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次聲波和超聲波是什麼它們的應用有哪些呢
次聲波: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 2、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 很顯然,次聲波和超聲波是聲波的「近親」,它們雖然不能被人耳感知,但卻可以通過特殊的儀器去發射和接受到。而且據我們所知,某些動物也有發射和接受次聲或超聲波的能力。 次聲波的特點和應用 產生:地震、火山爆發、風暴、海浪沖擊、槍炮發射、熱核爆炸、動物聯絡。 特點:a、被大氣吸收的能量少、傳播距離遠——1883年8月,難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的克拉卡托火山爆發,產生的次聲波饒地球3圈,歷時108小時;1961年,蘇聯在北極圈內新地島進行核實驗激起的次聲波饒地球35圈!b、穿透力強(7000Hz的普通聲波用一張紙即可以阻擋,但7Hz的次聲波可以穿透十幾米厚的鋼筋混凝土)。 應用:研究自然次聲——預測自然災害;測定人工產生的次聲——做大規模氣象預測;研究人和動物的次聲——了解人體或動物器官的活動情況;軍事應用——次聲武器只對敵人的人員有傷害,不會對武器設備有任何影響(共振原理:4~8Hz的次聲能在人的腹腔里產生共振,可使心臟出現強烈共振和肺壁受損)。 不過從總體上來講,人們對次聲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被稱為聲波家族中的「小字輩」。 2、超聲波的特點和應用 產生:某些動物、儀器。 特點:a、波長短。大部分的超聲波波長已經接近無線電波,有的已經接近可見光波。這使得超聲波的傳播基本接近直線,解析度極高,可以用於各種信息探測,並可以將超聲波「聚焦」後向凹透鏡一樣使用;b、功率大(振幅相同的1MHz的超聲波比1kHz的普通聲波能量大100萬倍)。可以用於傳遞強大的能量;可以在液體中產生「空化現象」——當超聲波作用於液體界質時,液體先是被撕裂成很多小空穴,然後這些小空穴又會瞬間閉合,在空穴閉合的過程中,產生高壓(幾千大氣壓)和高溫(幾千攝氏度)——空化可以用於清洗、粉碎、乳化和加速化學反應等。 人們對超聲波的研究已經非常重視,應用方面也已滲入到了工業、農業、國防、醫學以及航天和航空等領域,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有人甚至認為超聲波技術的研究可以和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核子技術向媲美。
Ⅱ 什麼叫超聲波,什麼叫次聲波
一、超聲波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二、次聲波
頻率小於20Hz(赫茲)的聲波叫做次聲波。次聲波不容易衰減,不易被水和空氣吸收。而次聲波的波長往往很長,因此能繞開某些大型障礙物發生衍射。某些次聲波能繞地球2至3周。某些頻率的次聲波由於和人體器官的振動頻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體器官產生共振,對人體有很強的傷害性,危險時可致人死亡。

(2)超聲波與次聲波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特點:
(一)、超聲波
(1)、超聲波在傳播時,方向性強,能量易於集中。
(2)、超聲波能在各種不同媒質中傳播,且可傳播足夠遠的距離。
(3)、超聲波與傳聲媒質的相互作用適中,易於攜帶有關傳聲媒質狀態的信息診斷或對傳聲媒質產生效用及治療。
(4)、超聲波可在氣體、液體、固體、固熔體等介質中有效傳播。
(5)、超聲波可傳遞很強的能量。
(6)、超聲波會產生反射、干涉、疊加和共振現象。
(二)、次聲波
次聲波的特點是來源廣、傳播遠、能夠繞過障礙物傳得很遠。次聲的聲波頻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長卻很長,傳播距離也很遠。它比一般的聲波、光波和無線電波都要傳得遠。次聲波具有極強的穿透力,不僅可以穿透大氣、海水、土壤,而且還能穿透堅固的鋼筋水泥構成的建築物,甚至連坦克、軍艦、潛艇和飛機都不在話下。
次聲波的傳播速度和可聞聲波相同,由於次聲波頻率很低。大氣對其吸收甚小,當次聲波傳播幾千千米時,其吸收還不到萬分之幾,所以它傳播的距離較遠,能傳到幾千米至十幾萬千米以外。
Ⅲ 超聲波與次聲波的作用與危害
超聲波
超聲波一般由具有磁致伸縮或壓電效應的晶體的振動產生。它的顯著特點是頻率高,波長短,衍射不嚴重,因而具有良好的定向傳播特性,而且易於聚焦。也由於其頻率高,故而超聲波的聲強通常比一般聲波大得多。用聚焦的方法,可以獲得聲強高達109W/m2的超聲波。超聲波在液體、固體中傳播時,衰減很小。在不透明的固體中,能穿透幾十米的厚度。超聲波的這些特性,在技術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作用
