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央空調製冷問題請教
中央空調的製冷原理
一、蒸氣壓縮式製冷原理
蒸氣製冷是利用某些低沸點的液態製冷劑在不同壓力下汽化時吸熱的性質來實現人工製冷的。
在製冷技術中,蒸發是指液態製冷劑達到沸騰時變成氣態的過程。液態變成氣態必須從外界吸收熱能才能實現,因此是吸熱過程,液態製冷劑蒸發汽化時的溫度叫做蒸發溫度,凝結是指蒸汽冷卻到等於或低於飽和溫度,使蒸汽轉化為液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夠觀察到許多蒸發吸熱的現象。比如,我們在手上擦一些酒精,酒精很快蒸發,這時我們感到擦酒精部分反應很涼。又如常用的製冷劑氟 利昂 F—12液體噴灑在物體上時,我們會看到物體表面很快結上一層白霜,這是因為F—12的液體噴到物體表面立即吸熱,使物體表面溫度迅速下降(當然這是不實 用的製冷方法,製冷劑F—12不能回收和循環使用)。目前一些醫療機構採用的冷凍療法即是利用了這一原理。
蒸氣壓縮式製冷是利用液態製冷劑汽化時吸熱,蒸汽 凝結時放熱的原理進行製冷的。
二、製冷循環
壓縮機是保證製冷的動力,利用壓縮機增加系統內製冷劑的壓力,使製冷劑在製冷系統內循環,達到製冷目的。開始壓縮機吸入蒸發製冷後的低溫低壓製冷劑氣體, 然後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送冷凝器;高壓高溫氣體經冷凝器冷卻後使氣體冷凝變為常溫高壓液體;當常溫高壓液體流入熱力膨脹閥,經節流成低溫低壓的濕蒸氣,流 入蒸發器,從周圍物體吸熱,經過風道系統使空調房間溫度冷卻下來,蒸發後的製冷劑回到壓縮機中,又重復下一個製冷循環,從而實現製冷目的。
三、製冷劑在製冷系統中狀態
從壓縮機出口經冷凝器到膨脹閥前這一段稱為製冷系統高壓側;這一段的壓力等於冷凝溫度下製冷劑的飽和壓力。高壓側的特點是:製冷劑向周圍環境放熱被冷凝為液體,製冷劑流出冷凝器時,溫度降低變為過冷液體。
從膨脹閥出口到進入壓縮機的回氣這一段稱為製冷系統的低壓側,其壓力等蒸發器內蒸發溫度的飽和壓力。製冷劑的低壓側段先呈濕蒸氣狀態,在蒸發器內吸熱 後製冷劑由濕蒸氣逐漸變為汽態製冷劑。到了蒸發器的出口,製冷劑的溫度回升為過熱氣體狀態。過冷液態製冷劑通過膨脹閥時,由於節流作用,由高壓降低到低壓 (但不消耗功、外界沒有熱交換);同時有少部分液態製冷劑汽化,溫度隨之降低,這種低 壓低溫製冷劑進入蒸發器後蒸發(汽化)吸熱。低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被吸入壓縮機,並通過壓縮機進入下一個製冷循環。
四、製冷量
在製冷循環中,循環流動的每千克製冷劑從被冷卻物體吸收的熱量叫做單位重量製冷量,用符號 q表示,單位是kcal/kg,單位重量製冷量是表示製冷循環效果的一個特殊參數,這由製冷劑的性質,循環溫度等條件決定,蒸發溫度越低,冷凝溫度越高, 其值越小,反之越大。 製冷裝置的產冷量是單位時間內從被冷卻物體吸收並在冷凝器中放掉的熱量,用符號Q表示,單位是kcal/kg。Q值的大小等於冷重量流量G與單位重量製冷 量q的乘積,即: Q=G•q 。在實際工作中,有時為了方便的獲得製冷量的粗略計算也可通過下式計算
Q=L•(t2 -t1 )
式中L循環風量,(t2 -t1 )為進出風溫度差。
在日本、歐美等國家製冷量常用冷噸來表示,但日本冷噸與美國冷噸在數值上略有差別,在日本,產冷量的單位用日本冷噸, 1日冷噸表示1000克0oC的水在24小時內製成 0oC的冰所消耗的冷量:
1日冷噸=3320kcal/h
1美冷噸=3024Lcal/h
常用製冷量的單位換算:
1KW=860kcal/h(大卡/小時)
1kcal/h=3.968BTU/h(英熱單位/小時)
五、製冷劑
製冷劑是進行製冷循環的工作物質。
(一) 對製冷劑的要求
理想的製冷劑要求化學性質是無毒、無刺激性氣味、對金屬腐蝕作用小、與潤滑油不起化學反應,不易燃燒、不易爆炸、並且要求製冷劑有良好的熱力學性質, 即在大氣壓力下它在蒸發器內的蒸發溫度要低、蒸發壓力最好與大氣壓相近;製冷劑在冷凝器中、冷凝溫度對應的壓力要適中,單位製冷量要大,汽化熱要大,而液 體的比熱要小,氣體的比熱要大。要求製冷劑的物理性質:凝固溫度要低、臨界溫度要高 (最好高於環境溫度),導熱系數和放熱系數要大,比重和粘度要小,泄漏性要小。
