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空調器製冷系數
空調器的製冷系數又稱性能系數或效能比,在空調器的銘牌或說明書上一般標出該系數,如要自已進行估算, 一般該系數在3以上者,為高效能型空調器,應予於選購。具體該怎麼選,比較困難。所以一般可選名牌的型號,由於市場競爭的優勝淘劣,名牌產品方面的性能都比較好。
『貳』 什麼是製冷系數描述說明是單級壓縮製冷
性能系數指的是製冷量和有效輸入功率的比值。
性能系數的大小代表了設備在消耗一定電力的情況下所提供的製冷量的多少,是衡量設備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標。
『叄』 什麼是空調製冷系數
製冷量/耗能 就是了 也就是相對的製冷能力
『肆』 如何計算空調的製冷系數
你好:
——★1、你說的製冷系數、和制熱系數,為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的比值,也就是常說的能效比,它的意義是:每瓦電力產生多少w的冷量(或熱量)。
——★2、這台空調器的標稱製冷系數為:3500w
÷
900w
=
3.89;製冷量390w
~
4400w,是指最小製冷量及最大製冷量,而製冷功率95w
~
1500w是變頻空調的最小功率與最大功率的電力消耗。......該空調為變頻空調。
——★3、制熱系數的計算是:4750w
÷
1550w
=
3.06;同樣道理,560w
~
5200w為最小與最大制熱量,130w
~
1673w就是制熱工況時的最小耗電與最大耗電。
——★4、額定功率就是額定輸出時的輸入電功率。因為是變頻空調,所以應該以標稱值(製冷3500w、制熱4750w)運行時的輸入功率為准:【製冷功率:900w;制熱功率:1550w】。
『伍』 cop和製冷系數由什麼區別
「COP」是英文「Coefficiency of Performance」的縮寫,意思是「效能系數」,是一種很直觀的衡量製冷機製冷效率的靜態指標,公式:COP = Q/w = 製冷量/輸入功率,分子分母單位都是kw,一約分,即得到一個系數。
壓縮機的COP是指壓縮機的輸出功率(製冷量)與輸入功率(消耗的電功率W)的比值,COP值越高,表示壓縮機的效率越高,電冰箱就越省電。常用壓縮機的COP值一般在1.1—1.5之間。
製冷壓縮機的效能系數 COP
即:單位軸功率的製冷量。
軸功率(壓縮機的耗功率)指電動機傳至壓縮機機軸上的功率,主要包括直接用於壓縮空氣的所耗功率和克服運動機構的摩擦阻力所耗功率。
b、能效比 EER :單位電動機輸入功率的製冷量大小。
此指標考慮到驅動電機效率對能耗的影響。
製冷系數=製冷量(發生在蒸發器)/耗電量,制熱系數=制熱量(發生在冷凝器)/耗電量
而冷凝器的放熱量等於蒸發器吸熱量+耗電量
所以理論上制熱系數=製冷系數+1,受到製冷、制熱實際工況的影響,制熱系數可以上下浮動。
φ=QH/W= Th/(Th—T)=1+ε>1
同一台機的相同工況下作熱泵使用與作製冷機使用的熱泵系數與製冷系數關系
製冷系數即為:逆卡諾迴圈的製冷系數也稱製冷效能系數
是製冷系統(製冷機)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製冷效能系數大,表示製冷系統(製冷機)能源利用效率高。這是與製冷劑種類及執行工作條件有關的一個系數,理論上的製冷效能系數可達2.5~5。由於這一引數是用相同單位的輸入和輸出的比值表示,因此為一無量綱數
COPk=q2/w0=q2/(q1-q2)=T2/(T1-T2)
T1:環境溫度
T2:製冷溫度
q2:低溫熱源放出的熱
q1:高溫熱源吸收的熱
w0:外界對低溫逆卡諾機做的功
一定溫度條件下,逆卡諾迴圈的製冷系數COPk最大,實際製冷迴圈的COP都小於COPk,COP可以小於1,也可以大於等於1.
製冷系數公式
Wc=T2/(T1-T2)
熱力系數即是「熱系數」。根據「馮青等主編.《工程熱力學》,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323頁「熱系數」定義:除了採用P-V-T關系式即狀態方程描寫工質的熱力性質外,還可直接利用這三個可測引數間的偏導數來表徵工質的性質,這些偏導數就是熱系數。常見的熱系數有:體積膨脹系數(又稱定壓熱膨脹系數)、等溫壓縮率(又稱定溫壓縮系數)、定容壓力溫度系數、等熵壓縮率和焦耳-湯姆遜系數 。
這些熱系數有明顯物理意義,由可測量(p,v,T)構成,故應用廣泛。一般由實驗測定熱系數,並據此積分求得狀態方程.
