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空氣能制熱和製冷的原理是什麼
1.惠菱空氣能制熱原理:
熱泵工作原理:空調器由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電子膨脹閥、連管等組成一個封閉式的循
環系統,在系統內充注一種製冷劑(即氟里昂),空調器運行後,壓縮機把製冷劑壓縮後變
成 高溫高壓的氣體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內,製冷劑蒸氣將熱量放給流過的水(液 化放熱),
註:水就吸收製冷劑的熱量使水溫升高。蒸氣冷凝成為 中溫高壓 的過冷液體。然後,製冷劑液
體流過電子膨脹閥,經電子膨脹閥節流後變成 低溫低壓 的濕蒸氣。進入蒸發器 使其蒸發而吸收
了環境空氣的熱量(蒸發吸熱),從而使主機吹出來的風溫度變低,從而達 制熱水目的。
2.惠菱空氣能製冷原理:
單級蒸汽壓縮製冷系統,是由製冷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節流閥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它 們之
間用 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製冷劑在系統中不斷地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
外界進行熱量交換。
液體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的物體熱量之後,汽化成低溫低壓的蒸汽、被壓縮機吸入、 壓
縮成高壓高溫的蒸汽後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卻介質(水或空氣)放熱,冷凝為高壓 液體、
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的製冷劑、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汽化,達到循環製冷的目的。 這樣,制
冷劑在系統中經過蒸發、壓縮、冷凝、節流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在製冷系統中,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和節流閥是製冷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這當中 蒸發
器是輸送冷量的設備。製冷劑在其中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實現製冷。壓縮機是心臟, 起著吸入、
壓縮、輸送製冷劑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熱量的設備,將蒸發器中吸收的熱量連同壓縮機功
所轉化的熱量一起傳遞給冷卻介質帶走。節流閥對製冷劑起節流降壓作用、同時控制和調節流入
蒸發器中製冷劑液體的數量,並將系統分為高壓側和低壓側兩大部分。實際製冷系統中,除上述
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輔助設備,如電磁閥、分配器、乾燥器、集熱器、易熔塞、壓力控制器
等部件組成,它們是為了提高運行的經濟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設置的。
B. 空氣能熱水器製冷原理是什麼啊
