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超聲波發生器工作原理
超聲波
超聲波是指頻率為20千赫~50兆赫左右的電磁波,它是一種機械波,需要能量載體—介質—來進行傳播。超聲波在傳遞過程中存在著的正負壓強交變周期,在正相位時,對介質分子產生擠壓,增加介質原來的密度;負相位時,介質分子稀疏、離散,介質密度減小。也就是說,超聲波並不能使樣品內的分子產生極化,而是在溶劑和樣品之間產生聲波空化作用,導致溶液內氣泡的形成、增長和爆破壓縮,從而使固體樣品分散,增大樣品與萃取溶劑之間的接觸面積,提高目標物從固相轉移到液相的傳質速率。
超聲波是聲波大家族中的一員。
聲波是物體機械振動狀態(或能量)的傳播形式。所謂振動是指物質的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進行的往返運動。譬如,鼓面經敲擊後,它就上下振動,這種振動狀態通過空氣媒質向四面八方傳播,這便是聲波。
超聲波是指振動頻率大於20K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動次數(頻率)甚高,超出了人耳聽覺的上限(20000Hz),人們將這種聽不見的聲波叫做超聲波。超聲和可聞聲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一種機械振動,通常以縱波的方式在彈性介質內會傳播,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其不同點是超聲頻率高,波長短,在一定距離內沿直線傳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聲成象所用的頻率范圍在 2∽5MHz之間,常用為3∽3.5MHz(每秒振動1次為1Hz,1MHz=106Hz,即每秒振動100萬次,可聞波的頻率在16-20,000HZ 之間)。
Ⅱ 超聲波發生器
超聲波技術在工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其核心部件超聲波發生器即超聲波電源技術也發展了幾代。從最初的電子管振盪線路——半導體電子振盪器——到目前的智能型數字電路超聲波發生器,超聲波振盪線路越來越先進可靠和智能化,超聲波發生器具有自動頻率跟蹤功能,能夠自動適應超聲波模具(焊頭)的頻率,無需調頻,長時間工作頻率也不會偏移,

超聲波發生器,又稱超聲波電源,超聲波發聲器,超聲波電箱。本文重點介紹超聲波焊接發生器採用的新技術及特點。
當前超聲波行業普遍沿習應用自激震盪推挽型和他激震盪半橋型兩種超聲波發生器,其電路原理決定了兩種電路對換能器串連諧振迴路的高電壓,大電流,大功率耐量不足,因而容易出現超聲波發生故障。
另外,超聲波焊接的振動系統對諧振頻點要求很高,電路的頻帶比較窄,振動系統在長時間的工作中會嚴重的發熱,系統頻率隨之發生偏移,輸出效率下降,嚴重的將損壞振盪線路。
超聲波發生器在塑料焊接、超聲波振水口、織造布、無紡布連續焊接、分條、封邊、剪切,塑料薄膜的封邊等工藝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以連續發超聲波,也可根據需要控制超聲波發出的時間;可以觸發操作使用,也可以安裝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實現自動生產作業。
Ⅲ 超聲波發生器的原理
超聲波發生器來產生一個特定頻率的信號,這個信號可以是正弦信號,也可以是脈沖信號,這個特定頻率是換能器工作的頻率。
超聲波設備一般使用的超聲波頻率為20KHz、25KHz、28KHz、33KHz、40KHz、60KHz、80KHz、100KHz或以上尚未大量使用。

