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NC加工精度可以到多少
在加工精度方面,普通級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級加工中心則從3~5μm,提高到1~1.5μm,並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開始進入納米級(0.01μm)。
CNC加工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動化和高柔性化,加工質量穩定可靠等優點的工作母機。數控機床的技術水平高低及其在金屬切削加工機床產量和總擁有量的百分比是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發展和工業製造整體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數控車床是數控機床的主要品種之一,它在數控機床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幾十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並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它具有廣泛的加工藝性能,可加工直線圓柱、斜線圓柱、圓弧和各種螺紋。具有直線插補、圓弧插補各種補償功能,並在復雜零件的批量生產中發揮 了良好的經濟效果。
(1)東德進口機床精度怎麼樣擴展閱讀:
CNC數控加工有下列優點:
1、大量減少工裝數量,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不需要復雜的工裝。如要改變零件的形狀和尺寸,只需要修改零件加工程序,適用於新產品研製和改型。
2、加工質量穩定,加工精度高,重復精度高,適應飛行器的加工要求。
3、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情況下生產效率較高,能減少生產准備、機床調整和工序檢驗的時間,而且由於使用最佳切削量而減少了切削時間。
4、可加工常規方法難於加工的復雜型面,甚至能加工一些無法觀測的加工部位。
B. 科技資料
人類基因組大事記
1984年12月,美國猶他大學的魏特受美國能源部的委託,主持討論了DNA重組技術及測定人類整個基因組DNA序列的意義。
1985年6月,美國能源部提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初步草案。
1986年6月,在新墨西哥州討論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可行性,隨後美國能源部宣布這個草案。在紐約冷泉港討論會上,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吉爾伯特和伯格主持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專家會議。
1987年,美國開始籌建「人類基因組計劃」實驗室。年初,美國能源部與國家醫學研究院為人類基因組計劃下撥了啟動經費550萬美元。1987年撥款總額1.66億美元。
1989年,美國成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DNA分子雙螺旋購模型的提出者詹姆斯·沃森擔任第一任主任。
1990年,美國國會批准美國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在10月1日正式啟動。其總體規劃是准備在15年內至少投入30億美元,進行對人類基因組分析。
1993年,美國對這一計劃做了修訂。修訂後的計劃包括:人類基因的鑒定;基因組研究技術的建立;人類基因組研究的模式生物;信息系統的建立。這其中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人類基因組的基因圖構建與序列分析。其中尤為重要的是這樣幾張圖:遺傳圖、物理圖、序列圖,最優先考慮、必須保質保量完成的是DNA序列圖。
除了美國外以外,世界其他國家也開始了基因測序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英國。1989年2月,英國開始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它提出全國協調、資源集中的任務。全國有關的實驗室統一從「英國人類基因組資源中心」獲得免費實驗技術和實驗材料服務。自1993年開始,倫敦的桑格中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測序中心,它獨立完成了人類基因組30%以上的測序任務。
法國對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貢獻在3%左右。它的「國家人類基因組計劃」成立於1990年年底,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道賽特以自己的獎金建立了人類多態性研究中心。法國民眾至少捐助了5000萬美元。人類多態性研究中心和相關機構為基因組研究,尤其是第一代物理圖與遺傳圖的構建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日本對人類基因組測序的貢獻佔了7%。它是在美國的推動下於1990年開始的。此外,加拿大、丹麥、以色列、瑞典、芬蘭、挪威、澳大利亞、新加坡、前蘇聯和東德也都開始了不同規模、各有特色的人類基因組研究。
1998年5月,一批科學家在美國羅克威爾組建塞萊拉遺傳公司,目標是投入三億美元,到二00一年繪制出完整的人體基因組圖譜,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展開競爭。
1998年10月23日,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聲明說,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全部基因測序工作將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即在二00三年完成。
1999年3月15日,英國韋爾科姆基金會宣布,由於科學家加快工作步伐,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將提前至二000年繪出。
1999年9月,中國積極加入人類基因組研究計劃,負責測定人類基因組全部序列的百分之一,也就是三號染色體上的三千萬個鹼基對,中國是繼美、英、日、德、法之後第六個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參與國,也是參與這一計劃的唯一發展中國家。
中國人類基因組計劃初期主要目標是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遺傳資源,進行基因多樣性和疾病基因識別的研究。在過去幾年中,中國除了保質保量完成了人類基因組1%的測序任務外,還組織了一批高水平的醫學中心和遺傳領域的國家和部門重點實驗室,建立全國性的遺傳資源收集和保存網路,引進和建立了包括遺傳和物理作圖、DNA測序、基因定位、克隆、突變檢測和生物信息學等在內的較完整的基因研究體系,也獲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基因多樣性領域,建立了多民族人群的DNA樣品庫,對中國30個民族和人群的遺傳關系進行了研究,並與世界15個參考人群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顯示,中國人群可以分為南、北兩個大組,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基因融匯。東亞人群可能起源於東南亞,而東亞現代智人與其他各大洲現代人群都起源於10 ~ 20萬年前「走出非洲的群體」。
1999年12月1日,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聯合研究小組宣布,他們完整地破譯出人體第二十二對染色體的遺傳密碼,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地完成人體染色體基因完整序列的測定。
2000年3月14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和英國首相貝理雅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將人類基因組研究成果公開,以便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都能自由地使用這些成果。