空氣能熱水器是運用熱泵工作原理一台壓縮式熱泵裝置,主要有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和膨脹閥四部分組成,通過讓工質不斷完成蒸發(吸取環境中的熱量) →壓縮→冷凝(放出熱量)→節流→再蒸發的熱力循環過程,從而將環境里的熱量轉移到水中,熱泵在工作時,把環境介質中貯存的能量QA在蒸發器中加以吸收;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即壓縮機耗電QB;通過工質循環系統在冷凝器中進行放熱QC,QC=QA+QB,由此可以看出,熱泵輸出的能量為壓縮機做的功QB和熱泵從環境中吸收的熱量QA;因此,採用熱泵技術可以節約大量的電能。熱泵技術發展史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19世紀初,人們對能否將熱量從溫度較低的介質「泵」送到溫度較高的介質中這一問題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英國物理學家J.P.Joule提出了「通過改變可壓縮流體的壓力就能夠使其溫度發生變化」的原理。1854年,W.Thomson教授(即大家熟知的Lord Kelvin勛爵)發表論文,提出了熱量倍增器(Heat Multiplier)的概念,首次描述了熱泵的設想吸收空氣中的低能熱量,經過中間介質的熱交換,並壓縮成高溫氣體,通過管道循環系統對水加熱,耗電只有電熱水器的1/4。該新產品避免了太陽能熱水器依靠陽光采熱和安裝不便的缺點。由於空氣能熱水器的工作是通過介質換熱,因此其不需要電加熱元件與水接觸,沒電熱水器漏電的危險,也沒燃氣熱水器有可能爆炸和中毒的危險,更沒有燃油熱水器排放廢氣造成的空氣污染。
熱泵在工作時,把環境介質中貯存的能量Q
空氣能熱水器是運用熱泵工作原理制熱,與空調製冷相反——國家製冷標準是1000瓦電製冷2800瓦。根據熱平衡的原理,同時最少產生2800瓦的熱量,加上輸入的1000瓦電,實際產生的熱量在3000-4000瓦,把這些熱量輸送到保溫水箱,其耗電量只是電熱水器的四分之一(電熱水器即使熱效率100%,輸入1000瓦電也只有1000瓦的熱)。
空氣能熱水器則不需要陽光,因此放在家裡或室外都可以。太陽能熱水器儲存的水用完之後,很難再馬上產生熱水。如果電加熱又需要很長的時間,而空氣能熱水器只要有空氣,溫度在-7~43攝氏度之間,都可以24小時全天候承壓運行。這樣一來,即使用完一箱水(60升),半個小時左右就會再產生一箱熱水。同時它也能從根本上消除了電熱水器漏電、干燒以及燃氣熱水器使用時產生有害氣體等安全隱患,克服了太陽能熱水器陰雨天不能使用及安裝不便等缺點,具有高安全、高節能、壽命長、不排放毒氣等諸多優點。空氣能熱水器的壽命一般可以達到15至20年。
C. 空氣能熱水器如何製冷呢
眾所周知,空氣能熱水器的工作原理跟空調類似,即利用冷媒實現熱量的轉移。冬天的時候,空氣能水器是根據逆卡諾原理,吸收空氣中的低品位熱能,通過壓縮機壓縮成高品位熱能,再利用這些熱量將水加熱。最後熱水經過管路,被輸送至風機盤管、空氣能地暖氣、暖氣片等末端,產生熱風為室內供暖。
而製冷呢,其實也很簡單,下面筆者就舉兩個例子。
家用空氣能熱水器製冷是將冷氣排放管道通向廚房的主意。這樣,在夏天的時候,大量失去熱量的低溫空氣被排放到廚房時,會大大降低廚房的溫度,相當對免費給廚房製冷,勉強解決夏季作飯時廚房的悶熱問題。
商用空氣能熱水器製冷
看到前面,有人可能會說,不過是給廚房製冷而已,怎麼比得上空調?錯!這只是在家用領域,但商用領域可沒有這么簡單,很多空氣能熱水器是冷暖雙供功能的。
以格瑞沃為例,冬天的時候它能夠採暖,而到了夏天的時候,空氣能熱水器會產生大量的低溫水。和採暖一樣,這些低溫水可以通過管道到達末端,製造冷風排入室內,最後降低室內溫度。
