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車空調怎麼調製冷
汽車空調的正確使用方法:
1、一般汽車左邊那個按鈕藍色的代表冷風,而紅色的代表暖氣,而中間的代表冷暖適中。
2、要開冷風的話這圖的左邊按鈕往藍色的地方調節,當要暖風時就往紅色的地方調,再按下AC開關,另外中間的那個鍵是開風的大小,靠最右邊的那個是調模式的你可以調到只吹腳或手或玻璃,也可以兩更模式同時使用。
3、左邊白色的線是調溫度的,當你感覺到太暖時你可以調到中間,在不開空調的情況下你只要關閉中間的風扇就可以了。

『貳』 根據實訓總結出冷庫庫體安裝和拆卸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冷庫壓縮機離蒸發器越近越好,主要易維修,散熱較好,最好是安裝在室內,如果安裝在室外要注意防雨,主機位四角需要安放防震墊片,水平安裝牢固,注意安全不易被人碰著。
1、電線擺放:所有電線除用空調扎帶紮好外,需用波紋軟管或走線槽穿管保護,溫度顯示導線盡量不與電線靠在一起。
2、銅管排放:所有銅管需分別穿保溫管與同方向電線一起用空調扎帶一起包紮好,盡量走直管樣並分段固定,保溫管與保溫管接頭處用電工膠布密合。
3、散熱器安裝:散熱器安裝位置離主機越近越好,最好在主機偏上位,散熱器安裝位具備最佳散熱環境,吸風口不能對著其它設備出風口,特別是油性氣體,出風口不能短路及對著別處窗口(特別是居民窗口)和設備,離地面應有 2M 高,安裝水平牢固。
4、電器導線性能配置:導線線徑達到要求,接頭牢固,需保護穿管則不能省,接電正確。導線進蒸發器接線盒孔,需硅膠密封,接燈如是 36V 電以上則需接地線,主機電櫃內進電需三相五線制,要有可靠接地。
5、製冷系統連接:因主機冷凝器、蒸發器在廠里都經過打壓密封,因此開封時,都應有壓力,可查是否有漏,出廠銅管應兩頭有封塵措施,施工時也要注意隨時密封,以防水灰塵進入管內,冷凝器→主機→蒸發器,銅管連接以焊接方法,介面牢固美觀。
6、 溫控探頭安裝 探頭與溫度顯示探頭一齊穿入庫內蒸發器回風口,且懸空,化霜溫控也固定在天板上,探頭另穿孔入庫內蒸發器回風口,探頭插入翅片中(不能靠近電熱管),溫控及化霜溫控固定在庫內蒸發器後一角,所有接線處密封。
7、 平衡窗安裝 不要裝在顯眼處及出風口立板上,高度為立板上部下來 200MM 開孔。
8、冷庫庫板的密封:所有貫穿庫板的部件,庫板與部件縫隙需用密封膠密封。
蒸發器的安裝規范
1、 安裝內容;先把吊裝螺絲孔開好,並開好銅管及電線孔,後二孔要修整以防缺口留下隱患,自配排水管的蒸發器背面與立板定位為 300MM ,蒸發器排水孔與立板預先安好的排水孔位垂直,兩者間高差為 250MM ,如是冷凍庫,排水管內穿排水電熱絲,排水電熱絲發熱部位,只能伸到庫板內 50MM 處,排水管外部保溫處理,冷藏不需電熱絲,其它相同。
2、 吊裝注意 蒸發器進風口不能對著庫門,蒸發器最好吊放在冷庫最長端,蒸發器出風口最好不要對著門,(蒸發器取位居中,以便維修)。
『叄』 製冷與空調自動控制技術的目錄
第1章自動控制原理基礎知識
1.1自動控制的基本組成
1.1.1自動控制的基本環節
1.1.2自動控制系統中常用術語
1.2製冷、空調自控的任務及內容
1.2.1製冷、空調自控的任務
1.2.2製冷、空調自控的內容
1.3製冷、空調自動控制系統的分類
1.3.1按給定量的運動規律分類
1.3.2按系統的反應特性分類