利用超聲波的定向發射性質,可以探測水中物體,如探測魚群、潛艇等,也可用來測量海深。由於海水的導電性良好,電磁波在海水中傳播時,吸收非常嚴重,因而電磁雷達無法使用。利用聲波雷達——聲納,可以探測出潛艇的方位和距離,因為超聲波碰到雜質或介質分界面時有顯著的反射,所以可以用來探測工件內部的缺陷。超聲探傷的優點是不傷損工件,可以探測大型工件,如用於探測萬噸水壓機的主軸和橫梁等。此外,在醫學上可用探測人體內部的病變,如「B超」儀就是利用超聲波來顯示人體內部結構的圖像。
目前超聲探傷正向著顯像方向發展,如用聲電管把聲信號變換成電信號,再用顯像管顯示出目的物的像來。隨著激光全息技術的發展,聲全息也日益發展起來。把聲全息記錄的信息再用光顯示出來,可直接看到被測物體的圖像。聲全息在地質,醫學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意義。
由於超聲波能量大而且集中,所以也可以用來切削、焊接、鑽孔、清洗機件,還可以用來處理種子和促進化學反應等。
超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特性,如波速,衰減,吸收等與介質的某些特性(如彈性模量、濃度、密度、化學成份、黏度等)或狀態參量(如溫度、壓力、流速等)密切有關,利用這些特性可以間接測量其他有關物理量。這種非聲量的聲測法具有測量精度高,連度快等優點。
由於超聲波的頻率與一般無線電波的頻率相近,因此利用超聲元件代替某些電子元件,可以實現電子元件難於起到的作用。超聲延遲線就是其中一例。因為超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起電磁波小得多,用超聲波延遲時間就方便得多。
次聲波
次聲是頻率低於可聽聲頻率范圍的聲,它的頻率范圍大致為10-4~20Hz。
作用
由於次聲的頻率很低,所以大氣對次聲波的吸收系數很小,因而其穿透力極強,可傳播至極遠處而能量衰減很小。10Hz以下的次聲波可以傳播至數千千米的距離。1983年夏,位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的喀拉喀托火山爆發,火山爆發時產生的強次聲波繞地球轉了3圈,歷時108小時後才慢慢消逝。全世界的微氣壓計都記錄到了它的振動餘波。1986年1月29日,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升空爆炸,爆炸產生的次聲波歷時12小時53分鍾,其爆炸威力之強,連遠在1萬多千米處的我國北京香山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監測站的監測儀都"聽"到了。通常的隔音吸音方法對次聲波的特強穿透力作用極微,7000 Hz的聲波用一張紙即可隔擋,而7Hz的次聲波用一堵厚牆也擋不住,次聲波可以穿透十幾米厚的鋼筋混凝土。
危害
次聲波具有較大的破壞性。強烈的次聲波通過固體媒質的傳播,會直接破壞建築物,使其損壞或坍塌。1980年,我國南京某廣場的一座大樓施工時,打樁機產生的強烈振動波,把工地附近一家電影院的牆壁震裂,致使這家電影院不得不被拆掉重建。高空大氣湍流產生的次聲波能折斷萬噸巨輪上的桅桿,能將飛機撕得四分五裂;地震或核爆炸所激發的次聲波能將高大的建築物摧毀;海嘯帶來的次聲波可將岸上的房屋毀壞。
次聲的頻率與人體器官的固有頻率相近(人體各器官的固有頻率為3~17Hz,頭部的固有頻率為8~12Hz,腹部內臟的固有頻率為4~6Hz),當次聲波作用於人體時,人體器官容易發生共振,引起人體功能失調或損壞,血壓升高,全身不適;頭腦的平衡功能亦會遭到破壞,人因此會產生旋轉感、惡心難受。許多住在高層建築上的人在有暴風時會感到頭暈惡心,這就是次聲波作怪的緣故。如果次聲波的功率很強,人體受其影響後,便會嘔吐不止、呼吸困難、肌肉痙攣、神經錯亂、失去知覺,甚至內臟血管破裂而喪命。所謂次聲波武器就是利用這一原理來對人體產生影響和殺傷作用的一類新概念武器。由於人聽不到、看不見、摸不著次聲波,所以又有人把次聲波武器稱之為"無聲殺手"、"啞巴武器"等。
次聲波對人類而言可以說是一個雙刃劍。一方面,人們通過研究自然現象產生的次聲波的特性和產生機制,可以更深入地認識這些現象的特性和規律,例如人們利用測定極光產生次聲波的特性來研究極光活動的規律等。利用接收到的被測聲源所輻射出的次聲波,探測它的位置、大小和其他特性,例如通過接收核爆炸、火箭發射火炮或台風所產生的次聲波去探測這些次聲源的有關參量。許多災害性現象如火山噴發、龍卷風和雷暴等在發生前可能會輻射出次聲波,因此有可能利用這些前兆現象預測災害事件等等。