在製冷方面,空氣能熱水器採用水空調製冷,與空調氟空調相比,空氣能熱水器吹出來的風雖然不夠冷,但卻非常柔和,更適合人體感知。目前,在我國各地的體育館、高端寫字樓、綜合商業城等開始流行用空氣能熱水器供冷或採暖。
D. 空調壓縮機的製冷原理是
一、空調壓縮機製冷工作原理:
1、壓縮機將冷凍劑壓縮成高壓飽和氣體(氨或氟里昂),這種氣態冷凍劑再經過冷凝器冷凝。通過節流裝置節流之後,通入到蒸發器中,將所需要冷卻的媒介冷卻換熱。
2、空調壓縮機是在空調製冷劑迴路中起壓縮驅動製冷劑的作用。壓縮機吧製冷劑從低壓區抽取出來壓縮後送到高壓區冷卻凝結,通過散熱片散發出熱量到空氣中;
3、空調在製冷運行時,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被壓縮機吸入後加壓變成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在室外換熱器中放熱變成中溫高壓的液體,中溫高壓的液體再經過節流部件降壓後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進入壓縮機壓縮,就這樣一直循環。

二、空調壓縮機的作用:
空調壓縮機把製冷劑從低壓區抽取來經壓縮後送到高壓區冷卻凝結,通過散熱片散發出熱量到空氣中,製冷劑也從氣態變成液態,壓力升高。空調壓縮機不斷工作,就不斷地把低壓區一端的熱量吸收到製冷劑中再送到高壓區散發到空氣中,起到調節氣溫的作用。
E. 壓縮機怎麼製冷
壓縮機並不製冷。
壓縮機只是將製冷劑進行壓縮,當高壓的製冷劑通過散熱器時,壓縮製冷劑造成的高溫通過散熱器散發到大氣中;當製冷劑緩慢通過毛細管後,在冷凝器中進行擴容時,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這時就把冰箱里的溫度降低了。
所以,壓縮機將製冷劑循環地壓縮(在散熱器),然後又進行擴容(在冷凝器),就把冰箱里的熱量帶到外面,從而形成一個冷凍的小環境。
壓縮機只是製冷系統中的一個關鍵組件。
F. 壓縮機如何製冷
問題一:製冷壓縮機到底是怎麼實現製冷的 製冷壓縮機是空調系統的核心部件,通常稱為製冷機的主機。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式空調系統不斷出現,推動了製冷壓縮機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從目前製冷壓縮機的發展趨勢來看,結毀畝兄構緊湊、高效節能以及微振低噪等特點是空調壓縮機製造技術不斷追求的目標。下面對製冷壓縮機做一個概述. 作用: l、從蒸發器中吸m蒸氣,以保證蒸發器內一定的蒸發壓力; 2、提高壓力(壓縮),以創造在較高溫度下冷凝的條件; 3、輸送製冷劑,使製冷劑完成製冷循環。 一、壓縮機的種類很多,根據工作原理的不同,空調壓縮機可以分為定排量壓縮機和變排量壓縮機。 l、定排量壓縮機的排氣量是隨著發動機的轉速的提高而成比例提高的,它不能根據製冷 的需求而自動改變功率輸 ,而且對發動機油耗的影響比較大。它的控制一般通過採集蒸發器出風口的溫度信號來實現,當溫度達到設定的溫度,壓縮機停止工作;當溫度升高後,壓縮機開始 T二作。定排量壓縮機也受空調系統壓力的控制,當管路內壓力過高時,壓縮機停止工作。 2、變排量壓縮機可以根據設定的溫度自動調節功率輸出。空調控制系統不採集蒸發器m風口的溫度信號,而是根據空調管路內壓力變化信號來控制壓縮機的壓縮比從而自動調節m 風口溫度。在製冷的全過程中,壓縮機始終是工作的,製冷強度的調節完全依賴裝在壓縮機內部的壓力調節閥來控制。當空調管路內高壓端壓力過高時,壓力調節閥縮短壓縮機內活塞行程以減小壓縮比,這樣就會降 *** 冷強度。