Ⅳ 超聲波測距感測器的原理是什麼
1. 超聲波發生器
為了研究和利用超聲波,人們設計和製造了許多超聲波發生器。一般來說,超聲波發生器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電產生超聲波,另一類是機械產生超聲波。電方法有壓電、磁致伸縮、電等;機械方法有高爾通笛、水笛、氣笛。它們產生的超聲波的頻率、功率、聲波特性不同,所以它們的用途也不同。目前,比較常用的是壓電式超聲波發生器。
2. 壓電超聲發生器原理
壓電超聲波發生器實際上是利用壓電晶體的共振來工作。超聲發生器內部結構有兩個壓電晶片和一個諧振板。當脈沖信號作用於壓電晶片的兩極,其頻率等於壓電晶片的固有振盪頻率時,壓電晶片將產生共振,並驅動諧振板振動,產生超聲波。反之,如果兩電極之間不加電壓,當共振板接收到超聲波時,就會壓壓電片振動,將機械能轉化為電信號,從而成為超聲波接收器。
3.超聲波測距原理
超聲波發射器按一定方向發射超聲波,並與發射時間同時計時。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在途中遇到障礙物後立即返回。超聲波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後立即停止計時。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根據計時器記錄的時間t,可以計算出發射點到障礙物的距離s,即s=340t/2。這就是所謂的時差測距法。
超聲波測距的原理是使用空氣中超聲波的傳播速度是已知的,測量時間當聲波遇到障礙物後反射傳播,並計算實際距離的傳送點障礙基於發射和接收之間的時間差異。由此可見,超聲波測距原理與雷達測距原理是相同的。
測距公式表示為:L=C×T
式中,L為測量的距離長度;C為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T為測量距離傳播的時間差(T為發射到接收時間值的一半)。
超聲波測距主要用於倒車提醒、建築工地、工業工地等場所的距離測量。目前距離測量范圍雖然可以達到100米,但測量精度只能達到厘米量級。
超聲波具有定向發射容易、方向性好、強度易於控制、不與被測物體直接接觸等優點,是一種理想的液體高度測量方法。在精密的液位測量中需要達到毫米級的測量精度,但目前國內超聲波測距專用集成電路只有厘米級的測量精度。
Ⅳ 超聲波詳細的工作原理
超聲波工作原理:超聲波清洗原理是由超聲波發生器發出的高頻振盪信號,通過換能器轉換成高頻機械振盪而傳播到介質,清洗溶劑中超聲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間的向前輻射,使液體流動而產生數以萬計的微小氣泡,存在於液體中的微小氣泡在聲場的作用下振動,當聲壓達到一定值時,氣泡迅速增大,然後突然閉合,在氣泡閉合時產生沖擊波,在其周圍產生上千個大氣壓,破壞不溶性污物而使他們分散於清洗液中,當團體粒子被油污裹著而黏附在
清洗件表面是,油被乳化,固體粒子及脫離,從而達到清洗件凈化的目的,且通過其空化作用達到洗盲腳的作用。超聲波的危害:超聲波在生物體內傳播時,通過組織間的相互作用,導致生物體機能和結構變化,稱為超聲波的生物效應,產生生物效應的機制是熱效應和空化效應。
所謂的熱效應是指超聲波傳播過程中,部分能量被生物組織吸收轉變為熱能,使組織溫度增高;空化效應是指超聲波傳播過程中與組織中的氣核或微氣泡相互作用,使其突然爆破,產生巨大的瞬間壓力,使組織內部結構改變。
低劑量超聲是潛在的致癌與致畸形因素,而且不同頻率、不同聲強對不同個體有一定危害。因為超聲波對固體和液體都有很強的穿透本領,能量較大時可以使物質微粒作高頻振動,部分能量還可以轉變為熱能,使局部溫度升高。高強度的脈沖超聲波在含有微米級小氣泡的液體中傳播時,可導致氣泡收縮、膨脹以至猛烈爆炸,這種現象稱為「空化現象」。不久前美國著名超生物物理專家卡斯坦森指出,某些臨床使用的超聲圖像診斷儀的最大輸出強度已達1千瓦/平方厘米,這個強度足以使生物體產生瞬態空化現象。對生物體來說,瞬態空化作用時,靠近爆炸氣泡附近的細胞會受到損傷,一般說來,在人體內大多數器官和生物流體中,損傷少量細胞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超聲波對人體危害的原理:超聲波對人體危害的原理是,超聲波在生物體內傳播時,通過組織間的相互作用,導致生物體機能和結構變化,稱為超聲波的生物效應,產生生物效應的機制是熱效應和空化效應。
所謂的熱效應是指超聲波傳播過程中,部分能量被生物組織吸收轉變為熱能,使組織溫度增高;空化效應是指超聲波傳播過程中與組織中的氣核或微氣泡相互作用,使其突然爆破,產生巨大的瞬間壓力,使組織內部結構改變。
Ⅵ 超聲波電源的工作原理
超聲波電源又叫超聲波發生器,是一種用於產生並向超聲換能器提供超聲能量的裝置。其目的是把我們的市電(220V或380V,50Hz或60Hz)轉換成可以與超聲波換能器相匹配的高頻交流電信號,這個信號可以是正弦信號,也可以是脈沖信號。

Ⅶ 超聲波發生器的原理是什麼
發生器就是把市電50HZ,220V的交流電轉成超聲波換能器能用的電。
換能器就是把電能轉成機械振動能的東西。
1396222 313
Ⅷ 超聲波發生器工作原理
超聲波發生器,又叫超聲波驅動電源、電子箱、控制箱,是大功率超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產生大功率高頻交流電流,驅動超聲波換能器工作。
杭州成功超聲生產的TJS系列的超聲波發生器具有結構緊湊、安裝方便、操作簡單、性價比高等特點,發生器能自動、快速、准確、連續地執行超聲波驅動工作。
主要特點:
1、自動頻率跟蹤:設備一旦完成初始設置後,就可以連續作業而無需對發生器進行調節。
2、自動振幅控制:當換能器工作過程中負載特性發生變化時,能自動調整驅動特性,從而確保工具頭得到穩定的振幅。
3、系統保護:確保系統在正確操作條件下具備最大的可靠性,當系統在不適宜的操作環境下工作時(如溫度過高、過流、過壓、欠壓、系統錯誤等),發生器將停止工作並報警顯示,以保護發生器和其他的系統組件不被損壞。
4、振幅調整:振幅可在工作過程中瞬間增加或減少,振幅的設置范圍:0%~100%。
5、自動頻率搜索:可以自動測定工具頭的工作頻率並儲存。
超聲波模擬電源沒有以上的自動匹配和調節功能而且功率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