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接地標准規范
第標准規范當然是接地氣的那種最規范
㈡ 接地線規范標准有哪些
接地線標准
1.如果電壓在36V以上或者是絕緣保護層有所損壞的電氣設備,其金屬框架、回外殼、鎧裝的答電纜的鋼帶和鐵絲都必須裝有具有保護性的接地線。;
2.主要的接地線應在由耐腐蝕性能高的鋼板製作而成的,並且它的面積不能小於0.75平方米,厚度也不能小於5毫米;
3.接地線的電阻值不能大於2Ω;
4.用來連接主要的接地線的接地母線應該由橫截面不小於50平方毫米的軟銅線製成,或者也可以用橫截面不小於100平方毫米的鍍鋅鐵線製成,也可以用厚度不小於4毫米以及橫截面不小於100平方毫米的扁鋼製成;
5.危險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和接地母線或者是局部的接地極直接的連接線必須使用橫截面不小於25平方毫米的軟銅線,或者是橫截面不小於50平方毫米的鍍鋅鐵線,也可以使用厚度不小於5毫米以及橫截面不小於50平方毫米的扁鋼製成;
6.在連接接地母線和接地極的時候,要使用焊接的方法,或者是用直徑大於10毫米的鍍鋅螺栓和用來防止鬆懈的裝置進行連接。
㈢ 設備接地電阻要求標準是多少啊如外殼接地要求
1、獨立的防雷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10歐。
2、獨立的安全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3、獨立的交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4、獨立的直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5、防靜電接地電阻一般要求小於等於100歐。
6、共用接地體(聯合接地)應不大於接地電阻1歐。
電氣設備的外殼必須接地,對其接地一般有以下要求:
1、所保護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實行單獨接地。
2、所保護電動單梁起重機電氣設備金屬外殼的接地,要與電源中性點的接地分開。
(3)車間設備接地依據哪個規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使用接地電阻測試儀的時候注意電流極插入土壤的位置,應使接地棒處於零電位的狀態。
2、測試宜選擇土壤電阻率大的時候進行,如初冬或夏季乾燥季節時進行。下雨之後和土壤吸收水分太多的時候,以及氣候,溫度,壓力等急劇變化時不能測量。
3、接地電阻測試儀的一些開關元件不能單獨跨接在有源電路中作差模保護,為避免電源短路,必須串接限壓元件。
4、測量保護接地電阻時,一定要斷開電氣設備與電源連接點。在測量小於1Ω的接地電阻時,應分別用專用導線連在接地體上,C2在外側P2在內側。
㈣ 電氣設備接地規范 國家標准
法律分析:接地技術的引入最初是為了防止電力或電子等設備遭雷擊而採取的保護性措施,目的是把雷電產生的雷擊電流通過避雷針引入到大地,從而起到保護建築物的作用。同時,接地也是保護人身安全的一種有效手段,當某種原因引起的相線(如電線絕緣不良,線路老化等)和設備外殼碰觸時,設備的外殼就會有危險電壓產生,由此生成的故障電流就會流經PE線到大地,從而起到保護作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第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㈤ 國家規范接地線的標准
國家規范接地線的標准:
1、如果電壓在36V以上或者是絕緣保護層有所損壞的電氣設備,其金屬框架、外殼、鎧裝的電纜的鋼帶和鐵絲都必須裝有具有保護性的接地線;
2、主要的接地線應在由耐腐蝕性能高的鋼板製作而成的,並且它的面積不能小於0.75平方米,厚度也不能小於5毫米;
3、接地線的電阻值不能大於2歐姆;
4、用來連接主要的接地線的接地母線應該由橫截面不小於50平方毫米的軟銅線製成。
接地線有以下作用:
1、接地線可以加大安全系數,因為在靜電放電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電荷,它對人體的傷害是比較大的,所以能夠防止被電荷損傷。
2、它還具有防雷的保護作用,可以延長電器設備的壽命。
3、可以起到正常運轉的用途,若出現斷電的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法律依據:《國家發改委DL-T879-2004-帶電作業用攜帶型接地和接地短路裝置》第五條
