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控機床使用壽命分哪幾個階段
數控機床使用壽命周期的三個階段,即使用前期(新設備磨合期)、正常使用期、狀態維修期。
數控機床的正確使用和預防性維護非常重要,有效恰當的預防性維護可以顯著地延長數控機床的使用壽命,穩定機床精度。減少故障停機率。
一、數控機床的預防性維護設備使用壽命周期分為新設備磨合期、正常使用期、狀態維修期。不同階段預防性維護的重點不同,不同牛產廠家、晶牌、進口或國產的數控機床其性能、品質、功能盡管有所差異,但其預防性維護的策略和方法基本相似.只是在執行預防性維護的某些項目的頻次上和根據小同機床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項目修理(簡稱項修)上有所Ⅸ別。
1.設備前期的預防性維護(數據採集、必要准備)對象是安裝調試的新設備,對於大修後設備或購置的二手設備也可以參照執行。安裝調試後需要做好下述的前期預防性維護一工作。
2.設備正常使用期的預防性維護(計劃執行、制度堅持)設備投入正常使用後預防性維護的上作重點是保養和安全。前提是前期預防性維護工作必須做到位,才能充分發揮數控機床加工質量和效率的綜合優勢。)編程安全。在程序開頭需編入限制豐軸最高速度、限制端面切削恆線速度、自動返回參考原點、坐標系建立、加工區域限制存儲型行程限位、換刀防干涉檢查等指令。
3.設備狀態維修期的預防性維護(狀態監測、分次項修)正常二班制生產情況下,數控機床5—6年後就進入了狀態維修期,而預防性維護做得好的設備則 8~10年後甚至更晚進入狀態維修期。這個時期設備的特徵是精度下降,故障增多。表象是刀架或ATC換刀故障多、APC轉台故障多、伺服驅動報警故障多,這t多狀態實際上絕大部分是機械故障及磨損所引起的。為了減少維修成本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項修。其中占故障報警75%以上的伺服驅動報警絕大部分是由於軸承、滾珠絲杠或導軌拖板等磨損或潤滑不良引起機械負載變大,從而引發伺服驅動電流變大.過負載報警,日月累積,引起伺服驅動器或伺服電機損壞。因此應定期檢查數控機床診斷畫面下伺服驅動電流及負載百分比,分析記錄變化趨勢,綜合判斷適時項修,更換或保養軸承、絲杠或導軌,調整拖板塞鐵松緊等.可以有效地減少伺服報警和損壞。另一個容易引起伺服驅動器老化損壞的原因是電器箱的散熱問題,因此需要定期榆查清潔電器箱冷卻器散熱器、風扇,如配有空調冷風機,除上述保養外還需檢查製冷效果,判斷製冷劑是否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