當高壓端壓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低壓端壓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時,壓力調節閥則增大活塞行程以提高製冷強度。 二、根據工作方式的不同, 可分為兩大類―― 容積型與速度型。 容積型壓縮機是靠工作腔容積的改變來實現吸汽、壓縮、排汽等過程。屬於這類壓縮機的有往復式壓縮機和回轉式壓縮機。速度型壓縮機是靠高速旋轉的T作I1輪對蒸氣做功,壓力升高,並完成輸送蒸氣的任務。屬於這類壓縮機的有離心耐搭式和軸流式壓縮機,目前常用的是離心式壓縮機。1、往復式壓縮機的工作原理 往復式壓縮機又稱活塞式壓縮機。壓縮機的工作腔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內作上下往復運動,從而完成了壓縮、排汽、膨脹、吸汽等過程。圖1中的四個過程分別表示了壓縮機1二作中的四個過程。 到最低位置(稱活塞的下止點)時,汽缸吸滿蒸氣。而活塞轉而向上,這時吸、排汽門都關閉,汽缸容積縮小,蒸氣被壓縮,一直壓縮到排汽壓力為止。圖中(b)為排汽過程:當壓力達到一定值(大於排汽管內壓力)時,排汽閥開啟,活塞繼續上移,蒸氣排出,一直到活塞上移到最高位置(這位置稱活塞的上止點)時,排汽結束。圖中(c)是余隙膨脹過程:為了防止活塞與吸排汽閥碰撞,活塞上移到上止點時,活塞與汽缸頂部之間留有一定間隙,稱余隙。當活塞轉而向下運動時,排汽結束時留在余隙內的高壓蒸氣阻止吸汽閥開啟,吸汽不能開始。這時余隙內的蒸氣隨著活塞下移而進行膨脹,一直膨脹到吸汽壓力以下時才結束。圖中之(d)是吸汽過程:吸汽閥開啟,隨著活塞往下運動而吸汽,一直進行到活塞下移到活塞下止點為止。 ( 2)優點:它應用比較廣泛,製造技術成熟,結構簡纖襲單,而且對加工材料和加工lT藝要求較低,造價比較低,適應性強,能適應廣闊的壓力范圍和製冷量要求,可維修性強。 (3)缺點:無法實現較高轉速,機器大而重,不容易實現輕量化,排氣不連續,氣流容易出現波動,而且工作時有較大的振動。由於曲軸連桿式壓縮機的上述特點,已經很少有小排量壓縮機採用這種結構形式,曲軸連桿式壓縮機目前大多應用在客車和卡車的大排量空調系統中。 2、螺桿式壓縮機的構造與工作過程 螺桿式壓縮機是一種回轉式容積式壓縮機。它利用螺桿的齒槽容積和位置的變......>>
問題二:誰能給我講一下壓縮機製冷的原理! 最簡單的製冷由四大要件組成:①壓縮機;②冷凝器;③節流閥;④蒸發器;
我們日常使用的電冰箱,正好由這四要件加上箱體組成,箱體就好像冷庫。不過電冰箱上的③節流閥在技術上由相同作用的毛細管替代。首先講講什麼叫製冷。製冷兩字只能說是技術上的術語,嚴格講是錯誤的,世界上沒有那國的科學家能製造出「冷」來。那到底什麼是冷,先舉例說明:在寒冬臘月,氣溫降到-5℃,我們說今天天氣真冷,可東北人說不冷;在大伏天,氣溫在+32℃時,我們會說不算熱,但氣溫突然降到+25℃,我們會說太冷了;這冷是隨著人的常識來定的,在物理學中沒有冷的定義。在工程中冷是跟著生產需要而定的。如老總問,冷庫打冷了嗎?你說打冷了,這個冷是指-18℃;老總問,水果庫溫度穩定嗎?你說很穩定,這回答的含義是水果庫溫度穩定在±0℃了,這是我們這個行業對冷的定義。但是我們還是把這種利用機械設備把降溫對象降到所需溫度的方法叫製冷,這就是術語。什麼叫製冷,比如我們將裝有一公斤20℃冷水的水壺放到一塊燒到500℃的鐵板上,沒有多久水就開了,如果不拿開水壺,不多久水就幹了。大家和說鋼板在對水加熱,反過來也可以說水在對鋼板降溫。而且,降了多少度,都可計算出來,因為一公斤水從20℃升到100℃,它需要外界提供它80大卡熱量,水從100℃到燒干,它需要外界提供539大卡熱量,也就是說一公斤20℃冷水燒到干,要外界提供619大卡熱量。如果按製冷的角度它從外界或鋼板中提取了619大卡熱量而變成了水蒸汽,使鋼板降溫了,這就是製冷,是利用水對鋼板製冷。如果將水倒在鋼板上,那就更直觀了。