(二) 製冷劑的種類
製冷劑種類很多,實際應用時可根據製冷劑類型,蒸發溫度、冷凝溫度和壓力等熱力學條件以及製冷設備的使用地點來考慮。製冷劑可分為四類:即無機化合物、碳氫化合物、氟里昂和共沸溶液。
1、無機化合物製冷劑有氨、水和二氧化碳等;
2、碳氫化合物製冷劑有乙烷、丙烯等;
3、氟里昂(FREON)是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使用的一種製冷劑,比氨晚60年左右,它是飽和碳氫化合物的鹵族(氟、氯、溴)衍生物的總稱,或者說 是由氟、氯和碳氫化合物組成的。目前作為製冷劑用的主要是甲烷(CH4)和乙烷(C2H6 )中的氫原子、全部或部分被氟氯溴的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除名稱而外,化學分子式規定了氟里昂各種類別的縮寫代號。
①氟里昂的縮寫代號把不含氫原子的氟里昂分子化合物的起首數編為 1,乙烷編為11,丙烷(C3H8 )編為21,然後寫上氟原子數。例如F—12,稱為二氯二氟甲烷,分子式CF2CL2 中有一個碳原子,不含氫為甲烷。故起首數編為1,又有2個氟原子,故編寫成F—12。
②把含氫的甲烷衍生物數字首位定為 l,再加上氫原子數目為起首數。然後寫上氟原子例如F—22(CHF2CL)又叫一氯二氟甲烷,因為甲烷是1,氫原子數為1,相加為2,又有氟原子數為2,所以縮寫成F—22。
4、共沸溶液是由兩種以上製冷劑組成的混合物。蒸發和冷凝過程也不分離。就像一種製冷劑一樣。目前實用的有R500、R502等。與R22相比其壓力 稍多,製冷能力在較低溫度下提高13%左右。此外在相同蒸發溫度和冷凝溫度下。壓縮機的排氣溫度較低。可以擴大單組壓縮機的使用溫度范圍,所以發展前景看 好。
關於製冷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問題,這是關繫到人類健康和生存的大事,也是我們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多年來很多專家為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一種新的 CFC替代品,不僅對大氣臭氧層損耗潛值(ODP)為零,更重要的是製冷劑排放入大氣對溫室效應的直接影響造成全球變暖潛值(GwP)方面也必須符合要 求。臭氧層破壞,已經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環境焦點問題,國際社會分別於1985年和1987年制定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 特利爾議定書》,中國於1991年加入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國際公約組織,並承諾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控制時間表,即R 12 和R 22 的完全淘汰時間分別於2010年和2030年。目前許多R 12 和R 22 的替代產品正相繼問世,例如:R134a、R600aKLB、R407c等等。它們的使用效果和各項性能指標的對比,正在通過實驗室和實際運用不斷得以反 饋,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不斷進步,性能更加卓越、更符合環保要求、更具性價比競爭能力的製冷劑將會更多的應用於製冷空調行業當中。
(三)製冷劑的使用與存放
各種製冷劑,物理化學性質各不相同,在不同溫度下,具有不同的飽和壓力,在常溫下,有的壓力高,有的壓力低,但無論壓力如何,各種製冷劑鋼瓶均為壓力 容器,使用時要多加小心。由於各種製冷劑性質不同,大多數屬於易爆物。在鋼瓶腐蝕未作檢驗,或遇到外界的突然暴曬或火源時,有發生爆炸的可能,有的製冷劑 還是有毒物。因此,對製冷劑的存放、搬運、使用都必須小心。
無論何種製冷劑用完後,應立即關閉鋼瓶閥門,在檢修系統時,如果從系統中將製冷劑抽出壓入鋼瓶時,應得到充分的冷卻,並嚴格控制注入鋼瓶的重量,決不 能裝滿,一般不超過鋼瓶容積的 60%,讓其在常溫下膨脹有一定餘地。另外,在用鹵素燈給製冷系統檢漏時,遇顏色改變,確定漏點後,應立即移開吸口,以免光氣中毒。