另一方面,次聲波對人體是有害的,人類必須防止次聲波的污染。讓人頭痛的是,由於次聲波的穿透力極強,幾乎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消除它對人體的危害。人們惟一能做的就是在各種次聲波污染物上(交通工具、打樁機等)安上減振器,把它對人體的危害減小到最低程度。
Ⅳ 超聲波和次聲波是怎麼定義的
超聲波
我們知道,當物體振動時會發出聲音。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16~20,000赫茲。因此,當物體的振動超過一定的頻率,即高於人耳聽閾上限時,人們便聽不出來了,這樣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5兆赫。
次聲波
頻率小於20Hz(赫茲)的聲波叫做次聲波。次聲波不容易衰減,不易被水和空氣吸收。而次聲波的波長往往很長,因此能繞開某些大型障礙物發生衍射。某些次聲波能繞地球2至3周。某些頻率的次聲波由於和人體器官的振動頻率相近,容易和人體器官產生共振,對人體有很強的傷害性,危險時可致人死亡。
Ⅳ 超聲波與次聲波的區別
學物理的超聲波與次聲波後,知道了超聲波的應用,列如超聲波洗碗機那些亂七八糟,還有發出超聲波的聲吶,但是次聲波的應用好像沒有,為什麼不能用次聲波來做超聲波可以做的事情呢,兩者區別是什麼呢?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超聲波與次聲波有什麼區別
其實這兩個概念是針對人的聽力來說的。
超聲波是指頻率很高的聲波,說白了就是單位時間內震動次數很高的聲波。
次聲波則正好相反,是頻率很小的聲波。也就是單位時間內震動次數很少的聲波。
這么說吧,舉個例子,所有聲波的速度是一樣的。
那麼我們假設,兩個人跑步,一個人個子高腿比較長,一個人個子矮,腿比較短。跑一段距離,二者同時到達終點。(假設二人的重量一致)
那麼這個過程中二人誰做的功做多呢
假設個子高的跑了10步,個子矮的跑了15步。那麼他們每一步與地面接觸都受到一個摩擦力。
根據FS的理論,因為重力相同,摩擦因數相同,所以摩擦力F是一樣的,那麼誰的S長呢?就是說誰的摩擦力作用的時間長呢?明顯是跑了15步的那個人,也就是頻率高的,那麼這個人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就多一些。
同樣,超聲波所攜帶的能量比次聲波來的多些。
同樣還是這個例子,在這二人跑動的距離中有一個台階,那麼誰的某一步步幅正好到台階下的可能大。如果冊並還說不清楚,如果說跑15步那個人改為100步,那麼是不是台階對他的影響會變小,因為他有很大的可能有一步正好到台階下,然後下一步上去。可是10步那個呢,可能也正好到台階下,然後一步上去,但是有更大的可能是他這一步不得不調整。
也就是說,次聲波受地形的限制較大,也就是受形狀的限制較大。
同理:用超聲波洗盤子,是因為他的能量較大,能夠有能連分力油和盤子間的分子力。而且因為受形狀的影響較小,不會有洗不到的地方。
聲吶,基本上也是這個因素,主要是能量和形狀。
振動篩用的超聲波和次聲波的區別
標准振動篩對一些比較特殊,難以甄別材料的篩選,他們往往會導致一些問題,如阻塞網路,所以對於一些特殊的材料,使用超聲波振動篩(振動篩超聲波設備)。但在調查過程中,有些客戶會誤說聲振動篩。
超聲技術是物理,電子,機械和材料科學為基礎的通用技術。超聲技術是超聲波,完成了發電,輸電和接收的物理過程。超聲波的聚光燈下,方向和思考,傳輸等功能。由超聲波振動輻射大小不同,可分為:
1。超聲波的性質,對象或功率的變化,說功率超聲的應用,如:在足夠大的能量產生氣蝕發生的液體,可用於清洗,乳化。
2。使用超聲波來獲得一些信息,獲得通信應用,如超聲波檢測,超聲波脈沖反射:在測試對象的厚度語言,超聲波測厚說。
超聲波清洗及應用
首先,超聲波清洗的原則
超聲波清洗是一種物理的清洗,進入水箱的清洗液,超聲在坦克的作用。由於超聲波和聲波振動波在傳播過程中的密度,備用介質的壓力。在真空區域,液體會臘姿悄產生撕裂的力量,形成真空泡。當壓力達到一定值時,氣泡在快速增長的壓力區域,由於泡沫破滅的壓力擠壓,封閉。此時,液體之間的強烈的沖擊波碰撞。雖然位移,速度是非常小,但加速度卻非常大,成千上萬的當地的大氣壓力,這就是所謂的空化。
其次,有幾個因素影響清洗效果
1。頻率的關輪渣系:更一般的低頻效果越明顯,但噪音相對較高,為物體表面相平對象。頻率越高,空化效應越差,但噪音相對較低,為更有效的微盲孔和電子晶體和其他對象。
2。溫度:30℃-50℃介質的溫度一般洗最好。
3。和聲音強度:根據不同的頻率,聲強,在1-2w/cm2換屆選舉。
4。隨著清洗液:一般情況下,清洗液氣體含量越高,清洗效果更好的粘度較低的。
5。和清洗液的深度和物體的位置進行清洗。
猜你喜歡
1. 怎麼形成聲波
2. 聲學基礎知識
3. 理工科學樂理必看的基礎知識
4. 聲音的世界知識點歸納
5. 初中物理教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