這兩個系數的關系都是
熱力系數高,熱力完善度高,製冷系數也就高。
製冷系數與工作溫度等許多因素有關,因此對於工作溫度不同的製冷迴圈,只能根據迴圈的熱力完善度的大小來判斷迴圈的經濟性的好壞。從數值上看,製冷系數可以大於1也可以小於1,而熱力完善度始終小於1。這是因為理想的可逆迴圈實際上是不可能達到的。
據我所知 好像要是卡諾迴圈 才這么算!
不過一般現在實際中都是卡諾迴圈.做題的話就不一定了 要知道具體過程 才行
是卡諾迴圈 就對了
製冷系數(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單位功耗所能獲得的冷量。也稱製冷效能系數,是製冷系統(製冷機)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製冷效能系數大,表示製冷系統(製冷機)能源利用效率高。這是與製冷劑種類及執行工作條件有關的一個系數,理論上的製冷效能系數可達2.5~5。由於這一引數是用相同單位的輸入和輸出的比值表示,因此為一無量綱數。
熱泵的效能系數(coefficient performance, COP)是評價熱泵節能性的最重要指標之一。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熱泵將低位熱源的熱量品位提升,需要消耗一定的高品位能量。因此,熱泵的能量消耗是一項重要的技術經濟指標。熱泵的效能系數是指熱泵收益(供冷量或制熱量)與付出代價(所消耗的機械功或熱能)的比值。為了使不同熱泵之間的效能有一定的比較性,通常用標准工況(或額定工況)的效能系數衡量熱泵效能的優劣。
單位質量製冷量與單位功之比
汽車空調製冷效果不理想,高壓管非常燙手,低壓管一點不涼
相關說明: 氟漏沒了高壓管就燙手嗎?沒氟了應該就不熱了吧? 另外,我說的燙手的管子是從壓縮機里出來,接冷凝器的那根粗管,從冷凝器出來的細管就不燙手了,手可以握住好長時間都沒事。
今天又試了一下,第一次開空調的時候,在車里明顯能聽到氣流聲,大約3-4秒,然後就沒有聲音了,空調出涼氣,但不是很涼,過一會又會聽到有氣流聲,很像是向液化氣瓶里充氣的聲音,過一會就會出現一次,這種情況在加氟以前曾經出現過,加過氟以後就沒了,這次又出現這種情況了。
導致泄漏,讓他們檢查吧,也會有冷凍油隨著冷媒漏出來,有冷媒泄漏的地方。一支熒光劑大概10元錢,也可以判斷出泄露的地方,幫忙看看,比較難看出來,這個管子燙手的話,這個管子一般來說,它就是燙手的很明顯
原因有三:一是工況不同,制熱工況下,室內外溫差比製冷大,制熱時效率比製冷時低。
二是空調機的耗電量不是全部變成所謂的制熱的熱量,如室外機散熱、室外機風扇 耗電等。
三是融霜耗電。
所以實際上 制熱系數<製冷系數+1
『陸』 製冷系數符號的讀法
EER/COP。製冷系數符號的讀法國際通用的,是EER/COP。製冷系數(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單位功耗所能獲得的冷量。也稱製冷性能系數,是製冷系統(製冷機)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
『柒』 製冷系數是正值嗎
是的。製冷系數都是正值,算出來的結果也是正值。
『捌』 能效比和製冷系數的區別是什麼 謝謝
能效比和製冷系數的區別是:不同的定義、不同的計算公式、不同的價值觀不同。
一。不同的定義
cop:冬季供暖時,供熱量(w)與輸入功率(w)之比定義為循環性能系數cop(性能系數w/w)。
夏季,製冷量(w或btu/h)與輸入功率(w)的比值定義為熱泵的能效比(eer、w/w或btu/w.h)。
為了避免歧義,採用cop(energy efficiency ratio)來表示冬季熱泵循環的性能系數和夏季熱泵的能效比。
冷卻系數:cop(性能系數),是指每單位功耗可獲得的冷卻量。又稱製冷性能系數,是製冷系統(冰箱)的重要技術經濟指標。製冷性能系數大,說明製冷系統(冰箱)能效高。
這是一個與製冷劑類型和工作條件相關的系數。製冷性能理論系數可達2.5~5。因為這個參數是用同一單位的輸入輸出比來表示的,所以它是一個無量綱數。