1.4控制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1.5反饋控制系統
1.5.1反饋控制系統的組成、分類及性能指標
1.5.2反饋控制系統的過渡響應
1.6調節對象的特性
1.6.1調節對象的負荷
1.6.2對象的容量及容量系數
1.6.3對象的自衡
1.6.4對象的反應曲線
1.7環節特性
1.7.1靜態特性
1.7.2動態特性
1.8製冷、空調自動控制中的控制對象
1.8.1製冷、空調房間內溫度控制對象
1.8.2製冷、空調房間內濕度控制對象
思考與練習1
第2章製冷、空調系統參數檢測和調節儀表
2.1自動化測量控制儀表基本知識
2.1.1基本測量方法及測量系統
2.1.2自動化儀表的基本知識
2.1.3自動化儀表的品質指標
2.2溫度的檢測與調節儀表
2.2.1溫度的檢測與調節儀表的分類
2.2.2溫度的檢測與調節儀表
2.3壓力測量及調節儀表
2.4濕度檢測與調節儀表
2.5液位檢測和控制儀表
2.5.1直讀式液位計
2.5.2電容式液位計
2.5.3晶體管水位控制器
2.5.4液位控制元件
2.6流速測量儀表
2.6.1畢託管
2.6.2風速檢測儀表
2.7流量測量及其儀表
2.7.1差壓流量計
2.7.2轉子流量計
2.7.3流速式流量計
2.7.4超聲波流量計
2.7.5橢圓齒輪流量計
思考與練習2
第3章自動調節執行機構
3.1恆壓閥
3.1.1恆壓閥
3.1.2背壓閥
3.2電動執行器
3.2.1電磁閥
3.2.2電動閥
3.3導閥式閥門
3.3.1主閥
3.3.2導閥主閥組
3.4氣動調節閥
3.4.1氣動執行機構
3.4.2調節機構
3.5軟啟動器
3.5.1非同步電動機的啟動
3.5.2軟啟動器原理
3.5.3軟啟動器的啟動
3.5.4軟啟動器的停止運行
3.5.5軟啟動器的運行保護
3.6晶閘管調壓器
3.6.1晶閘管交流開關
3.6.2晶閘管交流調壓器
思考與練習3
第4章製冷系統的自控
第5章製冷機組的自動控制
第6章製冷、空調系統的自動控制與自動調節
第7章製冷、空調系統的計算機控制
第8章製冷、空調系統自控部件的安裝、調試與運行
實訓課題
附錄
參考文獻

『肆』 中央空調的實訓裝置包括幾個部分
中央空調實訓裝置 」 是職業教育的教學和實訓要求而研製的。適合高職院校、職業學 校的《製冷技術》、《製冷流體機械》、《製冷設備維修工(高級工)》等課程的教學實訓裝置。培養掌握空調與製冷技術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技能,從事空調、製冷設備及系統的技術升級、改造設計、安裝、調試、維護、維修、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技能應用型人才。
實訓裝置也適合普通院校、技工學校、職業培訓學校、職教中心、鑒定站 / 所、製冷類專業《製冷設備 維修工(高級)》、《製冷設備原理與維修》、《製冷空調裝置操作安裝與維修》、《中央空調工(初級、中級、高級)》、《中央空調系統操作員》等課程。
二、基本技術指標:
1. 電源:三相五線 AC 380 V±10% 50Hz ;
2. 追大供冷量: 7.5kW ;
3. 追大輸入總功率: 6.5kW ;
4. 製冷額定功率: 3.8kW ;
5. 制熱額定功率: 2.0kW ;
6. 額定輸入電流: 7A ;
7. 循環風量: 700m 3 /h ;
8. 製冷劑: R22 ;
