蒂森集團 (Thyssen)
曼 德 里 (Mandelli)
薩 趣 曼 (Sachman)
橋堡機床 (Bridgeport)
赫勒海爾 (Hueller-Hille)
斯達拉特 (Starrag)
海 科 特 (Heckert)
埃 馬 克 (Emag )
米 超 力 (Milltronics)
哈斯機床 (Hass)
斯鵲吉堡 (Strojimport)
斯 賓 納 (Spinner)
帕 拍 斯 (Parpas)
日本韓國機床
日本牧野 (Makino)
馬 扎 克 (Mazak )
澳 科 瑪 (OKUMA )
新瀉鐵工 (NIGATA)
新日本工機 (SNK)
光陽機械工業 (KOYO)
現代重工 (Hyunday)
大宇機床 (Deawoo)
森 精 機 (MORI SEIKI)
邁 科 群 (Mectron)
台港機床
協鴻工業 (Hardford)
楊鐵機床 (Yang Icon)
麗偉機床 (Leadwell)
台中精機
締 克 曼 (Dick Lyons)
友嘉機床 (Feeler)
成合鐵工 (Chen Ho)
綺發機床 (Chi Fa)
台灣鴻馨精機 (Hunghsin)
喬福機床 (Johnford)
高鋒工業 (Kaofong)
東台精機 (Tong-Tai)
高鋒工業 (Kaofong)
歐馬科技 (OUMA)
永進機床 (Yeongchin)
亞威機電 (AWEA)
高明精機 (Kaoming)
佳鐵機械
香港力豐 (Leeport)
香港寶力機械 (Protechnic)
大陸機床
桂林機床
雲南機床
北京第二機床廠
北京第三機床廠
天津第一機床廠
沈陽第一機床廠
濟南第一機床廠
青海第一機床廠
常州機床總廠
縱橫國際(原南通機床)
大河機床廠
寶雞機床廠
桂林第二機床廠
萬佳機床工具有限公司
天津德聯機床服務有限公司
『肆』 「CNC加工中心」都有哪些品牌
友嘉、東台、台中、永進、協鴻、亞威、麗偉、油機、福裕等都是比較有規模的。
『伍』 bigdog或者四足液壓機器人的液壓系統與一般如機床,挖掘機等得液壓系統有什麼不同,高級在哪些地方
第一、bigdog

它與前兩類不具有直接的類比性,前兩者都為關節模擬,油缸位置、速度控制為主,而機床液壓多為簡單迴路,實現油缸往復直線運動,如鍛造與壓鑄的執行機構、磨床的平台等。
另外,很多機床用電機加絲杠,用液壓的機床也有,基本屬工業液壓范疇。
『陸』 什麼牌子的CNC加工中心比較好
1.對於CNC機床,質量好的,價格一定是貴的。價格便宜的,質量一般都是差的。質量差一個等級,價格會差幾個等級。
2.許多比較有名品牌的CNC機床,其產品都有較強的針對性。
3.如果你想買機床,只能先做一個預算,在預算范圍里,選擇質量最好的。
4.如果能滿足要求的機床價格超過預算,你必須增加預算。
5.如果只是普通用途的常規CNC機床,其實牌子是無所謂的。
『柒』 求加工中心的介紹及推薦
加工中心品牌舉例;高端品牌:牧野(日本)、森精(日本)、DMG(德國)、米克朗(瑞士),中高端品牌:普銳米、三菱、法蘭克。主要要看想選擇的機型和價位各個品牌各有優勢,高端品牌的加工中心都是百萬級別的,做工各方面都無可挑剔。中高端品牌,三菱相對價格要高一些,法蘭克主要是做鑽攻中心針對的是小產品的加工和銅工的加工,機型最大也就700,普銳米相對來講性價比要高一些,但跟高端品牌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普通的加工是不在話下的。
