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控機床的系統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
數控機床的類型:
數控車床,
數控銑床,
數控加工中心,
數控線切割,
數控電火花,
數控沖床,
數控折彎機,
數控磨床,
數控磨齒機床,
數控鏜床,
數控鑽床,
數控機床的優缺點:
1.
對加工對象的適應性強,適應模具等產品單件生產的特點,
但是生產的成本較高;
2.
加工精度高,具有穩定的加工質量,同時對相關刀具的剛性的要求也高;
3.
可進行多坐標的聯動,能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但是加工零件改變時,一般需要花費較多時間更改數控程序,增加了生產准備時間;
4.
機床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輕勞動強度,但是對操作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要求更高;
5.
有利於生產管理的現代化
數控機床使用數字信息與標准代碼處理、傳遞信息,使用了計算機控制方法,為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及管理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數控機床適
用於單件、小批量和多品種的零件加工,具有很好的加工尺寸的一致性、很高的生產率和自動化程度,以及很高的設備柔性。
Ⅱ 齒輪知識的書籍
向你推薦兩本書,都是在卓越網上的,如果喜歡的話你就到卓越網去辦理郵購,價格比新華書店便宜。
《齒輪設計與實用數據速查》郵購價:30.80元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頁碼:348 頁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111269470/9787111269472
·條形碼:9787111269472
·版本:第1版
內容簡介
《齒輪設計與實用數據速查》是「機械零部件設計與實用數據速查叢書」中的一本,主要介紹齒輪的設計方法與實用數據速查,內容包括概論、圓柱齒輪傳動設計、交錯軸斜齒輪的設計、錐齒輪傳動的設計、蝸桿傳動的設計、行星傳動變位齒輪的設計以及相關的幾何計算、強度計算和精度標准常用數據,並附有典型設計圖,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科學性。
《齒輪設計與實用數據速查》適於齒輪設計與齒輪應用的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以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參考書以及職業類院校相關專業的培訓用書。
編輯推薦
《齒輪設計與實用數據速查》是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
目錄
前言
第1章 概論
1.1 齒輪傳動的分類和特點
1.2 齒輪傳動類型選擇的原則
1.3 我國齒輪工業的現狀
1.4 我國齒輪工業今後的發展目標
第2章 圓柱齒輪傳動設計
2.1 基本齒廓及模數系列
2.2 圓柱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2.3 變位齒輪傳動與變位系數選擇
2.3.1 變位齒輪的功能
2.3.2 外嚙合圓柱齒輪變位系數的選擇
2.3.3 用線圖法選擇外嚙合圓柱齒輪的變位系數
2.3.4 內嚙合變位齒輪傳動及變位系數的選擇
2.4 用圖表法計算變位齒輪的幾何參數
2.5 圓柱齒輪齒厚的測量與計算
2.5.1 齒厚的測量方法
2.5.2 公法線長度
2.5.3 分度圓弦齒厚
2.5.4 固定弦齒厚
2.5.5 量柱距尺寸的計算
2.6 圓柱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
2.6.1 圓柱齒輪傳動強度設計的原則
2.6.2 主要參數的選擇
2.6.3 輪齒受力計算
2.6.4 主要尺寸的初步確定
2.6.5 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與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計算
2.6.6 齒面膠合強度校核計算
2.6.7 齒輪修形
2.6.8 齒輪材料的選擇
2.6.9 設計計算實例
2.7 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
2.8 圓柱齒輪結構
2.9 圓柱齒輪的測繪
2.10 通常齒輪裝置形式試驗方法(B/T5077-1991)