9. 漏電動作電流: ≤30mA ;尺寸: 6000×2400×2500mm 安全保護措施:具有過壓、過流、過載、漏電、接地四種保護措施,符合國家相關標准。
三、各主要部件特點及工作原理
1 、壓縮機;系統採用全封閉活塞式 3P 壓縮機,正常工作溫度僅為 0 O C ,安全可靠,結構緊湊,噪音低,密封性好,製冷劑為 R22 。
2 、蒸發器:製冷系統採用乾式蒸發器,液體製冷劑經節流後從蒸發器一端的端蓋進入管程 , 端蓋上鑄有隔板 , 製冷劑經過兩個或多個流程蒸發並吸收載冷劑的熱量後從同一個端蓋出來後進入壓縮機,以增強製冷效果。
3 、冷凝器:製冷系統採用殼管式冷凝器,這是一種較新型的熱交換設備,用兩條平行的銅卷制而成,是具有兩個螺旋通道的螺旋體,中間的螺旋體是冷卻水通道,外部的螺旋體是高壓製冷劑的通道。
4 、噴淋式冷卻塔:該設備的冷凝方式採用逆流式冷卻塔,模具一次成形 , 吸風機裝在塔的頂部,結構完全模擬、直觀;冷卻塔採用吸風式強迫通風,塔內填有填充物 , 以提高冷卻效果 ; 從冷凝器出來的溫水由冷卻水泵送入塔頂後 , 又布水器的噴嘴旋轉向下噴淋 .
5 、鍋爐:鍋爐是中央空調制熱系統的核心元件,採用頂格萊電熱管使水與電完全隔離,具有超溫保護,防干燒保護、超壓保護,確保人機安全;採用進口聚氨發泡保溫技術,保溫性能好。
6 、模擬房間:外形美觀、小巧,佔地面積少,結構緊湊;具有全透明結構,一目瞭然;房間裝有盤管,盤管風機、溫度控制調節儀。
7 、溫度控制:本設備實驗台的面板上,裝有溫度控制顯示儀,可控制溫度的范圍, 且有巡迴檢測出各關鍵部位的溫度。
8 、高、低壓保護裝置:為安全起見,製冷系統裝有高、低壓保護繼電器可保護壓縮機及系統的正常運行。
9 、水箱:為節約用水循環使用系統的水資源,通過加水箱來完成媒介水的加入、自動調節、過濾等任務;並裝有自動加水系統,如果系統水資源缺乏,加水系統會自動啟動補給。
10 、觸摸屏部分:採用 7 寸真色彩 MCGS 觸摸屏,包含主控窗口、 12 路溫度顯示窗口、 12 路溫度實時曲線圖、系統設置窗口、故障設置窗口、調試窗口、幫助窗口、密碼修改窗口,登陸鍵面。
11 、 PLC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採用 CPU224 主機模塊、 3 套模擬量模塊 EM231 及相關繼電器,控制開關,指示燈,標准通信介面及配件。
12 、組態軟體:利用組態軟體在上位機遠程監控中央空調實時運行狀態。
四、控制功能如下:
( 1 ) 各關鍵點溫度動態顯示, 其中包括
A 、制熱當前值 B 、製冷當前值 C 、鍋爐進口 D 、鍋爐出口
E 、冷卻塔進口 F 、冷卻塔出口 G 、冷凝器進口 H 、冷凝器出口
I 、蒸發器進口 J 、蒸發器出口 K 、模擬房間 Ⅰ L 、模擬房間 Ⅱ
( 2 ) 溫度設定及顯示溫度的設定可在 18 到 30 攝氏度之間進行任意設定。
( 3 ) 壓縮機的延時設定壓縮機的開機延時可在 5-20 分鍾之間任意設定
( 4 ) 開關控制及指示中央空調各部分的工作與停止均可通過觸摸屏進行控制,並且有開關顯示, 便於遠程操作,設置開關如下:
A 、冷卻水泵 B 、冷卻風機 C 、製冷水泵 D 、壓縮機 E 、電磁閥 Ⅰ
F 、電磁閥 Ⅱ G 、制熱水泵 H 、製冷 I 、制熱 J 、停機
( 5 ) 故障設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