加工中心的簡介: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簡稱MC,是由機械設備與數控系統組成的使用於加工復雜形狀工件的高效率自動化機床。加工中心最初是從數控銑床發展而來的。與數控銑床相同的是,加工中心同樣是由計算機數控系統(CNC)、伺服系統、機床本體、液壓系統等各部分組成。但加工中心又不等同於數控銑床,加工中心與數控銑床的最大區別在於加工中心具有自動交換刀具的功能,通過在刀庫安裝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裝夾中通過自動換刀裝置改變主軸上的加工刀具,.實現鑽、鏜、鉸、攻螺紋、切槽等多種加工功能。它的出現打破了一台機床只能進行一種工序加工的傳統觀念.它利用機床刀庫的多刀具和自動換刀能力,具有把幾個不同的操作組合在一次裝夾中並連續加工的能力,即集中工序加工。CNC鏜銑加工中心,對工件連續進行的鑽削、鏜削、背鏜、加工螺紋、鍃孔及輪廓銑削等加工都可編制為同一個CNC程序。加工中心因具有連續、自動、多工序加工的特點,因此又稱它為多工序數控機床。
常用系統:目前市場上加工中心常用的數控系統一般為:FANUC(日本)、MISUBISHI(日本)、SIEMENS(德國)、FAGOR(西班牙)、寶元(台灣)、新代(台灣)、華中(中國)、廣州數控(中國)
結構組成
加工中心總體上是由以下幾大部分組成。
1.基礎部件
床身、立柱和工作台等大件是加工中心結構中的基礎部件。這些大件有鑄鐵件,也有焊接的鋼結構件,它們要承受加工中心的靜載荷以及在加工時的切削負載,因此必須具備更高的靜動剛度,也是加工中心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部件。
2.主軸部件
主軸部件包括主軸箱、主軸電動機、主軸和主軸軸承等零件。主軸的啟動、停止等動作和轉速均由數控系統控制,並通過裝在主軸上的刀具進行切削。主軸部件是切削加工的功率輸出部件,是加工中心的關鍵部件。其結構的好壞,對加工中心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3.數控系統
數控系統由CNC裝置、可編程序控制器、伺服驅動裝置以及電動機等部分組成,是加工中心執行順序控制動作和控制加工過程的中心。
4.自動換刀裝置(ATC)
加工中心與一般通用機床的顯著區別是具有對零件進行多工序加工的能力。有一套自動換刀裝置。
常見分類
1.按換刀形式分類
1)帶刀庫機械手的加工中心換刀裝置由刀庫、機械手組成,換刀動作由機械手完成。
2)無機械手的加工中心換刀通過刀庫和主軸箱配合動作來完成換刀過程。
3)轉塔刀庫式加工中心一般應用於小型加工中心。主要以加工孔為.主。
2.按機床加工方式分類
1)車削加工中心
車削加工中心以車削為主,主體是數控車床,機床上配備有轉塔式刀庫或由換刀機械手和鏈式刀庫組成的大容量刀庫有些車削加工中心還配置有銑削動力頭。
2)鏜銑加工中心
鏜銑加工中心將數控銑床、數控鏜床、數控鑽床的功能聚集在一台加工沒備上,且增設有自動換刀裝置。鏜銑加工中心是機械加工行業中,應用最多的一類數控設備,其工藝范圍主要是銑削、鑽削和鏜削。
3)復合加工中心
在一台設備上可以完成車削、銑削、鏜削、鑽削等多種工序加工的加工中心稱為復合加工中心,它可代替多台機床實現多工序的加工。復合加工中心以車、銑加工的加工中心為多。
3.按機床形態分類
1)卧式加工中心
卧式加工中心指主軸軸線為水平狀態設置的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一般具有3-5個運動坐標.,常見的有三個直線運動坐標:X、Y、Z,外加一個回轉工作台,它能夠使工件一次裝夾完成除安裝面和頂面以外的其餘四個面的加工。卧式加.工中心較立式加工中心應用范圍廣,適宜復雜的箱體類零件如泵體、閥體等零件的加工。但卧式加工中心佔地面積大、重量大、結構復雜、價格較高。
2)立式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指主軸軸線為垂直狀態設置的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一般有三個直線運動坐標:X、Y、Z,工作台具有分度和旋轉功能,可在工作台上安裝一個水平軸的數控轉台用以加工螺旋線零件。立式加工中心多用於加工簡單箱體、箱蓋、板類零件和平面凸板。立式加工中心具有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價格低的優點。
