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製冷循環原理
製冷機的工作原理在製冷機的循環系統中,壓縮機從蒸發器吸入低溫低壓的製冷劑蒸汽,經壓縮機絕熱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汽,再壓入冷凝器中定壓冷卻,並向冷卻介質放出熱量,然後冷卻為過冷液態製冷劑。液態製冷劑經膨脹閥絕熱節流成為低壓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內蒸發吸收空調循環水(空氣)中的熱量,從而冷卻空調循環水達到製冷的目的,流出低壓的製冷劑被吸入壓縮機,如此循環工作。二、製冷機的結構製冷機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節流裝置組成。壓縮機用於把製冷劑蒸氣從低壓狀態壓縮至高壓狀態;冷凝器使壓縮機排出的製冷劑 過熱蒸氣冷卻,並凝結為製冷劑液體,在冷凝器內製冷劑的熱量排放給冷卻介質。(1)製冷循環為什麼低溫是傳向高溫擴展閱讀製冷機的注意事項:1、冷庫壓縮機離蒸發器越近越好,主要易維修,散熱較好,如安裝室外要注意防雨,主機位四角需要安放防震墊片,水平安裝牢固,注意安全不易被人碰著。2、散熱器安裝散熱器安裝位置離主機越近越好,最好在主機偏上位,散熱器安裝位具備最佳散熱環境。3、電線排放所有電線除用空調扎帶紮好外,需用波紋軟管或走線槽穿管保護。4、製冷系統連接因主機冷凝器、蒸發器在廠里都經過打壓密封,因此開封時,都應有壓力,可查是否有漏。
② 製冷循環與熱泵循環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在兩者,他們一個是製冷和一個是制熱。同時兩者的功能運轉也是不一樣的。
③ 製冷加熱循環器的製冷原理
【製冷加熱循環器】就是利用有限的製冷劑在封閉的製冷系統中,反復地將製冷劑壓縮、冷凝、膨脹、蒸發,不斷的在蒸發器處吸熱汽化,進行製冷降溫。
製冷加熱循環器是通過製冷劑將熱量從低溫物體(如冷庫等)移向高溫物體的循環過程,從而將物體冷卻到低於環境溫度,並維持此低溫,這一過程是利用製冷裝置來實現的。
製冷加熱循環器的重要參數是製冷系數,也稱之為製冷裝置的工作性能系數,用符號COP表示。在一定的環境溫度下,冷庫溫度越低,製冷系數就越小。
它整個液體循環是密閉的,帶有膨脹容器,膨脹容器和液體循環是絕熱的,並不參與液體循環,只是機械的連接,不管液體循環的溫度是高溫還是低溫膨脹容器中的介質低於60度。
整個液體循環是密閉的系統,低溫時沒有水汽的吸收,高溫時沒有油霧的產生,導熱油可以很廣的工作溫度;整個循環系統中沒有使用機械的和電子的閥。
01、壓縮空氣製冷循環
由於空氣定溫加熱和定溫排熱不易實現,故不能按逆向循環運行。在壓縮空氣製冷循環中,用兩個定壓過程來代替逆向循環的兩個定溫過程,故可視為逆向循環。工程應用中,壓縮機可以是活塞式的或是葉輪式的。
02、壓縮蒸氣製冷循環
壓縮蒸氣的逆向製冷循環理論上可以實現,但是會出現干度過低的狀態,不利於兩相物質壓縮。為了避免不利因素、增大製冷效率及簡化設備,在實際應用中常採用節流閥(或稱膨脹閥)替代膨脹機。
壓縮蒸氣製冷循環採用低沸點物質作製冷劑,利用在濕蒸氣區定壓即定溫的特性,在低溫下定壓氣化吸熱製冷,可以克服上述壓縮空氣、回熱壓縮空氣循環的部分缺點。
03、吸收式製冷循環
吸收式製冷循環利用製冷劑在溶液中不同溫度下具有不同溶解度的特性,使製冷劑在較低的溫度和壓力下被吸收劑(即溶劑)吸收,同時又使它在較高的溫度和壓力下從溶液中蒸發,完成循環實現製冷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