六、製冷系統的構造及組成
構成基本的製冷系統主要有四大部件: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膨脹閥。 為了改善製冷系統的性能,達到更好的使用性能,通常還有不少輔助器件:液體管路電磁閥、視液鏡、液體管道乾燥過濾器、高低壓力控制器等。
(一) 壓縮機
壓縮機按其結構分為三類:開啟式、半封閉式、全封閉式。目前大部分機房專用空調採用全封閉式壓縮機,只有力博特空調部分型號採用半封閉式壓縮機。
全封閉製冷壓縮機是一種壓縮機與電動機一起,裝置在一個密閉鐵殼內形成的一個整體。從外表看只有壓縮機的吸排氣管接頭和電動機的導線;壓縮機殼分為上下兩部分,壓縮機和電動機裝入後,上下鐵殼用電焊焊接成一體。平時不能拆卸,因此機器使用可靠。
在全封閉製冷壓縮機中,又有活塞型壓縮機和渦旋式壓縮機。在近期生產的機房專用空調系統中,採用的壓縮機均為全封閉渦旋式製冷壓縮機。它的構造主要由下列各項組成:旋轉式進、出口閥門; 壓力表介面;內置式過載保護; 彈性機座;曲軸箱加熱器;內置式潤滑油泵。
渦旋式製冷壓縮機最大的優點是:
1、結構簡單:壓縮機體僅需2個部件(動盤、定盤)就可代替活塞壓縮機中的15個部件。
2、高效:吸氣氣體和變換處理氣體是分離的,以減少吸氣和處理之間的熱傳遞,可以提高壓縮機的效率。渦旋壓縮過程和變換過程都是非常安靜的。
(二)蒸發器
1、蒸發器的分類:
蒸發器按其被冷卻的介質種類可分為冷卻液體的蒸發器 (乾式蒸發器)和冷卻空氣用的蒸發器(表冷式蒸發器)這兩大類。
空調系統所使用的蒸發器一般為冷卻空氣的蒸發器。當製冷系統的氟里昂液態進入膨脹閥節流後送入蒸發器,屬於汽化過程,這時候需要吸收大量熱量,使房間溫度逐步降低、以達到製冷及去濕效果。
2、A型蒸發器
「A」型結構蒸發器的優點是該結構具有較大的迎風面積和較低的迎面風速以防止逆風帶水。蒸發器配備有1/2」銅管鋁翅片及不銹鋼凝結水盤,以利熱量更好的傳遞。
蒸發器盤管分為多路進入並作交錯安排,籍此將每個製冷系統都能遍布於盤管迎風面上,當單一製冷系統運行時,顯熱製冷量可達總製冷量的 55%—60%。
3、蒸發器的去濕功能
在正常製冷循環中,室內機風扇以正常速度運轉,供給設計氣流以及最經濟的能量以滿足製冷量的要求。
(1)簡單的除濕功能
當需要除濕時,壓縮機運行,但室內機馬達轉速降低,通常為原轉速的 2/3,因此風量也減少了1/3,通過冷卻盤管的出風溫度變成過冷,產生良好的冷凝效果即增加了除濕量。以此法增加去濕量帶來的弊端有:當出風量減少 1/3,通常在幾秒種之內出風溫度降低2oC—3oC,當突然降低溫度速度達到最大允許值每10分鍾降低1℃時,造成控制可靠性降低;當出風量減少 1/3,過濾效率降低,對換氣次數及通風量都有很大影響,造成室內控制精度降低和溫度分布不均勻;由於出風溫度降低,需接通電加熱器以提高室溫,造成溫度 控制不精確和增加運行費用。
(2)專門的去濕循環
冷卻繞組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分別為總冷卻繞組的 l/3和2/3。在正常冷卻方式下,製冷工質流過冷卻繞組的兩個部分。在除濕方式下,常開電磁閥關閉,這樣就把通向冷卻繞組的上部繞組(1/3部分)的氟 里昂製冷劑切斷了,全部氟里昂製冷劑都流向冷卻繞組的下部繞組(2/3)部分。通過下部繞組的空氣的溫度是很低的,通常至少比冷卻循環中的空氣降低 3oC,所以增加了去濕效果,但其弊端是總製冷量會減小和吸氣壓力降低。
(3)旁路氣體調節器
在「A」型蒸發器頂部安裝一個旁路氣體調節器,在正常冷卻方式下這個調節器是關閉的,所有返回的氣體都要平均地經過兩個冷卻繞組。當需要進行除濕操作 時,旁路氣體調節器完全打開,使1/3的返回氣體旁路經過A框繞阻的頂部而沒有經過冷卻,另外2/3的返回氣體均勻地通過A框繞組,排出氣體的溫度被快速 降低,增加去濕效果。
此種去濕方法的效果與專門的去濕循環相同,但是其優點是總製冷量將保持不變。
(三)冷凝器
冷凝器按其冷卻形式可分為三大類型:水冷式、風冷式、蒸發式及淋水式。
①水冷式:
在水冷式冷凝器中,製冷劑放出熱量被冷卻水帶走。冷卻水可以一次流過,也可以循環使用。當使用循環水時,需要有冷卻水塔或冷水池。水冷冷凝器有殼管式、套管式、沉浸式等結構形式。
②風冷式