3)龍門加工中心
龍門加工中心的形狀與數控龍門銑床相似應用范圍比數控龍門銑床更大,主軸多為垂直設置,除自動換刀裝置以外,還帶有可更換的主軸頭附件,數控裝置的功能也較齊全,能夠一機多用,尤其適用於大型或形狀復雜的工件加工。
4)五軸加工中心
五軸加工中心一次裝夾能完成除安裝面外的所有面的加工,具有立式和卧式加工中心的功能。常見的萬能加工中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主軸可以旋轉90o;另一種是主軸方向不改變.,而工作台帶.著工件旋轉90o完成對五個面的加工。:在萬能加工中心上,工件安裝避免了二次裝夾帶來的安裝誤差,所以效率和精度高,但結構復雜、造價也高。
加工對象
數控加工中心機床是指具有刀庫、自動換刀裝置並能對工件進行多工序加工的數控機床。加工中心主要適用於加工形狀復雜、工序多、精度要求高的工件。:
1.箱體類工件
箱體類零件一般具有一個以上的孔系,組成孔系的各孔本身有形狀精度的要求,同軸孔系和相鄰孔系之間及孔系與安裝基準之間又有位置精度的要求。通常箱體類零件需要進行鑽削、擴削、鉸削、攻螺紋、鏜削、銑削、鍃削等工序的加工,工序多、過程復雜,還需用專用夾具裝夾。這類零件在加工中心上加工。一次裝夾可完成普通機床60%-95%的工序內容,並且精度一致性好、質量穩定。
2.復雜曲面類工件
復雜曲面一般可以用球頭銑刀進行三坐標聯動加工,.加工精度較高,但效率低、如果工件存在加工干涉區或加工盲區,就必須考慮採用四坐標或五坐標聯動的機床。
3.異形件
異形件是外形不規則的零件,大多需要點、線、面多工位混合加工。加工異形件時採用普通機床加工或精密鑄造無法達到預定的加工精度,而使用多軸聯動的加工中心,配合自動
編程技術和專用刀具,可大大提高其生產效率並保證曲面的形狀精度。形狀越復雜,精度要求越高,使用加工中心越能顯示其優越性。如手機外殼等異形件可採用加工中心進行加工。
4.盤、套、板類工件
這類工件包括帶有鍵槽和徑向孔,端面分布有孔系、曲面的盤套或軸類工件。
基本特點
加工中心(Machining Center,MC)是一種能把銑削、鏜削、鑽削、螺紋加工等功能集中在一台設備上的數控加工機床,是典型的集現代控制技術、感測技術、通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高新技術於一體的機械加工設備。加工中心與數控銑床、數控鏜床的本質區別是配備有刀庫,刀庫中存放著不同數量的各種刀具或檢具,在加工過程中由程序自動選用和更換,它的結構相對較復雜,控制系統功能較多。MC一般至少有三個運動坐標系,多的達十幾個。其控制功能最少可實現兩軸聯動控制,多的可實現五軸或六軸聯動控制,實現刀具運動直線插補和圓弧插補,能進行復雜曲面加工。MC還具有多種輔助機能,如各種加工固定循環、刀具半徑自動補償、刀具長度自動補償、絲杠螺距誤差補償、絲杠間隙補償、刀具破損報警、刀具壽命管理、過載超程自動保護、故障自動診斷、工件加工過程圖形顯示、工件在線檢測和離線編程等。
MC是一種綜合加工能力較強的設備,它標志著企業的技術能力和工藝水平,反映一個國家工業製造的水平,已成為現代機床發展的主流方向,與普通數控機床相比,它具有以下特點。
1.工序集中,加工精度高
MC數控系統能控制機床在工件一次裝夾後,實現多表面、多特徵、多工位的連續、高效、高速、高精度加工,即工序集中,這是MC的典型特點。由於加工工序集中,減少了工件半成品的周轉、搬運和存放時間,使機床的切削利用率(切削時間和開動時間之比)比普通機床高3~4倍,達80%以上,縮短了工藝流程,減少了人為干擾,故加工精度高、互換性好。