首先液態氨在蒸發器中吸收了製冷對象的熱量,蒸發成氨蒸汽;氨蒸汽包含著吸收來的熱量被壓縮機抽送到冷凝器,並壓縮成高壓、高溫的氨蒸汽,這時候氨蒸汽中又加進了電動機的熱功當量所附加的熱量;冷凝器中的氨蒸汽,將熱量傳送給溫度較低的冷卻水,失去熱量的氨蒸汽被冷凝成為液態氨;節流閥將冷凝下來的液氨再有節制的補充給蒸發器,使蒸發器能夠連續地工作;整個工作過程就是將低於-18℃的製冷對象中的熱量,強制送到+30多℃的冷卻水中去,使製冷對象失去熱量,溫度降到我們所需要的-18℃;而冷卻水吸收了熱量後,又通過水蒸汽的蒸發,將熱量傳送給了大氣,或者說是風將熱量吹走了。這就是製冷全過程 。
詳情請參考:
hi./...e
問題三:空調壓縮機是怎樣製冷制熱的 壓縮機由於蒸發器吸熱的低溫低壓製冷劑經過壓縮機的變成為高溫高壓,製冷劑氣體並推入冷疑器中,由由於風扇不斷的迫使室外空氣冷疑器中進行冷卻,從而連續流經冷疑器內的高溫高壓,過製冷劑的氣體冷卻減化,這高溫高壓製冷劑,流經毛細管,被節流,降壓,進一步下降溫度,變成低溫低壓液體,然後經過蒸發器內機的作用下,達成製冷的目的。
問題四:怎麼把製冷劑壓縮機里 空調移機,製冷劑肯定要全部放光。當你重新安裝後,要重新灌製冷劑的。
問題五:壓縮機如何恆溫製冷 在開放的環境下恆溫製冷,壓縮機不能頻繁開關,可以改用電子膨脹閥替代毛細管或熱力膨脹閥的。改變後壓縮機不停機,電子膨脹閥的控制器通過對感測器採集得到的參數進行計算,向驅動板發出調節指令,由驅動板向電子膨脹閥輸出電信號,驅動電子膨脹閥的動作。電子膨脹閥從全閉到全開狀態其用時僅需幾秒鍾,反應和動作速度快,不存在靜態過熱度現象,且開閉特性和速度均可人為設定, 實現恆溫製冷 。
(1)電子膨脹閥的適用溫度低。對於熱力膨脹閥,當環境溫度較低,其感溫包內部的感溫介質的壓力變化大大減小,嚴重影響了調節性能。而對於電子膨脹閥,其感溫部件為熱電偶或熱電阻,它們在低溫下同樣能准確反應出過熱度的變化。因此,在冷藏庫的凍結間等低溫環境中,電子膨脹閥也能提供較好的流量調節。
(2)電子膨脹閥的過熱度設定值可調。只需改變一下控製程序中的源代碼,就可改變過熱度的設定值。完全不像熱力膨脹閥那樣要進入冷庫當中,現場調節彈簧的預緊力來改變過熱度的設定值,對電子膨脹閥的調節作用可以徹底實現遠距離控制,並且電子膨脹閥可根據不同需要靈活調整過熱度以減小蒸發器表面和冷藏庫內環境之間的溫差,從而減少蒸發器表面的結霜,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冷凍能力,同時也可以降低食品的乾耗。
(3)電子膨脹閥可起到節能的作用。對於冷藏庫製冷系統停機期間如使高低壓側連通,則會產生所謂工質遷移現象, 即冷凝器中的常溫高壓液體將逐漸流入蒸發器,使蒸發器的溫度壓力都升高。再次開機時,要重新建立壓差也需要消耗壓縮機額外一部分能量。反之,若在停機期間切斷高低壓側,這雖然維持了蒸發器的低溫低壓,但再次啟動時,壓縮機屬於帶載啟動,電流沖擊大,也會增加能量的損失。但若是採用電子膨脹閥就會解決上述問題。具體做法是:停機時令膨脹閥全關,防止冷凝器的高溫液體流入蒸發器,造成再次啟動時的能量損失。開機前,將膨脹閥全開,使系統高低壓側平衡,然後開機。這樣既實現了輕載啟動,又減少了停機中的熱棍失。另外,採用電子膨脹閥可以縮短凍結時間,電子膨脹閥在凍結全過程中能做到負荷與冷量平衡,凍結效率可以得到提高,凍結時間比熱力膨脹閥也可縮短10%,同時也就減少了壓縮機的能耗。採用電子膨脹閥控制壓縮機排氣溫度可以防止因排氣溫度的升高對系統性能產生的不利影響,同時又可省去專設的安全保護器,節約成本,節省電耗約6%。