第3章 交錯軸斜齒輪的設計
3.1 交錯軸斜齒輪的傳動原理
3.2 公共齒條與交錯軸斜齒輪的嚙合
3.3 交錯軸斜齒輪的中心距
3.4 交錯軸斜齒輪的重合度
3.5 交錯軸斜齒輪的干涉
3.6 交錯軸斜齒輪的設計
第4章 錐齒輪傳動的設計
4.1 錐齒輪基本參數介紹
4.1.1 齒制
4.1.2 模數
4.1.3 錐齒輪的變位
4.2 錐齒輪傳動的幾何計算
4.3 錐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
4.3.1 錐齒輪的輪齒受力分析
4.3.2 錐齒輪主要尺寸的初步確定和主要參數的選擇
4.3.3 錐齒輪傳動的強度校核計算
4.3.4 設計計算實例
4.3.5 錐齒輪的接觸強度簡化計算
4.4 錐齒輪公差
4.4.1 公差等級
4.4.2 錐齒輪齒坯公差
4.4.3 錐齒輪和齒輪副的檢驗與公差
4.4.4 錐齒輪副側隙
4.4.5 圖樣標注
4.5 錐齒輪結構
4.6 錐齒輪工作圖上應註明的尺寸數據
4.7 弧齒錐齒輪的簡易測繪
4.8 典型零件圖
第5章 蝸桿傳動的設計
5.1 蝸桿傳動概述
5.2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
5.2.1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主要參數
5.2.2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5.2.3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承載能力計算
5.2.4 實現合理嚙合部位和製造「人工油涵」的措施
5.2.5 蝸桿.蝸輪的結構
5.2.6 普通圓柱蝸桿傳動的設計實例
5.2.7 圓柱蝸桿.蝸輪精度(GB/T10089-1988)
5.3 圓弧圓柱蝸桿傳動
5.3.1 軸向圓弧齒圓柱蝸桿(ZC3)傳動
5.3.2 環麵包絡圓柱蝸桿(ZC1)傳動
5.4 蝸桿蝸輪的測繪
5.5 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桿傳動的設計及其測試
5.6 典型零件圖
第6章 行星傳動變位齒輪的設計
6.1 概述
6.2 齒輪變位系數的選擇
6.3 變位齒輪傳動的幾何計算
6.4 重合度計算
6.5 變位齒輪在行星傳動中的應用
6.5.1 2K-H型變位方法
6.5.2 3K型傳動的角度變位
6.5.3 角度變位齒輪傳動的嚙合參數計算
6.6 內嚙合齒輪傳動幾何尺寸的計算
6.7 典型零件工作圖
《齒輪加工速查手冊 》 售價39.5元
內容簡介
《齒輪加工速查手冊》是一本齒輪加工速查工具書。其主要內容包括:齒輪加工基礎數據、圓柱齒輪計算、錐齒輪計算、圓柱齒輪加工、錐齒輪加工、圓柱直齒漸開線花鍵、齒輪測量與檢驗。《齒輪加工速查手冊》內容全面,實用性強;書中的技術數據主要以表格形式給出,並在附錄中列出了全書圖表一覽,便於讀者查閱。
《齒輪加工速查手冊》可供機械加工技術人員、齒輪工使用,也可供相關專業在校師生及研究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
符號表
第1章 齒輪加工基礎數據
1.1 齒輪的基礎知識
1.1.1 齒輪的種類和特點
1.1.2 齒輪的應用范圍和特點
1.1.3 齒輪的基本概念
1.1.4 標准齒形各部的名稱及其基本尺寸
1.2 齒輪設計的基本知識
1.2.1 模數m的設計
1.2.2 齒輪其他尺寸的設計
1.3 齒輪材料
1.4 齒輪熱處理
1.5 齒輪加工工藝
第2章 圓柱齒輪計算
2.1 漸開線圓柱齒輪基本齒廓和主要參數
2.2 圓柱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2.2.1 圓柱齒輪傳動幾何參數的選擇
2.2.2 各種圓柱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2.2.3 齒輪變位系數的選擇
2.2.4 圓柱齒輪嚙合質量指標驗算
2.2.5 圓柱齒輪傳動幾何尺寸計算
第3章 錐齒輪計算
3.1 錐齒輪傳動
3.1.1 錐齒輪傳動的分類及特點
3.1.2 錐齒輪大端端面模數
3.1.3 錐齒輪齒型的選擇
3.2 錐齒輪傳動的幾何尺寸計算
3.2.1 各類齒型的基本參數
3.2.2 標准及高度變位直齒錐齒輪傳動幾何尺寸計算
3.2.3 普通弧齒錐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
3.2.4 等高弧齒錐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
第4章 圓柱齒輪加工
4.1 滾齒加工
4.1.1 滾齒方法
4.1.2 滾齒機及其加工精度
4.1.3 滾齒刀具
4.1.4 滾齒工藝
4.1.5 滾齒常見問題及對策
4.2 插齒加工
4.2.1 插削內齒輪的特點與條件