在風冷式冷凝器中,製冷劑放出的熱量被空氣帶走。它的結構形式主要為若干組銅管所組成,由於空氣傳熱性能很差,故通常都在銅管外增加肋片,以增加空氣側的傳熱面積,同時採用通風機來加速空氣流動,使空氣強制對流以增加散熱效果。
③蒸發式及淋水式:
在這類冷凝器中,製冷劑在管內冷凝,管外同時受到水及空氣的冷卻。
目前進口機房專用空調的類型以風冷型為主。下面對風冷型冷凝器作詳細敘述。
風冷冷凝器採用 ?10銅管,鋁翅片結構,風機採用可調速電機,以保證冷凝器在冬季、夏季能夠均衡使用,也使冷凝壓力在很冷,很熱的環境下不致變化太大。
風冷冷凝器適用於環境溫度 -30oC — +40oC范圍之內,當環境溫度較高時,將引起冷凝器壓力升高,這將由調速器的壓力感測機構感受到這種壓力的變化,並將這種變化轉變為輸出電壓的變化,從而使電機轉速產生變化以達調節強制對流效果的目的。
當然,由於採用了無極調速的裝置,那麼這種電機轉速的變化是能夠非常平滑過渡的。機房專用空調室外冷凝器在出廠時已經過調整及校驗,但由於長途運輸或者長期使用中的震動,偶爾會出現調速器的設定漂移現象。如果出現此情況可參相應型號的說明書適當調整。通常室外機調整轉速過程為:室外機高壓壓力在 14kgf/cm2 左右時風機起轉,在20—24kgf/cm2 時達到滿負荷轉速,而在14—18kgf/cm2 時調速性能為最佳狀態。
(四)熱力膨脹閥
1、熱力膨脹閥的結構:
膨脹閥的頂部由密封箱蓋波紋薄膜感溫包和毛細管組成一個密閉容器,裡面灌注氟里昂,成為感應機構,感應機構內灌注的製冷劑可以與製冷系統的相同,也可 以不同,比如製冷系統用的是 F—22,感溫包可灌注F—12或F—22,感溫包用來感受蒸發器出口的過熱蒸汽溫度,毛細管作為密封箱與感溫包的連接管,傳遞壓力作用在膜片上,波膜片 是由一塊0.2mm左右的薄合金片沖壓成形,斷面是波浪形的。受力後彈性形變性能很好,調節桿是用來調整膨脹閥門的開啟過熱度,在調試過程中用它來調節彈 簧的彈力,調節桿向里旋時,彈簧壓緊,調節桿向外旋時,彈簧放鬆,傳動桿頂在閥針座與傳動盤之間傳遞壓力,閥針座上裝有閥針,用來開大或關小閥孔。
2、熱力膨脹閥的工作原理
膨脹閥通過感溫包感受蒸發器出口端過熱度的變化,導致感溫系統內 (感溫系統是由感溫包、毛細管、傳動膜片和傳動波紋管這幾種互相連通的零件所構成的密閉系統)充注物質產生壓力變化、並作用於傳動膜片上.促使膜片形成上 下位移,再通過傳動片將此力傳遞給傳動桿而推動閥針上下移動,使閥門關小或開大,起到降壓節流作用和自動調節蒸發器的製冷劑供給量並保持蒸發器出口端具有 一定過熱度,得以保證蒸發器傳熱面積的充分利用,以及減少液擊沖缸現象的發生。
3、膨脹閥的種類:(內平衡、外平衡)
作用於熱力膨脹閥體內傳動膜片下部的壓力為節流後的蒸發壓力 (這一壓力通過傳動桿和傳動片的縫隙而進入膜片下部分空間)這種結構稱為內平衡式膨脹閥。作用於熱力膨脹閥體內傳動膜片下部的壓力不是節流後的蒸發壓力,而是通過外接平衡管將蒸發器出口端的壓力引入傳動膜片下部空間結構的閥門、稱為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與內平衡式膨脹閥相比,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的過熱度要小得多,所以採用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時,能充分發揮蒸發器的傳熱面積的作用和提高製冷裝置的效 果,在蒸發器阻力較小、壓力損失不大的情況下,可選用內平衡式熱力膨脹閥;當蒸發阻力較大,壓力損失比較大或具有液體分配器時,應選用外平衡式熱力膨脹 閥。採用分配器的,一般都選用外平衡膨脹閥。在專用空調機中採用的通常是外平衡式熱力膨脹閥。熱力膨脹閥雖只是一個很小的部件,但它在製冷系統中的作用必不可少,所以它與製冷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並稱為製冷系統四大部件。
(五)製冷系統的其它輔件
1.液體管路電磁閥
液體管路電磁閥在製冷系統中可以受壓力繼電器、溫度繼電器發出的脈沖信號形成自動控制。在壓縮機停機時,由於慣性作用以及氟里昂的熱力性質,使氟里昂 大量進入蒸發器,在壓縮機再次啟動時,濕蒸氣進入壓縮機吸入口引起濕沖程,不易啟動,嚴重的時候甚至將閥片擊破。液體管路電磁閥的設置,使這種情況得以避 免。在佳力圖空調機系統中壓縮機的啟動,也依賴於電磁閥,靜止時電磁閥將高低壓分為二個部分,低壓部分的較低壓力低於低壓壓力控制器的開啟值。所以壓縮機 處於停止狀態。當壓縮機需要啟動時,通過電腦輸出信號接通電磁閥,當閥開啟時,高壓壓力迅速向低壓釋放,當低壓壓力達到低壓控制器開啟值時,壓縮機才能啟 動。