2000年4月6日,美國塞萊拉公司宣布破譯出一名實驗者的完整遺傳密碼。但不少歐美科學家對此表示質疑,認為該公司的研究「沒有提供有關基因序列的長度和完整性的可靠參數」,因而是「有漏洞的」。
2000年4月底,中國科學家按照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部署,完成了百分之一人類基因組的工作框架圖。
2000年5月,國№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時間再度提前,預計從原定的二00 三年六月提前至二00一年六月。
2000年5月8日,由德國和日本等國科學家組成的國№科研小組宣布,他們已基本完成了人體第二十一對染色體的測序工作。
2000年6月26日,科學家公布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
C. 全球的機床行業中,哪個國家最強
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機床科研、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多的國家。因其社會條件不同,各有特點。
1.美國的數控發展史
美國政府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並且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效率」和「創新」,注重基礎科研。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創新,如1952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製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由於美國首先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製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世界也一直領先。當今美國生產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數控機床,其存在的教訓是,偏重於基礎科研,忽視應用技術,且在上世紀80代政府一度放鬆了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於1982年被後進的日本超過,並大量進口。從90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上升。
2.德國的數控發展史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1956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均為世界聞名,競相採用。
3.日本的數控發展史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如「機振法」、「機電法」、「機信法」等)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1978年產量(7,342台)超過美國(5,688台),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產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佔59%)。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FANUC公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現有職工3,674人,科研人員超過600人,月產能力7,000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佔50%,在國內約佔70%,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至於牌子嗎,沒有最好的,要看你的具體用途了,各家有各家的特點
D. 各種機床的加工精度大概是多少
一般好點的車床車來削加工最高自可做6級公差帶的產品。
數控機床加工精度高的誤解:
通常機械加工上的精度指的主要是四點:
1、尺寸公差
2、形狀度公差
3、位置度公差
4、表面光潔度(至於其他最大實體尺寸之流其實是近年才出現的概念。
可參考本科教材,這些概念,在公差的教學中是提到的,而且舉例時花鍵的標注是用到這些概念的;但參看《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以及《機械實用設計手冊》在花鍵的標注中沒有使用到這些概念,可見其實是可用可不用的錦上添花型概念。
實際上機械中有很多概念都可以互換的,比如說平行度公差,也可以說成兩個面同時對和他們垂直的面有處置度公差。
數控機床,其實就是把數控系統(NC)裝在機床上,所以叫CNC。我國很多好機床數控化改裝的就是把普通機床裝上數控裝置和飼服系統就改裝成功了(當然做的考究點的會加滾珠絲桿,提高下主軸軸承精度,但根據偶的經驗其實機械部分的精度提高對整床加工精度提高影響不多,因為刀具的影響)。
E. CNC加工精度可以到多少
你說的是定位精度吧?國產機床像南通機床,魯南機床,大連機床生產的機床說明書上一般都是0.01MM。進口機床像日本的馬扎克,瑞士的米克郎可以達到0.001。
F. 東德老機床有沒有收藏價值的
東德老機床有收藏價值。東德老機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起來的,東德機床製造技術具有優秀的傳統,從1970年開始改組機床工具工業,發展迅速,六十年代末,東德機床產值為1.6億美元,1979年就達8.05億美元,年出口量約12000台(占產量50~90%),約值6億6千1百萬美元,已超過美國,居世界機床出口的第五位,1970年至現在已生產了5000台數控機床,年產500~800台,其中90%內銷,10%出口。
G. 二戰時期德國機床的精度達到多少
工藝技術沒的說啊 其實你看看現在的汽車就是他們寧願花大價錢高技術含量少的有少也不願意造一大堆便宜貨 舉兩個例子
二戰德國望遠鏡 簡直是工藝的結晶 就是現在連美國 俄國這樣打大國也趕不上他 光學技術 精密到一定的境界據說 你用德國望遠鏡能在N遠的地方看到人 在喝茶冒出的熱氣
在就是邁巴赫發動機 完美啊 !!虎式坦克的發動機就是邁巴赫的 戰後人們分析 德國坦克的大功率發動機領先美國俄國幾十年
這個根本不用考慮 德國的東西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他的 光學產品 重工業 航天 電子 無疑是世界強國
H. 我們國家的機床是不是精度好差啊!能不能達到一個絲我想了解下,忘大神告知
你想知道的是機床什麼方面的精度,還有是什麼樣的機床呢?
精度分為以下幾種:
一:機床本身的出廠精度,一般數控機床出廠精度基本在0.005mm左右,手動的會在0.02
二:機床在加工時的精度,國產機床,除了磨床幾種高精密機床。其他機床幾乎是達不到一個絲以內的及0.01mm。進口機床是可以達到的。
三:機床精度大致是跟工件的工藝要求有關,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精度,就要求搭配什麼類型的機床。
希望對您有幫助
I. 哪種數控車床精度高馬扎克、奧克瑪、精度怎樣還有什麼高精度的床子嗎
馬扎克屬於經濟實惠型的機床,是近年來全球連續銷量第一的機床品牌,機床的精度公認為世界領先水平,(精度)與DMG不相上下。不過DMG的價格會比較高。
奧克瑪也是日本的前三品牌之一,精度也可以。
看您是要加工什麼產品了。如果精度要求高的話建議買進口牌子,質量有所保證。如果只是一般加工就買個國產的就行了。
J. 機床的精度一般是多少
不同廠家、品牌的機床,機床的精度是不一樣的,具體可以咨詢廠家或參閱產品說明書。國內目前數控機床精確到0.01mm,而世界先進國家能精確到0.0001mm。
國內最好的數控機床都在軍工廠里,別說微米(千分之一毫米),0.1微米到0.01微米的都很多,但國內軍工廠里的數控機床利用率往往不高,往往只用於一道工序。還有,我們國家的數控機床普及率很低,普通機床大量存在。
機床精度分為機床加工精度和機床靜態精度;機床加工精度是指被加工零件達到的尺寸精度、形態精度和位置精度;機床靜態精度是指機床的幾何精度、運動精度、傳動精度、定位精度等在空載條件下檢測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