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製冷怎麼循環
製冷循環是圍繞著製冷劑的基本性質,是這樣實現的:
製冷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過濾器、毛細管、蒸發器組成。
我們從製冷循環圖中可以看到, 製冷劑的有明確的流動方向,從壓縮機的排氣口,依次經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再回到壓縮機的吸氣口,完成一個完整的製冷循環。在製冷循環過程中,各關鍵部件都伴隨著製冷劑的壓力、溫度和相態的變化。
製冷系統的蒸發器吸收大量熱量,使液態製冷劑在低壓下蒸發成氣態;冷凝器放出大量熱量,使氣態製冷劑在高壓變為液態。這也是兩個容器:蒸發器與冷凝器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製冷劑在製冷循環中的狀態變化如下:
壓縮機吸收蒸發器的低溫低壓氣態製冷劑,經輸入電能壓縮製冷劑,排出高溫高壓氣態製冷劑,由冷凝器向周圍放出熱量,液化為中溫高壓液態製冷劑,經過濾器濾除雜質,由膨脹閥(或毛細管)的節流,降低壓力,形成低溫低壓液態製冷劑。低溫低液態製冷劑進入蒸發器,吸收周圍的大量熱量,沸騰汽化蒸發變為低溫低壓氣態製冷劑,壓縮機吸收縮排出,循環工作。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蒸發器內的製冷劑蒸發是指吸收熱量而沸騰,由於製冷劑的沸點在壓力控制下可以人為控制在較低的溫度,所以還是低溫。例如,家用空調器的蒸發沸騰溫度在製冷的時候控制在+6℃左右,制熱的時候控制在-3°C左右。
⑵ 冷卻系統是如何為發動機降溫的呢
發動機冷卻方式:
發動機除了要有潤滑系統減少零件間的摩擦外,還必須要有個冷卻系統,適時將受熱零件的部分熱量及時散發出去,以保證發動機在最適宜的溫度狀態下工作。發動機冷卻有水冷和風冷兩種方式,現在一般車用發動機都採用水冷式。發動機水冷式冷卻系統主要由水泵、散熱器、冷卻風扇、補償水箱、節溫器、發動機機體、氣缸蓋水套等部分組成。

⑶ 冰箱怎麼製冷的
單級蒸汽壓縮製冷系統,是由製冷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和蒸發器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它們之間用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製冷劑在系統中不斷地循環流動,發生狀態變化,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
液體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被冷卻的物體熱量之後,汽化成低溫低壓的蒸汽、被壓縮機吸入、壓縮成高壓高溫的蒸汽後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卻介質(水或空氣)放熱,冷凝為高壓液體、經節流閥節流為低壓低溫的製冷劑、再次進入蒸發器吸熱汽化,達到循環製冷的目的。這樣,製冷劑在系統中經過壓縮、冷凝、節流、蒸發四個基本過程完成一個製冷循環。
冰箱的製冷的過程可以分為4個階段,分別為:
1、絕熱壓縮:它是利用壓縮機吸入蒸發過後的低溫低壓的製冷劑,經過活塞的急劇壓縮,將氣體的機械工轉換為熱量,讓其變為高溫高壓的氣體。
2、等溫壓縮:等到製冷劑變為高溫高壓的氣體之後,壓縮機將處於氣態的製冷劑傳送至冷凝器中使其液化,這時將釋放出冷凝潛熱,製冷劑的溫度不會發生改變,只是有氣體變為液體。
3、絕熱膨脹:處於液態狀態下的製冷劑在毛細血管中受到節流的作用,使液體的壓力降到蒸發的壓力,製冷劑在這一過程中溫度急劇下降,但是時間短,不能吸收到外界的熱量。
4、等溫膨脹:進入了蒸發器中的製冷劑迅速的蒸發,不斷的將冰箱內部的熱量吸收,知道液化的製冷劑全部汽化,在這一過程總製冷劑的溫度處於恆定狀態,所以稱之為等溫膨脹。

(3)冷卻系統怎麼製冷擴展閱讀:
電冰箱的工作原理:
按工作原理的來分類的話,市面上有氣體吸收式和半導體式兩種:
1、氣體吸收式電冰箱原理:這一種冰箱主要是以熱源作為動力,氣體吸收式冰箱經常會使用到氨作為製冷劑,這樣就能形成液氨的蒸發條件,同時它還使用到了氫作為擴散劑,利用氨、水和氫的混合溶液來完成製冷的工作。
氣體吸收式冰箱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因為沒有機械的運轉,因此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出噪音,結構也比其他類型的冰箱更加的簡單一些,製作成本也相對較低,使用壽命是非常長。
2、半導體式電冰箱原理:半導體式冰箱在工作時主要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產生出珀爾帖效應進行工作,它使用P型半導體和N型的半導體製作成電偶,經過直接通電之後會在它的節點處產生出放熱和吸熱的現象,從而達到製冷的目的。
使用半導體進行製冷和機械製冷相比,它的體積小,在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出噪音和振動,在使用的時候他的冷卻速度還能隨時進行調節,因此使用起來是非常方便的,但是相對的它價格比較高,因此還沒有廣泛普及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製冷系統_網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冰箱
⑷ 製冷裝置的系統及冷卻方式
1.自然對流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
2.強制對流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
3.自然對流載冷劑間接冷卻
4.強制對流載冷劑間接冷卻 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 ←↙自然對流
載冷劑間接冷卻 ←↖強制對流
自然對流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 系統比較簡單、節能
蒸發器安裝在用冷場合,利用製冷劑的蒸發來直接冷卻用冷場合的空氣,通過空氣再去冷卻被冷卻物體。
整個用冷場合的空氣流動是由於蒸發器周圍的空氣被冷卻以至於溫度降低、密度變大後引起的。
強制對流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
與前面的不同之處在於:用冷場合的空氣通過風機的作用強制流過蒸發器,並在用冷場合內循環流動。
優點:換熱系數高,總傳熱溫差小,蒸發器換熱面積小,製冷劑沖注量小,金屬消耗量小,溫度場均勻,冷卻速度快。
缺點:冷卻物品的干損耗;
風機耗能,又將耗能轉變為熱量增加了蒸發器的負荷。
適用:間冷式冰箱,冷藏汽車,冷藏船,冷庫凍結間等。
在製冷系統規模較大,用冷場合比較分散的情況下,採用製冷劑蒸發冷卻物體,必然會導致如下狀況:
製冷劑循環管路長,製冷劑外泄的可能性增大;
自然對流載冷劑間接冷卻:
優點:減少製冷劑泄露的可能性;
具有一定的蓄冷能力;
溫度調節方便;
缺點:冷損大(傳熱級數多);
泵功耗;系統稍復雜
強制對流載冷劑間接冷卻:
優點:提高了冷卻盤管的傳熱性能,溫度場分布均勻
缺點:冷損大(傳熱級數多);
泵功耗,風機功耗;系統稍復雜
干損耗。 結霜原因及霜的危害:
製冷裝置中蒸發器的外壁面溫度低於0℃,該表面就會接霜。(水蒸氣)
危害:傳熱系數下降,製冷量下降,功耗增加。
統計數據:鋼管,霜層厚度=蒸發器管壁厚度,霜層熱阻比鋼管熱阻大94~443倍(視久積還是新積而定)。
強制對流:如冷風機多用肋片管,接霜時,不但傳熱熱阻增大,而且使空氣流動阻力增大。
除霜的方法及各自優缺點、適用場合:
1.掃霜、水沖霜、
2.製冷劑過熱氣體融霜(熱氣融霜、反循環融霜)、
3.製冷劑過熱氣體和水結合融霜、
4.用電加熱器、蒸汽加熱器或溫水加熱器融霜
(1)掃霜、水沖霜
掃霜:
不停機:不徹底,庫溫影響不是太大,勞動強度大。
停機:較徹底,影響庫溫和生產,強度大。
水沖霜:較簡單。控制水溫25℃。
不停機:影響庫溫不是太大,防止水對冷庫的危害。
停機:影響庫溫和生產
(2)製冷劑過熱氣體融霜和水結合融霜