2.視液鏡
視液鏡在製冷系統中處於製冷電磁閥和乾燥過濾器之間,顧名思意,它是用來觀察液體流動狀態的,根據氣泡的多少可以作為製冷劑注入量的參考,根據視液鏡顏色可以看出系統內水份的含量。
3.液體管道乾燥過濾器:
通常,液體管道乾燥過濾器是不可拆卸的。內部採用分子篩結構,能夠去除管道中的少量雜質水份等,起到凈化系統的目的。因管道在焊接中會出現氧化物,並 且氟里昂製冷劑的純度也有所不一,所以我們採用的氟里昂製冷劑都要求進口的。液體管道乾燥過濾器出現堵塞時,會引起吸氣壓力降低,在過濾器兩端會出現溫 差,如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更換過濾器。
4.高低壓力控制器
在製冷系統中高低壓力控制器是起保護作用的裝置。高壓保護是上限保護,當高壓壓力達到設定值時,高壓控制器斷開,使壓縮機接觸器線圈釋放,壓縮機停止 工作,避免在超高高壓下運行損壞零件。高壓保護是手動復位,當壓縮機要再次啟動時,需先按下復位按鈕。當然,在重新啟動壓縮機前,應先檢查出造成高壓過高 的原因,給予排除後,才能使機器運轉正常。低壓保護是為了避免製冷系統在過低壓力下運行而設置的保護裝置。它的設定分為高限和低限。它的控制原理是:低壓斷開值就是上限一下限的壓差值,重新開 機值是上限值。低壓控制器是自動復位,所以要求操作人員經常觀察機器的運行情況,出現報警時要及時處理,避免壓縮機長時間頻繁啟停而影響壽命。
最簡單的製冷由四大要件組成:①壓縮機;②冷凝器;③節流閥;④蒸發器;我們日常使用的電冰箱,正好由這四要件加上箱體組成,箱體就好像冷庫。不過電冰箱上的③節流閥在技術上由相同作用的毛細管替代。首先講講什麼叫製冷。製冷兩字只能說是技術上的術語,嚴格講是錯誤的,世界上沒有那國的科學家能製造出「冷」來。那到底什麼是冷,先舉例說明:在寒冬臘月,氣溫降到-5℃,我們說:今天天氣真冷,可東北人說不冷;在大伏天,氣溫在+32℃時,我們會說不算熱,但氣溫突然降到+25℃,我們會說太冷了;這冷是隨著人的常識來定的,在物理學中沒有冷的定義。在工程中冷是跟著生產需要而定的。如老總問,冷庫打冷了嗎?你說打冷了,這個冷是指-18℃;老總問,水果庫溫度穩定嗎?你說很穩定,這回答的含義是水果庫溫度穩定在±0℃了,這是我們這個行業對冷的定義。但是我們還是把這種利用機械設備把降溫對象降到所需溫度的方法叫製冷,這就是術語。什麼叫製冷,比如我們將裝有一公斤20℃冷水的水壺放到一塊燒到500℃的鐵板上,沒有多久水就開了,如果不拿開水壺,不多久水就幹了。大家和說鋼板在對水加熱,反過來也可以說水在對鋼板降溫。而且,降了多少度,都可計算出來,因為一公斤水從20℃升到100℃,它需要外界提供它80大卡熱量,水從100℃到燒干,它需要外界提供539大卡熱量,也就是說一公斤20℃冷水燒到干,要外界提供619大卡熱量。如果按製冷的角度它從外界或鋼板中提取了619大卡熱量而變成了水蒸汽,使鋼板降溫了,這就是製冷,是利用水對鋼板製冷。如果將水倒在鋼板上,那就更直觀了。在上述的製冷過程中,如果鋼板的大小一定,並排除外界空氣的降溫因素,那麼鋼板降了多少度,是可以精確計算出來的。在這里所述及到的『熱量』、『溫度』、『大卡』、『℃』等物理量,我想學過物理的人都能理解。初中物理就講到,熱量總是通過傳導、對流、輻射,從溫度高的物體轉移到溫度低的物體,絕不可能反過來進行。一個物體失去一些熱量後,它的溫度也會降低一些。我們的目的就是通過製冷系統,將商品中和空氣中的熱量向比商品溫度更低的製冷