(4)電子膨脹閥適應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要求。隨著微機控制技術的崛起,機電一體化已成為製冷系統發展的新趨勢。電子膨脹閥照比熱力膨脹閥已由原來的機械式控制向電腦式控制發展,充分體現了機電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目前在家用空調領域,電子膨脹閥和變頻壓縮機組成的系統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原理就是將電子膨脹閥大范圍的流量調節特性與變頻壓縮機的變頻特性結合起來。
問題六:製冷壓縮機在製冷系統中起什麼作用 壓縮機是製冷系統的心臟,它從吸氣管吸入低溫低壓的製冷劑氣體,通過電機運轉帶動活塞對其進行壓縮後,向排氣管排出高溫高壓的製冷劑氣體,為製冷循環提供動力,從而實現壓縮→冷凝→膨脹→蒸發 ( 吸熱 ) 的製冷循環。壓縮機一般由殼體、電動機、缸體、活塞、控制設備 ( 啟動器和熱保護器 ) 及冷卻系統組成。啟動器基本上有兩種,即重錘式和 PTC 式。其中後者較為先進。冷卻方式有油冷和自然冷卻兩種。
製冷知識不是在這里一下就能解釋清楚的,你如果沒有搞過製冷這一方面的話,估計你很難成功,除非你有基礎,
問題七:製冷壓縮機怎麼選型,需要哪些參數? 蒸發溫度、主機功率,製冷量,機組排氣壓,等等
問題八:製冷壓縮機怎樣焊接 1、 焊料沒凝固前,壓縮機管道焊口絕對不能震動;若震動,會導致接頭強度下降,易出現氣孔,也可能使熔化的焊料進入管道,形成堵塞或半堵塞。
2、 加熱時間不能太長,盡量避免反復加熱;時間太長,管內會出現氧化物,它脫落後易堵塞管道。焊料凝固後,其質地疏鬆,強度低,易出現泄漏或滲透性泄漏。
3、 焊接溫度不能過高,注意壓縮機管道顏色的變化;溫度過高,熔化的焊料不易聚集在焊縫處,而往往流向焊縫兩邊的管道。也容易使焊接處融化塌陷而導致焊接失敗。
4、 需要焊劑時,用量要適當;使用焊劑過多,易形成夾渣,導致泄漏。
5、 一般焊接,使用中性焰,較厚管可適當使用氧化焰,較薄管和較細管可適當使用碳化焰;有利於提高焊接質量和速度。
問題九:壓縮機的功率和製冷量是什麼關系 壓縮機不直接決定製冷量,但間接決定了
製冷(科學的說叫致冷)不是由壓縮機提供的。
壓縮機將致冷劑壓縮,將氣態的製冷劑變為液體,這樣由於物太變化我們也知道,液化需要放熱,這樣就放出大量熱量,而由於熱量是在室外機冷凝器(就是那熱交換器)那放熱的,所以使製冷劑變冷,而接近常溫的製冷劑送到室內部分的蒸發器後,由於蒸發器前有一個膨脹閥(小型機組為毛細管大的也有用調節閥的),然後由於蒸發器壓力極低(相對來說),製冷劑開始沸騰,從而汽化,汽化過程中吸收大量的熱使蒸發器變冷,而蒸發器又與空氣進觸熱交換所以才讓空氣變了,不斷循環就實現製冷了。
所以,壓縮機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於需要壓縮製冷劑,所以製冷劑的多少,決定了壓縮機的功率,而製冷劑越多(通常比如中央空調有好幾十甚至幾百千克的製冷劑,而家用空調只有幾千克)製冷量就越大。
理想的空調機組
應當是壓縮機功率最大可能的小,這樣耗電就小,而被壓縮的製冷劑應當最大可能的多,也就是製冷量越大,那麼他們的比值,就是能效比了,能效比就是製冷量和電功率的比值,比值越大則效率越高。
而事實上目前機組只有3-4甚至有很多還不到3的能效比。
800W的壓縮機,估計你那機組應當整體功率在1000W左右(送風機,冷凝風機,控制電路也要用電的)這樣大概是1.5匹的空調,製冷量至少在2000W以上,而目前比較高的應當能達到3500-4000W
由於製冷劑的效率和溫度是有關系的,也就是溫度越低,那麼製冷劑就越難蒸發,這樣效率就會下降。
1.5匹的空調(或說空氣溫度調節裝置),如果以一般方式計算(即保溫等級在B以上甚至是A),要到0度的並保持的,那麼最多隻能驅動不到25立方米的空氣製冷。
