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鹽水載冷劑的介紹
鹽水載冷劑又稱為冷媒,是工業製冷和冷卻過程中最常用的載冷劑,在化工和制葯行業常用的低溫製冷系統中,作為載冷劑的鹽水是循環於冷凍系統的製冷車間和全廠用冷的生產部門之間,供應生產裝置需要的冷量。在生產部門用經過冷凍的低溫鹽水載冷劑通過換熱設備冷卻、冷凝物料,以滿足生產所需要的工藝條件。釋放冷量後溫度升高的鹽水載冷劑,返回製冷車間,重新通過製冷劑的蒸發器與製冷劑進行熱交換,被冷卻,溫度降低,負載冷量,再重新返回生產車間,完成載冷的一次循環過程。通過鹽水載冷劑的循環,首先可以採用一套製冷系統使多套生產裝置同時獲得冷量,便於集中管理和維護,鹽水在加壓下便於遠距離輸送,避免了鋪設長距離氣體和液體製冷劑管路所需的能耗和物耗,特別是規避了低壓製冷劑氣體返回壓縮機(或冷凍機)長距離輸送管道的阻力。通過鹽水載冷劑長距離、多用戶的循環,使製冷劑循環系統集中放置在製冷車間控制和操作。簡化了流程和建設費用。

⑵ 什麼是空調載冷劑,它有哪些作用
空調載製冷劑是在系統中起傳送熱量作用的物質,一般是水、鹽水、二氯甲烷、三氯己烷、乙二醇、丙銅等。在大中型空調製冷裝置中都採用間接冷卻,由於要求的蒸發溫度高於10℃,故一般採用水作為載冷劑。
空調系統中載冷劑的作用是:在蒸發器中將自身的熱量傳給液體製冷劑,使其蒸發為氣體製冷劑,而自身由於降低了溫度變為冷水,為空調系統提供冷源。
⑶ 什麼是冷水機組載冷劑
載冷劑它是用來將製冷機所產生的冷熱量傳遞給被冷卻或加熱對象的中間物質,常用的載冷劑有空氣,水,鹽水,有機化合物及其水溶液,選用原則首先是換熱器中的載冷劑不凍結,(常用的有乙二醇,丙二醇(食品級)),常用載冷劑有氯化鈉(Nacl)水溶液,氯化鈣水溶液(CaCL2),鹽水溶液對金屬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因而會腐蝕管道和設備,其腐蝕性與鹽的純度和溶液中的含氧量有關,有機化合物載冷劑常用為乙二醇水溶液和三元溶液(質量百分數40%乙二醇,20%乙醇,40%水,冰點為-64℃),該類載冷劑對設備無任何腐蝕性,但有較低的揮發性,因此建議做成密閉循環系統。
簡單的來講大型冷凍機的使用,建議用氯化鉀和氯化鈉,其成本較低,前期是對設備的投入,乙二醇溶液適合小型冷凍機,對設備要求不高,運行成本高於兩者,這就是載冷劑。
⑷ 載冷劑與製冷劑有什麼區別
1、性質不同
製冷劑,又稱冷媒、致冷劑、雪種,各種熱機中藉以完成能量轉化的媒介物質。
載冷劑,在間接冷卻的製冷裝置中,完成將被冷卻系統(物體或空間)的熱量傳遞給製冷劑的中間冷卻介質。種中間冷卻介質亦稱為第二製冷劑。
空調工程、工業生產和科學試驗中,常常採用製冷裝置間接冷卻被冷卻物,或者將製冷裝置產生的冷量遠距離輸送,這時,均需要一種中間物質,在蒸發器內被冷卻降溫,然後再用它冷卻被冷卻物,這種中間物質稱為載冷劑。
2、原理不同
載冷劑的循環為先在蒸發器中被製冷劑冷卻並送至冷卻設備中吸收被冷卻系統的熱量,然後返回蒸發器將吸收的熱量傳遞給製冷劑,同時載冷劑重新被製冷劑冷卻。使用載冷劑能使製冷劑集中在較小的循環系統中,並將冷量輸送給較遠的冷卻設備。
製冷劑在低溫下吸取被冷卻物體的熱量,然後在較高溫度下轉移給冷卻水或空氣。在蒸氣壓縮式製冷機中,使用在常溫或較低溫度下能液化的工質為製冷劑,如氟利昂(飽和碳氫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共沸混合工質(由兩種氟利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碳氫化合物(丙烷、乙烯等)、氨等。
在氣體壓縮式製冷機中,使用氣體製冷劑,如空氣、氫氣、氦氣等,這些氣體在製冷循環中始終為氣態;在吸收式製冷機中,使用由吸收劑和製冷劑組成的二元溶液作為工質,如氨和水、溴化鋰(分子式:LiBr。白色立方晶系結晶或粒狀粉末,極易溶於水)和水等;蒸汽噴射式製冷機用水作為製冷劑。

3、要求不同
製冷劑性質要求:具有優良的熱力學特性,以便能在給定的溫度區域內運行時有較高的循環效率;具有優良的熱物理性能;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 要求工質在高溫下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保證在最高工作溫度下工質不發生分解;與潤滑油有良好互溶性;安全性工質應無毒、無刺激性、無燃燒性及爆炸性。
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經濟性要求工質低廉,易於獲得;環保性。
載冷劑的物理化學性質應盡量滿足下列要求:在使用溫度范圍內,不凝固、不氣化;無毒化學穩定性好,對金屬不腐蝕;比熱大,輸送一定冷量所需流量小;密度小,黏度小,可減少流動阻力,降低循環泵消耗功率;導熱系數大,可減少換熱設備的傳熱面積;來源充裕,價格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