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退刀槽,有何作用
退刀槽和越程槽是在軸的根部和孔的底部做出的環形溝槽。溝槽的作用一是保證加工到位,二是保證裝配時相鄰零件的端面靠緊。一般用於車削加工中的(如車外圓,鏜孔等)叫退刀槽,用於磨削加工的叫砂輪越程槽。
⑵ 機床皮帶輪邊緣的凹槽的作用
我不明白你說的是皮帶槽還是齒輪皮帶的齒,皮帶槽直接切出來,要是齒輪皮帶的齒要用銑床做,或者專機
⑶ 機床中的梯形槽作用是什麼
序號
參數
內
容
說明
1
#101
螺紋加工直徑
在加工過程中由大徑向小徑變化
2
#102
右邊借刀量
隨著切深的增加而增大
3
#103
左邊借刀量
隨著切深的增加而減小
4
#104
每層吃刀深度
在加工中可根據情況進行調整
程序
o0001;
t0101
m03
s300;換梯形螺紋刀,主軸轉速300r/min
g00
x38
z5;快速走到起刀點
m08;開冷卻
#101=36;螺紋公稱直徑
#102=0;右邊借刀量初始值
#103=-1.876;左邊借刀量初始值(tg15*3.5*2或0.938*2)
#104=0.2;每次吃刀深度,初始值
n1
if
[#101
lt
29]
goto2;加工到小徑尺寸循環結束
g0
z[5+#102]
;快速走到右邊加工起刀點
g92
x[#101]
z-30
f6;右邊加工一刀
g0
z[5+#103]
;快速走到左邊加工起刀點
g92
x[#101]
z-30
f6;左邊加工一刀
#101=#101-#104;改變螺紋加工直徑
#102=#102-0.134*#104;計算因改變切深後右邊借刀量(tg15/2=0.134)
#103=#103+0.134*#104;計算因改變切深後左邊借刀量(tg15/2=0.134)
if[#101
lt
34]
then
#104=0.15;小於34時每次吃刀深度為0.15
if[#101
lt
32]
then
#104=0.1;小於32時每次吃刀深度為0.10
if[#101
lt
30]
then
#104=0.05;小於30時每次吃刀深度為0.05
goto
1;
n2
g92
x29
z-30
f6;在底徑處精加工兩刀
g92
x29
z-30
f6;
g00
x100
z100
m09;刀架快速退回,關閉冷卻
m05;主軸停
m30;程序結束
⑷ 五金沖裁模具在沖產品時老是往上帶廢料,我用了N多種方法了,還是老樣子,需求解決辦法謝謝
跳料/屑產生的原因
1.主要是由於高速沖裁時沖頭端面與材料/屑之間產生真空吸引導致跳屑, 所以廢料越輕越容易跳屑.因此薄材,沖裁的面積很小,高速時更容易產生跳屑.
2.由於下模/刀口對廢料的夾持力/保持力不足而產生跳屑./多是由於廢料形狀太簡單/規則的情形.
基於以上兩個方面而採取的對策
1.將沖頭/凸模的沖裁端面磨成斜度/非平面而不易產生真空吸引(圓孔沖頭,端子的長PIN下料沖頭常採用)
2.盡量避免太簡單形狀的沖裁,以增大廢料的保持力,萬不得已時
A.可採用刀口開防跳屑槽/或凸筋來卡住廢料,一般開兩條相反傾斜角度的槽/凸筋(凸筋一般用於厚材,因為間隙大才可以).鑲拼式/分體式刀口可通過微小的錯位而產生同樣的無斜度的卡屑線.
B.在刀口的沖切直線段下部用放電筆/被覆機(放電的原理)加工而使其粗糙增大卡屑力.
另外充分利用模具下面的吸氣機,可在刀口旁開通風槽,脫料板開通風孔/或上下均加吹氣孔也可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希望能採納,謝謝..防止跳屑的幾種形式
1、凸模的幾種形式
(1)圓凸模(基本上是將凸模倒角,一般為0.5*45,或大斜面倒角但垂直方向不得大於0.5mm,如果在
直徑5mm以上的,可考慮在凸模中心部分打1.5mm直徑以上的通孔。異形凸模也可採用。
(2)異形凸模(有兩種:在廢料凸模形狀不大的情況下,可將凸模底面倒斜角或成波浪形,高度差不得大於1mm,在凸模形狀大或是落料凸模的情況下可裝彈性頂針。
(3)下吹氣(此法多用於高速沖模200次/min以上)(4)凹模刃口的形狀:凹模刃口直線段不要超過2.5-3.0mm,同時要保證凸模在合模狀態下要超過凹模刃口直線段0.5-1.5mm。
5.把沖頭刀口間隙改小,非常有用.
⑸ 數控車床和銑床各採用什麼排屑裝置各有什麼特點
一般有鏈式和螺旋是兩種,鏈式具有排屑量大,不易堵屑等優點,但鏈式的一般佔地比較大,不易檢修等缺點。螺旋的一般用在小型機床或一些機構比較緊湊的機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