4.2.2 插齒機及其加工精度
4.2.3 插齒刀
4.2.4 插齒工藝
4.2.5 插齒常見問題及對策
4.3 剃齒加工
4.3.1 剃齒方法及其工藝特性
4.3.2 剃齒機
4.4 磨齒加工
4.4.1 圓柱齒輪磨齒機類型
4.4.2 磨齒夾具
4.4.3 磨齒砂輪
4.4.4 磨齒工藝
4.4.5 常見磨齒誤差和糾正方法
第5章 錐齒輪加工
5.1 直齒錐齒輪刨齒加工
5.1.1 切齒調整
5.1.2 關鍵部件的技術要求
5.1.3 安裝距的控制
5.1.4 刨齒機精度要求
5.1.5 刀具與夾具
5.1.6 錐齒輪加工方法
5.1.7 錐齒輪刨刀
5.1.8 刨齒常出現的誤差及產生原因
5.2 弧齒錐齒輪銑齒加工
5.2.1 弧齒錐齒輪的分類及各部名稱
5.2.2 弧齒錐齒輪加工工藝
5.2.3 銑齒刀具
5.2.4 銑齒夾具
5.2.5 弧齒錐齒輪銑齒工藝
5.2.6 弧齒錐齒輪銑齒機
5.2.7 銑齒常見加工缺陷及原因分析
5.3 弧齒錐齒輪磨齒加工
5.3.1 弧齒錐齒輪磨齒加工原理
5.3.2 磨齒工藝特點
5.3.3 磨齒機床
第6章 圓柱直齒漸開線花鍵
6.1 圓柱直齒漸開線花鍵的基本概念
6.1.1 術語、代號和定義
6.1.2 基本參數
6.1.3 基本齒廓
6.2 花鍵的尺寸
6.2.1 花鍵尺寸計算
6.2.2 外花鍵大徑基本尺寸
6.2.3 花鍵尺寸表
6.3 圓柱直齒漸開線花鍵檢驗方法
6.3.1 量棒測量尺寸的計算
6.3.2 外花鍵公法線
第7章 齒輪測量與檢驗
7.1 圓柱齒輪的測量
7.1.1 齒厚的測量
7.1.2 螺旋線偏差的測量
7.1.3 齒圈徑向圓跳動的測量
7.1.4 齒距偏差的測量
7.1.5 齒廓誤差的測量
7.1.6 齒輪的綜合測量
7.1.7 齒面表面粗糙度的檢驗
7.1.8 雜訊的檢驗
7.2 弧齒錐齒輪的檢測
7.2.1 弧齒錐齒輪精度標准
7.2.2 弧齒錐齒輪的幾何檢測
7.2.3 弧齒錐齒輪接觸區檢驗
附錄 全書圖表一覽
Ⅲ 齒輪中心距如何確定
計算方法:設定齒輪模樹為M,兩齒輪齒局數分別為Z1,Z2;中心距D=(分度圓直徑1+分度圓直徑2)/2=(M*Z1+M*Z2)/2=M(Z1+Z2)/2
輪緣上有齒能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機械元件。齒輪是能互相嚙合的有齒的機械零件,齒輪在傳動中的應用很早就出現了。19世紀末,展成切齒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齒的專用機床與刀具的相繼出現,隨著生產的發展,齒輪運轉的平穩性受到重視。

對於平行齒輪而言,兩嚙合齒輪的中心距為:
1、直齒圓柱齒輪
a=(d1+d2)/2=(Z1+Z2)*Mt/2
2、斜齒圓柱齒輪
a=(d1+d2)/2=(Z1+Z2)*Mt/2=(Z1+Z2)*Mn/2*cosβ
Ⅳ 機械零件設計中的工藝性及標准化是什麼
一、工藝性
良好的工藝性是指所設計的機械零件能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勞動量、最低的製造費用生產出來,且裝拆、維修方便。零件製造一般包括毛坯生產、切削加工、熱處理、裝配等階段,各階段都是有機聯系著的,設計時必須全面考慮。設計機械零件時有關工藝性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零件的結構與生產條件和規模相適應
單件或小批量生產的零件,應充分利用現有的生產條件。如直徑大於600mm的齒輪毛坯,用一般的鍛壓設備難以鍛造,應採用鑄件或焊接件。在單件或小批量生產時,不宜採用鑄件或模鍛件,以免模具造價太貴(尤其是模鍛)而提高零件成本。如果沒有磨齒機床,就不要採用齒面硬度高、熱處理變形大的熱處理方法。
2、毛坯選擇合理
零件的毛坯可以是鑄件、鍛件、軋製件、焊接件和沖壓件等。毛坯的選擇應考慮生產批量大小、材料性能和加工性能等。如對鍛件而言,單件或小批量生產宜用自由鍛,大批量生產宜用模鍛。
3、結構和形狀應簡單合理
零件的結構和形狀越復雜,製造、裝配和維修就越困難,成本也就越高,因此,要盡可能採用簡單的圓柱面、平面、共軛曲面及其組合,盡量減少被加工面的數目和被加工面的面積,盡量採用相同尺寸(直徑、圓角半徑、配合尺寸和公差,螺紋的直徑、線數和螺距,齒輪模數等)。
4、規定合理的製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製造精度過高、表面粗糙度值過低,都會明顯增加機械零件的製造成本。因此,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降低製造精度、增大表面粗糙度值。
5、滿足熱處理的要求
為避免熱處理時變形、開裂或降低熱處理質量(如硬度不足、軟點、強度低、滲碳層薄或不均勻等),零件的幾何形狀應簡單、對稱,長徑比不可太大,盡量減少應力集中源,截面均勻,無銳邊和尖角,避免不通孔、配作孔和局部滲碳、滲氮等。零件也應有足夠的剛度。為使淬火氣膜不易附著、冷卻均勻、變形較小,對零件表面粗糙度有一定要求。