接地及短路電纜,用於接地和短路目的的電纜應該滿足一些特殊要求,即重量要輕以及在--定溫度范圍內的柔韌性與高溫時的性能。絕緣護層應具備對機械、化學損傷的防護能力。絕緣護層應耐受50V的有效值。當短路時產生較大電動力以及短路電流引起溫度升高時,電纜均應滿足上述要求。
用於直接接地系統的接地電纜,用於直接接地系統的接地電纜應該與相連的短路電纜或短路條具有相同的橫截面。
㈥ 電氣設備接地有何要求
標准接地電阻規范要求:
1、獨立的防雷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10歐;
2、獨立的安全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3、獨立的交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4、獨立的直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5、防靜電接地電阻一般要求小於等於100歐
6、共用接地體(聯合接地)應不大於接地電阻1歐。
電氣設備接地屬於安全接地,如果是獨立設備,應該不大於4Ω,如果是公共接地應不大於1Ω。
1、應當接地的部分
① 電機、變壓器、開關設備、照明器具、移動式電氣設備、電動工具的金屬外殼或構架。
② 電氣傳動裝置。
③ 電動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繼電保護另有要求時除外)。
④ 室內外配電裝置、控制台等金屬構件以及靠近帶電部位的金屬遮欄和金屬門。
⑤ 電纜終端盒外殼、電纜金屬外皮和金屬支架。
⑥ 安裝在配電線路桿塔上的電氣設備,如避雷器、保護間隙、熔斷器、電容器等金屬外殼和鋼筋混凝土桿塔等。
2、不需接地的部分
① 在不良導電地面 (木質、瀝青等) 的乾燥房間內,當交流電壓為 380V 及以下和直流額定電壓 400V 及以下時,電氣設備金屬外殼不需接地。但當維護人員因某種原因同時可觸及到其他電氣設備中已接地的其他物體時,則應當接地。
② 在乾燥地方,當交流額定電壓為 36V 及以下和直流額定電壓為 110V 及以下時,電氣設備外殼不需接地,但遇有爆炸性危險的除外。
③ 電壓為 220V 及以下的蓄電池室內的金屬框架。
④ 如電氣設備與機床的機座間能可靠地接地,可只將機床的機座接地。
⑤ 在已接地的金屬構架上和配電裝置上可以拆下的電器。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電擊、設備和線路遭受損壞、預防火災和防止雷擊、防止靜電損害和保障電力系統正常運行。
接地是為保證電工設備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採取的一種用電安全措施,通過金屬導線與接地裝置連接來實現,常用的有保護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靜電接地等。
接地裝置將電工設備和其他生產設備上可能產生的漏電流、靜電荷以及雷電電流等引入地下,從而避免人身觸電和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等事故。
㈦ 國家規范接地線的標准
法律分析:1、如果電壓在36V以上或者是絕緣保護層有所損壞的電氣設備,其金屬框架、外殼、鎧裝的電纜的鋼帶和鐵絲都必須裝有具有保護性的接地線;
2、主要的接地線應在由耐腐蝕性能高的鋼板製作而成的,並且它的面積不能小於0。75平方米,厚度也不能小於5毫米;
3、接地線的電阻值不能大於2Ω;
4、用來連接主要的接地線的接地母線應該由橫截面不小於50平方毫米的軟銅線製成,或者也可以用橫截面不小於100平方毫米的鍍鋅鐵線製成,也可以用厚度不小於4毫米以及橫截面不小於100平方毫米的扁鋼製成;
法律依據:國家發改委《DL-T879-2004-帶電作業用攜帶型接地和接地短路裝置》
5.2 接地及短路電纜
用於接地和短路目的的電纜應該滿足一些特殊要求,即重量要輕以及在--定溫度范圍內的柔韌性與高溫時的性能。絕緣護層應具備對機械、化學損傷的防護能力。絕緣護層應耐受50V的有效值。當,短路時產生較大電動力以及短路電流引起溫度升高時,電纜均應滿足上述要求。
5.2.1 用於直接接地系統的接地電纜
用於直接接地系統的接地電纜應該與相連的短路電纜或短路條具有相同的橫截面。
㈧ 接地標准國家規范
法律分析:保護接地概念: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在絕緣損壞時有可能帶電。漏電危及人身安全,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通過接地裝置與大地連接稱為保護接地。
