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聲波感測器測距會受什麼因素影響
如果說是測量精度的話,主要是受溫度,壓力,濕度,氣體成分的影響。溫度和氣體成分是影響最大的。粉塵,蒸汽等會影響測量范圍。粉塵蒸汽大的環境,量程會大大的縮短。
⑵ 超聲波測距測速受哪些因素影響
聲速:不同物質的聲速回與外界的溫度、壓力、濕度影響,用時需要補償。
干擾:發射器可能會影響到接受,最近距離不可能太小。
功率:受發射功率影響,測試距離不能太遠。
反射物的性質:形狀和吸收會影響距離和精度
附近物體:中間物體的反射會造成干擾。
精度:受環境影響和發射頻率影響,精度不可能太高。
僅供參考
⑶ 超聲波測距儀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由於超聲波也是一種聲波,其聲速v與溫度有關。在使用時,如果傳播介質溫度變化不大,則可近似認為超聲波速度在傳播的過程中是基本不變的。
如果對測距精度要求很高,則應通過溫度補償的方法對測量結果加以數值校正。聲速確定後,只要測得超聲波往返的時間,即可求得距離。
⑷ 超聲波感測器測距原理
超聲波利用反射原理,
當發射信號發出,遇到物體,一部分信號返回,計算出往返時間/2,乘上波速就是距離
⑸ 超聲波測距的原理是什麼
超聲波測距原理是通過超聲波發射器向某一方向發射超聲波,在發射時刻的同時開始計時,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時碰到障礙物就立即返回來,超聲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計時。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而根據計時器記錄的測出發射和接收回波的時間差△t,就可以計算出發射點距障礙物的距離S,即:
這就是所謂的時間差測距法。
由於超聲波也是一種聲波,其聲速C與溫度有關,表1列出了幾種不同溫度下的聲速。在使用時,如果溫度變化不大,則可認為聲速是基本不變的。常溫下超聲波的傳播速度是334米/秒,但其傳播速度V易受空氣中溫度、濕度、壓強等因素的影響,其中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如溫度每升高1℃,聲速增加約0.6米/秒。如果測距精度要求很高,則應通過溫度補償的方法加以校正(本系統正是採用了溫度補償的方法)。已知現場環境溫度T時,超聲波傳播速度V的計算公式為:
聲速確定後,只要測得超聲波往返的時間,即可求得距離。這就是超聲波測距儀的機理。

⑹ 你好,崔老師,想問下您一個超聲波測距模塊能夠測量多遠是由那些因素決定的
這是好幾個問題,我得分開回答。
1、為什麼倒車雷達有較大的盲區,而淘寶十幾塊錢的測距模塊盲區卻很小:a、淘寶的測距模塊是雙探頭,如果你不介意在車上多開幾個孔的話,採用雙探頭倒也能大幅減少盲區;b、淘寶的測距模塊使用的是開放式探頭,那東西適合做玩具,不適合在室外用,淋一次雨就報廢了。c、至於為什麼雙探頭會比單探頭有更小的盲區,這要從餘震的問題說起,篇幅有限這里不多說了,你可以搜一下。至於開放式探頭為什麼性能比全封閉防水探頭更好,其實形容起來也很簡單,就拿人體來說,如果沒有表皮的保護,把神經直接裸露在外也會更敏感的。
2、倒車雷達的測距范圍有很多因素決定:a、影響最大的啟寬是目標因素:目標的大小、種類、反射面的角度等對測距范圍影響是巨大的;b、設備因素:這個不太好表達,嚴謹的說埋衫,除了測距范圍以外的任何指標都能影響到測距范圍,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影響。比如成本和價格的限制、能耗的限制、體積大小的限制、可靠性的限制、壽命的限制等等,都會影響到測距范圍。我覺得這么回答你雖然比較嚴謹但是等於沒說,那麼再給你一個簡單的回答吧:發射功率和接收靈敏度的關系,你願意接受哪個就接受哪個吧。c、環境因素,例如粉塵環境、大雨、泥巴堵住探頭之類的,當然這些情況比較少見所以排悄液亮在最後。