劑傳遞,達到降低商品溫度的目的。我們的製冷系統與鍋爐的制熱系統在熱力學上來講是完全一樣的,它們的熱傳導公式也完全一樣,我們先以鍋爐作比擬,進一步講講製冷劑在製冷時的作用。上面講的燒水壺也可算是一隻鍋爐,不過水燒開了,我們就灌熱水瓶了,如果我們在壺嘴上套根管子,通到浴室,那就可以洗桑拿了,水壺就成小鍋爐了。要注意的是這時水壺中的水永遠是100℃,水壺出口處的蒸汽溫度也是100℃,為什麼不是110℃,不是90℃?這是因為在一個大氣壓下水的沸騰溫度是100℃,這是水的物理性能所決定了的。在青藏高原,大氣壓力較低,水70℃左右就開了,沒有高壓鍋就只能吃夾生飯,而在高壓鍋里,溫度可達到110℃,因為高壓鍋排氣閥的重量,剛好使鍋內壓力保持在1Kg/CM2表壓力(實際是2個大氣壓)。一般小型鍋爐可燒4Kg/CM2表壓力蒸汽,蒸汽溫度也接近140℃,鍋爐中的水溫也與蒸汽溫度一樣也是140℃。煤氣爐的火頭溫度可達1000℃左右,火頭將熱量傳遞給水,使水的溫度上升直達沸點,一公斤水從沸點到燒干(全部變成蒸汽),將從煤氣火頭中帶走的熱量與上面所講水壺給鋼板降溫是一樣的,接近壺底的火焰是一個降溫過程。鍋爐中的煤燃燒溫度在1200℃左右,沒有鍋爐中水的降溫,鍋爐中的排管將被燒塌。從我們的角度來講,在這里的水就是製冷劑。反過來水蒸汽進了浴室馬上凝結成小水珠(霧氣),放出熱量使浴室內溫度上升,同樣一公斤水燒成的一公斤蒸汽,汽在浴室里放出539大卡熱量後全部變成水,在蒸汽變成水的時候,小水珠的溫度是100℃,這是一個冷凝過程。當然小水珠會繼續放出熱量而降低溫度,等水珠變成水滴落到地上或附在牆壁上時,只有30℃左右了,這就不是冷凝過程了,而只是普通降溫過程。同樣將鍋爐蒸汽通到室內熱水汀(室內供熱排管)中,熱水汀對蒸汽來說就成了冷凝器,如果供應的蒸汽壓1Kg/CM2表壓力(實際是2個大氣壓),熱水汀表面溫度就是110℃,熱水汀向室內空氣散發熱量,使室內溫度上升,而蒸汽就在熱水汀內冷凝成水,如果向室內散發了539大卡熱量,熱水汀內就冷凝下來1公斤水。按製冷角度來講,這整個過程就是煤燃燒的熱量被水吸收而沸騰,成為蒸汽,蒸汽帶著吸收來的熱量來到熱水汀,熱水汀的表面向空氣散發了熱量,蒸汽失去熱量後又從新冷凝成蒸餾水,這水可通過設備回到鍋爐繼續使用。現在回到製冷的四大要件:
①壓縮機,與空氣壓縮機原理一樣;
②冷凝器,可以理解為熱水汀或做酒業的蒸餾器(錫鍋);
③蒸發器,可以理解為上面所講的水壺或鍋爐;
④節流閥,可以理解為從樓上高位的熱水汀到鍋爐之間,加一隻閥,開小一點,讓蒸餾下來的水流進鍋爐繼續使用,不讓熱水汀中的水流光了使鍋爐中的蒸汽反沖回熱水汀,這一點與我們製冷不同,因為整個系統是均壓的,而製冷系統冷凝部分是高壓的,節流閥是控制製冷劑合理分配給蒸發器,讓蒸發器處於正常的製冷工作狀態。
在電冰箱上製冷的四大要件是:
①壓縮機,藏在冰箱後面,圓頭圓腦的傢伙;
②冷凝器,就是在冰箱後面的散熱片;
③蒸發器,在初期的單門冰箱中的凍結框,可以看得很清楚,拆開無霜冰箱的內襯也能看到冷風機一樣的翅片管;
④節流閥,在冰箱後面有一段繞成螺旋狀的細銅管,那就是毛細管。冰箱的外殼就相當與冷庫外體。
㈡ 汽車空調製冷劑怎麼加
加註製冷劑應在抽真空後進行,加註方法有稱量加註法、表壓加註法、經驗加註法和定量加註法四種。
(1)稱量加註法
稱量加註法是採用電子秤稱量的一種加註方法。操作時,將製冷劑鋼瓶放在電子秤的托盤上,並將乾燥過濾器、加液管和三通閥連接好,放凈連接管內的空氣,稱出重量,再減去需充製冷劑的數量,記下剩下的重量數,再慢慢充注製冷劑,直到秤上與剩下的數量相符即可。
(2)表壓加註法
表壓加註法是利用製冷循環系統的低壓吸氣壓力來決定充注量的。操作時,將製冷劑鋼瓶與乾燥過濾器、連接管、三通閥和真空壓力表連接好即可進行充注,充注時觀察壓力表的指示值,當壓力表達到0.5~0.6MPa時,關閉三通閥,讓壓縮機運轉,當壓力表降為0時,再打開三通閥,調整壓力為0.02~0.05MPa,再讓壓縮機運行一段時間,直到吸氣壓力穩定不變即可。
(3)經驗加註法
經驗加註法是根據空調器的製冷情況來確定加註量的一種方法。連接方法與表壓加註法相同,當製冷劑加註到真空壓力表值為0.2~0.25MPa時,關閉三通閥,開機運行30分鍾,直至壓縮機吸氣管結露為止。
(4)定量加註法
定時加註法是利用加註器,根據空調器的額定加註量來進行加註的一種方法。選擇量筒的合適刻度,打開相應的閥門,讓製冷劑流入量筒內,當製冷劑達到選定的刻度時,打開充注器閥門,使量筒內的製冷劑流入製冷系統。此法加註量准確,適用於上門檢修。
㈢ 如何從高壓端加註製冷劑
靜止中的製冷系統可以直接從高壓埠加註製冷劑,運行中的製冷系統無法從高壓側加註。
製冷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高壓側的系統冷媒表壓壓力值大多都在14公斤以上,罐裝製冷劑在所處環境溫度下的壓力在12公斤左右,兩者存在負壓力差,所以沒法從高壓側加註;如果用專用的加壓泵加註又不可避免的會導致製冷劑中混入空氣且加註量很難控制准確。當製冷系統靜止不運行的時候可以從高壓側管路上的針閥、埠等部位直接以液態的型式加註。