2.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減輕、經濟效益高
MC對零件的加工是在數控程序控制下自動完成的,操作者除了操作面板、裝卸零件、進行關鍵工序的中間測量以及觀察機床的運行之外,無需進行繁重的重復性手工操作,勞動強度輕。使用MC加工零件時即使在單件、小批量生產的情況下,也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例如在加工之前節省了劃線工時,在零件安裝到機床上之後減少了調整、加工和檢驗時間,直接生產費用大幅度降低。
另外,MC加工零件還可以省去許多工藝裝備,減少硬體的投資。同時,MC加工穩定,廢品率減少,可使生產成本進一步下降。
3.對加工對象的適應性強
加工中心是按照被加工零件的數控程序進行自動加工的,當改變加工零件時,只要改變數控程序,不必更換大量的專用工藝裝備。因此,能夠適應從簡單到復雜型面零件的加工,且生產准備周期短,有利於產品的更新換代。
4.有利於生.產管理的現代化
用MC加工零件時,能夠准確地計算零件的加工工時,並有效地簡化檢驗和工具、夾具、半成品的管理工作。這些特點有利於使生產管理現代化。當前許多大型CAD/CAM集成軟體已經具有了生產管理模塊,可滿足計算機輔助生產管理的要求。
加工中心雖然具有很多優點,但也還存在如下一些必須考慮的問題。
1)工件粗加工後直接進入精加工階段。粗加工時,一次裝夾中金屬切除量多、幾何形變大工件溫升高,溫升來不及回復,冷卻後工件尺寸發生變化,會造成零件的精度下降。
2)工件由毛坯直接加工為成品,零件未進行時效處理,內在應力難以消除,加工完了一段時間後內應力釋放,會使工件產生變形。
3)裝夾零件的夾具必須滿足既能承受粗加工中切削力大,又能在精加工准確定位的要求,而且零件夾緊變形要小。
4)多工序集中加工,要及時處理切屑。在加工過程中,切屑的堆積、纏繞等將會影響加工的順利進行及劃傷零件的表面,甚至使刀具損壞、工件報廢。
5)由於自動換刀裝置(ATC)的應用,使工件尺寸受到一定的限制,鑽孔深度、刀具長度、刀具直徑及刀具質量都要加以綜合考慮。
加工工藝
加工中心的工藝特點
數控加工中心可以歸納出如下一些工藝特點。
1.適合加工周期性復合投產的零件
有些產品的市場需求具有周期性和季節性,如果採用專門生產線則得不償失,用普通設
備加工效率又太低。質量不穩定,數量也難以保證。而採用加工中心首件試切完成後,程.序和相關生產信息可保留下來,下次產品再生產時只要很短的准備時間就可以開始生產。
2.適合加工高效、高精度工件
有些零件需求甚少,但屬關鍵部件,要求精度高且工期短。用傳統工藝需要多台機床協調工作,周期長、效率低。在長工序流程中,受人為影響易出廢品,從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採用加工中心進行加工,生產完全由程序自動控制,避免了長工藝流程,減少了硬體投資和
人為干擾,具有生產效益高及.質量穩定的優點。
3.適合加工具有合適批量的工件
加工中心生產的柔性不僅體現在對特殊要求的快速反應上,而且可以快速實現批量生產,擁有並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加工中心適合於中小批量生產,特別是小批量生產。在.應用加工中心時,盡量使批量大於經濟批量,以達到良好的經濟效果。隨著加工中心.及輔具的不斷發展,經濟批量越來越小,對一些復雜零件達到5-10件就可生產,甚至單件生產時也可考慮用加工中心。
4.適合於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
四軸聯動、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的應用.及CAD/CAM技術的成熟發展,使加工復雜零件的自動化程度大幅提高。DNC的使用使同一程序的加工內容足以滿足各種加工要求,使復雜零件的自動加工變得非常容易。