這些沒有絕對的公式,而且根據不同的機組也不同,不同機組使用的製冷劑也不同
低溫機組在低溫性能下表現更好,而高溫階段(5度以上)表現就不好了,而中溫機組(類似目前一般的空調)通常只在20-30度之間表現出色。
G. 空調採用空氣能製冷與普通電製冷空調的區別製冷原理是什麼
空氣能製冷與普通電製冷空調,都一樣是要使用【電】才能製冷。
之所以稱為空氣能,只要是指以空調製冷的原理;利用【電】帶動壓縮機從空氣中獲得【熱能】的過程中,會有【冷】的產生,將【冷】拿來應用,所以被稱為空氣能製冷。
空調製冷原理解說如下:
1、離開室內側蒸發器盤管的低壓低溫氣體冷媒(最佳溫度約在5~10度;或0度以上),進入壓縮機的回氣管,壓縮機受到引擎帶動,對冷媒作功,冷媒受到擠壓發生物理變化,使冷媒變成高壓高溫的冷媒氣體(R410a冷媒約在70幾度左右)。
2、接著此高壓高溫的冷媒氣體進入室外側的冷凝器盤管,由風扇所帶動的室外溫度(35度左右)的氣流進行冷卻,使冷媒從高壓高溫的氣態冷媒(就像水蒸氣冷卻下來後,變成水一樣的道理),變成高壓常溫的液體冷媒(壓力不變;溫度改變),此時冷凝管出口溫度約在35~45度之間,最佳的溫度在40度以下。
3、接著冷媒進入膨脹閥或毛細管,進行節流(或說限流),此處又用到了一個物理現象就是,氣體通過限流後,忽然到了一個相對較大的空間時(例如到了蒸發器內,相對毛細管的小管路小空間,蒸發器空間大多了),會產生降壓及瞬間降溫的特性,所以通過節流裝置的高壓常溫的液態冷媒變成低壓低溫的液態冷媒(約在10度以下)。(此時冷媒來到此處是冷的,會產生凝結水滴,不冷的話,製冷效果一定會差)。
4、接著此低壓低溫的液態冷媒進入蒸發器內,與風扇帶動的室內環境溫度(約28度以下)的氣流進行熱交換,10度以下的液態冷媒在蒸發器內吸取28度室內環境的空氣熱變成低壓低溫的氣體冷媒(此處靠的就是液體變氣體的潛熱作用,冷媒溫度基本上改變不大,溫度改變而沒改變狀態的的叫做顯熱,例如30度的水加熱變成50度的水,就是加了顯熱進水裡),所以離開蒸發器的0~10度的低壓低溫的氣體冷媒,再次回到壓縮機回氣口,再次被壓縮機擠壓排出成高壓高溫的氣體冷媒。
如此循環,這就是冷媒的循環原理,也稱為冷凍系統原理或空調製冷原理。
H. 壓縮機怎麼製冷
壓縮機是不能單獨製冷,製冷是為一個系統組成,一般製冷系統由製冷劑、壓縮機、冷凝器、過濾器、膨脹閥、蒸發器等等部件組成,當然還有控制部分;
壓縮機的作用是把壓力較低的蒸汽壓縮成壓力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體積減小,壓力升高。壓縮機吸入從蒸發器出來的較低壓力的工質蒸汽,使之壓力升高後送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壓力較高的液體,經節流閥節流後,成為壓力較低的液體後,送入蒸發器,在蒸發器中吸熱蒸發而成為壓力較低的蒸汽,再送入壓縮機的入口,從而完成製冷循環。

(8)空氣能壓縮機怎麼製冷擴展閱讀:
空調的室內機和室外機分別屬於低壓區或者高壓區,被壓縮的高壓製冷劑通過毛細管噴射到蒸發器中,從液體變成氣體,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量,這樣空調壓縮機不斷的工作,就不斷的把低壓區的熱量吸收到製冷劑中,再送到高壓區散發到空氣中來製冷。
空調分為變頻空調和定頻空調,因為壓縮機分為定頻壓縮機和變頻壓縮機。
定頻壓縮機通過不斷的啟停來調節空氣的溫度,開開停停容易造成室內忽冷忽熱,並且更加的費電。而變頻壓縮機可以調節壓縮機運行速度來調節控制室溫的目的,控制溫度更精準,溫度變化更小更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