加註製冷劑時應首先把連接加註口和冷媒罐之間的連管內的空氣排除干凈;運轉中的製冷系統從低壓側加註製冷劑時應以「氣態」的型式加註,以免引起壓縮機液擊損壞;加註混合製冷劑的,應以液態的型式加註。
㈣ 修冰箱的壓力表怎樣連接
和壓力表成90度直角的接頭 用來接你所虧消要測量的設備 也就是說 壓縮機高壓或者低壓
和壓力表成180度在一條線上面的用來連凱空毀盯備接充注製冷劑的容器 或者真空泵等外界設備
㈤ 在安裝新空調時怎樣排空
在安裝新空調時的排空方法有以下三類:
1、使用空調器本身的製冷劑排空氣。
擰下高低壓閥的後蓋螺母、充氟嘴螺母,將高低壓閥芯打開(旋1/4—1/2圈),等待約10秒鍾後關閉。同時,從低壓閥充氟嘴螺母處用內六角扳手將充氟針頂向上頂開,有空氣排出。當手感有涼氣冒出時停止排空。排氟量應小於20g。
2、使用真空泵排空氣。
先將閥門充氟嘴螺母擰下,用抽真空連接軟管進行連接。將「LO」旋鈕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使其打開,然後合上真空泵的開關,進行抽真空。
停止抽真空後,還要將閥門後蓋螺母擰下,用內六角扳手將閥芯按逆時針方向旋開到底,此時製冷系統的通路被打開。接著將連接軟管從閥門上拆除下來,將閥門的連接螺母與後蓋螺母擰緊。
3、外加氟利昂排空氣
使用獨立的製冷劑罐,將製冷劑罐充注軟管與低壓閥充氟嘴連接,略微松開室外機高壓閥上接管螺母。松開製冷劑罐的閥門,充入製冷劑2—3秒,然後關死。當製冷劑從高壓閥門接管螺母處流出10—15秒後,擰緊接管螺母。
從充氟嘴處拆下充注軟管,用內六角扳手頂推充氟閥芯頂針,製冷劑放出。當再也聽不到噪音時,放鬆頂針,上緊充氟嘴螺母,打開室外機高壓閥芯。

(5)製冷劑容器與什麼相連擴展閱讀:
空調排空後一般還要充入製冷劑,方鏈培法如下:
1、測重量。
在充注氟利昂時,事先准備一個小台秤,將製冷劑鋼瓶放入一個容器中,再在容器中注入40℃以下的溫水(適用於空調器的低壓充注製冷劑蒸汽)。
充注前記下鋼瓶、溫水及容器的重量,在充注過程中注意觀察指針。當鋼瓶內製冷劑的減少量等於所需要的充注量時可停止充注。也可直接稱量鋼瓶不用加溫水。
2、測壓力。
製冷劑飽和蒸氣的溫度與壓力呈一一對應關系,若已知製冷劑的蒸發溫度即可查出相對應的蒸發壓力。此壓力的表壓值由高、低壓壓力表顯示出來。因此,根據安裝在系統上壓力表的壓力值即可判斷製冷劑的充注量是否宜適。
如空調器的蒸發溫度為7.2℃,冷凝溫度為54.5℃使用R22。查R22的飽和溫度與飽和壓力對應表,以確定其蒸發壓力值和冷凝壓力值。
查表可知:R22在7.2℃時相應絕對壓力值為0.53Mpa(5.3kg/cm2)和54.5℃時的相應棚姿唯絕對壓力值為2.11Mpa(21.1kg/cm2),將此壓力換算為表壓值即可。
用高、低壓壓力表或復合式壓力表測試充氟中的製冷系統,若高、低壓力表表壓值符合上述范圍即表明製冷劑的充注量合適;若高、低壓壓力均低則表明充入量不夠;若高、低壓壓力均冊陸高,則表明充入量過多。壓力測定法較為簡便,在維修時經常作用,但是缺點是比較粗,准確度不高。
㈥ 空調製冷的原理和過程
空調的製冷原理是?
反卡諾循環一種被稱為製冷劑的低沸點介質在製冷裝置的四個部件之間循環。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蒸發器。低壓氣態工質進入壓縮機,被壓縮成高溫高壓氣體。工作介質的沸點隨著壓力的增加而增加(就像水在海平面沸騰時處於最高溫度一樣)。高沸點的介質進入冷凝器並開始液化,此時工作介質放出熱量並變成液體。接下來,在進入蒸發器前通過節流閥。節流閥降低工作介質的壓力,壓力降低的工作介質開始在蒸發器中蒸發。此時工質吸收熱量,成為低壓氣體。然後進入壓縮機,製冷劑已循環。通過製冷劑的氣化和液化過程,熱量從蒸發器轉移到冷凝器。家用空調蒸發器在室內,冷凝器在室外實現製冷。冰箱的蒸發器在冷凍室,冷凝器在外面散熱,就是以前在舊冰箱外面看到的盤管。
空調的原理是什麼??
蒸發和吸熱,這就夠簡單了!
誰能超級通俗的把空調的製冷原理陳述一下,讓我好記住,不要復制哦
類似於冰箱,空調製冷是充滿比熱容高的氣體,在製冷時,室內熱空氣將熱量傳遞給氣體,向室外散發熱量,從而實現製冷。加熱的效果正好相反
空調製冷的原理和過程?