2.不同的計算公式
cop:計算公式為:εs=q0/ne=q0/n0·ηs=ε0·ηs。
Q0:製冷系統所需製冷量(制熱量)
N0:製冷壓縮機理論功率
Ne:軸心國
ε0:理論冷卻系數(加熱系數)
ηs:總效率(絕熱效率)
cop值(製冷效率)實際上是熱泵系統可以實現的製冷量(制熱量)與輸入功率的比值。相同工況下,比值越大,熱泵系統效率越高,節能效果越好。因此,在比較製冷系統cop值之前,首先要確定各熱泵系統是否處於相同的工況下,然後進行計算和比較。
冷卻系數:wc=t2/(t1-t2)
T1:環境溫度
T2:製冷溫度
3、不同的價值觀
製冷系數ε是製冷量與壓縮機功率的比值。能效比(cop)是製冷量與整個冰箱功率的比值。冷卻系數的分母較大,小於cop。例如:冷卻機構的冷卻能力為800,冷卻功率為200,壓縮機功率為100。
(8)製冷系數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冷卻系數ε=800/100=8
能效比=800/200=4
能效比是指定製的製冷量與額定功率(功耗)的比值。
能效等級是反映空調產品能效差異的一種分級方法。根據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空調產品能效分為1、2、3、4、5五個等級。
網路-製冷系數
網路-能效比
『玖』 什麼是製冷系數
空調製冷國家標准
1居室空調適用面積10~15平方米。製冷行業有相應的指標,稱為單位冷指標,但也只是一些統計數據,不是國家標准。很容易理解,單位面積所需的冷卻量隨情況而異。
空調製冷國家標准
卧室的字一般每平方米為115至145 w,客廳的字為145至175W。如果房間里電器比較多,取大一點的為宜。
國家標准規定空調實際製冷量不應小於額定製冷量的多少?
空調(熱量)量、能效比和雜訊大小是衡量空調質量的三個最關鍵的指標。空調製冷(熱)在單位時間內從密閉空間移走熱量,法定計量單位W(瓦)。國家標准規定空調的實際製冷量不應小於額定製冷量的95%。輸入功率:空調在額定工況下製冷(熱)運行時所消耗的功率,單位:w。製冷(熱)量、能效比和雜訊大小是衡量空調質量的三個最關鍵的指標。
什麼是製冷系數????
製冷系數(COP, coefficient tofperformance),指機組能得到冷的功率消耗。又稱製冷性能系數,是製冷系統(製冷機)的重要技術經濟指標。製冷性能系數大意味著製冷系統(製冷機)的能量利用效率高。這是一個與製冷劑類型和操作條件有關的系數,製冷性能的理論系數可達2.5~5。由於該參數表示為同一單元的輸入與輸出的比值,因此無量綱化。在吸收式或注汽式冰箱中,用熱比來表示這種特性,這與製冷性能系數的含義是一致的。在美國,能源效率比(EER)也被使用。在國內技術產業中,它被稱為能源效率比或能源利用系數。定義為在一定條件下製冷量(BTU/h)與總輸入電能(W)的比值。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計算中使用了不同的單位,所以得到的值是不一樣的。例如,當製冷量和輸入功率固定時,單位為千卡/小時和W, COP=1;當使用法定計量單位W時,COP=1.16;以上術語在國內外製冷技術領域均有使用,但在不同的場合或不同的國家使用。進一步解釋,警察或調查指的是標准操作條件下的能源利用系數,實際上冷卻器主要非標准條件下的操作,所以美國也提出了SEER (seasonalenerqyefficiencyratio)季節性能源效率比等方面,http://www.nt01.cn/art/ArticleShow.asp?ArticleID=11961逆卡諾循環製冷系數COPk = q2 / w0 = q2 (q1, q2) = T2 / (T1, T2) T1:環境溫度T2:製冷溫度在一定溫度條件下,逆卡實際製冷循環的COP均小於COPk,且COP可小於1或大於1。
『拾』 冷系數的含義:空調中冷系數的含義是什麼
製冷系數,也就是COP值=製冷量(KW) 除以 耗電量KW, COP值越高機組效率越高,用來衡量機組能效比。如:COP=3.5 就說明用1KW的電,能制3.5KW冷量。