來自壓縮機的過熱蒸汽通過接霜的蒸發器(相當於冷凝器,製冷劑由氣態變為液態,放熱給蒸發器外表面),使冰霜與蒸發器脫開,然後淋水,可以把霜除掉。
停水後,利用製冷劑過熱蒸汽「烘乾」蒸發器外表面(以免結冰)。
特點:速度快,效果好,操作復雜。
適用:大型及中型製冷裝置,一機多庫。常用在製冷劑直接蒸發冷卻系統。
(3)電熱融霜
電熱融霜:在蒸發器下面裝電熱器,一般適用單個庫房或小型製冷裝置。
載冷劑系統多採用該形式。
用電加熱器、蒸汽加熱器或溫水加熱器融霜雖然結構簡單,易於實現自動化,但要耗費電能,溫度容易波動。
載冷劑間接冷卻系統的熱鹽水融霜
總結:
電熱融霜與熱氣融霜系統的根本不同點:
1.耗能方式;
2.被融霜的蒸發器內部製冷劑相變情況不同:熱氣融霜的蒸發器內製冷劑是被冷卻,由氣態變為液態,要注意排液或防止壓縮機的液擊。
3.電熱融霜的蒸發器內製冷劑卻是被加熱,由液態變為氣態,要防止回氣壓力、蒸發溫度和庫溫過高。

⑸ 三大製冷方式
01 蒸汽式壓縮製冷
原理:在蒸汽壓縮製冷循環系統中,壓縮機從蒸發器吸入低溫低壓的製冷劑蒸汽,經壓縮機絕熱壓縮成為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汽,再壓入冷凝器中定壓冷卻,並向冷卻介質放出熱量,然後冷卻為過冷液態製冷劑,液態製冷劑經膨脹閥(或毛細管)絕熱節流成為低壓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內蒸發吸收空調循環水(空氣)中的熱量,從而冷卻空調循環水(空氣)達到製冷的目的,流出低壓的製冷劑被吸入壓縮機,如此循環工作。
壓縮機功能:
把製冷劑蒸氣從低壓狀態壓縮至高壓狀態,創造了製冷劑在冷凝器中常溫液化的條件。被稱為整個裝置的「心臟」。
冷凝器功能:
使壓縮機排出的製冷劑 過熱蒸氣冷卻,並凝結為製冷劑液體,在冷凝器內製冷劑的熱量排放給冷卻介質。
分類:水冷式冷凝器、風冷式冷凝器、蒸發式冷凝器。
風冷式冷凝器:
使用和安裝方便,不需要冷卻水、熱量由分機將其帶入大氣中。但同樣傳熱系數低,相對其他類型重量偏大,翅片表面會積灰使散熱能力下降,須及時清理。
蒸發器功能:
依靠製冷劑液體的蒸發來吸收冷卻介質熱量的換熱設備,它在製冷系統中的任務是對外輸出冷量。
分類:滿液式(沉浸式)蒸發器、乾式蒸發器。乾式蒸發器:沉浸式蛇管、殼管式、板式、噴淋式等。
節流裝置功能:
截流降壓:高壓常溫的製冷劑流過膨脹閥後,就變為低壓、低溫的製冷劑液體。
控制製冷劑流量:膨脹閥通過感溫包感受蒸發器出口處製冷劑過熱度的變化來控制閥的開度,調節進入蒸發器的製冷劑流量,使其流量與蒸發器的熱負荷相匹配。
控制過熱度:膨脹閥具有控制蒸發器出口製冷劑過熱度的功能,即保持蒸發器的傳熱面積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壓縮機沖缸事故的發生。
分類:手動節流閥、熱力膨脹閥、毛細管、電子膨脹閥、浮球板、固定孔板、可變孔板。
02 蒸汽吸收式製冷
以製冷劑-吸收劑為工作流體,稱為吸收工質對。
常用工質對:溴化鋰-水(製冷劑是水)、氨-水(製冷劑是氨)-低沸點工質是製冷劑。
裝置:吸收式製冷裝置由發生器、冷凝器、蒸發器、吸收器、循環泵、節流閥等部件組成,工作介質包括製取冷量的製冷劑和吸收、解吸製冷劑的吸收劑,二者組成工質對。
優點:
夏天需供應冷氣,冬天需供應暖氣的全年候空氣調節地區,最適合使用吸收式系統。
運轉安靜,可減少磨損至最小(除液體泵運轉外),故障較少、維護簡單。不依賴電力。容量控制容易,僅需控制發生器的熱源。系統安全性高,無爆炸。系統滿載與輕載效果相同,當負載改變時,只需調節發生器熱源和水循環量即可。當蒸發溫度及壓力減低時,吸收式容量僅有限度地減少,運轉穩定。
缺點:
以水為冷媒時,無法獲得低溫(水冰點為0℃)。操作不當時,溴化鋰易生結晶。
03 蒸汽噴射式製冷
原理:由鍋爐供給的壓力較高的水蒸汽(稱為工作蒸汽)進入主噴射器中,在拉瓦爾噴嘴中絕熱膨脹,利用這一高速汽流不斷從蒸發器中抽汽,在其中保持較高的真空,即較低的蒸發壓力。從製冷裝置來的冷水,經節流減壓後進入蒸發器,其中一部分蒸發並吸收其餘水的熱量而使之溫度降低。降溫後的冷水由泵輸出,供給冷量之後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