3、為什麼供電電壓是12V而驅動電壓是20-40V:其實我覺得20-40V也有點低,為什麼要提高電壓,其實就是個阻抗匹配的問題。目前的超聲波換能器基本都是壓電陶瓷材料的,阻抗都比較大,如果驅動電壓低了,將達不到需要的發射功率,所以需要提高電壓。
⑺ 超聲波測距精度
對於第一個問題:
超聲波測距,通常在10米以內,但也有個別廠家做到幾十米甚至百米的。超聲波測距有以下幾個特點:1、頻率越高,精度也越高,但檢測距離越近(空氣衰減增大);2、輸出功率越高、靈敏度越高,檢測距離也越遠(雖然是廢話,但我必須寫上);3、通常檢測角度小的,測距范圍略遠;4、以上因素所造成的影響加起來,可能沒有被測物體帶來的影響更大:例如一個剛性表面(例如鋼板)和一根鐵絲、或者在鋼板表面鋪滿吸音綿、或者把鋼板與探頭法線夾角從垂直改為傾斜45度等等,這些因素所帶來的影響最大的。這也許不太容易理解,如果把超聲波比作可見光,那麼剛性表面可以理解成鏡子,要想讓你發現距離很遠的人,對方用鏡子『晃』你是最好不過的了。但如果把鏡子罩上黑紙,或者把鏡子傾斜45度所帶來的影響,你我可想而知,超聲波也一樣。
第二個問題:
一個單片機上同時使用幾個不同頻率的超聲波模塊,這就是軟體程序的問題,沒有什麼難度,大學生就可以做,我想你一定也沒問題。關於測距模塊,從20khz~400khz,測距范圍從0.1m~30m這些都不難購到,技術也不是很難。問題是,你能找到這么多頻率的探頭么?雖然超聲波探頭的各種頻率都有,但它是針對量程來劃分的,同一個量程里,頻率都很接近(例如3-10米測距基本都是40khz)。你要在同一個量程里找出4種不同頻率來,恐怕是有難度的。當然你也可以用4種不同的頻率來驅動同一種探頭。可是,若4個頻率中的某個頻率與探頭的中心頻率差別大了(例如超過5%),會導致效率大幅減低,如果頻率差別小了,識別、區分他們又有困難,例如對於一個40khz的探頭,一般廠家規定的下限和上限也就是38khz~42khz,我們就算冒險用到37khz~43khz(從可靠性和穩定性考慮,我不贊成這么用),你需要區分37khz、39khz、41khz、43khz四種頻率的反饋信號,如此以來,常規的測距電路是不能用了,你需要研究一種全新的測距方案來識別他們,而且不能影響正常的計時精度,我建議你參考一些微波雷達的技術。
⑻ 超聲波測距感測器的量程和什麼有關
感測器本身當然是最關鍵的,當然跟發射接收電路的設計也有很大的關系。 跟被測量的介質,傳播空氣中濕度,灰櫻哪鎮脊粗塵,都有關系。緩森
⑼ 超聲波傳播距離與什麼有關(製作超聲波測距儀)
40KHz的超聲波,看你發出多大能量了,通常採用直徑16mm的開放式探頭,可以有效檢測6米左右的距離,封閉式防水探頭能檢測3米左右距離。驅動電壓在100~200Vp-p以內,接收電路放大1000倍左右。
如果40KHz可以使用直徑50mm以上的封閉式探頭,瞬間功率可以達到100W以上,可以有效檢測10米左右的距離,這里沒有打錯,就是10米這么點。40KHz超聲波在空氣中損耗還是不小的,距離提高一倍,信號強度減少很多倍。由於封閉探頭靈敏度略低,接收電路需要放大1-10萬倍,驅動電壓一般在400Vp-p以上。
如果能把頻率降低到30KHz或20KHz,檢測距離會延長很多,但精度和抗干擾性也會降低。
⑽ 使用超聲波進行距離測量,最遠可以測量多遠
超聲波測距,基本原理是:超聲波發射頭發射超聲波,超聲波遇到被測物後返回,被超聲波發射頭旁邊的感應器感知,設經過的時間為t,又知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v,這樣距離便是超聲波傳播距離的一半,即v*t/2。
能測多遠與 超聲波發射頭功率,被測物表面狀況、感應器靈敏度有關。
精度與硬體品質、軟體演算法、被測物反射面與超聲波探頭的角度 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