6、考慮裝拆的工藝性
設計中,應考慮零件能便於裝配、拆卸,並盡可能減少裝拆的工作量,還應考慮搬運、安裝、使用、維修的方便性和經濟性。
二、標准化
標准化是指對零件的尺寸、結構要素、材料性能、檢驗方法、設計方法、制圖要求等制定出各式各樣的標准,供大家共同遵守。與標准化密切相關的是零部件的通用化、產品的系列化。
通用化是指最大限度地減少和合並產品的形式、尺寸和材料的品種,使零部件盡量在不同規格的同類產品乃至不同類產品中通用,以減少企業內部的零部件種數,從而簡化生產管理,並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系列化是指將尺寸和結構擬訂出一定數量的原始模型,然後根據需求,按照一定的規律優化組合成產品系列。
標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被統稱為「三化」。「三化」的優越性表現在:
1)採用標准結構及零部件,可以簡化設計工作,縮短設計周期,提高設計質量。
2)便於安排專門工廠採用先進技術進行專業化大生產,保證產品質量,並能大幅度降低勞動量、材料消耗和製造成本。
3)技術條件和檢驗、試驗方法的標准化,可以改進和提高零部件的質量。
4)增強互換性,便於維修。
我國現已頒布的與機械設計有關的標准,可以分為國家標准(GB、GB/T)、部頒標准(如JB、YB等)、專業標准和企業標准四級。我國已加入國際標准化組織(ISO),許多新的國家標准已採用了相應的國際標准。設計時,應執行和採用各項標准。
Ⅳ 數控機床有哪些類型,各有哪些優缺點,適用於哪些場合
數控機床包括車床、銑床、磨床、鑽床、鏜床、刨床等。
優點
1、具有高度柔性
數控機床適用於所加工的零件頻繁更換的場合,亦即適合單件,小批量產品的生產及新產品的開發,從而縮短了生產准備周期,節省了大量工藝裝備的費用。
2、加工精度高
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達0.05—0.1MM,數控機床是按數字信號形式控制的,數控裝置每輸出一脈沖信號,則機床移動部件移動一具脈沖當量(一般為0.001MM),而且機床進給傳動鏈的反向間隙與絲桿螺距平均誤差可由數控裝置進行曲補償,因此,數控機床定位精度比較高。
3、加工質量穩定、可靠
加工同一批零件,在同一機床,在相同加工條件下,使用相同刀具和加工程序,刀具的走刀軌跡完全相同,零件的一致性好,質量穩定。
4、生產率高
數控機床可有效地減少零件的加工時間和輔助時間,允許機床進行大切削量的強力切削。數控機床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另外,與加工中心的刀庫配合使用,可實現在一台機床上進行多道工序的連續加工,減少了半成品的工序間周轉時間,提高了生產率。
5、改善勞動條件
數控機床加工前是經調整好後,輸入程序並啟動,機床就能有自動連續地進行加工,直至加工結束。操作者要做的只是程序的輸入、編輯、零件裝卸、刀具准備、加工狀態的觀測、零件的檢驗等工作,勞動強度大降低,機床操作者的勞動趨於智力型工作。另外,機床一般是結合起來,既清潔,又安全。
6、利用生產管理現代化
數控機床的加工,可預先精確估計加工時間,對所使用的刀具、夾具可進行規范化,現代化管理,易於實現加工信息的標准化,已與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有機地結合起來,是現代化集成製造技術的基礎。
缺點
1、數控機床不宜長期封存,長期會導致儲存系統故障,數據的丟失;
2、潮濕的環境會降低數控機床的可靠性,尤其在酸氣較大的潮濕環境下,會使印製線路板和接插件銹蝕,機床電氣故障也會增加。

(5)磨齒機床有什麼標准擴展閱讀
數控機床一般由下列幾個部分組成:
主機,是數控機床的主體,包括機床身、立柱、主軸、進給機構等機械部件。它是用於完成各種切削加工的機械部件。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包括硬體(印刷電路板、CRT顯示器、鍵盒、紙帶閱讀機等)以及相應的軟體,用於輸入數字化的零件程序,並完成輸入信息的存儲、數據的變換、插補運算以及實現各種控制功能。
驅動裝置,是數控機床執行機構的驅動部件,包括主軸驅動單元、進給單元、主軸電機及進給電機等。它在數控裝置的控制下通過電氣或電液伺服系統實現主軸和進給驅動。當幾個進給聯動時,可以完成定位、直線、平面曲線和空間曲線的加工。
輔助裝置,指數控機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證數控機床的運行,如冷卻、排屑、潤滑、照明、監測等。它包括液壓和氣動裝置、排屑裝置、交換工作台、數控轉台和數控分度頭,還包括刀具及監控檢測裝置等。
編程及其他附屬設備,可用來在機外進行零件的程序編制、存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