保護接地要求:電壓在36V以上和由於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鎧裝電纜的鋼帶(鋼絲)、鉛皮或屏蔽護套等必須有保護接地。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的接地電阻不得超過2Ω。
保護接地標准:1、主接地:(1)、所有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包括電纜的鎧裝、鉛皮、接地芯線)和局部接地裝置,應與主接地極連成1個接地網。主接地極應在主、副水倉中各埋設1塊。主接地極應用耐腐蝕的鋼板製成,其面積不得小於0.75㎡、厚度不小於5mm。在鑽孔中敷設的電纜不能與主接地極連接時,應單獨形成以分區接地網,其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2Ω。(2)、連接主接地極的接地母線及變電所的輔助接地母線,應採用斷面不小於50mm2的裸銅線、斷面不小於10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於4mm、斷面不小於100mm2的鍍鋅扁鋼。
2、局部接地: 在下列地點應裝設局部接地極:(1)、每個采區變電所(包括移動變電站和移動變壓器)。(2)、每個裝有電氣設備的硐室和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3)、每個低壓配電點或裝有3台以上電氣設備的地點。(4)、無低壓配電點的採煤工作面的機巷、回風巷、集中運輸巷(膠帶運輸巷)以及由變電所單獨供電的掘進工作面,至少要分別裝設一個局部接地極。(5)、連接動力鎧裝電纜的每個接線盒以及高壓電纜連接裝置。要求: 埋設在巷道水溝或潮濕地方的局部接地極,可採用面積不小於0.6m2、厚度不小於 3mm的鋼板。埋設在其它地點的局部接地極,可採用鍍鋅鐵管。鐵管直徑不得小於35mm,長度不得小於1.5m。管子上至少要鑽20個直徑不小於5mm的透眼,鐵管垂直於地面(偏差不大於15?),並必須埋設於潮濕的地方。如果埋設有困難時,可用兩根長度不得小於0.75m、直徑不得小22mm的鍍鋅鐵管。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鑽10個直徑不小於5mn的透眼,兩根鐵管均垂直於地面(偏差不大15?),並必須理設於潮濕的地方,兩管之間相距5m 以上。如系乾燥的接地坑,鐵管周圍應用砂子、木炭和食鹽混合物或長效降阻劑填滿;砂子和食鹽的比例,按體積比約6 : l。 采區配電點及其它機電硐室的輔助接地母線,應採取斷面不小於25 mm2的裸銅線、斷面不小於5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於4 mm、斷面不小於50mm2的鍍鋅扁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第五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危害發電設施、變電設施和電力線路設施及其有關輔助設施。在電力設施周圍進行爆破及其他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作業的,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電力設施保護的規定,經批准並採取確保電力設施安全的措施後,方可進行作業。
㈨ 接地規范標准國標是什麼
法律分析:防雷接地相關國家標准:
1、GA371-2001《計算機信息系統實體安全技術要求》;
2、GB2887-2000《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
3、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
4、GBJ57-83《建築防雷設計規范》。
法律依據:《強制性國家標准管理辦法》
第三十五條 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編號由強制性國家標准代號(GB)、順序號和年代號構成。
第五十一條 強制性國家標准涉及專利的,應當按照國家標准涉及專利的有關管理規定執行。
制定強制性國家標准參考相關國際標準的,應當遵守相關國際標准化組織的版權政策。
㈩ 接地線規范標准有哪些
有關接地施工的標准規范主要有:《GB∕T
50065-2011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
50057-201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217-2018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