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空調夏天製冷時為何要把製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
夏天只不過把冬天的過程倒過來,都要壓縮。只是高溫的冷凝器在室外,低溫的蒸發器換到室內來而已。
B. 冰箱的製冷劑為何能從低溫處吸熱、在高溫處放熱
冰箱中的熱量是從低溫物體傳遞給高溫物體——錯了!是從高溫傳給低溫!!從原理說起:製冷劑被冰箱壓縮機壓縮成接近常溫的高壓強液態。
C. 工廠製冷站的製冷機為什麼用200℃的過熱蒸汽
吸收式製冷以自然存在的水或氨等為製冷劑,對環境和大氣臭氧層無害;以熱能為驅動能源,除了利用鍋爐蒸氣、燃料產生的熱能外,還可以利用余熱、廢熱、太陽能等低品位熱能,在同一機組中還可以實現製冷和制熱(採暖)的雙重目的。整套裝置除了泵和閥件外,絕大部分是換熱器,運轉安靜,振動小;同時,製冷機在真空狀態下運行,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安裝方便。在當前能源緊缺,電力供應緊張,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吸收式製冷技術以其特有的優勢已經受到廣泛的關注。
(1)無原動力,直接使用熱原理,因此機器堅固亦無震動,少噪音,能安裝於任何地點,從地室一直到屋頂均可。
(2)以水為製冷劑,獲得容易,安全性高。
(3)可直接利用熱源,它可利用低壓蒸汽、熱水,甚至廢汽、廢熱,耗電極少,只相當於同容量離心式機的2%--9%。
(4)變負荷容易,調節范圍廣(能在10%--100%范圍內調節製冷量) 。
(5)結構簡單,運行方便。
其不足之處是,溴化鋰水溶液在大氣下對金屬有很強的腐蝕性,因而對設備管道的要求較高,另外冷卻負荷較大。
優點
1、 夏天需供應冷氣,冬天需供應暖氣的全年候空氣調節地區,最適合使用吸收式系統。美國、日本的中央空調系統,吸收式系統的約佔80% 以上。
2、 運轉安靜,可減少磨損至最小(除液體泵運轉外),故障較少、維護簡單。
3、 不依賴電力。
4、 容量控制容易,僅需控制發生器的熱源。
5、 系統安全性高,無爆炸。
6、 系統滿載與輕載效果相同,當負載改變時,只需調節發生器熱源和水循環量即可。
7、 當蒸發溫度及壓力減低時,吸收式容量僅有限度地減少,運轉穩定。
缺點
1、 以水為冷媒時,無法獲得低溫(水冰點為0℃)。
2、 操作不當時,溴化鋰易生結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