汽車空調的製冷原理與其他製冷裝置相同。製冷劑工質被蒸發器中的液體吸收。低溫液體吸收蒸發潛熱,成為製冷劑氣體,經壓縮機吸入壓縮。壓縮氣體的壓力和溫度升高,然後流入冷凝器,由空氣冷卻。是風冷汽車空調嗎?雪了製冷劑氣體凝結,凝結的高溫高壓液體存儲在電容器和蓄電池,底部的冷凝風扇時所釋放的熱量擴散到車的外面,在高溫高壓液體流經膨脹閥,用低溫低壓液體進入蒸發器吸收潛熱蒸發和製冷,這樣完成製冷循環。汽車空調和其他空調製冷是一樣的。用人工方法降低溫度(或把溫度從較高的物體轉移到較低的物體)稱為「人工冷卻」,簡稱「冷卻」。蒸汽壓縮循環製冷(空調)系統通過四個過程完成。即:節流過程-蒸發過程-壓縮過程-冷凝過程。節流,通過節流裝置,即節流閥(也稱調節閥或膨脹閥,在汽車空調中通常稱為膨脹閥或孔管)。製冷劑的高壓液體通過閥門的狹窄通道,使其流量和壓力降低,成為低壓液體進入蒸發器。此時,製冷劑的流量和壓力發生了變化,但製冷劑的液體形式沒有變化。通過一種叫做蒸發器的熱交換裝置進行蒸發。沸騰(汽化)發生時,低壓液體傳熱(即傳熱,實際上是熱吸收)與熱量在外部(駕駛室)。這樣空間的溫度就會不斷降低。沸騰(汽化)後,產生低壓製冷劑蒸汽,製冷劑形式由低壓液體變為低壓氣體,但壓力不發生變化。壓縮時,通過氣體壓縮裝置,即製冷壓縮機。低壓、低溫製冷劑氣體被壓縮機吸入,壓縮後成為高壓、高溫氣體。與此同時,只有壓力發生了變化,而氣體的形狀沒有變化。冷凝,通過一個熱交換裝置,即冷凝器(也叫散熱器)。高壓高溫製冷劑氣體,其中熱量被輸送到外界(實際上是為了放熱),冷凝(冷卻)成高壓液體,從而改變製冷劑的形式,從高壓蒸汽變成高壓液體,但壓力不變。整個製冷過程是通過這四個裝置形成循環系統來完成的。這個系統是用管道連接的。製冷劑在該系統中循環使用,不斷降低溫度。為了使製冷能夠正常,在冷凝器和膨脹閥之間加裝了存儲乾燥器(通常稱為過濾乾燥器或干瓶)。乾燥和過濾製冷劑的水分和雜質,並儲存製冷劑的製冷循環。此外,還有一些輔助裝置,如冷凝器的散熱電子風扇,蒸發器的鼓風機,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在低壓側蒸發器到壓縮機之間的氣液(油)分離器等。為了使空調系統能夠自動、安全的運行,低壓側蒸發器上設有溫度控制器(溫度感測器或感測器);整個電氣系統由計算機或控制器控制,實現自動化運行。
㈦ 製冷劑的結構製冷劑的結構是什麼
製冷寬皮伍劑的結構是:制(左右結構)冷(左右結構)劑(左右結構)。
製冷劑的結構握迅是:制(左右結構)冷(左右結構)劑(左右結構)。注音是:ㄓ_ㄌㄥˇㄐ一_。拼音是:zhìlěngjì。
製冷劑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製冷劑,又稱冷媒、雪種,是各種熱機中藉以完成能量轉化的媒介物質。
關於製冷劑的成語
冷心冷麵冷言冷語隨事制宜後發制人放冷箭潑冷水酌盈劑虛冷冷清清
關於製冷劑的詞語
冷板凳放冷箭酌盈劑虛詭形奇制後發慎或制人冷熱病潑冷水調劑鹽梅炒冷飯隨事制宜
關於製冷劑的造句
1、大部分的空調因為使用製冷劑,消耗了大量的電,因為製冷的過程中要用到機械壓縮機,機械壓縮機形似活塞,它能將壓縮熱蒸氣。
2、裝有這種液體的容器被放在熱水中時,製冷劑就從鹽溶液中分離出來,重新被利用。
3、因此,這是一個好的製冷劑。
4、其中最短命的氫氟碳化合物,被發明取代氯氟烴,製冷劑可以稀釋高層空氣中的臭氧層,同時也是主要的升溫劑。
5、這些化合物跟一種製冷劑同屬一類,而該製冷劑在歐洲即將被列為禁止使用的氣體。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製冷劑的詳細信息
㈧ 空調的製冷劑加到哪裡的
家庭用的空調的製冷劑(R22)是由空調室外機低壓閥加液嘴(自封頭)處加進去的.
是不是這種製冷劑(R22氟里昂)常溫下在受壓容器里是液體.
我家的空調的室外有銅管的漏氣聲,(是製冷劑在管內流動沖擊聲),製冷只要正常,一般不會流失製冷劑,這聲是正常的。
㈨ 空調系統製冷劑充注方法
1)在對該系統抽真空之後,按規定連接加註軟管。
(2)將歧管儀表設備連接到位,打開製冷劑容器閥對加註管道進行排氣,然後打開低壓門。
(3)啟動發動機並保持在穩定怠速,然後打開空調。
(4)給空調系統充注氣態的製冷劑,此時,必須保持製冷劑容器為直立狀態。
(5)當容器里的製冷劑被抽完後,可按下列程序更換新的製冷劑容器。
①關閉低壓。
②退回頂針,擰松螺母,拆去製冷劑容器開關閥。
③將先前拆除的製冷劑容器開關重新安裝到新的製冷劑容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