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人耳聽不到次聲
次聲波是指頻率低於20赫茲的聲波。一般來說,人耳所能接受的聲波在20—20000赫茲之間,低於20赫茲的約則為次聲波。聲波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稱為超聲波;次聲波與超聲波一樣都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但次聲波喊此頻率低、波長長,所以鄭梁迅渣帶傳播距離很遠。
『貳』 什麼是超聲波、可聞聲、次聲波。為什麼我們不能聽見超聲波、次聲波呢
超聲波是每秒震動頻率超過20000Hz的聲波,可聞聲,應該就是振動頻率在20——20000Hz的聲波。為什麼聽不見超聲波和次聲波,是因為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20000Hz,超聲波和次聲波分別高於人耳的聽覺上線,低於人耳的聽覺下限,所以聽不到
(你回答過我在弱智時期的問題,那我也回答你一個吧)
『叄』 人聽不見超聲波和次聲波是因為人耳的構造嗎
人聽不見超聲波和次聲波是因為人耳的構造。
外界聲波通過介質傳到外耳道,再傳到鼓膜衡滑余。鼓膜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毛細胞而產生神經咐滾沖動。神經沖動沿著聽神經傳到大讓氏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人對聲音的感覺有一定頻率范圍20Hz--20000Hz,即低於或高於這個范圍,就不會引起鼓膜的震動,也就不會產生神經沖動,形成聽力。
『肆』 人為啥聽不到超聲波和次聲波啊,超聲波和次聲波的聲音大一點聽得見嗎
這個題有好幾種回答方法:
首先,次聲波和超聲波都是人為定義的。我們把人類聽不見的聲波分為兩種:低於可聞頻率(<20Hz)的定義為次聲波,高於可聞頻率(>20000Hz)定義為超聲波,至於超聲波再往上我們先不去研究,如果人類能聽到次聲波,那麼它就不會被定義成次聲波;同樣,如果人類能聽到超聲波,那麼還會有超聲波這個定義么?我想如果鳥類當科學家的話,它們是不會把超聲波的界限定在20000Hz的。
第二種解釋:聽不見次聲波,那是因為人的耳朵沒有相應的配套的感受器官,超聲波也是。通常來講,耳朵越大,越能傾向於感受次聲波,例如大象;耳朵越小,越能感受到超聲波,例如老鼠、鳥類;所以人聽不到次聲波和超聲波,是耳朵的結構不允許,至少人的腦袋上放不下更大的耳朵了(放得下恐怕就找不到媳婦了);要想聽到超聲波,僅僅人的耳道就嚴重超長,超聲波還沒到達鼓膜就損耗得快沒了;
第三種解釋:次聲波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聽見』的,比如你的身體,當能量比較強時你的身體會感受到,那種感覺有時會很舒服,有時會致人死地,總之次聲波的穿透性很強,可以直接作用於人的內臟;一些昆蟲也可以通過肢體接觸地面感受到次聲波;另外,超聲波其實也可以被感受到,如果你用手接近超聲波能量源,如果它的功率比較強,你能感覺到有『微風』,如果那是個脈沖信號源,你還能聽到『啪啪啪』的聲音。
『伍』 人類為什麼聽不見超聲波
人耳內部構造決定了人只能聽到20-20000赫茲聲音,之外的聲音無法與耳膜產生共振。所以聽不到。而超聲波的頻率大於2萬赫茲。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於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於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科學家們將每秒鍾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Hz)。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Hz-20000Hz。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於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兆赫茲-30兆赫茲。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與振動頻率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中國北方乾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如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很難利用血流使葯物到達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濕器的原理,把葯液霧化,讓病人吸入,能夠提高療效。利用超聲波巨大的能量還可以使人體內的結石做劇烈的受迫振動而破碎,從而減緩病痛,達到治癒的目的。超聲波在醫學方面應用非常廣泛,可以對物品進行殺菌消毒。
『陸』 為什麼人類只能聽見可聽聲,卻聽不見次聲波和超聲波
這是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的,是經過不斷進化形成的,如慎仿州果次聲波、超聲波人都能夠聽見,那麼人就會聽到任何東西,如人體內部器官的運大猜動引起的聲響(次聲波),這是很恐怖的,你將會整天生活在嘈雜與喧寬蔽囂中。。。。。。。。然後你就明白了吧。
『柒』 為什麼人聽不見超聲波
聲音是由震動產生的,這我們都知道。
而超聲波的震動頻率非常快,超出了人耳所能分辨的頻率,所以就聽不到了。
舉個例子:自行車大家都見過吧。當自行車停住時,人的眼睛可以清楚的看清車輪中間的鋼絲,可以一根一根去數它;而當車輪緩慢轉動時,就只能看到一片鋼絲的虛影了,數不清楚了;而當車輪飛快轉動時,就什麼都看不到了。但是,人眼睛看不到中間的鋼絲,卻不能代表它不存在啊。某些儀器就能清楚的看到子彈飛行的軌跡,而人的眼睛照樣也看不到。
同樣的道理,聲音震動頻率太快了,人耳也就聽不到了,但一些動物卻能聽到,比如蝙蝠、海豚;但要是頻率震動超快,蝙蝠、海豚它們也聽不到得。
人的生理構造決定了人耳所能聽到聲音的范圍,超聲波之所以叫超聲波就是因為人聽不到它才叫它超聲波,要是某個人能聽到超聲波那才不正常呢!
『捌』 為什麼人不能聽到超聲波和次聲波(我知道人的聽覺范圍是20hz到20000hz)
因為低於人體能聽到的聲波叫
次聲波
;高於人體能聽到的聲波叫超聲波。州蘆纖所以從定義上說人是聽不到次聲波和超聲波的。
科學的解釋;
聲音是震動產生的,並與
耳道
內的
鼓膜
產生共振,經
聽冊仿小骨
,
淋巴液
的震動傳遞給
聽神經
,由於內耳道中的鼓膜的構造只嘩讓能與20HZ-20OOOHZ的震動產生共振,所以人只能聽到20-20000赫茲頻率的聲波。
『玖』 為什麼人類只能聽見可聽聲,卻聽不見次聲波和超聲波
聲波的頻率是很寬的,由10的-4次冪赫茲到10的12次襲虧冪赫茲,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聽到20赫茲到20000赫茲之間的聲音,不在此頻率內輪李的聲音人的耳朵都聽不到。所以人們也把高於20000赫茲的聲音稱作超聲,而頻率低於20赫茲的聲音稱作次聲。
超聲有很強的穿透性,例如B超,就是用超聲波來檢查嬰兒是否發育正常。
而次聲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在強次聲壞境中,拍桐神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將受到破壞,會使人產生惡心,眩暈,旋轉感等症狀,嚴重的會造成內臟破裂出血,危及生命。而破壞力巨大的地震,海嘯,風暴等,都能產生次聲。人耳雖然聽不到次聲,但是有一些動物可以聽得到,它們就會集體搬家或者狂躁不安。所以看動物們的行為來預判地震,海嘯的發生是確實可行的,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打字打的好辛苦,望採納)
『拾』 人為什麼聽不到超聲波超聲波的聲音不是很大嗎為什麼會聽不到次聲波人聽不到,為什麼會對人體造成傷
超聲波不是聲音很大。所謂的聲音大,指的是音量很大,但超聲波是根據聲音的頻率來分的,跟音量沒有任何關系。
次聲波,或者說聲波是一種機械波,是空氣的振動形成的。這種機械振動會產生共振的現象,當次聲波的頻率和人體某些器官的固有頻率相同或接近時,器官就會產生共振,也就是跟著一起振動,那當然對人體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