5.其他特點
加工中心還適合於加工多工位和工序集中的工件及難測量工件。另外,裝夾困難或完全由找正定位來保證加工精度的工件不適合在加工中心上生產。
刀具系統
1.加工中心對刀具的要求
加工中心.對刀具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良好的切削性能,能承受高速切削和強力切削並且性能穩定。
(2)較高的精度,刀具的精度指刀具的形狀精度和刀具與裝夾裝置的位置精度。
(3)配備完善的工具系統,滿足多刀連續加工的要求。
加工中心所使用刀具的刀頭部分與數控銑床所使用的刀具基本相同,除銑刀以外,加工中心使用比較多的是孔加工刀具,包括加工各種大小孔徑的麻花鑽、擴孔鑽、鍃孔鑽、鉸刀、鏜刀、絲錐及螺紋銑刀等。為了適應高效、高速、高剛性和大功率的加工發展要求,在選擇刀具材料時,一般盡可能選用硬質合金刀具,精密鏜孔等還可選用性能更好、更耐磨的立方氮化硼和金剛石刀具。這些孔加工刀具一般都採用塗層硬質合金材料.分為整體式和機夾可轉位式兩類。加工中心所使用刀具的刀柄部分與一般數控銑床所用刀柄部分不同,加工中心用刀柄帶有夾持槽供機械手夾持。
2.自動換刀裝置
在加工中心加工零件的過程中,換刀動作是由自動換刀裝置完成的。自動換刀裝置應該滿足換刀時間短、.刀具重復定位精度高、刀具儲存數量足夠、結構緊湊、便於製造、便於維修、便於調整、有防屑防塵裝置、布局應合理等要求。同時也應具有較好的剛性,沖擊、振動及雜訊小。運轉安全可靠等特點。自動換刀系統由刀庫、選刀機構、刀具交換機構(如機械手)、刀具在主軸上的自動裝卸機構等部分組成。
自動換刀方式分為兩大類:一是由刀庫和主軸的相對運動實現刀具交換,用這種形式交
換刀具時,主軸上用過的刀具送回刀庫和從刀庫中取出新刀,這兩個動作不能同時進行,選
刀和換刀由數控定位系統來完成,因此換刀時間長,換刀動作也較多;二是由機械手進行刀
具交換。
3.刀庫與刀具管理
刀庫的功能是儲存加工工序所需的各種刀具,並按程序T指令,把將要用的刀具准確地送到換(取)刀位置,並接受從主軸送來的已用刀具。刀庫的儲存量一般在8~64把范圍
內,多的可達100~200把。
1)刀庫的形式
加工中心普遍採用盤式刀庫和鏈式刀庫。密集型的鼓刀庫或格子式刀庫雖然佔地面積小,但由於結構的限制,很少用於單機加工中心。密集型的固定刀庫目前多用於FMS中的集中供刀系統。盤式刀庫一般用於刀具容量較少的刀庫,而鏈式刀庫一般刀具數量在30~120把,刀具數量大時多採用鏈式刀庫。
2)自動換刀的選刀方式
(1)順序選刀。將刀具按預定工序的先後順序插入刀庫的刀座中,使用時按順序轉到取刀位置。用過的刀具放回原來的刀座內,也可以按加工順序放入下一個刀座內。順序選刀的特點是不需要刀具識別裝置,驅動控制也較簡單。工作可靠。但刀庫中每一把刀具在不同的工序中不能重復使用,為了滿足加工需要只有增加刀具的數量和刀庫的容量,這就降低了刀具和刀庫的利用率。此外,裝刀時必須十分謹慎,如果刀具不按順序裝在刀庫中,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這種方式現在已很少採用。
(2)任意選刀方式。目前絕大多數的數控系統都具有任意選擇刀具功能。刀庫中刀具的排列順序與工件加工順序無關,數控系統根據程序T指令的要求任意選擇所需要的刀具,相同的刀具可重復使用。
任選刀具的換刀方式主要有刀具編碼識別、刀套編碼識別和軟體記憶識別方式。
刀具編碼或刀套編碼都需要在刀具或刀套上安裝用於識別的編碼條,每把刀具(或刀座)一般都是根據二進制編碼原理進行編碼。自動換刀時,刀庫旋轉,每把刀具(或刀座)都經過刀具識別裝置接受識別。當某把刀具的代碼(如0000111)與數控指令的代碼(如T07)相符合時,該把刀具被選中,刀庫驅動,將刀具送到換刀位置,等待機械手來抓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